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圖片均由作者本人持有版權,除合法授權外請勿擅自使用】
一直以來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會有拍攝月亮的基本要求。除了一些特殊器材或者後期帶來的的豐富創意,如果只是簡單的拍攝,我們大多數相機或者現在擁有幾十倍變焦功能的手機,又能拍攝出什麼樣的月亮呢?
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無論是相機還是手機,首要的要求就是「固定」,一定要將設備固定好,同時保證在按快門時不會影響到相機或者手機(使用定時拍攝)而發生抖動。拍攝標準的月亮「證件照」,基本常規玩家都是通過手上現有的最長焦段拍攝之後的裁剪得來的,所以像素高的機身搭配更長的焦距,是實現一張清晰可見的照片的關鍵。

全畫幅機身搭配70-200鏡頭,裁剪之後基本上也就是達到這樣的效果。
事實上如果想拍的更清晰,最厲害的方法一定是電子天文望遠鏡搭配最大畫幅的相機來進行拍攝,完全能夠拍攝到月亮的清晰局部,但是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估計能達到600MM的焦距就已經很難得了。
3.另外一種拍攝相對比較簡單,畫面的內容也足夠豐富,關鍵是一般的愛好者都能達到的畫面,主要是通過多重曝光的功能來實現的。早期都是通過後期軟體達到的,現在有一部分相機自身就帶多重曝光功能,可以直接拍攝出片。


兩張圖,一張按照正常曝光的月亮拍攝,一張按照周邊環境正常曝光拍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過機身一次性拍攝完成的話,需要在拍攝時提前安排好月亮所處的位置以及構圖,這樣在拍攝的時候才能一次性成片。
4.當然還有許多豐富的創意性「玩」法,因為這類基本都會涉及後期軟體操作,比如月亮與剪影,月亮與動植物,月亮與標誌建築物,有一些能直接拍攝,但是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需要的前提條件太多,也很難滿足。所以還是不做過多的介紹了。只要有素材、有想法、有創意,再加上後期軟體無論是手機app還是電腦的photoshop,都能很輕鬆的合成出來。

5.比較特殊的是下面這張,整張圖需要的素材拍攝時間很長,當時是2018年的超級紅月亮加月全食同時出現,我們一行人從天沒黑開始準備到拍攝完成,大約用了6-7個小時,再加上後期處理,最終得到一張比較有趣味的成片,記錄了月全食的過程。

通過上面的各種介紹,希望大家都可以拍到有滿意的月亮。如果有什麼疑問,也歡迎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