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
只是轉瞬即逝一瞥
5年
在寧夏公路發展史上
卻是一段值得被記錄的激情歲月
寧夏地域複雜,公路養護任務極為艱巨。「十三五」期,寧夏全面提升國省幹線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努力為全區人民群眾打造暢安舒美的出行環境。
這5年,寧夏交通運輸行業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交通運輸部的親切關懷和支持指導下,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四個交通」發展要求,以構建現代養護管理體系為引領,著力改革攻堅、推進養護轉型、強化管理升級、促進服務提質,充分發揮了交通運輸支撐引領作用,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當好先行,為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提供了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大道如虹,編織出承東啟西、貫通南北、便捷通達、快速高效的公路網。
大路當歌,演奏著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齊頭並進、凱歌高唱的激情樂章。
大愛無言,凝聚了萬千公路人「把路放在心上,把心撲在路上」、風雨中挺直脊梁的奮鬥精神。
566國道西吉天水公路。
養護篇
預防性養護 路況水平逐年提升
【鏡頭】
走在344國道K1845—K1887(涇河源鎮東—什字岔路口)段32公裡的示範路上,道路兩側是金燦燦的檸條和金葉榆,錯落有致。幾位養護工人正在為公路「整容」。仔細觀察該路段,只見路基邊坡平順,綠化帶整潔,路緣石整齊,邊溝及排水溝也很乾淨順暢。
「十三五」期,寧夏在109、110、312國道等8條道路共計387公裡開展「暢安舒美」示範路創建,著力打造「路況路域美、設施配套美、綠化亮化美、行業服務美、人文環境美」的美麗寧夏示範路,以引領今後公路養管工作的發展方向。
「十三五」期,寧夏全區公路網總裡程達3.66萬公裡,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裡55公裡,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區二級及以上公路裡程比例、等級公路比例、國省幹線公路水泥(瀝青)路面鋪裝率和農村公路等級公路比例等4項指標均為西部地區第一。
這些成績背後,是寧夏交通人對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不斷探索和大力投入。
伴隨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改革和發展,高速公路市場化管理模式不斷發生變化,寧夏積極探索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新模式。交通投融資改革後,寧夏交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對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實行市場化運作、二級扁平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高速路面修復性養護工程。
為促進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進一步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寧夏交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依託養護科學決策系統,開展了高速公路「一路一案」大數據管理,通過路況的科學分析,發揮投資最大效益。
同時,依託「一路一案」數據管理專項行動,該公司還開展了路況和橋梁技術狀況大排查,全面摸清了底數,制定了養護管理路況提升、服務提質和安全隱患處置等養護類項目共41個,今年投入養護資金近5.7億元,順利完成了隧道提質升級專項工程、橋梁加固維修、標線提升等交通運輸部安排的專項行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公司嚴格落實「免費不免責、免費不免服務」的要求,加大公路橋隧巡查檢查力度,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做到快處快消,保障公路安全暢通,累計減免通行費8.04億元。
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使得寧夏高速公路路況水平逐年提升。2019年年底,寧夏高速公路優良路率達99.87%,MQI值、PQI值分別達92.93和92.84。
