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o e」,在一塊鑲嵌在牆壁上的簡陋黑板上,威寧自治縣新發布依族鄉紙廠小學劉琴鳳老師在黑板上畫下四線三格,寫上拼音字母,開始了她另外一個特殊課堂的教學。這是她和同事們2019年以來第30次來到這個一對一教學的特殊課堂了,劉琴鳳老師用標準的普通話,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糾正著這個特殊學生的讀音。由於肢體萎縮,這個特殊學生只能用左手兩個指頭握筆書寫,劉琴鳳,這位2019年才參加工作的特崗教師細心地指導著這個叫胡吉呂的孩子。一筆一划,這個只能用左手兩個拇指捏住筆的孩子,在艱難寫下了幾個字母後,高興地笑了。
劉琴鳳老師在一遍又一遍糾正胡吉呂的讀音
紙廠村位於新發鄉西北面,距離鄉政府所在地30公裡,距離縣城60公裡。全村轄7個村民組,面積為3.1平方公裡,共391戶1910人。2014年以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8戶戶295人,低保貧困戶35戶114人,一般貧困戶43戶181人,兜底戶14戶23人,易地搬遷5戶24人,屬於畢節市極貧鄉鎮之一,全村6到16周歲學生26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16人,現在學校在校1-3年級77名學生。
學校老師一同研討對胡吉呂教學計劃
胡吉呂,就出生在新發布依族自治鄉紙廠村一戶普通農戶家裡,從小由於身患腦癱,肢體殘疾,不能到學校讀書。
送教前老師做好送教記錄
2019年是威寧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自治縣教育科技局為做好脫貧攻堅教育保障工作,始終堅持把控輟保學工作當做事關千家萬戶教育保障的民生工程來抓,要求從鄉鎮教育管理中心到各級各類學校要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按照《控輟保學勸返復學工作指南二十條》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紙廠小學在走訪排查學生入學情況的時候,發現了胡吉呂因殘疾未能入學,在獲知了胡吉呂的情況後,紙廠小學校長楊開虎組織了一個全體教職工會議,他提議:「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孩子失學。」經過大家集體商議,一致決定所有老師利用周末或者課餘時間,採取老師送教上門的方式,到胡吉呂小朋友家裡給他上課。這支由6個老師包括了楊開虎校長組成的特殊班主任隊伍,在每個周末和課餘,身影就奔走在學校到胡吉呂家的山路上,無論風雨,無論陰晴。
老師們在送教上門的路上
這個12歲的孩子不用考試、沒有班級;但他卻在12歲這年有了專屬自己的教材、專屬自己的「課堂」,還有6個老師。
從2019年10月份開始,紙廠小學的老師們為他準備的這堂課上了快一個學期了,每次3公裡山路,老師們每周都會帶著特殊的講義、書本和尺子到這個特殊的學生家中去,風雨無阻……
火爐旁的桌凳旁、院子裡的大樹下,都變成了課堂。老師們和家長商量後,在客廳的牆壁上製作了一塊小黑板,買來了一個小書桌,胡吉呂小朋友正式擁有了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教室。
手工製作的黑板加一個小書桌就是小吉呂的專屬教室
「你看,這是胡吉呂小朋友的簡筆畫,已經有模有樣了。」張正宇老師拿起一頁紙,上面是胡吉呂剛剛畫的一隻栩栩如生的簡筆畫小老鼠。
除了原定的教學計劃外,六個老師還想盡一切辦法,提起胡吉呂的學習興趣,不僅按照計劃做好語文、數學的授課,還教畫畫、唱歌,給他講山外面精彩世界的故事。「這孩子有畫畫的天賦,你教他畫個什麼東西,要不了幾遍他就畫得像模像樣,最近他的語文也有了不小的進步。」劉琴鳳老師說。
張正宇老師的美術課是胡吉呂最喜歡的課
「我們六個老師很想教好這個娃娃,教他一個的感覺比在學校教77個學生的壓力還要大。」學校校長楊開虎說起胡吉呂時眼眶泛紅,有眼淚在在眼裡打轉。他說,我們最大的心願是能教會他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能力,讓他看到希望,使他未來的路能夠走得更遠更順一些。
為提高已經12歲的胡吉呂的學習興趣,六個老師也會常常聚在一起,商討如何給這個娃娃上好課,如何給他準備好適宜他的教材,找到他喜歡的教法。
「我喜歡讀書,我喜歡老師來教我,我想要好好讀書。」胡吉呂說這話的時候,眼裡閃爍著光芒。
熱愛學習的學生
是的,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這是在脫貧攻堅大潮裡,落實教育保障,做好保學控輟是威寧教育人的一份承諾。為了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希望,自治縣教科局實行從教科局機關包片(鄉鎮)、鄉鎮教育管理中心包所管理的轄區、學校包村組織成立控輟保學工作「攻堅隊」的三級聯動機制,進行逐個案例的分析研判,強化勸返和「保學幫教」工作。同時,針對勸返復學學生,實行每一名都由教師和學生分類包保,幫助其在學習和生活上融入集體、尋找自信;通過分類教學輔導和創辦興趣小組、技能小組等,根據其意願參與到活動當中,提升學習興趣,預防造成二次輟學。
學校老師與家長傾心交流
目前,全縣還進一步明確縣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兩委」、教育、市場監管、司法、民政、公安等部門控輟保學工作職責,將勸返復學責任逐一分解到村(社區)、組、包村領導、駐村幹部、各單位結對幫扶幹部、校長、教師,確保責任到人,將包保實效與績效考核、評優晉級、提拔任用等全面掛鈎。
老師們在幫助胡吉呂做物理健康鍛鍊
與此同時,由自治縣人民政府統籌,組建12個專項督查組下沉到鄉鎮、學校,每月開展至少一次督查督辦,加強調度,實行控輟保學工作「日報告、周調度、雙周通報、月考核」制度,並納入年度考核,嚴格兌現獎懲。健全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三殘兒童」送教上門工作機制,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由自治縣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科技局、婦聯、人社局等部門印發了《關於敦促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返校就讀的通告》,全面敦促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保證適齡兒童按時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嚴格落實「七長負責制」「雙線」責任制,嚴格落實省教育廳關於控輟保學工作的「五四」措施,加強宣傳動員,加大勸返工作力度,細化分解任務,責任包保到人,多部門聯合下達《敦促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返校就讀通告》等措施,綜合採取行政、法律、情感等方式手段控輟。截至目前,已勸返124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38人),實現輟學生全部勸返復學。
在烏蒙大地這塊熱土上,在脫貧攻堅的大潮中,在家訪的山路上,還在上演著許許多多這樣一個和六個、一個和多個的暖心故事。
威寧融媒通訊員:洪 波
編輯:馬永光
編審:邵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