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明三朝都深受其害的「宦官專權」,為什麼沒有在宋朝出現?

2021-01-15 華姐談文化

宦官,我們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類似於明朝那樣的東廠和司禮監的設置,漢唐明三朝都深受其害的「宦官專權」,宦官亂政的現象那是層出不窮。

歷史上有無數個朝代,一旦到了晚期,便開始出現宦官弄權的情況,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皇帝的貼身奴才,自然很容易大權在手。

但是歷史上有一個朝代,卻未出現過宦官弄權的情況,這個朝代就是宋朝。

為什麼沒有在宋朝出現?

唐代自安史之亂後,天子的權威就一落千丈,自此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愈演愈烈。宦官專權,掌握皇帝生死廢立;藩鎮割據,開啟了唐末五代的分裂亂局。

縱觀歷史,宦官專權的頂峰無過於唐代。而究其原因,在於皇帝失去了對軍權的掌握,以至於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要繫於宦官之手。

大宋的開國之君趙匡胤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因此他最直接的反應肯定是吸取唐朝滅亡的教訓。

重文輕武

宋朝建立後,「杯酒釋兵權」,武將的地位下降,文官的地位和權力隨之上升。宋朝的文官,是各朝各代中權力最大、膽子最大的文官。

就算皇帝的家事,在臣子眼裡也是國事,皇后的廢立,皇帝的舉止,他們覺得不妥都會進諫。

宋朝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大臣對皇家的事都會如此幹預,對敢於嘗試掌權的宦官,大臣們的臺諫制度會直接把他們遏制在苗頭階段。

文官地位的提升,使宋朝的皇帝並不能「肆意妄為」,宦官即使得到寵幸,掌權一時,也難以形成像漢唐那樣,直接操控朝政、控制皇帝的地步。

即使宋朝後期宋徽宗時出現了像童貫那樣掌握很大權力的宦官,也得依靠外朝宰相。

宦官多在軍中效力,有監督權但無兵權

宋朝為了削弱武將的勢力,其中一項就是確立監軍制度,因此大量的宦官被派往軍隊監軍,因此他們只能夠在武將面前耀武揚威,而面對龐大的文官集團則不敢張揚。

對於宋朝的統治者來說,他們最忌諱的就是讓太監掌權,所以早在宋太宗趙光義在位的時候,就製作了一個崗位職責的詳細說明。

其中對於宦官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標準的明明白白一清二楚,太監從來都不是權力的中心,也可以說皇帝並沒有授予太監太多的權力,沒有幹政的基礎。

對古文掌握的不是很好的我們,在選擇《資治通鑑》時一定要精挑細選,有的版本過於簡單,翻譯出來的意思過於膚淺,粗製濫造,根本沒法看。我現在看的這套《資治通鑑》,是文白對照無刪減版,全套,這套書從50年代起,就組織文史學家進行整理、編輯,始終保持認真、嚴謹的作風,是非常適合普通讀者閱讀的版本,也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相關焦點

