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是什麼?揭開氣凝膠的神秘面紗

2020-10-18 武漢中科先進院


矽氣凝膠(左)和碳氣凝膠(右)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是什麼?

它可以輕鬆站立在花蕊之上,可就是這又輕又薄一小塊,貌似「弱不禁風」,卻能經受住1公斤炸藥的爆炸威力,也能扛得住2000℃的高溫和零下180℃的超低溫。

它就是氣凝膠

01

最輕的固體——氣凝膠

只有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

氣凝膠,英文叫Aerogel,意味著飛行的凝膠,之所以稱它可以「飛行」,就是因為它的超低密度,常見的矽氣凝膠的密度僅為空氣密度的3倍,被稱之為「凍住的煙」,而浙大高超教授製備全碳氣凝膠更是刷新了氣凝膠材料密度新記錄,密度僅每立方釐米0.16毫克,是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

如果將一團氣凝膠放在掌心,那感覺比放著同等體積大小的棉花還要輕許多!

氣凝膠被列為十大熱門科學技術之一,是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常客。但是想要理解氣凝膠到底是什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儘管不一定知道氣凝膠是啥,但是說到凝膠,許多人都知道:例如我們經常吃的豆腐、果凍等都是凝膠。如果說我們將豆腐、果凍裡的水佔據的空間,通過一定的乾燥替換成空氣,也就做出了蛋白質氣凝膠和明膠氣凝膠。

也就是說,氣凝膠的常規定義是指:通過溶膠凝膠法,用一定的乾燥方式,使氣體取代凝膠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種納米級多孔固態材料。

理論上任何物質形成的凝膠只要可以經乾燥後除去內部溶劑後,又可基本保持其形狀不變,且產物高孔隙率、低密度,皆可以稱之為氣凝膠。

02

科學家的一次「打賭」

鑄就了科學的「奇蹟」

氣凝膠如此神奇,但它的誕生卻源於一場打賭。

1931年,美國科學家Kistler與Charles Learned打賭:看誰能夠將凝膠內的液體換成氣體同時不使固體結構發生變化。

兩個科學家的「打賭」,成就了一場科學界的「奇蹟」,氣凝膠這種神奇的材料,被製備了出來!

如今,氣凝膠的製備技術已有極大的提升,製備技術分為溼凝膠製備和凝膠乾燥兩個過程。其核心在於克服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將凝膠中的溶劑去除,同時保持凝膠三維納米網絡結構不被破壞。

為了防止凝膠乾燥過程中微孔洞內的表面張力導致材料結構的破壞,通過超臨界乾燥工藝處理,把凝膠置於壓力容器中加溫升壓,使凝膠內的液體發生相變成超臨界態的流體,氣液界面消失,表面張力不復存在,從而得到氣凝膠,另外一種常壓乾燥工藝,通過低表面能的溶劑填充凝膠孔隙結構、一定化學改性手段,降低乾燥過程中的固液面表面張力製備氣凝膠。

隨著超臨界技術的成熟,諸多物質形成的凝膠經過超臨界乾燥後,都能夠得到不同成分的氣凝膠,使得氣凝膠家族越來越龐大,更有學者稱:氣凝膠與其說是一種新型材料,不如說是一種脫離於固液氣之外的新物質狀態。

氣凝膠以組成成分為依據,可劃分為兩大類:單一組分和多組分。單一組分氣凝膠包括氧化物氣凝膠(SiO2、Al2O3、TiO2等),聚合物氣凝膠(樹脂基、纖維基),碳氣凝膠(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硫化物氣凝膠和其他種類的氣凝膠(NiS、CoS、貴金屬、合金)。氣凝膠複合物包括多重組分氣凝膠,梯度氣凝膠以及微/納氣凝膠複合物。

03

除了科學界的應用

氣凝膠即將走進日常生活

氣凝膠作為一種納米多孔材料,具有納米顆粒構成的連續三維納米多孔網絡結構,賦予其低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積、大孔體積等特性,其在力學、熱學、電學、光學、聲學等方面均表現出獨特的性能,一開始其應用,就備受美國宇航局等高端玩家的關注。

2006年,美國NASA報導通過使用密度呈梯度變化的SiO2氣凝膠材料,成功實現了高速彗星塵埃粒子的捕獲——氣凝膠在這裡起到的作用就像一個網兜子,速度高達6000米/s的 高速粒子會從低密度的一端進入氣凝膠,通過在氣凝膠內進行無損減速,最終可以在高密度的一端實現了「軟著陸」,最終這些收集而來的彗星星塵可以更好地幫助人類了解太陽和行星的歷史。

美國宇航局在2013年就已經確定:在2018年火星探險時,太空人們將穿上用新型氣凝膠製造的太空衣。該公司的資深科學家馬克•克拉傑沃斯基說,只要在太空衣中加入一個18毫米厚的氣凝膠層,那麼它就能幫助太空人扛住1300℃的高溫和零下130℃的超低溫。