都說三分建七分養,可是養護資金哪裡來?尤其是對於寧夏這樣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地區,如何確保養護資金的籌措和落實?為此,寧夏印發了《交通運輸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進一步提高了交通運輸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體系劃分的科學性。
罩面施工。
相對於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養護資金更為緊缺。只有做好統籌規劃和計劃,才能實現公路養護效益最大化。「十三五」以來,寧夏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堅持從提升全區公路網路況技術水平的角度進行養護決策,凡是服役超過10年或者12年以上超期服役且路況技術指標較差的路段及三類以上橋梁,由養管單位翔實調查病害並提出養護方案,在此基礎上安排設計單位編制養護方案可行研究報告,上報寧夏交通運輸廳統籌規劃公路養護和公路改擴建工作。
寧夏公路管理中心總工程師王曉東告訴記者,公路投入運營4至6年後,是進行預防性養護的最佳時機,此時它的PQI指標在80或85以上,進行養護投入少、效果好。路況比較差或者是服役時間比較長的路段則需要進行修復性養護。這兩項工程,每年平均投入不少於兩億元。
橋梁檢測。
實踐證明,預防性養護的效果非常好。經過5年努力,寧夏公路管理中心養管的普通國省道PQI指數由「十二五」末的80提升到了88。即便加上50%地方養管的省道,平均下來,寧夏全區PQI指數也達到近82,遠高於交通運輸部在「十三五」公路兩個綱要裡西部地區大於78的要求。
正是這一項項符合寧夏區情、高效有力的管理體制,不僅使公路養護工作更加順暢,還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資金的使用效益,保障了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創新篇
科技興路 提升養管效率和水平
【鏡頭】
行駛在109國道K1202—K1212段,道路平坦,行駛平穩。
「今年6月,這段路剛完成了SBS改性瀝青混凝土罩面工程施工。」寧夏公路管理中心銀川分中心養護科科長何梅芳介紹,該路段已建成十多年,路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在施工中,先進行結構補強,然後再用4釐米SBS改性瀝青混凝土進行罩面處理。「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具有較高的路面抗流動性,高溫下抗車轍能力強,路面柔性良好。」
長期以來,寧夏高度注重科技創新在公路建設、養護和各項基礎管理工作中的支撐作用。
在該理念的引領下,寧夏公路建設、養護管理部門堅持把工程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公路品質升級的重要手段。以211國道葉盛黃河大橋高性能混凝土、344國道開普封層和305省道SMC改性瀝青混凝土超薄層罩面等為代表的工程,都是「十三五」期寧夏不斷加大「四新」技術研發和投入的體現。小小技改解決了養護生產的「大問題」,大大提高了公路養護的整體技術水平。
自融冰路面試驗。
如今,一條條整潔舒適的公路、一個個配套設施先進完善的養護站,成為寧夏公路養護事業發展最好的詮釋。
值得一提的是,《道路用廢舊瀝青活性恢復及低碳節能施工技術研究》獲得自治區對外科學技術合作獎,使用該技術標準下瀝青表面磨耗層僅1至1.5釐米厚,並與舊路面黏結牢固,改善了路面構造深度,經濟效益突出,且與常規的熱拌瀝青相比,環保節能效果更為顯著。
依託此項研究,將編制寧夏自治區地方標準,先期已通過寧夏交通運輸廳審查,印發了相關的施工設計技術指南,作為日常推廣應用的基本指導意見。目前,寧夏重點研發項目《節能減排廢舊瀝青混合料再生成套技術提升及規模化應用》也正在評審中。
此外,寧夏在橋梁隧道加固工程中也採取了體外預應力、碳纖維板張拉索等新技術。通過引進這些科技,極大提升了寧夏工程技術人員和養護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
照明智能控制系統。
伴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全區公路節能減排、材料循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技術也得以推廣,綠色環保養護深入人心。
5年來,寧夏累計投入4139萬元,實施了燃煤鍋爐環保升級改造工程;投入1602萬元,實施了站點飲用水安全提升和汙水排放治理工程,解決了水質不達標和汙水排放問題;積極探索推廣新能源、供配電系統節能技術、照明智能控制系統。「六盤山特長公路隧道自然風利用節能技術研究」科研課題榮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節省費用1400餘萬元。
目前,寧夏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廢舊路面材料回收率均達100%,循環利用率分別達到95%、75%。
「寧夏公路養管在信息化上仍存在短板。」王曉東表示,「十四五」期寧夏將圍繞智能化決策系統開展課題研究,利用大數據、VR人工智慧等提升公路養管工作科學決策的智能化水平。
執法篇