  • 明神宗:沒宦官擅權,沒外戚專權,也沒權臣攬政,我怎麼怠政了?
    但如果我們從明神宗執政後期的政治格局來看的話,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在明神宗執政後期並沒有出現宦官擅權,外戚專權、以及權臣攬權等現象,也就是說,「皇權」依舊還牢牢的把持在明神宗的手上,並沒有旁落,充其量只能稱得上是個不上朝的皇帝。
  • 宋朝的天文學成就輝煌,為什麼沒有誕生傑出的天文學家?
    導語我國古代天文學長期以來領先全球,並在宋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宋朝在天文儀器製造、天象觀測記錄、恆星測量與星圖繪製上都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天文學資料。遺憾的是,儘管宋朝天文學成就斐然,卻沒有誕生一位真正杰出的天文學家,也沒有促進天文學的深入發展。
  • 童貫身為一個宦官,為何能被封王?
    說起宦官來,往往我們先想到的是那些臭名昭著的大太監,比如趙高、魏忠賢之流。但是有一個宦官,雖然他也是"奸臣"一個,不過他曾被封王,這個宦官的名字叫做童貫,有人可能會問,宦官還能被封王?跟老段一起看看就知道了。童貫體貌魁梧,穿戴講究,腮下生有鬍鬚,皮骨堅硬如鐵,不像宦官。
  • 《知否知否》中的韓大相公是範仲淹的好友,曾連任三朝宰相
    《知否知否》中的韓大相公是範仲淹的好友,曾連任三朝宰相宋朝的繁榮一點也不遜色於唐朝,在宋朝出現了夜市,同時紙質貨幣也是出現在那個年代,宋朝的繁榮離不開朝廷的文官進言獻策,可是宋朝一味的追求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導致了朝廷最終文武官員分配不均,文強武弱的局勢導致了北上尚有隱患的宋朝處於極為危險的狀態
  • 嶺南三朝,南越,南漢,南明,歷史上在廣州建立的三個政權
    現在的廣州是經濟中心,很多人都嚮往的地方。然而在古代這裡卻被稱為「蠻荒之地」。廣州的發展主要是從晚清的貿易發展而來到現在的繁榮(古代也有貿易,像南朝,唐朝,宋朝時期都是貿易港口),在晚清之前到秦漢的這段時間,中原地區是中央所在地,而廣州則是被貶謫之地,當時來這裡都是被貶的人,除了這些人基本上沒人願意來這裡。
  • 成吉思汗5年完成西徵,宋朝在幹什麼?戰爭、女人和姦臣諸事繁忙
    宋金戰爭中,無論是金朝還是宋朝,都只有戰術眼光,而沒有長遠的戰略分析。就金朝來講,金朝只想到眼前報仇,後來又怕蒙古軍與宋朝夾擊,因此向宋朝求和。而宋朝此時連北伐的勇氣都沒有。兩個王朝都沒有意識到,成吉思汗北伐要幹什麼?成吉思汗北伐後,必定滅金、夏,然後再滅南宋。
  • 宋朝最「幸運」的皇帝,本不受人待見,最後成為了宋朝的皇帝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論語》宋朝有這麼一位皇帝,可以說是千古第一仁君,他就是宋仁宗,是讓百姓乃至對手都十分敬仰的一位仁君。但就是這樣的一位仁義之主,上天卻仿佛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一樣,讓他一生無子。也正因如此,造就了宋朝登基最幸運的一位皇帝--宋英宗。
  • 中國古代政權,統治的時間,為何都無法超越300年國運?
    這些王朝都曾經不可一世,出現了很多豪言壯語,例如著名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等等。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況出現了,我國古代的歷代王朝都很難突破300年國運這一規律。其實,這裡面的問題非常複雜,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複雜的問題。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大秦帝國開始,我國前後經歷了楚漢爭霸。
  • 太監專權,太后下令處死,皇帝和大臣卻跪下求情,不料種下禍根
    太監專權,太后下令處死,皇帝和大臣卻跪下求情,不料種下禍根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去世,9歲的朱祁鎮即位,是為明英親。宣宗去世前因自己的兒子朱祁鎮年幼,沒有能力行使皇權,管理國家,所以在臨終前立下遺詔,請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由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一班仁、宣時期富有經驗的老臣主持政務。因此,在朱都鎮即位的前期,明王朝基本上繼承了仁宣時期的各項政策,保持了社會的穩定,朝政也在以往的軌道上正常地運行。然而,在這平靜的表面背後,宦官王振卻在悄悄地竊取權力,幹預朝政,並最終釀成大禍,致使英宗被俘。
  • 宋朝軍事力量那麼弱,為什麼還能存在幾百年?
    宋朝算是一個比較有特色,並且比較特別的朝代了。很多人在提到宋朝的時候,想到的都是宋朝的「重文輕武」,宋朝有錢,宋朝有「鈔能力」,那麼宋朝特別真的是因為有錢嗎?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宋朝特別在什麼地方呢?
