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必須知道的十大科學定律

2020-12-05 萬象經驗
十大科學定律

大爆炸理論

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開始於140億年前的一次大膨脹。當時,宇宙被限制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包含了宇宙的所有物質。1965年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後,大爆炸理論得到了科學界的廣泛支持。利用射電望遠鏡,這兩位天文學家探測到了宇宙噪音。這是最初的大爆炸留下的整個宇宙都能探測到的低水平輻射。

哈勃的宇宙膨脹定律

哈勃證明除了銀河系之外還有其他星系,他還發現這些星系正在遠離我們而去。為了量化這一星系運動的速度,哈勃提出了哈勃宇宙膨脹定律,也就是哈勃定律,即速度=H×距離。速度表示的是星系的後退速度,H是哈勃常數,距離是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

哈勃常數是根據不同的時間值計算出來的,它的具體值為多少,就我們而言,這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哈勃定律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測量星系相對於我們自身的速度。這條定律證明了宇宙是由許多星系組成的,它們的運動可以追溯到大爆炸時期。

克卜勒行星定律

在16世紀,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概念,其中行星圍繞太陽而不是地球旋轉。克卜勒在第谷等人的工作基礎上,為行星運動建立了一個更明確的科學基礎。

克卜勒的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形成於17世紀早期,描述了行星如何圍繞太陽運行。第一定律有時又稱為軌道定律,規定行星以橢圓方式繞太陽運行。第二條定律面積定律,指出一條連接行星和太陽的線在相同的時間內覆蓋了相同的面積。第三個周期定律,行星的運轉周期和它與太陽的距離有一個確定的關係。

萬有引力定律

我們現在可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在300多年前,牛頓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想法:任何兩個物體,無論其質量如何,都會對彼此施加引力。萬有引力定律的好處是它允許我們計算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這種能力在科學家計劃將衛星送入軌道或繪製月球軌道時尤其有用。

牛頓運動三大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運動中的物體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否則將保持運動狀態。第二定律在物體的質量(m)和加速度(a)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繫,方程為f=m×a。第三條定律相當精練,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熱力學三大定律

英國物理學家斯諾曾說過,一個不懂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非科學家就像一個從未讀過莎士比亞的科學家。他的說法是為了強調熱力學的重要性和非科學家學習熱力學的必要性。熱力學是研究能量是如何在一個系統中工作的,它有以下定律:第一定律描述的是能量守恆定律,第二定律描述的是熵增,第三定律說明絕對零度不可達到。

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根據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物體所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的液體重量有關。這種原理有著廣泛的應用,對密度計算以及潛艇和其他遠洋船隻的設計都是必不可少的。

進化與自然選擇

根據大多數科學家的說法,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但是為了在所有生物之間產生巨大的差異,生物必須進化成不同的物種。生物種群通過突變等機制發展出不同的形狀。那些具有更利於生存的特性的物種,自然地被挑選出來生存。這個過程被稱為自然選擇。

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它永久地改變了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愛因斯坦的主要突破是說空間和時間不是絕對的,引力不是簡單地作用於物體或質量上。相反,與任何質量相關的物體會彎曲它周圍的空間和時間。

愛因斯坦的理論對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的未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解釋了水星軌道的進動,解釋了光的彎曲,並為黑洞奠定了理論基礎。

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

在假定不確定原理的過程中,海森堡意識到,不可能同時高精度地知道一個粒子的兩種性質。換句話說,你可以很確定地知道一個電子的位置,但不能確定它的動量,反之亦然。

玻爾後來有了一個有助於解釋海森堡原理的發現。玻爾發現電子具有粒子和波的雙重性質,這一概念被稱為波粒二象性,它已經成為量子物理學的基石。所以當我們測量一個電子的位置時,我們把它當作一個粒子,在空間的一個特定點上,有一個不確定的波長。當我們測量它的動量時,我們把它當作一個波,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知道它波長的振幅,但不能知道它的位置。

