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城市大腦全國最「靈光」

2021-01-09 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陳薇

截至12月20日,鄭州城市大腦發布了涉及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生態環境、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文化旅遊等14個業務領域118個應用場景,標誌著鄭州成為目前國內擁有最多數位化運營場景的城市。

15個月,從啟動到全國最多

在鄭州,車主停車可以享受停車引導、一鍵導航的智慧化停車服務;鄭州城市大腦電梯指揮救援系統的應用,讓鄭州電梯救援時間縮短為10分鐘,比國家規定的30分鐘減少了三分之二;120智慧生命通道打通,上了救護車,患者就相當於住上了院……支持這些智慧場景的是鄭州城市大腦。

12月20日,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數字鄭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亮用「一天一個樣兒」來描述鄭州城市大腦15個月的建設歷程。

2019年8月啟動,鄭州城市大腦僅用4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基礎平臺工作搭建。

2020年1月21日,鄭州城市大腦啟動疫情防控一體化平臺搭建,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1+10」立體化疫情防控系統。

3月20日,鄭州掌上城市綜合服務平臺——「鄭好辦」App全面上線。

6月30日,「一網通辦」攻堅階段性任務圓滿完成。

鄭州城市大腦已經形成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融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目前已經上線涉及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生態環境、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文化旅遊、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14個業務領域118個智慧化應用場景。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郭程明說,目前,鄭州是國內擁有最多數位化應用場景的城市。

鄭州已上線運行的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已達到542項;政務服務累計辦件申請量61.7萬件;支持344萬孩子疫苗預約接種、查詢;實現對8000+部電梯進行實時動態監管;公積金提取超20萬筆,累計提取金額超30億元;市場監管覆蓋全市130萬市場主體。

建城市大腦,鄭州有啥「秘籍」

經過15個月的探索,鄭州已經逐步形成城市大腦建設特有的「鄭式經驗」。

鄭州市成立了「數字鄭州」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全市數字城市各領域建設工作。鄭州城市大腦作為城市級統一平臺,實現了區縣同頻共振,為各委辦局、各區縣(市)提供標準化、集約化、一體化服務。

鄭州城市大腦實現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治理一網統管的深度融合,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辦事服務的同時,也為政府提供更加科學高效的城市治理手段。同時,鄭州探索了「建運一體」的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機制,逐步形成政務數據管理與應用,數字城市建設與運營的長效機制。

惠民惠企的「親情在線」服務系統,將作為2021年鄭州城市大腦建設的一個重點:如果鄭州有針對相關企業和人才的優惠政策,將直接通過智慧化分析推送給相關人群,補貼、優惠政策不用跑腿、申請就可以便利享受。此外,鄭州將爭取推出更多的跨層次、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的綜合辦理「一件事」。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不斷改善和提升鄭州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入駐鄭州;打造更好的創業平臺,吸引更多的豫籍甚至海內外各類高端人才在鄭州落地、發展。」郭程明說,相信城市大腦會為居民和企業提供更便捷、更溫暖的服務。

觀點

城市大腦要有中長期規劃

針對未來鄭州智慧城市的發展,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也在大會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覺得智慧城市不是生孩子的過程,而是養孩子的過程。」

在單志廣看來,智慧城市需要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理念,他希望鄭州在智慧城市快速推進的過程中,可以做未來五年的或者更長期的思考。

這是因為科學的發展、信息系統建設有一定的滯後期,單志廣說,按照時下國際智慧城市發展理論研究,正常情況下五年以後,應當才是城市大腦促進鄭州發展效果最顯著的時候,因此,在建設城市大腦的時候,不要對短期發展和成效期望太高,同時也不要對長遠發展和未來的戰略意義估計不足。

