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又名土藿香,為唇形科藿香屬植物,古代用作香料使用,後來發現其藥用價值,與其他藥材一同入藥,具有解熱清暑、化療止咳等功能。同時兼具一定觀賞價值,成為很多家庭中經常種植的植物。下面我就談談種植技術。
01生物特性
種植前,我們要充分了解其特性,藿香具有芳香氣味,莖直立四稜形,葉片三角狀單葉對生。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主要種植於四川、江蘇、浙江等地方。

02選地整地
播種前第一步,選擇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然後深翻土壤25cm,整平耙細,壠寬1.2m寬畦,四周挖好排水溝,便於我們灌溉排水。

03播種育苗
播種時間分為春、秋兩季,在我們北方一般都選擇4月份春播,南方地區多數選擇9月份秋播。
播種前,要為種子生長提供充分的肥料養分,按照每畝腐熟農家肥2000千克與一定比例草木灰攪拌作為底肥,均勻施于田畦面上,然後打6cm深穴,將種子播種於穴中覆蓋土並輕輕拍打,保證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便於保溫保溼。種子發芽後,苗高20cm左右可以選擇移栽。按照行距和株距30*20cm、深6cm,每穴3株,最後覆土澆水。

04田間管理
一般在氣溫和土壤溫度保持適當,播種10天左右即可出苗,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下一步間苗和補苗工作,注意觀察等到苗高6cm左右時,根據苗生長情況進行間苗或者補苗,促使每穴保留壯苗3株。

間苗或者補苗結束後,我們就需要分別在幼苗、中苗、大苗三個階段進行中耕除草,並按照每畝追施腐熟農家肥l000kg逐步遞增施肥,滿足不同生長期對於肥料需求。同時,對於有傾倒苗及時培土扶正,封壠後不再進行中耕和施肥。並根據天氣情況,及時進行排水灌溉。
05病蟲防治
草本科植物類病害多為褐斑病、枯萎病、斑枯病和紅蜘蛛、夜蛾等蟲害,藿香病蟲害也不例外,我們探究幾種病害發病症狀以原因,更好對症下藥。斑枯病:葉片兩面呈現暗褐色多角形病斑,嚴重後病斑擴大葉片變黃枯死。防治方法:播種前的冬季要集中清理燒毀落葉;發病期,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天噴1次,連續噴3次,即可有效治理。枯萎病:積水多的地塊容易發生,葉片下垂髮枯,根部腐爛致死。防治方法:雨水天氣視情況及時排水,保持地面溼度適當。發病期,用50%的敵克松粉劑l000倍液噴淋根部,防治效果明顯。褐斑病:葉片變為暗褐色,嚴重呈現黑色黴狀。防治方法:發病期,用一定比例波爾多液噴淋即可。紅蜘蛛和夜蛾主要危害葉片,造成葉片脫落或者葉片被吃光。防治方法:用1000倍樂果乳劑液或者敵百蟲液噴殺即可。

06採摘加工
一般選擇在盛花期採割,割取地上部分,多次曬乾包紮,防止香氣走失,即可等待供入藥使用。

【總結建議】藿香正是由於其主要的藥用價值而得到廣泛種植,市場前景廣闊。我們在種植方面,結合當地特點,科學做好栽培,加強田間管理,抓好病蟲害整治,即可收穫較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