2019人類發展指數排行榜,挪威長期位居榜首

2021-01-11 築造奇蹟

人類發展指數(HDI)是評估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水平的標準,每年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是非常權威的數據。

HDI共有有三項基本指標:預期壽命、教育水平、生活質量,通過相應的公式計算,得出綜合數據而形成。其中,預期壽命比較好理解,教育水平是由平均受教育年限、預期受教育年限來衡量,生活質量是由人均國民收入來衡量。隨著社會的發展,HDI的評估方式也在不斷地調整和完善。

由於數據是英文版,看起來不太方便,所以特意為大家標註上了中文。榜單前十名分別為:挪威、瑞士、愛爾蘭、德國、中國香港、澳大利亞、冰島、瑞典、新加坡、荷蘭。

以下表格第一列數字為「人類發展指數」,第二列數字為「預期壽命」,第三列數字為「預期受教育年限」,第四列數字為「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五列數字為「人均國民收入」。數字稍微有點小,喜歡的朋友可以慢慢觀看。

聯合國每年制定這份數據,並不是為了看一看比一比,而是為很多國家的發展方針策略,提供重要的指導作用,讓各國可以發現問題、提供預防。另外,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會參照這份數據,來考慮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

以上數據出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9《人類發展報告》,關注「築造奇蹟」,帶你領略世界各地的城市風情、地標建築、奇特景觀。