除了在航天領域的應用,氣凝膠在我國的軍事領域也有應用。

氣凝膠隔熱材料作為外衣,覆蓋在東風-17的表面,使得東風-17在獲得極快的加速度同時,也能保護好自己不被空氣摩擦所產生的高溫給破壞。除此之外,這種氣凝膠隔熱材料還具有透波性能,不會阻擋東風-17內部的制導裝置。

氣凝膠最初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等高端技術領域,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及實施國家納米材料戰略, 絕熱性能突出、技術成熟的矽氣凝膠在我國已經實現了產業化,也逐步走向民用市場。

但是氣凝膠產業目前仍受限於其較高的生產成本及較小的生產規模,導致其應用規模和應用領域受限。目前的產品應用主要以航天軍工、管道保溫、新能源汽車為主,建築領域應用較少。不過目前,已經有氣凝膠製作的「氣凝膠服」,它輕薄又保暖,能有效抵禦液氮的極寒攻擊。

總的來講,氣凝膠的性能主要由兩部分貢獻:

一部分是結構,簡單地說就是由多孔性質衍生出的性能,比如它優良的隔熱性能。用火焰隔著氣凝膠對一朵花進行加熱,花朵幾乎沒有任何損傷。此外,某些氣凝膠由於其極高的比表面積和納米多孔結構,還表現出優異的吸附性能,如「碳海綿」。

