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未來世界的基本元素

2021-01-14 OFweek智能電網

  2012年2月,中國工程院啟動了「中國智能城市建設與推進戰略研究」重大諮詢研究項目。來自多家單位的47位院士和180多位專家參加了研究。項目分設13個課題,涉及城市基礎建設、信息、產業、管理等方面。在充分調研、討論的基礎上,形成了研究總報告。現摘要如下:

  一、國內外「智慧城市」的發展概況

  (一)國外「智慧城市」的發展概況

  美國。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城市理念,2009年初得到歐巴馬總統肯定。美國政府利用財政資金推進一系列智慧城市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2013年底,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發表《2030年展望:美國應對未來技術革命的戰略》報告指出,世界正處在下一場重大技術變革的風口浪尖上,以製造技術、新能源、智慧城市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在塑造未來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方面產生重要影響。

  歐盟。通過實施「i2010」戰略、歐洲2020戰略、「智慧城市和社區歐洲創新夥伴行動」,在規劃下循序推進並資助成員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分三步實施促進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制定了《物聯網戰略研究路線圖》。歐洲智慧城市建設採取政府、企業合作的形式,由政府統一規劃和組織,企業積極參與共同推動。組織模式主要有政府投資管理、研究機構和非盈利組織參與,公私合資建設和管理、電信企業投資開發等多種形式,體現出總體框架下的多樣化發展和自然稟賦與人類活動的智慧融合特色。

  日、韓。目標是打造21世紀「無所不在」的網絡社會。建設主體是政府協調、企業主導;建設策略是整體規劃、分步推進;建設路徑是穩步升級、有序銜接;建設措施是技術攻關、產業發展。

  美歐等在長期城市信息化建設基礎上,通過發展理念傳播、長期戰略規劃引導、發展模式構建、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法規政策建設配套等方式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實際就是推動城市智能化的發展。

  (二)我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現狀

  我國城鎮化和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城鎮化:2013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3.73%;2012年人均GDP為6091美元。信息化:2011年我國信息化發展指數達到0.732。網際網路產業:2013年全球網際網路市值前30強中我國企業居8席,騰訊排第三。

  我國城市建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快速城鎮化對城市發展模式、經濟轉型對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快速城市人口增長對資源環境、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對現有公共管理和服務、城市規劃理念變化對城市建設等挑戰。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情況。2009年IBM提出「智慧城市」中國戰略。據初步統計,截至2013年9月,我國總計有311個城市在建或欲建智慧城市,計劃投資超過2萬億人民幣。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遇到的問題。主要問題:一是缺乏深入認識,跟風建設和重複建設現象較嚴重;二是缺乏統一部署與體制創新,條塊分割現象嚴重;三是缺乏核心技術與標準,形成信息安全隱患;四是缺乏應對大數據挑戰的技術和管理機制;五是缺乏技術與業務、管理與服務的深度融合,百姓訴求和參與未納入建設議程之中。我國城市上下感興趣的是推動整個城市智能化發展,而IBM等IT企業的興趣是銷售城市IT智能系統,目標是「落實」到公司的「解決方案」,具有明顯商業性。

  (三)對城市智能化發展若干深層次的分析

  城市智能化的本質是城市需要「三元空間」的協調發展。當今城市已從二元空間進入了三元空間,是城市智能化的大勢所趨,只是各國所取名字不同,內容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而已。目前國內外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主要集中於第三元空間的營造,而我國城市智能化應該是「三元空間」彼此協調,使產業、生活、公共服務格局三者相互促進,超越現有數字城市、網絡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理念。

  新技術革命將促進智能城市新時代的到來。就城市而言,新技術革命的特徵是:使新一代傳感器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大數據技術和工程技術知識融入城市的各系統,形成城市建設、城市經濟、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升級發展,由此迎來城市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的城市化+新技術革命,不僅能促進中國城市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還可能有更多新技術在中國誕生。

  用「智能城市」替代「智慧城市」的提法可能更適合中國國情。智慧城市,英文為「SmartCity」,並不直接對應「智慧」(wisdom)。美歐已走過大規模城市化和工業化時代,城市已無需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以下簡稱「四化」)同步發展階段,城市發展的內涵與實踐遠比歐美「SmartCity」要豐富得多。因此建議我國使用「智能城市」的概念,英文即「Intelligentcity,簡稱iCity」代之。

