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科學家太牛 結合肽與奈米新科技抗胰腺癌

2021-02-15 波城第一名記

世界日報記者丁曙/洛杉磯報導 

透過電子顯微鏡,科學家將腫瘤血管內部(左粉紅色區域)的二氧化矽奈米粒子運輸機制可視化到腫瘤細胞(右青色區域)的空間。左上圖像顯示了奈米顆粒的形態。(劉湘聖、Jinhong Jiang提供)

洛加大醫學科研團隊(左起)孟幻、尼爾、劉湘聖,發明治療胰腺癌的新方法,顯著提高療效。(洛加大提供)

洛杉磯加大華裔科學家孟幻(Huan Meng)、劉湘聖(Xiangsheng Liu)以及尼爾(Andre Nel),發明了結合肽與奈米治癌藥的模式,提高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的療效,並能預防胰腺癌轉移。研究表明,肽(peptide,極小蛋)可以增強擴展,胰腺癌奈米送藥載體的血管通路。

洛杉磯加大(UCLA)科學家解密了一個重要機制,允許攜帶化學藥物的奈米粒子,一種在1到100奈米(十億分之一米)之間的極小物體,可以直接進入胰腺癌腫瘤,提高殺死癌細胞的能力,提升治療結果。他們還證實,肽在打開奈米顆粒,進入癌症部位血管通路上發揮重要作用。

這項探索了兩年的研究成果,由洛加大Jonsson綜合癌症中心孟幻博士和洛加大奈米系統研究所尼爾(AndreNel)博士共同發現。這項結果展示通過使用智能設計的奈米顆粒,可以顯著提高對胰腺癌的化療效果。

胰腺導管腺癌為致命性疾病,五年生存率低於6%。引入奈米載體作為普通化療藥物如伊立替康(irinotecan)的輸送載體,幫助患有該疾病的患者提高存活率。然而,現實情況是奈米載體在腫瘤部位穿過血管壁的能力受到限制,不能總是達到預定目標,導致封裝的藥物在有效運抵腫瘤部位之前,就可能丟失或被轉移。

因此,科學家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如何幫助奈米粒子一路進入,並留在腫瘤部位。現在,這項任務可以通過定製設計或工程化的奈米粒子來實現。先前的研究已經確定一條主要的血管通路機制,在血管壁中被稱為iRGD。因此,iRGD可能有助於優化奈米顆粒,向腫瘤部位遞送治癌藥物。

洛加大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個奈米顆粒,它由脂質雙分子層包圍的中空二氧化矽核心組成,增強了在有胰腺癌的動物模型中的輸送能力。該項發明被稱為二氧化矽。研究人員指出,當含有伊立替康的奈米顆粒射入血管通路時,治療效益就可能增強。研究人員使用奈米顆粒結合血管通路,將伊立替康運送到高度模擬人類疾病的胰腺癌動物模型中去。

奈米醫學中心助理教授孟幻說,實驗證明,肽與顆粒的共同送藥可以增強腫瘤模型中胰腺癌的治療效果,導致腫瘤收縮、轉移消失,增強動物生存率。

洛加大博士後研究員兼論文第一作者劉湘聖說,利用金奈米顆粒製成的奈米顆粒載體,可以獲得奈米顆粒進入腫瘤的證據。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腫瘤並發現了奈米顆粒。這有助於證實,除了依靠滲漏血管將奈米顆粒送入腫瘤外,一個主要的誘導型血管轉運途徑,可以從囊泡運輸系統的形式獲得。