站隊合一 區市縣全覆蓋
綜合執法改革寧夏「打樣」
【鏡頭】
10月9日晚,一輛載有砂石的寧A牌重型半掛牽引車駛入110國道黃羊灘治超站。前方顯示屏上立即顯示出,車輛總重57.6噸、限重49噸、超限8.6噸,超限率17%。同一時間,檢測車道警燈閃爍、警笛鳴響。治超站執法人員隨即指揮貨車進入卸貨場卸貨,並對司機進行教育,之後將案件移交給交警。交警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治理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辦法》作出了罰款500元、駕駛證扣3分的處罰決定。
「還以為天黑不會被發現,看來不能抱有僥倖心理,下次就要吊銷駕駛證了,以後再也不敢了。」司機楊建忠感慨地說。
110國道黃羊灘治超站日均通行車輛5000多輛次,來往運輸砂石的貨車較多。該檢測站設置了3條檢測車道,中間是小型車輛的非檢測車道,兩側分別是動態檢測車道和復檢應急備用車道。
「我們安裝了動態車輛檢測稱重系統,只要貨車經過,其車牌號、車輛軸型和載重等數據信息就會準確顯示出來,一目了然。」寧夏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監督局銀川分局黃羊灘執法大隊大隊長楊海龍介紹,如果發現超限超載行為,交通執法機構負責稱重、監督卸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和記分,整個治超執法過程規範清晰。
現場疏導。
深入推進「一超四罰」和「四聯三創」聯合執法,大力整治普通國省幹線公路超限超載等違法違規行為,是深入貫徹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治理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辦法》(簡稱《辦法》)的具體實踐。
今年年初,寧夏出臺了《辦法》,宣布實行「一超四罰」、省際區城聯動治超協作等工作機制,標誌著寧夏史上最嚴治超攻堅戰打響。截至目前,寧夏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部門聯合轄區交管部門開展聯合執法14次,查處超限超載車輛67輛,其中「百噸王」31輛。
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強有力的執法保障。為深化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寧夏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監督局大膽探索創新,整合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力量,將原有的路政大隊和治超檢測站進行重組優化,實行「站隊合一」,全區下設6個分局和52個執法大隊,設立治超檢測站34個,共有執法人員864人,全面肩負起公路路政、道路運政、航運監管、公路治超、交通運輸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等執法職能。此次改革結束了以往機構林立、多頭執法、各執其法的分散執法模式,推動形成了自治區和市縣兩個層級執法全覆蓋、不交叉的交通運輸執法新格局。
超限超載治理。
如果說出臺《辦法》是治超法規建設的重大突破,綜合行政改革是提升執法監管能力的重要舉措,那麼交通、公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的實質性推進,則為聯手治超攻堅夯實了關鍵基礎。
「十三五」以來,在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各級交通運輸、公安部門以高速公路收費站入口和超限檢測站為依託,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雙超」治理工作,實行多部門聯動協作、一站式查處,並取得階段性成效:超限超載治理檢測車輛5488餘萬輛次,查處超限車7.4餘萬輛次,卸載貨物53萬噸,向交通運輸部報送嚴重超限違法失信車輛信息472條;全區超限超載率由2016年的5%下降到2020年的1%以內,高速公路超限率為0.3‰,居全國第二。
寧夏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監督局局長張聰介紹,為進一步改善路域環境,今年該局加強路域環境整治,以普通國省道城鎮過境段、平交道口為整治重點,對沿線違規攤點、加水點、廣告牌等進行綜合治理,拆除公路沿線違法廣告牌1900餘塊,實現了路域環境「八無」目標,全區公路沿線面貌煥然一新。
在抓好公路治超和路域環境整治的同時,寧夏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部門還以便民服務作為交通執法管理工作的重要舉措,深入大件運輸企業開展上門勘驗,減少了申請時間,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了貨物運轉效率,優化了營商環境。「十三五」期,路政案件結案率達95%,路損案件追償率達90%,共辦理路政許可10.8萬件,受到社會廣泛讚譽。
服務篇
