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長治一位市民在找失蹤的貓時,意外發現一個跨省盜貓團夥,該團夥是第二次被發現,平時偽裝成"外賣員"走街串巷尋貓,外賣箱裡是專門用來誘捕的工具。警方發現該團夥是安徽人士,常年於河北和山東及河南等地流竄,目前,一人被抓獲,其餘人員尚在逃亡中。
據悉,當地小動物保護協會表示該團夥去年也曾被發現,同樣是因為失蹤的貓帶有定位器,貓主人找貓過程中,發現二三百隻貓被捕捉在車上。當時,團夥人員發現不對便逃跑,司機因為撞到其他車而被抓。這些人租住在租金便宜又偏僻的外環某個停車場上。被捕貓已被當地小動物保護協會收置,希望貓主人能前來認領。
這些誘捕貓的專業團夥的目的是賣給他人獲利,有的是低價賣給寵物市場 ,也有的是殺死賣肉,賣給飯店,因為這是"無本"的買賣,只要準備好誘捕工具和籠子,會一些誘捕的方法,就能輕易地偷盜走他人精心照顧的家貓,而且,成色和品種普遍不錯,還能賣出高價,不像誘捕的流浪貓較難賣出。
更令人心痛的是,這種專門偷盜貓的案件並不少見,江蘇一位"偷貓大盜"專門以麻雀等小鳥為誘餌捕家貓和流浪貓,只為了賣給外地飯店賺錢。萬幸,當地警方在該犯罪分子送貓前,將其成功抓獲。該犯罪分子共偷盜500多隻貓,是一位貓主人報案時發現有一外地人偷貓,警方在指認下出警並破獲此案。這些誘捕方法基本上都是將麻雀等食物放在誘捕籠中,如果貓不上當和附近沒有人,他們也會上手抓捕。民警表示這些貓通常會在滿足一定數量後,集中販運到外地的寵物市場或者飯店中,一般售價在30元左右。
這類偷盜貓屬違法犯罪行為,不過,因為不法分子誘捕的有流浪貓和家貓,需要分開說明,家貓因為有主則屬偷竊行為,而流浪貓因為無主基本以治安條例為準。利用山雀等為誘餌誘捕貓的行為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也可向森林公安舉報不法分子。此外,飯店購買這類被誘捕的動物違反《動物防疫法》的相關規定,沒有用於屠宰的檢疫合格證明。
近年來,寵物已逐漸成為家庭成員的一個,寵物行業服務和寵物用品行業也因此興起,並細分成飼養和交易及醫療等專門領域,我國的寵物經濟行業也在逐漸完善,多地都有寵物網紅和寵物主題餐館等。據我國對養貓人士對單只寵物年消費調查,由2018年的人均4311元上升到2019年的4755元,不難看出養貓人士對寵物的愛和花費的精力了。
可是,在這種已形成經濟規模的寵物市場下,仍有一些人有恃無恐地頂風作案。一直陪伴在身邊的貓被不法分子抓走,以幾十元的價格賣出,這對很多養貓主人而言,是沒有辦法接受和心痛的,這警醒養貓人士和愛貓人士一定要看管好愛寵,避免這些可愛的寵物成為他人買賣的物品。
不過,貓對每個人的意義價值是不一樣的,有的養貓人士遇到這樣的偷盜會選擇無視,這些無視有的是因為寵物只是寵物,並沒有當做家庭成員,也有的人是認為沒有辦法找回來,只能以無視的態度來逃避痛苦。
選擇無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管是什麼理由,貓也是一條生命,應當得到珍惜,亂吃抓捕回來的貓也容易存在健康隱患,不管是家貓,還是在外的流浪貓,都有抓獵老鼠等動物的本能,老鼠等動物本身就攜帶多種病毒與細菌,貓在接觸中容易成為致病源。為了身體健康,也不應抓捕和違規買賣貓,遇到這類事件要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