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欲借仇士良除掉宦官勢力,卻不想反被人俘虜

2020-12-04 時光之北

歷史上的宦官專政並不少見,本來是太監的身份最後卻都能做到不小的官職,也是因此才擁有了手中的權力,如此便有了為非作歹的資本。唐憲宗李純有位心腹名叫仇士良,在他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兩人便是主僕關係。等到李純當上皇帝之後仇士良並沒有因此晉升,一直到文宗上臺之後仇士良才開始掌控大權。經歷了幾代皇帝之後仇士良早已積攢了深厚的人脈,但是為了自己的出路他仍然是步步為營。唐文宗上臺之後最大的問題便是清除宦官勢力,但是仇士良卻不在這個名單當中。

因為當時的仇士良權力並不是很大,宦官王守澄才是唐文宗的心腹大患。為了清算宮中的宦官勢力,唐文宗開始向王守澄下手,如此一來仇士良便成為了接替王守澄的最佳人選。,從這個時候開始仇士良慢慢開始掌控大權。但是唐文宗有自己的想法,他並不想讓宮中的太監實力得到很大的發展,因此他的下一個目標便是仇士良。不久之後唐文宗便與丞相一起設計了一齣戲,目的就是要來個甕中捉鱉,將仇士良引到他們的圈套之中。

但是唐文宗顯然低估了仇士良的機智,剛剛抵達戰場仇士良便發現了事情的不對勁,他不但機智的選擇了撤退,並且毫不猶豫的綁架了唐文宗。等到這場宮變平息之後,唐文宗也成為了仇士良手中的傀儡皇帝。

相關焦點

  • 《騎馬與砍殺2》怎麼招募俘虜 招募俘虜方法說明
    騎馬與砍殺2招募俘虜方法說明 每次出徵交戰後,打掃戰場環節會讓你選擇處置敵方倖存者的方式,和前幾作一樣。不選擇全部擊殺增長士氣的話,是會成為俘虜進入你的隊伍的。 玩家打開隊伍欄,選擇查看俘虜裡面有個招募俘虜選項,能點選項即可成功招募,目前一天只能招一個有時間限制。 看隊伍欄有沒有紅色感嘆號,有的話可以點選項成功招募俘虜。 以上就是關於騎馬與砍殺2招募俘虜方法說明,希望對大家遊戲有幫助。
  • 漢唐明三朝都深受其害的「宦官專權」,為什麼沒有在宋朝出現?
    宦官,我們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類似於明朝那樣的東廠和司禮監的設置,漢唐明三朝都深受其害的「宦官專權」,宦官亂政的現象那是層出不窮。歷史上有無數個朝代,一旦到了晚期,便開始出現宦官弄權的情況,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皇帝的貼身奴才,自然很容易大權在手。
  • 童貫身為一個宦官,為何能被封王?
    說起宦官來,往往我們先想到的是那些臭名昭著的大太監,比如趙高、魏忠賢之流。但是有一個宦官,雖然他也是"奸臣"一個,不過他曾被封王,這個宦官的名字叫做童貫,有人可能會問,宦官還能被封王?跟老段一起看看就知道了。童貫體貌魁梧,穿戴講究,腮下生有鬍鬚,皮骨堅硬如鐵,不像宦官。
  • 怕新上司和監軍宦官掐架波及,唐朝判官玩「失聯」,他的預感準嗎
    新上司嚇跑的人797年,唐朝義成軍節度使去世,大擺酒宴的監軍宦官薛盈珍聽說姚南仲來接任,竟公然放話說:「他不過一個書生罷了,哪是當大將軍的材料!」驕橫和不屑之色溢於言表。那麼,姚南仲是不是個會被宦官隨意「揉搓」的草包呢?
  • 為何他要借孫悟空的手,殺死蜘蛛精
    這七個蜘蛛精其實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慾,唐僧經常被情絲所纏,所以需要用佛心來保持禪心穩定,孫悟空沒有男女之情,所以蜘蛛精的絲纏不住他。而八戒則不同,他始終逃不脫情和欲的纏繞,所以蜘蛛精的絲一下就把他綁了起來。七個蜘蛛精的師兄為何是蜈蚣精呢,並且有一千隻眼?
  • 太監是宦官中上等人的稱呼,那其他人叫什麼?
    而太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並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有資格被稱為「太監」。剛進宮的小宦官一般都是「侍童」,他們的工作主要就是在後廚幫著刷洗盤碗,倒馬桶之類的;在侍童之上的宦官叫監丞,他們從事一般的體力勞動,比如說像掃院子、抬水這樣子的粗活;監丞之上是少監,這一類人主要是負責掌管宮中的圖書典籍,皇家的衣食住行之類的東西;少監之上便是最高級別的太監了,他們一般都待在皇上或者各宮娘娘的身邊,負責管理其他的小太監。平時的生活也很舒坦。
  • 二戰後日本投降,蘇聯是如何處理日本俘虜的?
    各方面的壓力讓日本終究選擇了投降,而在投降之後忙於恢復生產的日本對於這六十萬被俘虜的日本關東軍也是無暇顧及,任由蘇聯處理。不過反觀蘇聯,雖然國家龐大國力強盛,但是打了這麼久的仗任憑有多大的實力也受到了不曉得打擊,而面對這六十萬左右的俘虜也很是頭疼,也不能直接槍斃,畢竟日本人已經宣布投降了。
  • 宦官人物誌:為了討好明神宗,他假說山東有礦,禍害山東十餘年
    明朝的萬曆皇帝有個特點就是貪財,對天下的奇珍異寶有強烈的享受欲和佔有欲。向太倉銀庫借支,抄大臣家所得金銀,內侍們的供奉等等,遠遠不能填滿他無止境的欲壑。萬曆二十年,在寧夏用兵的軍費共有二百多萬兩;冬季,對朝鮮用兵共耗七百多萬兩。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資近三百萬兩。連年烽火,不息的戰爭使國家財力日竭。
  • 「反滲透法」來勢洶洶:誰在「滲透」,「反」的又是誰?
    &nbsp&nbsp&nbsp&nbsp之#蕭蕭話兩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立法院會」日前將「反滲透法
  • 明神宗:沒宦官擅權,沒外戚專權,也沒權臣攬政,我怎麼怠政了?
    序言:如果單從明神宗「朱翊鈞」執政後期那30年不上朝的表現來看的話,確實很容易讓人在主觀意識上認為明神宗是一個怠政的君王。斥逐相繼,持論者益堅」,各方勢力黨派為了立個太子你爭我駁的爭了15年,直到公元1601年,才算是得出了一個結果。——《明季北略·卷二十四》因此也就讓很多人認為,正是由於這次事件的爆發,讓明神宗對朝臣失去了信心,覺得自己身為一個皇帝,卻連自己的意志都掌控不了,那還不如啥也不管,安心當一個「太平天子」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