津味兒包子

相關焦點

  • 肽與生命
    美國著名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朱隸文博士說:「二十一世紀的生物工程就是研究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研究蛋白質,某種意義上講
  • 胰腺癌免疫治療進展
    二、疫苗治療疫苗治療是一種經典的免疫療法,現階段治療胰腺癌的疫苗有蛋白質或肽疫苗、腫瘤細胞疫苗和細菌疫苗。Arien等將痘病毒為載體的CEA和MUC1疫苗接種至晚期胰腺癌患者,以GM-CSF為佐劑,結果顯示接種疫苗患者的生存期為15.1個月,明顯長於未接種疫苗患者的3.9個月,而後又進行疫苗與吉西他濱聯用治療,但患者生存期沒有明顯改善。90%以上的PDAC患者有K-ras基因突變,首個應用於胰腺癌臨床試驗的肽疫苗就是K-ras突變基因編碼的相關抗原肽疫苗。
  • 潔蘭希「小分子肽」讓肌膚抗初老邁入新階段
    萬佳公司旗下潔蘭希品牌以「小分子肽」為核心,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抗初老風口上的「小分子肽」據了解,「小分子肽」在美容護膚領域,通常被認為具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不過由於技術門檻高,所以儘管功效卓著,但化妝品行業對「小分子肽」這一成分也只能遠觀。
  • 什麼是肽 九如健小分子肽
    什麼是肽肽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材料,人體的一切核心物質都是以肽的形式存在,沒有肽生命就會停止!!美國醫學專家尤格林博士講到:肽幾乎被用於治療任何疾病,無藥可與其相比!!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克拉斯博士講到:小分子活性肽療法將至少提高人類壽命20年!!美國皮膚老化國際研討會主席尼古拉孔?
  • :靶向肌纖維素的抗胰腺癌轉移新策略
    相關研究表明,6y可能與新型抗腫瘤轉移靶點肌鐵蛋白(MYOF)結合,調控囊泡轉運和轉移相關蛋白。機制研究表明,6y通過逆轉上皮間充質轉移,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分泌,阻斷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胰腺癌轉移。相關成果發表於J. Med. Chem.上(DOI:10.1021/acs.jmedchem.9b00059)。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分別針對這兩種抑制蛋白的兩種抗體被廣泛用於驅動抗腫瘤免疫應答。不幸的是,用抗體或兩者結合治療胰腺癌,在患者生存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顯著的成功。導致免疫治療失敗的因素有很多。胰腺癌的腫瘤微環境中含有多種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功能的免疫細胞,包括髓細胞、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調節性B細胞。
  • 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分別針對這兩種抑制蛋白的兩種抗體被廣泛用於驅動抗腫瘤免疫應答。不幸的是,用抗體或兩者結合治療胰腺癌,在患者生存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顯著的成功。導致免疫治療失敗的因素有很多。胰腺癌的腫瘤微環境中含有多種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功能的免疫細胞,包括髓細胞、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調節性B細胞。
  • 蛭肽素(水蛭肽)的結構與功能
    水蛭肽通過(d—Phe)一Pro—Arg一Pro序列直接與凝血酶活性部位結合,如果用1一Phe取代N端的d—Phe,水蛭肽的抗凝血酶活性將大幅度照降低,當將(d—Phe)一Pro—Arg一Pro序列全部去除時,在濃度不高於10um時將測不到對凝血酶的抑制性,水蛭肽對凝血酶的作用機理不完全同於水蛭素,其半壽期也會有所不同。
  • 「世界克隆牛之父」美籍華裔科學家楊向中華農授業
    能引起學子如此興趣的是美籍華裔科學家楊向中教授。他主要從事動物胚胎工程研究,美國首例克隆牛、世界上首例以與生殖細胞沒有聯繫的牛耳細胞為供體的克隆牛等都是楊教授領導研究小組研製獲得成功的。  楊向中從1983年起就在美國做克隆研究,至今已有20年。克隆從冷到熱,他始終站在潮頭浪尖。說起這個題目隨手就能抖個風趣的「包袱」。
  • 學了這麼多年免疫,終於搞懂MHC和抗原肽的結合方式
    昨天被一個可以直接錨定在MHC-I類分子上的抗源遞呈方式整弱智了,今天特地惡補了一下姿勢,終於揭開了天天掛在嘴邊的MHC和抗原肽的結合方式。MHC以其產物結合併提呈抗原肽供TCR識別,必然涉及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結合。MHCⅠ、Ⅱ類分子接納抗原肽的結構,是位於該分子遠膜端的抗原結合槽 。
  • 中華草龜肉抗腫瘤活性肽的分離純化及鑑定研究
