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人民幣共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6種面額主幣,其中1元券有紙幣、硬幣2種;輔幣有5角、1角,輔幣為硬幣。
1999年版壹元券直到2004年7月30日才發行,是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版)6 種主幣面額中,最後一個發行的面額券種。[1]
2005版第五套人民幣於2005年8月31日發行,2005版第五套人民幣沒有發行2005年版壹元券。[2]
印刷工藝
手工雕刻凹版印刷
發行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
發行日期
2004年7月30日
語 言
漢語、蒙文、藏文、維文、壯文
目錄1 壹元券簡介
▪ 票面特徵
▪ 防偽特徵
2 壹元券版別
▪ 水印版別
▪ 冠號版別
▪ 版別明細
3 壹元兩冠大葉蘭
▪ 印製與投放
▪ 常見冠號
▪ 稀冠
▪ 補號
▪ 混水
▪ 投資與收藏
4 壹元三冠大葉蘭
▪ 發現
▪ 特定背景
▪ 實物
▪ 補號
▪ 號碼幣
▪ 稀缺性
▪ 收藏屬性
5 大葉蘭的再發現
壹元券簡介編輯
根據1999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268號國務院令,中國人民銀行於2004年7月30日,在全國發行第五套人民幣1元紙幣。新版人民幣發行後與現行人民幣等值流通,具有相同貨幣職能。[3]
票面特徵主色調為橄欖綠色,票幅長130毫米、寬63毫米。正面主景為毛澤東頭像,左側為「中國人民銀行」行名、阿拉伯數字「1」、面額「壹圓」和花卉圖案,左上角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左下角印有雙色橫號碼,右下角為盲文面額標記。背面主景為西湖圖案,左下方印有面額「1YUAN」,右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漢語拼音字母和蒙、藏、維、壯四種民族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和面額。[1]
防偽特徵(一)固定花卉水印:位於正面左側空白處,迎光透視,可以看到立體感很強的蘭花水印。
(二)手工雕刻頭像:正面主景毛澤東頭像,採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藝,形象逼真、傳神,凹凸感強,易於識別。
(三)隱形面額數字:正面右上方有一裝飾圖案,將票面置於與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對光源作上下傾斜晃動,可看到面額數字「1」字樣。
(四)膠印縮微文字:背面下方膠印圖案中,印有縮微文字「人民幣」和「RMB1」字樣。
(五)雕刻凹版印刷:正面主景毛澤東頭像、「中國人民銀行」行名、面額數字、盲文面額標記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觸摸有明顯凹、凸感。
(六)雙色橫號碼:正面印有雙色橫號碼,左側部分為紅色,右側部分為黑色。[1]
壹元券版別編輯
水印版別1999年版壹元券固定花卉水印分小葉蘭水印、大葉蘭水印兩種版別。
蘭花水印相互之間雖然有細微的差異,錢幣收藏界沒有進行細分,只認同小葉蘭、大葉蘭這兩種水印版別。
1999年版壹元券總共用過6種專用紙張,其中國產3種、義大利1種、俄羅斯1種、美國1種。但只有美國這批紙張的水印是大葉蘭,其他的都是小葉蘭。
大葉蘭主要特徵是固定凸版蘭花水印,立體感強,形象逼真,比小葉蘭水印葉片明顯厚實、肥大。
大葉蘭因其水印特別明顯,是「一眼清」的版別,已經被公認為第五套人民幣中的獨立版別券種,成為了五版幣特別是1999年版大全套的筋幣。[3]
