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論語》
宋朝有這麼一位皇帝,可以說是千古第一仁君,他就是宋仁宗,是讓百姓乃至對手都十分敬仰的一位仁君。但就是這樣的一位仁義之主,上天卻仿佛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一樣,讓他一生無子。
也正因如此,造就了宋朝登基最幸運的一位皇帝--宋英宗。今天小李子就來和大家聊聊宋英宗的幸運,看看什麼是「命」!
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宋英宗在皇室中的位置。仁宗皇帝是真宗存活著的唯一一個兒子,真宗又是太宗的第三個兒子。而英宗的祖父和真宗是兄弟,排行老四。
英宗的父親又是祖父的第三個兒子,而英宗又在父親22個兒子中排行13。這樣給你算下來,你就知道宋英宗能成為皇帝是有多幸運了。
許多人都知道英宗能成為皇帝,是天下掉餡餅,生生砸出來的。但各位要是知道這餡餅有多重,砸到身上有多疼,你可能就不會羨慕了。
其實英宗成為皇帝的道路,是從他的父親趙允讓就開始的。曾經仁宗的父親真宗還在位時,就出現過膝下無子的尷尬場景。於是為了江山社稷,以及各位大臣的由衷建議下,宋真宗便把自己的侄兒趙允讓接到宮中,將他作為皇帝的候選人之一撫養,民間稱其為招弟。
可惜張允讓並沒有英宗的幸運,在劉娥皇后的一頓操作之下,真宗有了唯一的一位親兒子,那就是宋仁宗。有了宋仁宗,趙允讓也就沒有了作用。據了解,趙允讓被他的叔父風風光光地送回了王府,可惜他與皇位只有一步之遙。
雖然趙允讓沒能成為九五之尊,但是仁宗上臺之後並沒有虧待他,對他是加官進爵,賞賜頗豐。仁宗之所以對他這麼好,除了尊敬他以外,或許還有羨慕在裡面吧。因為仁宗雖然品格高尚,但是卻膝下無子。而他這個位堂兄則有22個兒子,能不羨慕嗎?
或許,仁宗在心裡有過這樣一個疑問:莫非趙允讓才是天命之子?我只不過是走走過場。不然怎麼解釋我膝下無子的悲慘人生呢?
也正因為有宋真宗的前車之鑑,所以仁宗皇帝直接有樣學樣,見自己膝下無子,便準備選一個候選人。或許是為了彌補自己曾經的「過錯」,仁宗挑選候候選人的時候,把名額選定在了趙允讓的眾多兒子們當中。
曾經錯失皇位的趙允讓內心異常興奮,難以平復。想想當年自己與皇位擦肩而過,如今又有了回到自己家中的可能。於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順利成為繼承人,他下了一番苦功夫,給自己最喜愛的幾個兒子開了小灶,教了他們許多小技巧。
選拔的當天,趙允讓讓自己的兒子們在正廳前排成一排,準備接受他們前半生最重要的時刻。幾乎每個人的心都莫名的躁動了起來,雖然只是一個候選人,但好歹也是有機會成為皇帝的。
或許是因為太過緊張,這些孩子們太注重結果,導致表現得都不太理想。見到這樣的情形,選人的宦官不停地搖頭。眼見天色已暗,正準備回宮復命。
這個時候宦官的內心也是惶惶不安的,畢竟沒有完成仁宗的命令。趙允讓也在一邊干著急,嘴裡一直不停地念叨著,再看一下、再看一下。最終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無力。
本以為塵埃落定之時,隔壁的房間卻突然傳來了孩子的聲音。這讓一旁焦急的趙允讓,忽然想到了什麼?於是連忙對宦官說了:不好意思,忘了一個!兩人到了隔壁,在屏風後見到一個正在玩泥巴的小孩。而宦官一眼便相中了他。
他便是宋朝未來的九五至尊,名留青史的宋英宗。
其實英宗的名字趙宗實其實是仁宗後面賜的,他真正的名字叫啥?根本就沒有記載。按照比較沮喪的猜測,連選皇帝後候選人這樣的大事還能把這個孩子忘了,估計他在王府中也不怎麼被待見。就來宋英宗的生母,在歷史中都沒有明確的記載。
但就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孩子,最終卻成為了一代帝王。小李子不得不說「這就是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