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西南邊陲的中國風光有美好的想像,各種莫名的憧憬,但出生在華東的我,只因空間上的距離而在很長時間內未能如願。所謂距離產生美,這份美一直藏在描繪西南風光的紀錄片中,記得在看 CCTV 的城市廣告的時候,最能吸引我的就是玉龍雪山白雪皚皚的山峰,香格裡拉的世外桃源,大理洱海的一望無垠。這些如畫般美麗的世界,加上令人如痴如醉由葫蘆絲演繹的背景音樂,這一切便是未曾踏足雲南土地的我對雲南所有的印象。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份印象逐漸蒙上了一層灰,如同墨水滴入水中一般,在留下一陣濃鬱、典雅的短暫定格後,逐漸消散。隨著學業、工作事務的不斷發展,漸漸的開始遺忘,此後,雲南成了我心中的一個名詞,僅此而已。以至於 2017 年公司組織旅遊,在選擇出行路線的時候,看到雲南的那一瞬間竟沒有一絲絲感覺,漠然的把票投給了距離生活的城市較近的景區,一篇符合常理的解釋:距離更近,不用跋涉太遠,權且作為休息。在我冷酷無情的理性權衡下,放棄了少時的念頭。
但是,陰差陽錯的,雲南獲得了更多的選票,成為了旅遊的目的地。得知這個消息的我,剛開始我還是有點小失落的,但隨著準備工作的深入,加上在成長經歷中對雲南歷史的逐步了解,開始慢慢的愛上這個未曾謀面的地方。更令我始料未及的是,當我在搜索洱海的圖片時,那一份童真,那一份對雲南的印象,逐漸從洱海的水中提煉出那一濃重的一點。這一切洶湧而至,重拾雲南初心,我對雲南行充滿期待。
9 月 22 日,我們登上飛往昆明的班機,在即將到達昆明長水機場的時候,從機艙往外看去,一片藍天白雲,如同鵝卵石鋪滿海灘,我們飛機的影子則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在不同的鵝卵石上活蹦亂跳。
*機艙外的風景——即將到達昆明的上空
到達長水機場,我們在昆明吃了一碗米線(米線伴隨了我們的所有行程),然後就在昆明街道上散步觀夜景,對我來說,相當於在一個我非常陌生的環境,當然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一直夢幻中想像的春天之城散步。飛機的出現確實縮短了我們的距離觀感,這讓我的內心總有一些欣喜,很難想像,昨晚還在透過窗戶賞上海城市之繁華,今日我竟已踏上曾讓我朝思暮想的土地,聆聽這座城,亦或是這片土地對少時的我的呼喚。在這片土地上,不僅有著身處異鄉的陌生感,還有接觸我早先印象雲南的親切感。
*昆明市區一家手工藝品店
在這片春天最愛的家鄉共處四小時之後,我們坐上了前往大理的火車。次日,在經過夢鄉中雲南美景的薰陶之後,雖然晚上睡前我已經計劃迎接雲南最美,最純的風光的洗禮,但次日到達大理,在乘車前往旅館的途中,依然為這美麗的湖水、遠山、藍天折服,一切都是那麼渾然天成,在這裡,我留下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我努力的嘗試在我讀過的書中,在我腦海中的每一道溝溝裡,去搜索所有的攝影技巧,去完美的表達我眼中所見的春天之城。但是每一次努力最終都以妥協和失敗收尾,這裡的美,無法用相片來表達。有時候,我覺得也許只有詩人、詞人才能找到一個準確的語言、一個準確的詞來形容這片大地的美。
*大理洱海
在這裡,每一滴水,每一朵花,每一座山都在向我們述說著大理的往事,他們夾雜在風中,在採花的蜜蜂🐝的嗡嗡聲中,在每一滴水發出的窸窣聲中。在如此現代化的今天,這一片山水終究還是保留了大致的風貌,沒有太多的嘈雜的遊艇,有的只是細細的述說,這一片安靜的風景,無疑展現了一片葫蘆絲演奏的雲南,細緻的聆聽、仔細的思考這才是我們需要做的。這一片土地的美,終究衝垮了我們對美的防禦,那些最初的想像、那些新聞上的圖片與視頻,都黯然失色。以至於我們隊伍中,外國友人發出了如此感嘆:I just wanna to stay here.誰不想呢?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就像是守護大理往事的老人,任由時光荏苒,任由時代變遷,始終守護大理的風花雪月,他們似乎對我們的鏡頭已經失去了興趣。這座古城,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遊子們傾訴那些陳年往事,並用藏頭詩一般的手法藏在了街道上。當你品嘗這裡的鮮花餅,品嘗這裡獨特的奶製品,看到那些獨特的民族服飾與風俗的時候,你才會慢慢了解,這裡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把你外在屬性,外在的思想全部剝離,留下的除了讚嘆,還能有什麼呢?要真的有的話,那就是長期生活在此的意願以及向你的父母、親朋好友轉述這裡的美了吧?但,請你們不要試圖這麼做,因為這已經是藏於這裡的秘密,只有到了這裡,你才能夠打開這一頁頁書扉,親自去讀裡面蘊含的能量。