相關焦點

  • 走進「未來科技智慧中心」,英特爾生態觀讓智慧城市不固化
    飛象網訊(魏德齡/文)智慧城市是一個在科技領域常常被掛在嘴邊的詞彙,但若能真正穿越到未來窺見其真容卻很難。
  • 高分衛星、智慧治理、未來網絡……江蘇這些科技元素閃耀世界互聯...
    交匯點訊 11月22日至24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桐鄉烏鎮舉行,我省紫金山實驗室、中電萊斯等科研院所高新科技裝備參展,其中「面向服務的未來網絡試驗環境與技術創新」重大成果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 鄭州智慧島攜手華為以城市生命體理念踐行未來城市創新
    隨著5G、人工智慧、物聯網、無人駕駛這些新技術的落地,未來城市將會演繹怎樣的場景?華為以城市生命體理念,通過大量實踐,在智慧城市領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2019年3月,智慧島大數據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將「智慧城市」理念延伸,提出了「八個一流」的建設標準,攜手華為著力打造基於現實、面向未來的「智慧島·未來城市全景實驗室」。
  • 智慧城市總體框架圖_構成我們智慧城市和未來智慧交通的它的核心的...
    據統計,目前100%的副省級城市、89%的地級以上城市、49%的縣級城市已經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累計參與的地市級城市數量有300餘個。城市管理運營包含民生、交通、教育、醫療、維穩等幾十個方面,在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之前,它已經經歷了電子化階段,被稱為電子政務、電子警務等。IBM公司最早在2009年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中國於2011年開始在寧波、上海等城市探索智慧城市建設。
  • 智慧城市生態系統 未來三大關鍵動向!
    智慧城市醫療保健解決方案將不得不採用混合的方法,同時面向私人和公共部門,以便獲得發展動能,同時也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   夥伴關係將定義這個市場:智慧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廣闊且無邊界的世界,需要多種不同的專業知識,而且只能通過合作夥伴來獲得。
  • 智慧城市與未來汽車:歷史、問題和展望
    英國金融時報網7月30日發表署名為黃震撰寫的題為《智慧城市與未來汽車:歷史、問題和展望》的文章。文章說,數位化轉型將重塑汽車和城市的關係,使得汽車和城市重回互相賦能的階段,促進彼此的發展,但是數位化轉型的本身依然面臨諸多的挑戰。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智慧城市的未來是實現「數字孿生」
    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9月9日,在「中國數字建築峰會2020」的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談及數字孿生與智慧城市時說,「數字孿生城市是數字城市的目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高度。」
  • 聯想的「智慧城市群落」
    國內正掀起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浪潮。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徵集意見稿)開啟了向社會徵求意見的階段,未來五年北京將建成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杆城市。聯想官方稱,「這標誌著繼河北香河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之後,聯想智慧城市業務在河北開啟了第二步落子。」此前,聯想智慧服務助力河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在廊坊香河落地。石家莊和香河都是河北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如此看,聯想已經在河北佔得先機。如果將鏡頭拉遠,放到京津冀一體化的戰略大格局中,可以看出聯想的戰略布局。
  • 智慧「加持」城市治理 轉角遇見美好未來
    11月28日下午,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平行分論壇——「邁向『十四五』的未來城市:治理變革 智慧驅動」在浙江杭州舉行,多位與會嘉賓就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大開腦洞」、暢所欲言。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平行分論壇——「邁向『十四五』的未來城市:治理變革智慧驅動
  • 每座城市都需要思考的智慧未來
