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生動物園裡被老虎叼走
聽上去有些滑稽
但即便是我們習慣了胡說八道
並且一向對蔑視規則並最終吃虧者向來無情
這好歹也是一樁人命
我們還是假正經地分析一下吧
首 先
在野生動物園被襲擊的事件,並不只出現在中國。無論是美國,還是非洲,只要你在搜尋引擎輸入Animal Attack等關鍵詞……太血腥,此處省略1000字。此類事件層出不窮,當然是和遊客素質,以及動物園管理水平都有關係。
一張很復古的美國黃石公園的安全警示,下面一行小字寫到「Don't Feed The Bear」,請不要給熊餵食。
但貌似講規則的美國人,也不怎麼聽話
不過從尺寸上來說,這些熊,和大狗差不了多少
也有人下車拍照,和熊近距離接觸
這位專心拍照的比較聰明,躲在門後,但如果這時候後方來一隻熊……
熊偶爾也會投桃報李……
當然,遊客的素質問題,指的是不應離開汽車;動物園管理水平,則說的是要做到足夠的安全警示,同時,也不能忘記要讓動物們吃飽——飢餓也會增加猛獸進攻的可能性。
獅子吃飽了飯,是不會主動咬你的
在拋開傳統食物鏈之後,我們會發現,動物的襲擊,是以尺寸為單一衡量標準的。也就是說,在拋開它們熟悉的捕食對象,面對一個不熟悉的物種時:
它們往往是看尺寸行事
對於肉食動物,如果你的尺寸比它大,它就會放棄攻擊,反之……
這就是為什麼動物園會反覆提醒遊覽者一定要坐在車裡的原因,因為陸地上最大的肉食動物獅子老虎,都比一般的轎車小。
在非洲的野生動物園,我們經常會看到,敞篷的越野車,同樣會免於被攻擊。理論上獅子獵豹縱身一跳,就能叼走坐在車上的乘客。但這就是人和動物的區別:
動物腦筋比較死
它們對汽車是沒有概念的
並且會認為這個時候
人和車是一體的
屬於同一個體積大過自己的物體
所以不宜攻擊
「媽呀,這些是什麼動物,好大」
這個動物是綠色的,估計是一個食草動物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騎在大象的背上反而會遭到猛獸跳起來的攻擊。因為獅子老虎們知道大象是什麼,大象背上多出來的沒有毛的猴子,它們一看就是身板兒小於自己的獵物,並且這東西和大象沒關係。
即便是你騎在大象背上,也有可能被猛獸攻擊,但在車裡就沒事
明白了嗎?猛獸們搞不明白人與敞篷車的關係,所以才不會進攻。但這從另一方面證實了一點:千萬不要脫離你的載體,如果讓猛獸發現你和車是分離的關係,它就會下手了。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
請確保你的車比老虎、獅子尺寸更大
如果你開的是以下車輛
進入猛獸區前
請三思
這些車尺寸還沒有人大
開進去簡直就是一道菜啊
同 樣
和食草動物的接觸,同樣遵循這樣的法則。於是,我們可以想像,在野生動物園裡,最危險的是誰。
沒錯,就是大象,因為它比絕大部分家用車都大。如果你不幸遇見一隻發情的大象……看見這輛大眾了嗎?
。
或者像這輛大眾
。
但這都不算什麼
如果你……不對
如果你的車
尺寸真得很合適
。
。
這下子
估計玻璃上都是汙汙的東西
會不會很難擦啊
。
問題是,怎麼又是大眾的車
????
。
所以,當你看到後視鏡裡是這樣的
或者看到前面是這樣的
你知道該怎麼辦了嗎
趕緊去換一輛大點兒的車吧
但說來也怪,這兩輛車為什麼沒事兒?車子不但敞篷,還像劇院一樣層層疊疊。話說在非洲國家森林公園,用得最多的觀光車就是這種敞篷的路虎衛士。
有 時 候
被激怒的犀牛也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力量十足,並且有鋒利堅硬的犀牛角,任何食肉動物都不敢輕易嘗試攻擊,連大象有時也會讓它三分。以下是攝影師捕捉到的犀牛襲擊汽車的一幕。
咦,這傢伙怎麼頂不動呢
不知這是不是豐田故意做的側面碰撞測試,反正目測犀牛並沒能將車頂翻,但車內乘客估計是嚇得不輕。同時,這個案例也說明了車子尺寸的重要性。
估計是受到犀牛勇猛皮實的啟發,有人用它來給自己的汽車打廣告
「它們究竟比我大還是比我小?撞嗎?」
不知道開這個去野生動物園
是什麼效果
會吸引公犀牛來交配嗎
說了這麼多,怎麼沒有老虎呢?
哦對不起,非洲沒有老虎
有意思的是,好像國內道路交通領域,一直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老虎」。比如:
稱道路上遇到的各種麻煩,叫做「攔路虎」
車子太耗油,叫做「油老虎」
新買的車要在車尾貼上壁虎,因為壁虎=避禍
但老外好像不這麼想
「在車的油箱裡放一隻老虎」,並不是說把車變成油老虎。這是ESSO埃索潤滑油公司在上個世紀的一則廣告語。其商品本身是汽油添加劑,道入油箱中,提高車輛性能,給人的感覺是「如虎添翼」。
當然,這隻老虎,是不會把你叼下車的
本文轉自縱橫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