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到校流標率下降 三大結果或預演三年後廣州中考
金羊網 2020-09-03
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指標計劃整體完成率首次達到七成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實習生 彭涵 陳文怡
近日,廣州中考普高錄取結束,作為中考覆蓋面最廣的「紅利」政策,今年的指標到校錄取透露哪些信息?羊城晚報記者分析發現,過半學校指標到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降低、流標率下降,帶來三大結果,或許是對三年後指標到校不設「限制性」分數線的一次預演,學生、家長、學校都需細細品味。
指標到校計劃完成率提升
今年廣州市指標到校政策保持穩定,全市66所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70個校區)共提供指標計劃19606個,錄取14476人,較去年增加1091人,計劃完成率約74%,較去年提高近4個百分點。
省、市屬示範性高中方面,10所學校(11個校區)提供指標計劃3078個,錄取2212人,計劃完成率約72%,較去年提高約12個百分點。越秀、海珠、天河、南沙4個區分得的省、市屬示範性高中指標計劃完成率超過80%。
區屬示範性高中方面,越秀、海珠、天河、黃埔、花都5個區計劃完成率超過80%。其中,增城中學完成率為100%,培正、市5中、天河外國語學校、培英、科學城中學、番禺中學、秀全中學等15所學校的完成率超過90%。
集團核心學校面向集團直接分配指標共280個,較去年增加100個。番禺區石碁第四中學分得仲元中學26個指標,並全部完成;黃埔區玉泉學校分得17個玉巖中學指標,並全部完成,該校分得的52個指標計劃全部錄滿。集團核心學校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瞄準短板精準發力,定向輸送對口幫扶,促進集團內學校共同發展。
過半學校指標到校錄取分數線降低
相比2019年指標到校最低控制分數線發現,今年59.4%的學校分數線都有所下降,華附、省實、廣雅、執信分別是695分、695分、687分、675分。對比今年這些學校在提前批的戶籍生最低錄取分數728分、723分、712分、719分,明顯看出,今年的指標生能以非常優惠的分數進入名校。
為何今年指標批分數線能如此低?因為,指標到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是由學校近三年提前批最低錄取分數的平均值降低20分。而今年考分大幅提高,指標批分數線參照過往三年的情況下,指標批最低控制線相比就非常低了。
流標率呈下降趨勢,華附流標率降23.9%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市執信中學的流標率僅為20.4%,廣州市鐵一中學(越秀校區)流標率僅為23.33%。廣東實驗中學、廣東廣雅中學、廣州市鐵一中學(番禺校區)的流標率均在35%以下,分別是32.77%、32.71%、33.3%。
不少優質高中的流標率都呈下降趨勢,例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19年流標率為53.8%,今年只有29.9%,下降了約23.9%;在擁有華附指標計劃的107所初中裡,有75所中學有學生被華附錄取,其中,28所學校的學生是以華附近3年錄取最低分數的平均值下降20分進入華附的,比例達37.3%。
今年省實、廣雅、執信、二中、六中、廣大附、鐵一等高中的指標批錄取人數,超過一半低於該校提前批戶籍生錄取最低分數線,在執信錄取的168所初中裡,有115所中學的學生是以低於719分的分數進入執信的,比例達68.5%;廣大附的比例為77.4%;七中則高達86.7%。
部分學校指標批錄取分數線逆勢上揚
同時,考生需要注意到,也有學校「逆流而上」,指標到校最低錄取分數有所提高。例如,海珠區六所納入指標到校計劃的示範性高中,指標到校最低錄取分數線近三年來穩中有進。其中廣州市第五中學指標到校最低錄取分數線2020年為640分,較2018年增加15分;廣州市四十一中學、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的指標到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則與去年持平。
三個結果
低分高錄
指標批錄取分數線的降低及流標率的下降,帶來三個結果:
一是不少學生受益,可以低分高錄,各校流標率大幅降低。例如:華附今年提前批指標計劃分配初中數為107個,最終錄取初中數為75個,而去年華附的指標計劃分配給了106所初中,最終錄取的初中數為49個。在分配初中數上升數量僅為1所的情況下,今年華附的最終錄取學生的初中增加了24個,流標率由去年的53.8%下降至29.9%。
流標率同樣大幅下降的還有廣大附。與去年相比,今年該校的最終錄取的初中數量從去年92所增加到123所,流標指數從93所下降到55所,流標率從去年的50.3%下降為30.9%。
有的家長奇怪,今年指標計劃錄取的考生中,3559人的錄取分數低於招生學校前3年錄取最低分的平均分,佔比約為25%。對比2019年,指標計劃錄取的考生中,5011人的錄取分數低於招生學校前3年錄取最低分平均分,佔比約為37%。貌似真正受益的指標生變少了?其實,如果理解了上面的邏輯就會明白,今年形勢對指標生非常有利。
或推高統招批分數
第二個結果是可能推高了統招批(提前批和第一批)的分數。今年錄取分數普遍上漲,一方面跟題目難易有關,另一方面也跟指標批完成率高有關。
指標批與統招批有類似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指標批分數線低,指標完成率高,流標回流給統招批的名額就越少。
預演:如果三年後取消控制線
第三個結果是,今年的中考情況可能是對三年後指標到校的一次預演。
今年1月,廣東省教育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有關於指標到校的規定:名額分配招生採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原則上不得設「限制性」分數線。從2020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起,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設「限制性」分數線。
設想三年後指標到校不再有最低分數線,學生、家長、學校可從今年情況預見三年後的中考。
對於學生來說,指標生主要在初中校內競爭指標名額,有機會以低分入讀名校。例如,今年有考生687分被廣雅錄取、700分考上華附、695分進入省實、675分進入執信。
指標計劃也許基本能完成,很少名額進入統招批,統招批競爭更加激烈,推高統招批錄取分數。
對於學校來說,今年錄取了不少低於統招批錄取分數的同學,如何協調學習層次跨度比較大的學生,共同進步,是學校要面臨的挑戰。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