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9月4日電 (唐貴江 徐越)9月3日13時,兩輛車身上標註著「香港賽馬會」的奔馳白色運輸車,緩緩駛入使用隔離圍網全封閉管理的廣州從化馬場。這是廣州從化馬場自8月28日啟用後,從香港經深圳皇崗口岸入境的第二批共7匹現役賽馬,也是廣州海關對賽馬跨境運輸監管新模式的首次全面啟用。
記者4日從廣州海關獲悉,海關工作人員通過遠程監控管理系統,從大屏幕上實時跟蹤馬匹從香港沙田馬場至廣州從化馬場的運輸全過程,做好入境車輛24小時「隨到隨驗」的準備。這個名為「粵港往返賽馬檢疫電子監管系統」的監控平臺,由八大功能模塊組成,以大數據和智能化手段保障賽馬安全快捷通關。
資料圖:8月28日,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正式啟用。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位於廣州市從化區,是內地最大規模、最高標準、最為完善的國際馬場類綜合體。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兩輛運馬車駛經生物安全區的智慧卡口,進入海關檢疫區自動噴霧消毒,接著經過海關監管區的電子地磅自動稱重,然後駛入專門的查驗臺。海關工作人員快速上前剪開關鎖,核對車號和單證,掃描晶片——馬匹頸部皮下均植有晶片,即刻驗證每匹賽馬的電子身份。
海關工作人員在馬會獸醫協助下,逐匹臨床檢查健康狀況,確認身份和證書。同時,海關工作人員通過設置在通道上方的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自動完成了對馬匹的體溫監測,緊接著對車輛和場地進行消毒處理。至此,這批賽馬正式開啟在廣州從化馬場的駐訓生活。
「這裡的馬匹都擁有自己往來粵港的『通行證』。」廣州海關隸屬從化海關馬場監管科科長楊華成說,進境賽馬「一次審批、多次往返」,滿足香港賽馬多次頻繁跨境往返的需要,為隨時前往香港參加競賽提供條件。
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擁有4條跑道、9座馬房、20個放草休閒區等施設,為香港沙田馬場現役賽馬提供訓練、飼養等服務。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到今年底,常駐從化馬場的馬匹預計將達到200至300匹。馬場內設的馬醫院也已開始啟用,這裡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獸醫官和臨床獸醫。」香港賽馬會內地事務部內地事務主任陳璨介紹。
「廣州從化無疫區和香港均為國際認可的馬屬動物同一生物安全水平區域,以生物安全通道相連,點對點全封閉運輸。」從化海關關長謝志濤表示,如此大批量的賽馬頻繁跨境運輸,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粵港跨境賽馬監管模式的創新舉措和深度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樣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