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行動支付佔據了大半的支付市場,我們已經漸漸步入了無現金時代,甚至去年出的第五套人民幣都有很多人不知道長什麼樣,也鬧出了很多的笑話,行動支付確實照比現金支付更加的便利,但是現金依舊十分重要!
提到現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發現,我國現金上印的單位是圓,但是我國貨幣的實際單位是元,而且從法律角度上來看,人們幣的單位是元,不再是圓,像一些財務的手寫單和銀行的支票籤名都應該以元為單位,如果用圓銀行是不予承認的!那麼既然法律規定我國的貨幣單位是元,為何現金上的「錯別字」不改呢?
提到這個問題還要追溯到我國的明清時期,當時我國的貨幣都是白銀為主,但是由於白銀的純度,總量,規格都有一定的差別,導致真正的換算起來十分的麻煩,後來我國與海外的貿易讓明朝引進了歐洲的錢,相比我國的白銀,歐洲的錢和現在的硬幣差不多,官方統一發行,製作材料也十分方便,慢慢的我國也開始應用這種錢,這就是銀元的前身!
由於最初的貨幣都是圓形的銀幣,因此也都叫銀圓,而在我國的紙幣中圓也成了貨幣的計量單位,一直至今紙幣上印著的都是圓,雖然法律規定我國的貨幣單位是元,但是長久以往的的紙幣大家可能都已經習慣了,而且我國的現金貨幣保有量比較大,如果強制去改變需要回收所有的人民幣,十分的麻煩,因此也一直沒有強制的改變!當然無論紙幣上印著的是什麼也不會影響我們對人民幣的喜愛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