相關焦點

  •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行榜中國排101位
    2011-11-05 09:01:59 | 來源:人民網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11月2日發布的《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
  • 聯合動力位居我國2019年度風電機組可利用率排行榜榜首
    聯合動力位居我國2019年度風電機組可利用率排行榜榜首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8-07
  • 2019年中國瓶裝水品牌力指數排名:農夫山泉位居榜首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中國北京-品牌評級權威機構Chnbrand發布2019年中國品牌力指數品牌排名和分析報告。據了解,2019年C-BPI調查區域覆蓋全國65個城市,調查對象為15歲到64歲之間的常住居民,並根據性別、年齡、收入進行隨機抽樣,總樣本數量為2412900個,採用入戶面訪的調查方式完成,調查覆蓋176個細分行業,涉及被評價主流品牌8700餘個。2019年C-BPI的176個品類第一品牌,70%由中國品牌獲得,相比去年小幅上漲。中國品牌的市場主導格局依然穩固。
  • 2019自然指數頂尖榜出爐
    2019自然指數頂尖榜出爐,中國發展勢頭極為強勁,在多個榜單中表現亮眼1月7日,自然指數公布了2019年年度榜單,其中包括全球科學研究十大國家、十大科研機構(Top 10 institutions in scientific research)、十大學術機構(Top 10 academic
  •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公布:香港列第4,是全球最長壽地區
    【文/觀察者網 鄧睿侃】當地時間12月9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發布《2019人類發展報告》。該報告每年發布,旨在關注人類發展主要問題,並公布各國家和地區人類發展指數(HDI)的排名情況。報告數據顯示,在參加評選的189個國家與地區中,挪威的生活水平位列榜首,瑞士緊隨其後。
  • 人類發展指數:挪威第1、越南第117、印度第31,那中國和美國呢?
    新版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出爐了,與往期報告相比,新版本「首次納入二氧化碳排放和材料足跡兩大全新衡量指標」——希望全球各國、地區在促進整體發展的時候,更加注意加強對環境的保護。
  • 2013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挪威居首 中國第101
    (中國發展門戶網 焦夢 攝)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15日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發布了《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在187個國家和地區的人類發展指數最新排名中,挪威、澳大利亞和美國名列前三甲,而飽受衝突煎熬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遭受乾旱影響的尼日在健康、教育和收入方面的人類發展指數得分最低。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對衡量性別平等、極端貧困和人類發展指數不平等的指標進行了更新。
  • 2020年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出爐 中科院位居榜首
    Natureindex網站截圖30日發布的《自然指數2020年度榜》中,中國科學院的機構產出位居榜首,是該指數追蹤的82種精選期刊中發表研究報告最多產的期刊來源,幾乎是第二名哈佛大學的兩倍,並且在化學、物理、地球和環境科學這三個學科領域的產出均居於全球首位
  • 30年來首次 2020人類發展指數將碳排放納入考核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據印度Zee新聞網站12月17日報導,人類發展指數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教育和生活標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新一期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在該指數推出30周年之際,首次納入二氧化碳排放和材料足跡兩大全新衡量指標,呼籲所有國家重新設計發展道路,將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納入考量,並應對阻礙變化的權利和機遇不平等。
  • 2020人類發展指數將碳排放納入考核 為30年來首次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30年來首次 2020人類發展指數將碳排放納入考核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據印度Zee新聞網站12月17日報導,人類發展指數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教育和生活標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新一期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在該指數推出30周年之際,首次納入二氧化碳排放和材料足跡兩大全新衡量指標,呼籲所有國家重新設計發展道路,將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納入考量,並應對阻礙變化的權利和機遇不平等。
  •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19」城市排行榜
    36座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體檢成績單出爐 北京2020年12月29日 -- 近日,中國網採訪了日本東京經濟大學教授、雲河都市研究院院長周牧之,報導了如下內容:由高端智庫雲河都市研究院編制的「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19」正式發布。
  • 聯合國公布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挪威第一中國101
    本報訊 (記者張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日公布了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挪威在排名中名列第一,中國排名第101位。  記者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辦公室獲悉,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記述了1980年至今30多年的人類發展的進步和挑戰,強調了可持續發展與公平、社會公正以及高質量生活存在著重大關聯。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表示,人類發展指數是平衡人類發展三大基本維度平均成就的綜合指數,這三大基本維度是健康長壽的生活、知識以及體面的生活水平。
  • 復旦大學發布中國醫院排行榜:北京協和,四川華西位居榜首!
    復旦大學作為我國的醫學頂級強校,除了在醫學領域內有著非常出色的成果之外,復旦大學也致力於對我國醫學發展的評價,在每年復旦大學都會發布和醫學相關的一些榜單,其中中國醫院排行榜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一個榜單。
  • 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上海發展指數排國內榜首
    經濟日報2月18日訊 2002年在我國31個省、區和直轄市中,上海市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一;而位於前十名的其他省、市依次是北京、天津、廣東、遼寧、浙江、江蘇、福建、黑龍江和山東。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從1999年起,每年發表《人類發展報告》,並根據世界173個國家和地區的收入、教育、人均壽命和衛生保健狀況確定人類發展指數排名。
  • 巴斯夫重回榜首!全球化企十億美元俱樂部排行榜出爐!
    美國《化學周刊》近日發布了2019年全球化工公司十億美元俱樂部最新排名,按2019年銷售收入計,隨著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的拆分完成,巴斯夫(BASF)以年度銷售收入666.47億美元重新回歸2019年《化學周刊》十億美元俱樂部排行榜的榜首
  • 2019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首都醫科大學3個臨床專科名列綜合榜榜首
    2020年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我校神經外科(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及小兒外科(附屬北京兒童醫院)3個臨床專科名列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榜首。
  • 2018數據更新:人類發展指數和指標報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4日發布的「2018數據更新:人類發展指數和指標」顯示,人類發展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不均衡發展仍是制約因素。
  • 最新自然指數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一
    19日,「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在中關村論壇上發布。最新自然指數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位居第一,緊隨北京之後的城市分別為美國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中國上海。自然指數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通過視頻連線在論壇上指出,人才和資助資金、科研設施等資源集中,是排名全球前5位城市持續保持科研領先地位的重要因素。例如,北京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眾多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高校院所。其中,中國科學院是自然指數中位居全球第一的科研機構。
  • 最新自然指數發布 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一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於立霄)19日,「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在中關村論壇上發布。最新自然指數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位居第一,緊隨北京之後的城市分別為美國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中國上海。
  • 2014廣東省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 中山大學居榜首
    日前,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報告公布了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500強、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一級學科排行榜和2014中國大學最牛研究生導師排行榜等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