另一部分的性能來源於構成氣凝膠骨架的成分處於納米尺度。納米尺度粒子本身具有的某些性能,以氣凝膠的形式存在時,往往會得到增強。比如鋰電池的電極材料——二氧化錳(MnO2),當它以氣凝膠的形式存在時,鋰電池的放電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相信隨著氣凝膠行業的發展,氣凝膠材料生產技術的不斷革新和降本,人手一件氣凝膠「太空衣」並非是奢望!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氣凝膠
    咦,這是什麼?好像凍住的煙。這不是煙,而是一種固體,確切地說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氣凝膠。
  • 世界最輕的固體!看似薄透卻大有用處
    分享幾個知識點,世界上最重的液體是汞,也就是水銀,同樣體積比水重約13.5倍;世界上最輕的液體是戊烷,重量大約為水的60%;而世界上最重的固體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說是鋨,同等體積比鐵重3倍,但還有人說是理論下存在的物質「超固體」,僅桌球大小的超固體質量大於1000噸。
  • 世界上最輕的物體是什麼?
    如果你走在街上,下班路上或者是遛彎途中,突然接受到一個臨時的採訪,只有一個問題:「請說出你認為最輕的東西?」你會撓撓腦袋,短暫思索,然後給出自以為正確的答案。如果你是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對新鮮的科技鮮有耳聞,也許會說最輕的東西是棉花。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學過物理的初中生,也許會說最輕的東西是靜電吸引的塵埃。
  • 最輕的材料——氣凝膠
    這個像煙一樣的東西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凝膠。 一定濃度的高分子溶液或溶膠,在適當條件下,粘度逐漸增大,最後失去流動性,整個體系變成一種外觀均勻,並保持一定形態的彈性半固體,這種彈性半固體稱為凝膠。果凍是最早被科學家們認識的一種凝膠,這種凝膠是被水或其他液體充滿後形成的。還有一些凝膠是被氣體充滿後構成的,這就是&34;。氣凝膠,作為世界最輕的固體,已入選金氏世界紀錄。
  • 逆天新型氣凝膠問世!「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紀錄
    從氣凝膠到「飛行石墨」,再到「碳海綿」,科學家們一次一次地刷新著「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的紀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氣凝膠,來看看世界上「最輕的材料」。氣凝膠氣凝膠是一種固體物質形態,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千度高溫不融,可擋爆炸衝擊!
    今天小編來考考大家一個問題,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夥伴們知道是什麼嗎?知道的小夥伴們歡迎大家在留言下方評論互動,不知道的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了解一下喲,一般人說起最輕的東西,大家估計都會聯想到空氣,樹葉,雲朵之類的可是這些都不是喲!
  • 吉尼斯認證世界上最輕的固體,被做成了棉衣!
    昨天老蔣已經劇透過,將在雙12上新一款強強聯合的重型氣凝膠防寒服。 現在它來了! 氣凝膠,老蔣在幾年前就盯上了。
  • 2020年《自然/科學》氣凝膠回顧展: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材料
    什麼是凝膠?凝膠就是凝聚的膠體,膠體是介於溶液和濁液之間的一種混合物,其顆粒大小在1-100nm之間。膠體的顆粒都帶有同種電荷,因此在一般狀態下,由於同種電荷相互排斥,這些顆粒無法碰撞結合。但是如果在膠體中混入電解質,這些顆粒所帶的電荷就會被電解質中帶電粒子的電荷中和,顆粒間不再發生電荷互斥,而是碰撞結合,形成凝膠。什麼是氣凝膠?
  • 世界上最輕的物質
    科學家們一次一次地刷新著「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的紀錄,就讓我們走進氣凝膠,來看看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全碳氣凝膠。氣凝膠,又稱為幹凝膠。當凝膠脫去大部分溶劑,使凝膠中液體含量比固體含量少得多,或凝膠的空間網狀結構中充滿的介質是氣體,外表呈固體狀,這即為幹凝膠,也稱為氣凝膠。
  • 我國科學家造出「世界上最輕材料」--全碳氣凝膠
    新華社杭州3月19日電(記者 朱涵)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們研製出了一種超輕材料,這種被稱為「全碳氣凝膠」的固態材料密度僅每立方釐米0.16毫克,是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氣凝膠」是半固體狀態的凝膠經乾燥、去除溶劑後的產物,外表呈固體狀,內部含有眾多孔隙,充斥著空氣,因而密度極小。
  • 世界上最輕的物體是什麼?簡直太神奇
    如果你是個技術宅,關注科技前沿,那麼你一定知道,目前世界上最輕的東西是「全碳氣凝膠」。這東西到底有多輕,形容詞也許很難表達到位,所以科學家們想到了一個絕佳的展示方法:將一塊100立方釐米的「全碳氣凝膠」放在一朵正在盛開的花朵上,脆弱的花瓣毫不費力地支撐著這團看上去很重的「龐然大物」。
  • 浙大實驗室誕生超輕氣凝膠堪稱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材料
    光明日報杭州3月19日電(通訊員周煒、朱海洋潘劍凱)今天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課題組成功製備出一種超輕氣凝膠,取名「碳海綿」。該成果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輕固體材料的紀錄,彈性和吸油能力令人驚喜,被《自然》雜誌重點配圖評論。
  • 探秘一種神奇的材料氣凝膠:世界上最輕最保暖的絕熱材料
    什麼是氣凝膠?氣凝膠(aerogel)是一種內部網絡結構充滿氣體,外表呈現固體狀密度極低的多孔材料,1931 年由美國 Kistler.S.發明,因輕若薄霧藍色泛藍,又被稱為「藍煙」 、「凍結的煙」,是目前 最輕的固體材料。它的網絡結構一般是由相互交聯的納米顆粒所組成,其中顆粒內部的孔隙主 要是微孔,顆粒與顆粒之間則大多是 2 nm 上的中孔或大孔。
  • 氣凝膠讓我們告別「棉衣」---刷新了世界上最輕材料的紀錄
    ,比如說世界上最寬的嘴,最長的指甲,一分鐘踢腿24次等等。有一種固體也被列入了金氏世界紀錄。它就是氣凝膠,又稱為幹凝膠,在吉尼斯紀錄中,它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氣凝膠離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近。
  • 世界上最輕的神奇材料,比空氣還輕卻比鋼鐵還強
    你們知道氣凝膠嗎?氣凝膠,作為世界上最輕的固體,近年來受到眾多科學家的青睞,氣凝膠作為一種固體物質,卻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最輕氣凝膠的質量為0.16mg/立方米,為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比空氣還輕。作為世界最輕的固體,更是被入選為金氏世界紀錄。因其內部99.8%為空氣,所以它的隔熱性能也是相當的厲害。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千度高溫不融,可擋爆炸衝擊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地球之最數不勝數,今天小編要來和大家聊聊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如果讓大家舉例一種最輕的固體,可能很多人想到了一張紙,一片羽毛或者蒲公英的種子等等,這些物質雖然很輕盈,但也比不上固態空氣輕。
  • 超級絕緣體氣凝膠:3D列印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氣凝膠是一種介孔溶膠-凝膠材料,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具有高比表面積(500–1,000 m2g-1)和低密度(0.001–0.200 g cm-3)等特點。氣凝膠是由空氣或自由空間與陶瓷,金屬,顆粒,粉末或碳固體介質組成,其中空氣或自由空間的比例> 99%。因此,氣凝膠可以非常輕。除此之外,由於其導熱率低至12 mW m-1K-1,所以又被稱作超級絕緣體。
  • 超級絕緣體氣凝膠:3D列印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氣凝膠是一種介孔溶膠-凝膠材料,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具有高比表面積(500–1,000 m2g-1)和低密度(0.001–0.200 g cm-3)等特點。氣凝膠是由空氣或自由空間與陶瓷,金屬,顆粒,粉末或碳固體介質組成,其中空氣或自由空間的比例> 99%。因此,氣凝膠可以非常輕。
  • 神奇的固體材料——氣凝膠
    有一種材料,雖然是固體,卻無比輕盈,看起來好像一股嫋嫋的藍煙,如夢似幻,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材料——氣凝膠。        什麼是凝膠?但是如果在膠體中混入電解質,這些顆粒所帶的電荷就會被電解質中帶電粒子的電荷中和,顆粒間不再發生電荷互斥,而是碰撞結合,形成凝膠。        什麼是氣凝膠?        我們知道,凝膠中的膠體顆粒早已相互結合,但是這些顆粒並不像石榴籽那樣緊密地挨在一起,而是連結成了空間網狀結構。
  • 東華大學研發"最輕固體材料" 每立方釐米僅0.12毫克
    東方網1月1日消息:昨日,東華大學宣布該校納米纖維研究團隊研發出了密度僅為0.12毫克每立方釐米的「纖維氣凝膠」,成功刷新了「世界最輕材料」的紀錄。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