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人工智慧、物聯網、無人駕駛這些新技術的落地,未來城市將會演繹怎樣的場景?華為以城市生命體理念,通過大量實踐,在智慧城市領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從去年至今,在新晉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華為以硬核技術實力,賦予城市「感、傳、知、用」各層次能力,激活城市的「眼、腦、手、脈」,聚合起一套完整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點亮了鄭州智慧島的數字生命。
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有溫度、可進化
城市,是人類文明最高成就的體現。城市演進有其自身的規律,最早的城市分為「城」和「市」:「城」主要是為了防衛,提供人們集中居住的場所,「市」則是指進行市場交易的場所。而現代城市是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的集合,需要各功能系統有序協作,如同一個有機生命體。
維持城市生命體的高效運轉,依賴於負責敏銳感知外部信息的「眼睛」,負責分析、判斷、管理、指揮的「大腦」,負責通暢、高效傳遞信息的網絡「經脈」,負責業務應用和事件處置的「手腳」,以及流遍全身的數據「血液」。只有將「生命體」的養分高效傳輸、精細滲透到城市系統的每一個毛細血管,才能讓城市煥發活力,真正成為一個能感知、會思考、有溫度、可進化的有血有肉的生命體。
城市生命體的「象限」,究竟有多大?如何去規劃?
碧波盈目,人才薈萃。鄭東新區龍子湖畔,一座以數字科技澆築而成的「智慧島」,正以勃勃生命體的姿態,勾勒著未來城市發展全景圖。
「眼腦手脈」並用,打造智慧島城市生命體示範區
智慧島2017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的核心區。按照「以城帶產、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的理念,聚焦大數據核心產業,確立了「一島一環兩園一帶多點」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積極構建「智慧島、基金島、眾創島、人才島」和「政策窪地、服務高地、創新寶地、創業福地」的「四島四地」產融生態圈。
2019年3月,智慧島大數據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將「智慧城市」理念延伸,提出了「八個一流」的建設標準,攜手華為著力打造基於現實、面向未來的「智慧島·未來城市全景實驗室」。
智慧島藉助華為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等數位技術優勢,全方位「感、知、傳、用」城市脈搏,激活城市的「眼、腦、手、脈」,驅動城市生命體不斷迭代生長。
——「眼」觀六路,實現數據全面採集
走在風景怡人的鄭州龍子湖智慧島,無人駕駛自動公交緩緩而來供行人嘗鮮體驗;天上,無人機正在低空巡檢;湖面上,無人船在碧波中來回巡航。這一系列創新應用,都離不開「數據」的採集。
智慧島通過物聯網、機器視覺、GIS、BIM等技術建設城市之「眼」,實現全島數據全採集。通過採集島內及周邊28個路口136路AI視頻數據,基於AI集群進行區域協同分析,快速完成路口紅綠燈的配時策略,通行效率有效提升15%。
2020年5月,華為完成智慧島數字孿生底座和信息模型建設,包括370平方公裡的數字影像,把智慧島的每一個基站、每一根燈杆、每一條管廊、每一條道路都進行數位化建模,形成了與物理世界1∶1的數字孿生世界;利用BIM+GIS技術,對智慧島大廈樓體、樓層、房間、牆體等建築結構進行建模和展示,並建立對應的臺帳信息,便於管理人員無死角掌握設施設備運行細節,提高應急處置效率,節約運營成本。
——「脈」通八方,構建高效通暢網絡
智慧島於2019年5月率先實現5G信號全覆蓋。基於5G基礎網絡,建設了智慧島5G智能公交(載人)、5G無人售貨車(載物)、高點5G網絡高清監控圖像回傳、5GAR眼鏡人臉身份識別、5G無人機無人船自主巡邏、5G地面機器人智能巡檢,極大提高了智慧島無人值守的服務水平。
此外,智慧島基於大數據、AI技術和SRv6、切片等新一代協議建設智能IP網絡,有效應對傳統IP網絡中的業務流量變化和網絡拓撲變化,實現了辦公、生產等全業務融合承載。智能IP網絡與5G基站、核心網一起組成了E2E的網絡系統,為智慧島構建起「脈」通八方、高效可靠的基礎網絡。
——「腦」知全局,提升現代化治理水平
智慧島城市大腦IOC中心匯聚政府、企業、公民、網際網路及物聯網等近5億條數據信息,基於AI能力,建設了「四島共建、產業發展、全景實驗室、數字孿生、全域交通、智慧樓宇、生態環保」七大主題業務,對全島日常運營進行「一體化」分析和智能化管理。
首先,「大腦」為智慧島日常運行提供監控儀錶盤,對全島的經濟、交通、安防、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狀態進行動態監測,實時感知城市脈動;其次,城市大腦IOC中心基於未來出行實驗區、未來生活實驗區、無人駕駛實驗區等物理空間資源以及數字平臺等工具,為島上產業發展、居民生活提供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呈現服務;同時,城市大腦IOC中心匯聚城市產業、交通、政務、生態等業務數據,將各類數據動態直觀傳遞給城市管理者,做到「可看、可用、可思考」,基於全景數據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
——「手」助「東強」,全面激發城市動能
秉承鄭州「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的發展格局,智慧島著力建設智慧招商、產業發展、產業監測、工業網際網路等14個業務應用系統,旨在提升業務數位化處理能力,激發城市活力,培育增長動能。
以智慧招商為例,智慧島謀劃建設了智慧產業招商平臺。平臺聯接5400萬家全國全量「活」企業資料庫,吸納知名諮詢機構研究成果,整合國內外行業聯盟數據,通過深度數據分析進行企業畫像和風險評估,從而精選出5500家優質的大數據企業。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智慧島產業規劃要求,快速匹配到最佳的客商資源,提升招商精準度和招商效率。截至2020年6月,累計引進大數據企業超200家,註冊資本超過30億元,智慧島吸引了包含華為、海康威視、浪潮、紫光、軟通動力等一批優秀的企業入駐,有效帶動鄭東新區大數據企業及相關科技企業集聚,為河南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供生態支撐。
基於現實,面向未來,以「全景實驗室」賦予城市數字生命
2019年,「智慧島·未來城市全景實驗室」成立,揭開了未來城市建設探索新篇章。「全景實驗室」以全域「數字孿生」理念,藉助華為數位化平臺能力,將全島完整覆蓋的5G基站、智能控制的交通燈、看不見的地下管線、樓宇場景、產業經濟、民眾生活等連入運營中心全域數位化的3D地圖上進行分析、管理、決策和創新開發,並以此牽引出覆蓋全島的數十個未來智能生活場景。
這一切為創新業務的孵化提供了理想的數字生態環境,充分激發了創新資源潛力,逐步建立起一座涵蓋城市生活、產業生態、創新高地三大領域的未來城市,形成智慧島在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及現代化治理上的輻射帶動作用,有效促進城市產業轉型與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作為一家以創新驅動的企業,華為始終專注於各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從5G、雲計算、大數據到AI等,用智慧為千行百業賦能。目前,華為已聯合生態合作夥伴為全球4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市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堅持把精細化、數位化的治理基因,融入城市生命體的每一處細節末梢。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智慧城市這個有機生命體的發展,某種程度上也是追求「強身健體」的過程,既需要從頭到腳通暢高效的系統配合,也需要持久的耐力輸出和實幹精神。未來,華為將進一步夯實城市數位化底座,推動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在中西部等更多地區落地生根,促進城市提升綜合競爭力,讓未來城市生命體更加枝繁葉茂、蓬勃生長。
(文章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