    研究表明,通過酶解蛋白獲得的生物活性肽具有抗菌、抗氧化、抗增殖、抗誘變等活性,正是這些活性使得其具有抗癌潛能[5]。隨著研究手段和方法的不斷提高以及蛋白質工程和酶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免疫活性肽與抗癌活性肽研究的不斷深入,未來生物活性肽的開發和利用將具有廣闊的前景[6]。
  • 中國原創替抗產品之抗菌肽助力飼料無抗前景如何?
    飼料無抗新時代,伴隨著促生長藥物飼料添加劑被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使用,尋找其他可以抗菌/抑菌的物質作為抗生素替代品就成為行業共識,其中,中國原創替抗產品之抗菌肽成為眾多用戶重點考察篩選的產品之一。
  • 「硒肽結合·健康中國」 硒肽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太原召開
    「硒肽結合·健康中國」 硒肽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太原召開 2018-09-09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三屆生物活性肽技術研討會上演「華山論劍」,太愛肽的這項技術亮...
    ,來自業內的眾多行業大咖專家齊聚上海,有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江南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重慶大學、南昌大學等單位科學家以及活性肽生產一線研發技術等專家,以及上百家優秀企業代表參加活動。 作為中國肽行業科技創新型企業,太愛肽23年來專注於小分子肽領域的技術研發,目前已經掌握了多項小分子肽核心技術,集團董事長吳霞在大會上致辭時表示,今後企業的重點將放在科研成果的迭代升級以及進行草本植物小分子肽的研究應用上,變革中草藥人體吸收利用率,為中藥製劑定性定量全球化標準作出應有貢獻。
  • 【肽科普】專業講解:小分子活性肽
    活性肽——諾貝爾獎的傳奇至少有10為以上的科學家因為研究肽而獲得了諾貝爾獎。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發現,活性肽像一個自動運作的監視器,密切監視細胞的表達、複製過程。當細胞分裂、複製正常時,活性肽就保證細胞的正常分裂和蛋白質的正常合成。當細胞分裂出現錯誤時,活性肽就立即命令錯誤細胞的複製停下來並對它進行修復。活性肽能及時剪切、剪接和修復異常錯誤細胞,保證蛋白質的正常合成,保證人體處於健康狀態。科學家們認為活性肽就是人體健康的司令部。
  • . | 多重定量免疫肽組學平臺揭示MHC I結合肽變化
    White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與計算模型相結合來定量分析正常和病理生理過程的細胞信號網絡變化,並定義新的治療靶標和治療策略。I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class 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es,MHC I)呈遞的肽可以作為免疫細胞識別的靶標。
  • 胰腺癌不同治療方式的應用與前景
    在過去的10年中,關於胰腺癌的研究從診斷方法、圍手術期管理、放療技術到晚期胰腺癌的系統療法均已取得了相關的進展。筆者主要討論胰腺癌不同治療方式的應用與前景。胰腺癌組織中胰腺星狀細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PSCs)產生膠原基質。PSCs相關研究的鼻祖Apte教授認為PSCs在胰腺癌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隨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PSCs參與促進胰腺癌的進展,同時針對癌細胞和重組間質的治療策略或許能改善胰腺癌臨床治療效果。
  • 太愛肽冠名的第三屆生物活性肽技術研討會盛大閉幕,為產業發展注入...
    由中食藥科技合作中心、北京凱晟中食管理諮詢中心主辦、太愛肽集團冠名支持的第三屆生物活性肽產品創新、功能研究與生產應用關鍵技術研討會暨生物活性肽健康產業聯盟第一次籌備會,於10月22日——24日期間在上海成功舉辦。
  • Food Chem|由藻類廢棄蛋白製備的肽類組分的抗腫瘤和抗氧化活性評價
    在這篇文章介紹中,作者從藻類蛋白廢棄物胃蛋白酶水解液中酶解得到肽段,並從中分離到一種有效的抗增殖、抗氧化和抑制NO生成的十一個胺基酸的多肽。       海洋蛋白質來源廣泛,含量豐富,近年來海洋食品中活性肽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微藻作為營養補充劑、天然染料和皮膚護理產品的應用,但目前很少有研究報導微藻蛋白源肽的抗癌活性。
  • 姿肽美全面發力大健康市場 開創全民「肽時代」
    姿肽美以極簡為理念,以當前世界健康和美容領域最高端前沿的「肽」為主要核心成分,通過「極簡、精準、精純」的原則,研發和生產「功能性營養食品」和「功能性護膚品」兩大產品系列。身體與肌膚的終極保養是啟動皮膚和人體的自愈力和自美力。因此,無論是護膚品,還是營養食品,回歸身體與肌膚的健康本質,姿肽美將遵從產品成分科學性,安全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