以人為本 讓出行有品質有溫度
【鏡頭】
從吳忠到中衛,先由G20京藏高速公路一路向南,然後在清水河樞紐駛入G2012定(邊)武(威)高速公路。
途經剛剛改造升級完工的風電園停車區,發現這裡設置了30個車位,路邊紅綠黑藍四色的分類垃圾桶格外醒目。下車後,沿著新修的文化長廊拾階而上,在觀景臺可欣賞到幾千颱風力發電機徐徐轉動的壯觀景象。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裡還有可供燒烤的宿營地以及兒童樂園。前來拍照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
「現在的停車區都變得『高大上』了。」這是定武高速公路寧夏段6對港灣式停車區完成升級改造後,過往司乘人員的共同感受。
今年,寧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和寧夏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日常養護項目部聯合對定武高速公路停車區進行升級改造,包括設置停車場、增設環保公廁、修建文化長廊、設置太陽能路燈等。改造完成後的停車區兼具停車休息與觀光休閒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出行的服務品質。
開展便民服務。
你以為這一幕只出現在高速公路上嗎?當然不是。
隨著車流量的迅速增長,為更好滿足公眾日益增漲的多樣化、個性化出行需求,「十三五」期,寧夏公路部門累計投資2785萬元,建成44處普通國省道服務區。每處均安裝了汙水處理系統,設置了獨立式公共廁所和休息區,施劃了停車位。此後,歇腳、加油、喝水、如廁、路況查詢,甚至修車洗車……這些原本只能在高速公路上享受的待遇,也將在寧夏普通公路上成為常態。
記者在109國道銀川段靈武西服務區見到正在給電動車充電的李先生,他高興地說:「沒想到國道也有這麼好的服務區,不僅可以停車、休息、如廁,還能充電,甚至Wi-Fi上網,真是太方便了。」
10月,寧夏在13個普通國省道服務站點安裝了汽車充電樁,下一步還將再延伸50個服務站點。看似一個「小設施」,卻折射出出行服務這個「大民生」,讓公眾出行更有品質、更暖心。如今,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已成為寧夏人熱情好客、賓至如歸的亮麗窗口。
完善的服務設施自然深受司乘人員歡迎。何梅芳告訴記者,寧夏公路管理中心銀川分中心轄區內有12個普通國省道服務區(停車點),其中僅四十裡店停車點今年國慶、中秋期間就接待司乘人員1500多人次。
寧夏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
不只是服務區轉型升級,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也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升服務水平的又一次跨越之舉。2019年,寧夏圓滿完成了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階段性任務,7處省界收費站全部拆除,建成並調試了228套ETC多功能門架系統,新建了141條ETC專用車道、195條ETC專用車道升級、243條ETC/MTC混合車道。ETC用戶規模大幅增長,收費站通行效率明顯提高,公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寧夏交通人嚴格落實「綠色通道」政策,構建了覆蓋全區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實現了綠通分級查驗的標準化、制度化。目前,寧夏高速公路總計開通綠色通道172條,86個高速收費站均在入口設立1條「綠通預約車道」,出口設立1條「綠通車輛核驗」車道。「十三五」期,全區減免鮮活農產品車輛通行費696萬輛次,累計減免通行費10.8億元。
「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升高速公路綜合服務能力。」寧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以此尋求突破,於2017年開展了「服務有+,暢行寧夏」服務品牌創建工程,帶動管理及服務能力的提升。
目前,高速公路司乘人員滿意率達到96%以上,接待了上百家兄弟單位近3000餘人參觀學習,創建星級收費站62個,評選星級收費員1713名……「服務有+,暢行寧夏」收費服務品牌已成為寧夏高速公路優質服務的一張美麗名片。
安全篇
「網際網路+」助力應急保通
【鏡頭】
「快,再上一車融雪劑!」10月底,尚在晚秋,固原已經迎來了第一場雪,六盤山銀裝素裹。受降溫降雪影響,312國道六盤山隧道路段已經出現結冰,加之該路段坡陡彎急,為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寧夏公路管理中心固原分中心六盤山隧道養護站第一時間啟動大雪天氣防滑保暢應急預案,組織人員和車輛撒融雪劑、防滑沙。養護人員晝夜持續進行防滑作業,保障安全出行。
六盤山隧道除雪保暢。