  • 楊家將後代中的一支,割據地方600年,歷經宋元明三朝
    楊家將,是宋朝對遼和西夏的英雄,三代忠於國家,作為滿門忠烈,楊家將的後代去哪了呢?我們對楊家將的了解還僅限於電視或小說,不太了解的是,楊家將的後代中,其中竟然有一個分支割據地方600年,歷經宋元明三朝,直到明朝晚期才被消滅。
  • 陝西中的「陝」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陝西卻沒有陝東?
    華夏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地域劃分也同樣有著很深的淵源,像我國很多地名都是由古地名延續下來的,到現在人們看來都會產生誤解,比如「陝」。陝西作為我國古代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它的名字由來可以追溯到西周,可是很多人肯定對於「陝西」也有很多疑問,為什麼沒有「陝東」、「陝北」呢?現在的「陝縣」和陝西又有什麼瓜葛呢?
  • 作為冷兵泰山的唐刀,為什麼宋朝之後沒有再用?真實原因令人唏噓
    在我國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中,兵器的演變一直伴隨著朝代的更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著名的冷兵器,看過電影《天地英雄》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姜文扮演的唐朝將軍手持一刀,斬殺了日本武士,後來武士的哥哥來唐朝當節度使,問他明明武藝不如他弟弟,為什麼還能贏?
  • 二郎神和宋朝宦官楊戩有何牽連?為何名字一樣?問題在許仲琳身上
    但《西遊記》並沒有給出二郎神的名字,只是借孫悟空之口說他是「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另外,在第六回二郎神出場時,還配了一首詩,稱讚他的光輝史:「斧劈華山曾救母,彈打椶羅雙鳳凰。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
  • 《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後發現:現在很火的職業,在宋朝早已出現
    從表面上看,張擇端用美術手法描繪出了宋朝開封極其繁華的商業,但實際上,當我們把《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我們就會發現:張擇端通過一系列細節描繪極其隱晦了的表現出了北宋後期的朝政腐敗與社會亂象。比如,開封城內的消防崗樓沒有站人,城牆門口沒有士兵把守,這些細節就是當時北宋朝廷走向沒落、社會管理混亂的直接證據之一。
  • 宋朝的貨幣制度——金瓶梅裡的經濟學
    西門慶喝茶付的是銀子,嫖妓給的是銀子,喝酒聚會用的是銀子,買官鬻爵靠的是銀子,貪贓枉法斂的是銀子,家中日常開銷支付的主要是銀子,書中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離不開銀子,白銀成為當時的主要貨幣。其實,宋朝的貨幣制度並不是書中所描寫的狀況。那麼宋朝真實的貨幣制度狀況如何?讓我們打開宋朝的史冊,探其究竟。
  • 為什麼古代宦官總是會提醒皇帝:辰時了,辰時是什麼時候?
    為什麼宦官總是要在辰時提醒皇帝?我們古代的計時跟如今的24小時不一樣,中國古代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子時又稱為午夜,指的是現在的23點,也就是半夜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這兩個小時,之後再按每兩個小時一時辰遞推,分別為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 為什麼要去挖郭子儀的祖墳?
    魚朝恩,唐朝時期的第一大宦官,那個時候魚朝恩已經專橫到連皇帝都管不住了,無論什麼大事小情魚朝恩都會第一時間知道,這已經影響到了皇帝的權力執行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魚朝恩會被皇帝下令勒殺,魚朝恩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事件,就是把郭子儀的祖墳給挖開了,二人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呢?魚朝恩是誰?
  • 一支竟割據地方600年,歷經宋元明三朝
    楊家將,是宋朝抗擊遼國與西夏的英雄,一門三代忠烈,沙場喋血,讓人唏噓不已。作為中國著名的英雄世家,楊家將後代去哪了呢?鮮為人知的是,其中一支竟然割據地方600年,淪為地方軍閥,並且還歷經宋元明三朝,明朝晚期因為叛亂而才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