冠號版別2010年12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根據人民幣印製生產管理的需要不斷調整變化,調整了人民幣冠字號碼排列方式。[4]
1999年版壹元券因此出現了不同的冠號版別,分別是:兩個英文字母開頭如「AA00000001」的兩冠,兩個英文字母中間夾一個數字如「A0A0000001」的三冠,兩個英文字母中間夾兩個數字如「A00A000001」的四冠,錢幣收藏界分別用991兩冠、991三冠、991四冠,或991-2、991-3、991-4表示。[4]
中國人民銀行沒有發行1999年版壹元券五冠。
版別明細壹元券兩冠、三冠都發現有大葉蘭,四冠沒有發現大葉蘭。
因此,1999年版壹元券共有5個版別:991兩冠大葉蘭、991兩冠小葉蘭、991三冠大葉蘭、991三冠小葉蘭、991四冠(991四冠小葉蘭)。[4]
壹元券的5個版別是1999年版大全套、第五套人民幣大全套中必不可少的券種。[5]
壹元兩冠大葉蘭編輯
印製與投放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1999年版壹元券兩冠紙幣,共投放了616個冠號(含補號),分別由北京印鈔廠、上海印鈔廠、石家莊印鈔廠、西安印鈔廠、成都印鈔廠、南昌印鈔廠、保定五四三印刷廠共7家印鈔企業印製。
資料顯示,大葉蘭水印專用紙只有在北京印鈔廠、上海印鈔廠和石家莊印鈔廠三家印鈔廠使用,其他四家印鈔企業均使用了小葉蘭水印專用紙。
991兩冠大葉蘭投放的省份比較廣,黑龍江、吉林、山東、北京、河南、河北、雲南、四川、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等多個省份都有投放。
常見冠號兩冠壹元券中,已經有33個冠號出現大葉蘭水印;大葉蘭發行量僅佔壹元券投放總量的2%左右;相對小葉蘭來講,大葉蘭的數量較少,可謂是鳳毛麟角,可為珍貴。[3]
兩冠大葉蘭中,33個冠號及大葉蘭大約佔有率為:SO 60%、WK 40%、OU 99.90%、CK99.90%、DM 80%、DN 99.90%、FM 99.90%、FN 99.90%、KG 83%、KE 99.90%、OZ1%、CL 99.90%、DK 15%、FL70%、FO 99.90%、KF 99.90%、ZM 15%、OW 7%、DO11%、OT 1%、WM 1%、WL 1%、OP 1%、OJ 1%、OI 1%、ZL 1%、OK 20%、DL 1%、OF1%、OH 1%、KO 1%、MI(補號)發行約20萬張、JM(補號)發行約25萬張。[6]
此外,石家莊印鈔廠的OQ、OR、OS、OX、OY、OG等冠號,和北京印鈔廠、上海印鈔廠的後期兩冠冠號,也有出現大葉蘭的可能,還待收藏愛好者繼續研究、發現,進一步擴充大葉蘭家族。[6]
稀冠資料顯示,印鈔廠在接到將要印製壹元券三冠印製任務時,相關印鈔廠還有少量的大葉蘭紙張庫存。
為了避免浪費,各印鈔廠將剩餘的大葉蘭紙張,摻亂、加急投入到後期的兩冠壹元券的印製當中,因此市面上就出現了佔有率在20%以下的兩冠大葉蘭稀冠。[6]
補號大葉蘭MI、JM補號,只在大葉蘭佔有率比較大的冠號中出現。
大葉蘭稀冠中,由於是剩餘大葉蘭紙張摻亂、加急使用,未見有新的大葉蘭補號出現。[3]
混水由於不同的水印紙張混合使用,壹元券當中發現了混合水印(簡稱混水)的存在,即大葉蘭、小葉蘭兩種水印同時存在同捆、同刀當中,流水號緊接相連。
由於整捆會出現補號,不拆捆無法確定補號出現的位置。混水的收藏、投資以百連刀幣為主,混水標準十連也是收藏愛好者的不錯選擇。
收藏991混水也另有一番樂趣。[7]
投資與收藏隨著五版幣的長期流通,大葉蘭將逐漸流失消耗,存世量只會逐漸減少。
很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已經開始關注大葉蘭,並逐漸將大葉蘭列為投資、收藏的品種。[8]
