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在整個三國演義中,沒有一個人是呂布的對手,但是還有一個人,不僅是整個三國唯一敢單挑呂布的人,而且兩次單挑呂布而不敗,他就是張飛張翼德。
張飛何德何能,為何不僅不怕呂布,還每次追著呂布打,不僅追著呂布打,還經常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完全是不把天下第一的呂布放在眼裡的樣子,張飛為什麼敢如此囂張?

張飛第一次見到呂布是在虎牢關前,當時呂布是董卓手下大將,呂布一人率軍單挑十八路諸侯,先後斬殺方悅、穆順,殺傷武安國,擊敗公孫瓚,十八路諸侯無一人敢單挑呂布,從張飛第一次戰呂布就大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可以看出張飛肯定是聽說了呂布的過去,不然也不會罵也三姓家奴來?
張飛既然聽說了呂布,想必也知道呂布是天下第一,當時的張飛是剛剛出道,怎麼就不怕呂布呢?
從三國演義來看,有三個原因:

一、張飛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呂布雖然是天下第一,但是張飛只是聽說,並沒有見過呂布實戰,也沒有見過呂布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雖然呂布斬殺方悅、穆順,殺傷武安國,擊敗公孫瓚 ,但這些人在張飛眼中也不是什麼厲害的人,張飛是初生牛犢,想著有機會能跟天下第一的呂布較量一下,就算輸了也能揚名立萬,有什麼好怕的。
張飛作為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沒有見過什麼世面,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張飛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精神,年輕人不都這樣嘛,又是剛剛出山,不願意服輸,同時又想著能較量一下武力,因為年輕人有試錯的成本,也有年輕的資本,張飛顯然想鬥一鬥呂布。

二、張飛在道德上看不起呂布,想出頭與呂布鬥一鬥。張飛每次只要一見到呂布,就會大呼「大姓家奴」,為何張飛每次如此呢?根本原因就是張飛看不起呂布這樣的道德,呂布兩次殺害了自己的主公,這在當時絕對是萬夫所指的唾棄,張飛原本就是嫉惡如仇的人,與劉備一起創業,就是為了與國家出力。
張飛第一次見到劉備嘆氣時,就對劉備說: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 所以張飛會看不起呂布,並且鄙視呂布,討厭呂布,再加上張飛脾氣火爆,所以每次見到呂布就忍不住上前罵呂布,還想與呂布痛痛快快打一場,不管打不打得贏,張飛只想打,能不能打贏,張飛根本就不管,打了再說,所以張飛敢與呂布交手。
三、張飛有劉備和關羽兩個結拜兄弟,知道自己與呂布交手即使打不過,劉備和關羽也不會坐視不理的。因為張飛與劉備、關羽是結義兄弟,即使是結拜兄弟,就約定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張飛與呂布交手打不過的話,劉備和關羽肯定要上前幫助張飛一起打,而不會讓張飛被殺。

正因為三人是結拜兄弟,所以張飛與呂布單挑時,關羽和劉備不會坐視不理,這不就有了三英戰呂布,張飛首先與呂布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於是關羽加入,關羽之所以加入,肯定是張飛落了下風,然後關羽和張飛兩人聯手戰呂布,仍然是平手,誰也勝不了誰,最終劉備、關羽、張飛三英戰呂布打敗了呂布。
張飛和呂布還有一次單挑,就是小沛之戰,張飛偷走了呂布的馬,呂布還找馬,張飛不僅承認了是自己所偷,然後就是不還馬給呂布,這樣看起來,張飛完全就沒有怕過呂布,無論是兩人初次交手,還是整個三國期間,張飛每次見到呂布就是一副要揍呂布的樣子,小沛之戰,張飛單挑呂布創下了紀錄,這個紀錄三國沒有人能破,就是單挑呂布回合數最多的人,就是張飛。

因為張飛單挑了呂布一百回合,仍然沒有敗績,看起來二三百個回合之內呂布是無法擊敗張飛的,這個戰績整個三國無人能及了。然而最重要的是張飛對自身武力的信心。
張飛出身河北,河北一直就是武術之鄉,再加上張飛是屠戶,天天殺豬的,時間長了,張飛殺豬的刀法就非常熟練,既然殺豬熟練,那麼張飛殺人也不會陌生,畢竟亂世之中能生存下來最要,再加上張飛投入劉備陣營後,經常在前線衝鋒陷陣,武力及技戰術經驗在實戰中得到了極大的鍛鍊,武力一直處於上升階段。
而呂布不同了,呂布身為一方將帥,自從虎牢關之戰後,武力一直在走下坡路,再加上縱酒好色,呂布的武力與日俱減,所以才會看到張飛第一次與呂布單挑是五六十回合打成平手,而第二次單挑就變成了100回合不分勝負的原因。

但張飛又不是傻子,自從第一次與呂布單挑五六十回合戰平之後,張飛對呂布的武力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呂布有幾斤幾兩,張飛清楚知道如何與呂布交戰並且不會受傷,同時張飛仗著自己的武力還不差,所以每次見到呂布不是罵,就是打,因為呂布壓根就殺不了張飛,最多也就是擊退張飛,連擊傷張飛都不太可能,所以張飛才敢一次又一次單挑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