    根據羅蘭貝格2019年發布的智慧城市戰略指數,通過31個詳細指標對250個國家與地區的153個城市進行評估,有5個中國城市可以進入到前15名。至少在中國,智慧城市已成為諸多中國城市的共同選擇。數據顯示,目前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以及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有500座城市明確表示計劃(或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 智慧城市應該「長」啥樣?看這裡,一睹為快!
    近日2020年世界5G大會在廣州舉辦由市屬國企深智城集團承辦的深圳智慧城市展區在大會亮相01「六個一」展現數字深圳鵬城智能體引領未來發展世界5G大會是全球首個5G領域的國際性盛會2019年在北京首次舉辦2020
  • 世界五大智慧城市,誰是第一名
    世界五大智慧城市,誰是第一名 工程師8 發表於 2018-06-06 08:36:00 智慧城市革命沒有停下它的腳步,照明行業的機遇已經成熟。
  •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
    火鍋、麻將、茶館這些元素雖廣為人知,但不親歷蜀地,人們就無法窺探全貌。一如在看《重慶森林》之前,我們尚不知道這部電影裡既沒有重慶,也沒有森林。當在寧浩、楊慶們的鏡頭下窺探,被山城舞臺上演的一出出好戲吸引時,很多人對成都的了解還僅限於「錦官城」這一名號,以及十幾年前張藝謀那部有名的宣傳片《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片土地,不僅僅再是「少不入川」。
  • 風從海上來 | 智慧出行,進博會上看未來的城市街景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7日訊 未來汽車是啥樣?德國博世集團是世界500強中排名第一的汽車零配件企業,此次進博會帶來一系列高科技智慧出行硬體產品,包括可有效支持自動駕駛車輛實現車身周圍環境感知的最新一代傳感器,用於重型商用車的多功能攝像頭等;同時,在軟體定義汽車的背景下,博世首次在展會期間向公眾展示最新款車載計算平臺解決方案,該平臺具備豐富的通信和儲存資源,可作為車內的數據中心,適用於多種電子電氣架構,尤其是面向服務的電子電氣架構,
  • 千尋位置:智慧城市"新基礎設施"
    而在科幻電影超人的故鄉氪星,一揮手就能讓桌面變化成一個3D全息城市影像。這是電影創作者們所想像出未來城市的模樣。回歸現實,對於未來城市的模樣,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自己的想像。但在千尋位置CEO陳金培看來,沒有一個人可以把未來城市的模樣完全勾勒出來,城市的發展一定是規劃和成長相互迭代的過程。
  • 全國各地積極打造智慧燈杆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這批路燈為廣州供電局天河南二路智慧路燈試點項目,是廣州市首批試點範圍內首個投產的項目,其中有兩座可以為電動汽車充電。   在這支外形簡約的路燈燈杆上,集合了天河南二路原視頻監控、基站、道路指示牌等元素,市民還可以在路燈基座的觸控螢幕上查閱路況、連接WIFI,搜索城市信息。經整合,天河南二路的道路杆由原來的52桿縮減至35桿,街道環境的改善效果明顯。從長遠來看,也可降低社會公共事業成本。
  • 未來之城長啥樣?英國這個「最智慧城市」給出了答案!
    未來的城市是什麼樣子?是科幻電影中天空中徘徊著各種飛行器的場景,還是充滿各種造型的未來建築,完全數位化的生活方式? 到2030年,全球預計將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裡,到205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會上升至70%,而城市面積只佔地球陸地面積的2%。
  • UABB雲觀展 | 從現實世界走向未來的「城市升維」之路
    三維深圳 3D Shenzhen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 密度,是決定城市空間的基本形態意向、關係城市各系統支撐能力和未來發展極限的重要議題。似於林中 Akin to a Forest(藤本壯介) 家具是建築的基本元素,也是人類尺度的代表。
  •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將開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
    ——智慧之環開展。科技與設計發燒友的盛宴本次國際作品展的舉辦地紫光·天府芯城——智慧之環,是由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南納.德.魯(Nanne. De.Ru)與中國智慧產城運營商紫光海闊合力打造的地標級作品,在致敬成都這座包容城市的同時,蘊含了獨有的美學與科技感。
  • 石墨烯:未來智慧城市的基石,建築血液,汽車的移動充電樁
    先進材料的創新提供了顛覆性的潛力,可以改變我們建造未來城市的方式,讓它們更環保、更智能。建築業與所謂的基礎工業有關,包括水泥、玻璃、陶瓷、金屬、紙張和大宗化工等行業,每年總共生產2800萬噸材料,佔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