號碼幣是壹元券收藏、投資的永恆題材。
壹元券版別的投資、收藏,將以大葉蘭為主。[8]
壹元三冠大葉蘭編輯
發現三冠大葉蘭是錢幣收藏家在研究兩冠大葉蘭期間,無意中發現的新版別。
三冠大葉蘭是指壹元三冠版別中,同時具備大葉蘭水印特徵的1999年版壹元券。
實物佐證,該種三冠大葉蘭由北京印鈔廠在2010年9月~10月底之間承印,僅在壹元三冠的G0A~G9A、G0B~G9B、G0C~G9C幾個特定冠號的個別欄位裡存在。
壹元三冠的其他冠號全部是小葉蘭。[6]
特定背景三冠大葉蘭的出現和三版幣王「背綠水印」有著相似的背景。
該種大葉蘭紙張是美國進口的,本應要在壹元券兩冠中使用完畢,但是兩冠冠號印完轉印三冠時,僅有北京印鈔廠還有極少量該種紙張庫存。
為了避免浪費,北京印鈔廠將剩餘的大葉蘭專用紙與小葉蘭專用紙摻亂在一起,印製壹元三冠,因而導致市面上出現了極少量的壹元三冠大葉蘭錢幣。[6]
實物調查統計發現,市場上僅零星發現(目前已知存量由少到多)G9A、G0B、G8C、G9C、G2B幾個冠號個別欄位的三冠大葉蘭實物。
很多三冠大葉蘭實物是紙幣收藏愛好者在流通領域中搶救性發現的,多以單張流通品為主,品相達到全新絕品的很少;絕品百張連號(整刀)、千張連號(整捆)的三冠大葉蘭實物就更加稀少。
三冠大葉蘭混水百連刀幣、標準十連更是奇貨可居。[9]
補號同時,因為先是大葉蘭剩餘紙張在兩冠稀冠中摻亂、加急使用,後再有極少量大葉蘭紙張在特定三冠中摻亂使用的特殊性,所以三冠大葉蘭沒有補號。
號碼幣三冠大葉蘭號碼幣,(直至2016年7月)僅僅發現實物八同號1張,七同號暫時未見實物,六同號2張,五同號4張,四同號、豹子號若干。
更多三冠大葉蘭號碼幣的出現,還需要繼續深入挖掘。[5]
稀缺性根據資料,當時投放以上特定冠號的省份比較廣,山西、遼寧、廣東、廣西、海南等多個省份都有投放。
作為五版主幣之一的壹元券,以上特定冠號正值年底大量使用零鈔時期投放,流通消耗極大、非常徹底;再加上先天性的生產量不大、多以機檢形式出現、在兩冠三冠交替期間快速分散投放、前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等等諸多客觀因素,造成了三冠大葉蘭存世量極其稀缺。[9]
收藏屬性量少、量缺,彰顯三冠大葉蘭的收藏屬性更為明顯、更為重要。
三冠大葉蘭自發現之後的這幾年裡,沒有新冠號發現,更沒有新流水號批量湧現;眾多三冠大葉蘭愛好者、收藏家開始孜孜不倦到處追尋,沉澱囊中。
諸多因素造就了三冠大葉蘭的貴族氣質、王者風範。在紙幣收藏界「大全套」、「量少為王」的收藏理念中,三冠大葉蘭必定一票難求,成為1999年版大全套、第五套人民幣大全套中的珍稀品、稀缺券種。[9]
大葉蘭的再發現編輯
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完成1999年版壹元券兩冠、三冠、四冠的印製、陸續投放,在之後投放的991三冠、991四冠中,再沒有大葉蘭新冠號的發現。
中國人民銀行於2015年11月12日起發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其他2015版第五套人民幣也會陸續發行、投放。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從2016年1月1日起啟動「1元券硬幣化工程」,逐步停止投放1元券紙幣,轉為陸續投放1元硬幣;1元券紙幣與硬幣將很長時間並存流通,並存流通也會加速1元紙幣的消耗、退出。第五套人民幣的其他小面額紙幣,也將可能會陸續硬幣化。[10]
因此,1999年版壹元券大葉蘭只有在已知的991兩冠和991三冠冠號中存在、發現、挖掘......[ 茂名梁恆 微信mmliangheng ][11]
註:已徵得原作者同意,授權本公眾號發表署名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