*崇聖寺三塔
與大理齊名的,當屬麗江。麗江距離大理並不遠,也許美好的事物總是惺惺相惜的原因吧。在大理西北面不遠,也出現了一座美麗的古城,與大理互相輝映。這裡有玉龍雪山的風姿,也有藍月谷的柔美,兼具麗江千古情、麗江古城等人文景觀,真可謂是集大成之作。能夠成為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估計也是幸福的吧。
*從民宿遙望玉龍雪山
在麗江,我見識到了束河古鎮的篝火舞,見到了麗江馬幫的千古情,接觸了納西族的歷史與文化,也算是體驗了徐霞客當時來木府的心境吧。
*束河古鎮與篝火舞會
在雲南的各個古鎮裡面,大量的手工藝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展現著這座古城的文化底蘊。有美食,有木雕,也有繪畫,各式手工藝品現場製作,一應俱全,讓人大飽眼福。
*雲南的手工藝人們與他們的作品
次日,我們前往玉龍雪山去一探究竟。令人驚嘆的是,到了這裡,我才真正的體會到「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意境。玉龍雪山猶如大地上拱起來的脊柱,直插入白雲中消失不見,只能看到那白雲之上的藍天審視山下的眾蒼生。坐纜車上山,對我這個中度恐高之遊客的挑戰,但路途中,進入到這片雲煙外衣包裹著的玉龍雪山之中,還是令人欣喜。這裡的玉龍雪山層次分明,有山腳的綠色植被,有山腰的苔蘚植物,還有高海拔地區的裸巖植物。雖然沒能趕上積雪,但這片景觀足夠讓人讚嘆麗江的鬼斧神工。
*玉龍雪山
置身山頂,猶如身處月宮之中。在玉龍雪山高峰之巔,白雲如同幕布,屏蔽世界上的萬物,只留下一隻藍色的眼珠(圖片左上角)偷窺世界,妄圖從這一瞥中得到管中窺豹的效果。在這裡,有我雲南遊中最感動的瞬間,不是因為這裡秀美的景色,是因為這裡有合適的人。在如此高海拔地區,高原反應一定是有的,在這裡,每個人都會按照要求帶上氧氣瓶以備不測。但與缺氧同時而來的,是體力的高速消耗,在高原地區的樓梯攀登相對於平原更需要消耗體力,及時補充能量成為相當關鍵的一環。
而在攀登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些補給站,甚至上圖中的咖啡館(起點處),在補給站中售賣的巧克力、咖啡竟然和古城的超市價格相差無幾!這是何等的幸福(也許是我的家鄉商業化,尤其是旅遊商業化過度開發,通常山頂的價格會翻上3-5倍),這樣子辦旅遊業,招來的會是越來越多的旅客,是口口相傳的美譽,雲南當地對旅遊業的重視如此可見一斑。
* 在玉龍雪山上,我們在高海拔地區喝上了一杯咖啡用以補充能量
下了雪山,我們來到了鏡面一般的藍月谷,這裡是藍色與綠色合作創造的美景,河水輝映的,是天上的藍天,棉花糖似的白雲,在這裡,藍色、綠色與白色共同合作,編織出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畫卷,這畫技,估計只有針眼畫師能夠與其媲美,河邊時常有一些夫妻忙於拍攝婚紗,也許這些夫妻背後的故事,在水中形成倒影之後,也寫入麗江的水中,向其他旅客訴說了吧。
*藍月谷
當晚,我們前往麗江千古情觀看表演,這也算是在雲南的最後一晚,選擇這一個晚上來了解納西族,了解雲南的文化傳統與歷史淵源,估計也是太晚了。為了不給自己的旅途留下太多的遺憾,我仍然希望去觀賞這一幕。在這裡,馬幫文化、納西族的傳統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在輝煌的中央王朝的西南邊陲,出現如此璀璨的文化可謂是一個時代的奇蹟。
*麗江千古情表演
寫到這兒,雲南遊也基本告一段落,大研古鎮的熱鬧與麗江的文靜氣氛開始產生脫節,過於喧鬧,也許這是麗江商業化之後永遠的痛,希望雲南能慢慢消化這些商業化行為,給我們的祖國,留下西南邊陲的純淨的土地與風俗。在這裡,我的旅程已經結束了,有一些遺憾,比如因為時間關係無法前往瞻仰香格裡拉的美景。但是,雲南帶來的,依然是不可磨滅的印記,這是一個讓人來了不想走的地方。
*我在麗江,你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