相關焦點

  • 十大重要的科學定律和理論
    這個世界很神奇,這個宇宙更是神奇,有很多奧秘需要我們去發現,小編今天為大家盤點了人類十大重要的科學定律和理論,讓我們一起來漲漲知識吧!  標準釋義: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誕生初始條件及其後續演化的宇宙學模型,其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
  • 世界觀:現代人必須要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
    《讀者》2019年度十大影響力圖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思辨之光。
  • 俄媒盤點2017年十大趣味科學發現:霍比特人與現代人非同類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 俄新社12月28日刊登題為《2017年十大趣味科學發現》的文章稱,科學探索沒有邊界。充滿求知慾的研究者探索著一切自然現象,無論是宇宙的角落還是人們生活的環境。沒有科學,人們可能至今仍在非洲的草原上拿著棍子奔跑。
  • 中國歷史十大定律
    中國歷史十大定律 2013-08-28 09:36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10個你應該知道的科學定律,第一名你一定不知道
    第三個是周期定律,它使我們能夠在行星的軌道周期和它到太陽的距離之間建立一個清晰的關係。由於這一定律,我們知道一顆相對靠近太陽的行星,如金星,其公轉周期比一顆遙遠的行星,如海王星,要短得多。這也意味著,為了讓發動機做功,你必須提供熱量,儘管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系統之外的任何地方,一些熱量不可避免地會損失給外界,這就引出了第二定律。第二種說法:你不能保本,意味著由於熵的不斷增加,你不能回到同樣的能量狀態。集中在一個地方的能量總是會流向濃度較低的地方。
  • 您真正應該知道的10條科學定律和理論
    而約翰·克卜勒(Johannes Kepler)在泰科·布拉赫(Tyco Brahe)和其他人所做的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克卜勒定律,為行星運動建立確切的科學基礎。克卜勒的三項行星運動定律描述了行星如何繞太陽運轉。第一定律也稱為軌道定律,它指出行星以橢圓形裝繞太陽公轉。
  • 一生必知的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你知道幾個?
    科學定律常常可以被精簡成數學表達式,比如偉大的E=mc2。這類公式是基於大量實驗數據上的一種特定表述,並且一般只有在某些特定條件存在時才能成立。然而這些定律或理論,一般人很難理解。這篇文章就讓我們可以像看「十萬個為什麼」一樣,輕鬆踏上一條通往基礎科學的最佳捷徑。
  • 現代人必須知道的12個黑洞知識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黑洞可以說是最能引起公眾想像力的天體,每天都有關於黑洞的大量問題。我試圖解決一些關於黑洞常見的問題,希望能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要想逃離視界,你必須要比光速還要快。一旦你通過視界向黑洞內部,你就再也不能返回。霍金一直堅持認為黑洞的定義應該被改變。他認為事件視界,實際上根本不存在。事實上,它們是黑洞邊緣的「明顯視界」,量子力學在這裡變得瘋狂。他假設在這裡,虛粒子突然出現或消失,導致視界波動。從理論上講,這些「表觀視界」也是量子效應產生熱粒子流並輻射回宇宙的一個點,即所謂的霍金輻射。
  • 我們最該知道的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
    感謝神話不留名的投遞新聞來源:科技日報探索通信公司旗下的著名科普網站HowStuffWorks(意為「事物是如何工作的」),日前撰文列舉了人們最應該首先知曉的10大科學定律   10.眾理論的敲磚石:大爆炸理論  標準釋義: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誕生初始條件及其後續演化的宇宙學模型,其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
  • 網際網路人必須要懂的「梅特卡夫定律」
    編輯導語: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是一個關於網絡的價值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的定律,其內容是:一個網絡的價值等於該網絡內的節點數的平方,而且該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那作為網際網路人,為什麼我們必須要懂「梅特卡夫定律」呢?
  • 創業路上必須知道的12個定律法則
    但無論是哪種,你都必須打通自己信息獲取渠道上的任督二脈。一個與世隔絕的創業者是註定要失敗的。本文的這12條定律法則來自於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對於創業者而言是必知的,了解它們不但可以讓你對創業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可以讓你在和圈裡人閒聊的時候多些聊天的資本。1. 馬太效應。
  • 現代人必須知道的12個黑洞知識
    要想逃離視界,你必須要比光速還要快。一旦你通過視界向黑洞內部,你就再也不能返回。霍金一直堅持認為黑洞的定義應該被改變。他認為事件視界,實際上根本不存在。事實上,它們是黑洞邊緣的「明顯視界」,量子力學在這裡變得瘋狂。他假設在這裡,虛粒子突然出現或消失,導致視界波動。
  • 人類歷史上十大高智商科學家
    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伽利略從實驗中總結出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等。從而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的許多臆斷,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反駁了託勒密的地心體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
  • 著名的心理學定律,你知道幾個?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摸索,逐步總結出了幾個著名的定律,這些定律經過很多年的驗證了其正確和有效性,正在以一種神奇的方式左右著人類的發展。那麼這些神奇定律,你知道幾個呢?皮格馬利翁效應該效應是說人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如此成就。換句話說,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沒得到它,說明你並不想要。
  • 世界十大最美方程式
    自從科學誕生後,不可避免地就會用到方程式,這些方程式以其獨特的作用服務於人類的生產創造以及各門學科。 而最近幾百年的時間,更是方程式數量極大增加的時候,同時也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年代。 從側面看人類科學的進步是離不開方程式的,而你了解哪些方程式嗎?
  • 資深程式設計師認為的成功十大黃金定律
    Java頂尖程式設計師Lukas Eder和我們分享了偉大程式設計師應該具備的十大特質,他表示這十大特質並不是偉大程式設計師所特有的,任何領域的領導者可以說都有這些特質。當然這只是Lukas Eder的一家之言,如果你有不同觀點或者其它補充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 摩爾定律的黃昏,計算機行業的十大未來方向!
    我們從未來的四大類別、十大方向進行剖析,分別是:1.從根本上改變晶片的設計;2.尋找矽材料的替代品;3.從現有電晶體尋找出路;4.計算框架的變革。摩爾定律最早由英特爾聯合創始人 Gordon Moore 提出,內容是: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量約每隔 18-24 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 如何用萬有引力定律確定火箭脫離地球所必須具有的最低速度?
    在21世紀的今天,只要一談到宏觀的宇宙,似乎總是離不開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而在愛因斯坦之前主宰了天文學幾個世紀的牛頓和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卻似乎正在慢慢被人淡忘。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無疑超越了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但我們就能因此就說牛頓錯了嗎?渴望確定性可能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但科學和科學理論從來不具備精確的確定性,宇宙是複雜的,而我們的知識是不完備的。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又在研究什麼科學?
    牛頓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並不是說他發現的萬有引力或者說是光學或者微積分這些成就,而是他整理總結一整套科學的認識與方法,科學就是從牛頓時代開始的,在牛頓之前科學被稱為自然哲學,那麼在和牛頓同時代的中國,當時又在有哪些科學成就呢?
  • 科學定律與科學理論有什麼區別?
    blocknew.net成就你的區塊鏈夢想科學理論的核心就是已知感應信息共識,說成通俗的話就是群體經驗、高度概括的群體經驗,而在近現代科學理論產生的早期,創建一個理論時習慣模仿幾何理論將這種經驗共識稱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