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悶溼天氣,讓人明顯感覺很不舒服。不少市民家中已經開始長毛髮黴,為了驅除家裡的溼氣和黴氣,市民費了很多心思 ,電器 、土辦法等各類方法都用上了。在眾多的除溼方法中,哪種方法最有效?為了揭開真相 ,7月28日至7月31日記者歷時4天對五種除溼方法進行了實驗。
記者調查各種除溼法市民拿不準家住田家花園的楊先生這兩天很頭疼,家裡牆上的黴斑一片一片的。「一到夏天,牆體就發黴,有的地方還長毛了,很影響美觀。」楊先生說,家裡發黴最厲害的地方要數「廚房」,「煤氣灶都長毛了。」用溼度計一測,楊先生家裡的溼度高達80%。怎麼樣驅除溼氣讓楊先生很頭疼。
「現在家裡很潮溼,我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排溼氣。」李女士說,「聽說溼度高了不好,所以我很注意驅潮。」家住奉化路的李女士自己的除溼方法就是 ,「每天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空調,空調有一個排溼氣的功能。排排溼氣之後,再開窗通風,讓家裡涼快涼快。」李女士說,自己用這種方法驅除溼氣,每天都這樣做,感覺管用,但管多大用不好說 。除了空調,還有別的辦法嗎?楊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的老家滕州,一到潮溼天,外婆就往床底下放生石灰。「將石灰塊放在床底下,能吸除床下面的溼氣。老家人都用這種方法。」
實驗準備竹炭和石灰挑戰除溼機記者採訪了解到,除了空調和石灰,目前常見的除溼方法還有除溼機、竹炭等方法。各類除溼妙招,哪招最管用?記者準備使用2斤竹炭、6.7公斤石灰粉、德爾除溼機一臺、空調一臺、溼度計,通過實驗的方法測一測 。
實驗地點設在市民李女士家客廳,整套房使用面積100平方米,客廳面積25平方米。近期,市民李女士家室內溼度維持在80% 左右,早上和晚上溼度達86%,中午時略低,大約在75%。
成本比較在記者進行的幾種實驗方法中,實驗成本最大的當屬除溼機了。記者走訪島城一些商場發現,普通除溼機的價格大都在每臺4000元左右,有些國外進口的除溼機甚至賣到萬元以上。記者使用的是「德爾」牌除溼機,這種除溼機的團購價格是每臺3700元,額定功率是 360W ,也就是說這種機器每小時耗電0.36度。使用除溼機一小時即可讓溼度降到舒適範圍內。所以,成本計算為一臺除溼機和0.36度電。
空調與除溼機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空調,所以空調的固定成本基本可以忽略。記者實驗用的是 1.5匹的空調,每小時用電量約為1.4度。實驗兩小時,成本是 2.8度電。
石灰的價格不高 ,但市民購買有點麻煩。記者在市區內走了一大圈,發現只有在建材市場才能買到。目前生石灰的價格在每公斤0.5元左右。在長沙路建材市場,一位售賣建材的老闆告訴記者,每袋生石灰40公斤,如果只買一袋生石灰的話,要25元,如果買得多,可以降到20元每袋。記者共買了6.5公斤的石灰,花費了5元錢。所以,實驗成本是5元。
與石灰相比 ,竹炭的價格比較高 。記者從超市購買的500g裝竹炭價格是 22.9元。
實驗結論除溼機最有效但成本最高;
空調效果次之,但比較耗電 ;
生石灰能吸水分,但易弄髒家裡;
竹炭量少了沒效果,價格也高;
開窗通風零成本,但除溼效果不明顯。
由於只選取了一個家庭,一次只能實驗一個方法,整個實驗的時間比較長 。而每天的氣溫和溼度都有變化,每次實驗時,李女士家中的溼度變化也會受氣溫的影響,所以實驗數據僅供參考。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