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聯考的重點,是對美術考生專業基礎的考查,平時基礎是否打得牢固,直接影響你們上哪所美院
在小編這裡,高中的同學們呼聲最高的【人體結構分析系列】,今天終於終於終於出道了!看著你們一天天因為「型不準」撓破頭,學長真的蠻心痛的(假的)
實力寵粉的學長,頭髮都快保不住了,連夜給大家整出來。看完點讚收藏喲,年輕人,要講術德!
【人體結構分析系列】這一期,給大家講解頭像知識。從最基本的形體結構開始,到最終畫面的表現。
其中涉及了骨骼,肌肉,五官的結構穿插等基礎類知識,還有關於畫面表現,作畫步驟,用筆用線等技法類的知識。
首先,從最基礎的頭骨開始
1、正面頭骨體塊
如果把頭骨幾何化,那它就是一個多面球體。
根據面與面之間的轉折以及不同面的朝向來區分的話,就有了我們平時常聽到的正、側、底、背等。
正是有了這些面的區分,我們才能表現出物體的體積。
如果你的畫面被老師說沒有體積的話,那肯定就是你這些大的正、側、底面沒有區分開的原因。
2、全側頭骨體塊
但是,一張好的考前畫面可不是光體積感強就行了,還得有空間!
我們對比一下上面兩張圖就會發現,不同塊面之間是存在前後關係的,而且有些距離還很大!
既然有前後空間距離,那就必定會產生虛實和遮擋關係。
如果你沒有在畫面中表現出來這種關係,那你的畫面就會像是從一個平面裡長出來的一樣,沒有背面的空間。
3、四分之三側頭骨體塊
關於頭骨塊面之間的關係我們還要明確的就是它們之間的形狀大小關係。
有些塊面特別小,但是卻依然很重要,不能丟,否則就像一條路,中間斷開了,空間也就轉不過去了。
4、眼眶內外型
我們畫的每一個轉折都是有依據的,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5、正面頭骨比例
除了塊面,頭骨還有一些特定的生長規律。
這些規律是死的,不會變的,現代的人都是按照這個規律長。
就比如我們最常聽到的三庭五眼,就這這些規律中的一種,熟練的掌握這些規律能夠讓你快速的找準一個對的型。
為什麼老師能把型畫的又快又準?
就是因為老師對這些規律掌握的十分熟練了。只要你掌握了這些規律,你也能像老師一樣把型畫的又快又準。
6、全側頭骨比例
有很多同學畫完一張頭像,明暗細節畫的都很不錯了,看起來也很像模特,可就是感覺不太舒服,和老師的畫比起來總是有點怪怪的。
這時候有很大的概率就是你的畫面違背了這些生長規律!所以才會明明畫的很像模特了,但依舊感覺不舒服、感覺怪。
7、四分之三側頭骨比例
平時我們在看老師做範畫的時候,剛起型幾秒鐘,畫面上只有區區幾根線而已,整個畫面就是會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為什麼?
8、全側頭骨比例
幾秒鐘、幾根線只能畫出最基本的輪廓,而這個輪廓就是這些生長規律!
老師的畫面幾根線,把一個頭骨的基本型畫準了,看起來就舒服了,而大部分同學的畫面,畫了一大堆東西,但是連頭骨的型都沒搞清楚,看起來就是彆扭。
要記住一點,兩根線畫準了一個型,比你畫一萬個皺紋型不對,分數要高的多得多。9、下庭中線
如果不信的話摸摸自己的臉!!
然後,我們結合畫面,重點講一下,頭骨的各個骨點,和體塊的細分。
10、正面頭骨詳解
就一張好的畫面來說,他上面的每一根線條、每一個轉折、每一塊面都是有存在的道理的,不是憑空出來的。
12、四分之三頭骨詳解
雖然說畫畫是一個觀察的過程,但也有很多東西是固定的。
13、側面頭骨詳解
既然這些東西是不會變的,那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背下來,這不是套路,這叫方法!
套路是把所有東西流程化、統一化,而方法是先找到共性,然後在共性的基礎上尋求個性。
當然,你也可以完全只靠觀察去畫,忘掉所有方法、套路,這樣其實是畫畫最好的狀態,學長相信絕大部分老師也很希望這樣去教學生。
可是同學們你們要明確一點,我們現階段的目的是考學,你最終要面對的是考試,而不是創作。
當完全只靠觀察的方法以考試的時間限制來說,根本不允許。
其實只要你畫的畫達到了一個量,你自己也會總結出來這些規律,可是這個量還是有點大的,所以學長只是把這些,你未來將會了解到的東西,提前給了你。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優秀作品,把上面講的這些東西,在這些畫面上好好驗證一下!如果覺得有用的話,記得和小夥伴分享一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