抵達六盤山時正值中午,一陣寒風呼嘯而過,雪茬子打在臉上針扎似的疼。正在進行防滑作業的養護人員雖然穿著厚厚的棉衣,但晝夜勞動的汗水和融化的雪水早已打溼了他們的衣服和手套。他們無愧「交通運輸部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擔得起「六盤山上永不褪色的橘紅色」的美譽。
「去年下了7場雪,我們站一共用了380噸融雪劑。今年我們早早儲備好了400多噸融雪劑。」六盤山隧道養護站站長李永紅告訴記者,由於地處山區,每年10月初,六盤山就進入防滑期,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6月。
每天天不亮,六盤山隧道養護站的職工就聚集在六盤山隧道口,準備開始防滑作業,一直忙到晚上才回去。而每年7月至9月,六盤山地區則陰雨連綿,養護站又要加強防汛工作,養護職工堅持24小時巡查的同時,一旦發現險情就要及時上報清理,保障公路安全度汛。
青(島)蘭(州)高速公路六盤山特長隧道。
「9個月除雪、3個月防汛,一年就這麼忙過去了。」李永紅笑著說。
六盤山隧道的防汛除雪保暢工作只是近年來寧夏交通運輸部門高度重視群眾出行安全的一個縮影。
寧夏一直將公路危險路段排查整治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寧夏結合區情大力實施公路安防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
「2016年,我們實施了公路地質災害防治工程;2017年實施了公鐵並行路段安全隱患整治工程。」王曉東告訴記者,鐵路安全是今年中央和國務院在全國安排的一項專項工作,但寧夏早在2017年至2018年就開展了此項工作,重點對308省道與包蘭鐵路並行路段進行了平改交,同時提高防護等級,此後該段再也沒有發生過貨車衝進鐵路的事故。
現場救援。
近年來,寧夏逐步建立完善了各項應急管理機制,通過完善各項交通應急物資儲備管理規章制度、工作職責和工作程序,實現了應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確保了應急狀態下的高速公路安全暢通,圓滿完成了自治區建區60周年公路安保任務,以及國家地震局、國防動員委員會在寧夏開展的應急救援、抗震救災演習任務,多次完成掃雪除冰和防汛搶險工作。
「網際網路+」是提高公路應急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為及時了解全區路網運行實時情況,第一時間發現、反映、處理問題,「十三五」期,寧夏建成省級路網綜合運行管理平臺,融合百度、高德地圖大數據路網監測信息,逐步完善全區路網運行監測體系。
目前,已實現全區高速公路重點路段運行實時監測覆蓋率達100%,普通國省道重要節點運行實時監測覆蓋率達60%,特大橋梁、特長隧道運行狀況和運行環境動態監控。
青(島)蘭(州)高速公路隆德三裡店水庫段。
為強化社會監督,寧夏交通運輸部門還全面開通了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十三五」期,累計完成各類信息公示及諮詢投訴建議42萬次,服務群眾39.5萬人次。
立足新起點,面向新時代。「下一步,寧夏將繼續落實好自治區黨委『守好三條生命線、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的工作要求,深刻把握好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公路養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全區國省幹線公路品質再提升、服務再提質、管理再提效,力爭『十四五』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當好先行。」寧夏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曹志斌說。
作者丨趙珊珊 徐晴 呂金蓉 符城瑋 劉彥琴
記者手記
此次來寧夏,我認識了一種廣泛生長在沙地中的植物——檸條。
這種植物看起來極普通,大部分也就一人來高,一團一團地生長在那裡。它沒有白楊般高聳挺拔的身姿,開不出玫瑰牡丹那樣豔麗的花朵,也不像青松那樣屹立山巔出盡風頭。
但它根系極為發達,主根能入土深達幾米,耐旱耐寒耐高溫,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活著能防風固沙,枯了能做成中藥材。
這樸實無華、堅強不屈、默默奉獻的品格,像極了我採訪中遇到的寧夏交通人。
無論是飽嘗風雪、十數年堅守固原六盤山隧道的養護職工,還是歷經風沙、用青春和汗水穿越沙漠無人區的築路人,抑或是每天為公路暢安而殫精竭慮的管理者……這些樸實的寧夏交通人,像檸條一樣紮根鄉土,用汗水澆灌,以青春奉獻,哺育橋墩一寸寸長高、路基一米米向前延伸,他們見證了寧夏公路的歷史蝶變;用真情與奉獻、執著與忠誠,默默守護腳下的道路,他們繪就了寧夏公路的暢安舒美。
採訪的最後一天,我見到了檸條花。金黃的花朵,很小,但開得很繁盛,在黃沙中顯得十分耀眼。原來,即使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檸條依然可以從黃沙中汲取營養和能量推向枝椏,綻放出絢目的小花。
趙珊珊
責編|廖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