他同時提到,鄭州城市大腦不僅僅是將數據集中,也要實現本地工業的智能、高效和協同。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賦能「聰明」鄭州
    王慧所稱道的「鄭好辦」,是鄭州加速構建「城市大腦」的一個縮影。「數位化時代在催生城市管理手段與方式的更新,城市發展的『最強音』將在新型智慧城市的『鍵盤』上奏響。」鄭州市政府一位主要負責人說。2019年8月,鄭州「城市大腦」建設全面啟動。
  • 對接長三角 中原新起航丨「最強大腦」賦能「聰明」鄭州 - 企業...
    2020年8月18日  《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發布,鄭州數字治理指數位列全國第七,成功邁入全國前列。  2020年9月22日  鄭州市「1+10」疫情立體化防控系統被評為「2019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
  • 鄭州派出「城市大腦」來防汛!51個城市易積水區域已實現監測預警
    8月5日,河南商報記者獲悉,鄭州城市大腦全域數字防汛平臺通過匯聚多個部門的汛情數據,可以預測不同降雨量情形下鄭州市區51個易積水區域的情況,從而方便防汛指揮部門快速決策。【全域防汛系統已接入氣象局、水利、城管等多家部門的運營數據】據悉,全域防汛系統是「鄭州城市大腦」項目的核心功能之一,平臺通過數據的整合與加工,接入了氣象局、水利、城管等多家部門的運營數據。
  • 大腦「最愛」的食物,核桃僅排第四,若你喜歡吃,大腦越來越靈光
    大腦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如果大腦被傷害了,那麼很可能就會影響身體正常運轉。而在平時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可能會導致大腦受傷。大腦「最怕」4類食物,餐桌上經常見,勸你再饞也別往嘴裡塞人造黃油奶油是很多女生喜歡吃的,口感軟軟的,吃起來非常香甜,而且有一種幸福感,但是如果攝入奶油過多就會增加人的油膩感。
  • 將算力與AI相融合助力鄭州高新區構建城市數字大腦
    在鄭州市城區西北部,1991年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積極謀劃以大數據開發利用為核心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通過數字大腦在城市管理和服務中的部署與應用,建設「宜創 宜業 宜居」的智美新城,推動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和轉型。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設路徑和發展模式沒有固定的標準和模板。
  • 鄭州巡禮 向國家中心城市昂首邁進
    回望鄭州發展之路,這片熱土儼然已國家戰略先行先試的「聚集地」: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河南自貿區「五區疊加」……鄭州在全國和全省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一個內陸開放高地正在強勢隆起。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裡,鄭徐高鐵的開通讓許多旅客在最短的時間裡與家人團聚,路途時間由原來十幾個小時縮短到4個小時。
  • 鄭州智慧島攜手華為以城市生命體理念踐行未來城市創新
    從去年至今,在新晉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華為以硬核技術實力,賦予城市「感、傳、知、用」各層次能力,激活城市的「眼、腦、手、脈」,聚合起一套完整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點亮了鄭州智慧島的數字生命。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有溫度、可進化城市,是人類文明最高成就的體現。
  • 前7個月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公布!鄭州退出後20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8月14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7月和1—7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河南商報記者對比發現,今年前7個月,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空氣品質排名後20的城市,我省有3個,鄭州退出後20位。具體來說,今年前7個月,168個重點城市中,空氣品質排名前10名的城市分別為海口、拉薩、珠海、深圳、惠州、廈門、黃山、中山、麗水、舟山。
  • 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是「意外」還是「實至名歸」?
    旅遊不僅僅是看遍錦繡山河也是為了增長知識,感受祖國的發展動力,而祖國的發展也會像源泉一樣,川流不息,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收穫最真實的感受,迎接更美好的未來。鄭州,河南省省會,區號0371,過去,鄭州給外人的印象應該只有繁忙擁擠的火車站、面碗處理面和「鄭州鄭州,天天挖溝,一天不挖,不是鄭州」的自嘲,去年,鄭州和武漢雙雙入選國家中心城市,是意外還是實打實?今天不做數據比較,只說河南的地緣優勢。
  • 天津瀋陽青島鄭州哈爾濱西安蘭州,北方城市何以集體止步全國10強
    天津瀋陽青島鄭州哈爾濱西安蘭州,北方城市何以集體止步全國10強?看數據,到1949年解放,全國gdp前十城市是 1.上海 22.74億 2.天津 6.84億 3.南京 3.09億 4.青島 2.87億 5.無錫 2.53億 6.武漢 2.08億
  • 探訪鄭州「最強大腦」看超算如何「算天算地算人」
    我省短時、精細化智能網格預報業務領先全國,背後離不開超級算力的支持。12月22日,鄭州高新區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以下簡稱「鄭州中心」),一座現代化的玻璃幕牆建築掩映其中。「這個5層樓高的立方體,我們都叫它『矽立方』,裡面100多個黑色的計算機櫃整齊排列,這可是咱鄭州中心的『大腦』。」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也把智慧城市暴露出的問題指向了「數據」。他在今年提交兩會的《關於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的建議》中總結了五點問題:一是數據實時採集能力不足;二是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等協同支撐方面仍然不夠;三是數據開發利用水平不高;四是數據配套機制不夠完善;五是數據處理能力不強;這些問題一度導致調度混亂、治理失當的局面。
  • 全國首個城市大腦數字公交產品上線
    全國首個城市大腦數字公交產品上線 今年10月1日,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杭州公交集團和中國移動將聯合推出全國首個基於城市大腦的數字公交
  • 打造「空陸網海」絲路 鄭州從內陸城市走向了開放前沿
    掛牌三年多來,鄭州片區以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通道建設為切入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鄭州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召龍介紹,在鄭州機場運營的客運航空公司50家,開通客運航線173條,通航城市111個。
  • 2020新一線城市排名發布 鄭州座次來了!
    近三年鄭州總排名位次變動不大,穩定在新一線的第二梯隊。細觀這五年城市商業魅力指數排名的動態變化,15個新一線城市大致可以形成三個梯隊。今年的第一梯隊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和西安。它們的綜合實力強勁:成都的生活方式多樣性極高,杭州依靠創新氛圍領銜未來可塑性,西安今年首次成為城市樞紐性最高的新一線城市。第二梯隊的城市包括蘇州、天津、南京、長沙和鄭州。
  • 河南最「富」的城市,有「小深圳」的美譽,今已是國家中心城市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的在成長,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發現並開發了很多新的景點,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河南最「富」的城市
  • 西安、鄭州、天津、青島,哪座城市才是真正的北方第二城?
    在天津經濟逐步退出全國前10之後,一個問題也擺在了我們面前,哪座城市到底能夠接替天津成為北方第二城?是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是位於中原之中的交通樞紐鄭州,是經濟強勢的山東海濱城市青島,還是不斷崛起、風頭正盛的山東省會濟南,還是未來轉型成功的天津呢?
  • 城市數據大腦: 激活城市的「人工智慧中樞」
    以大數據交通治堵為突破口  根據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分析140路監控視頻發現,在浙江省人民醫院門口,一度有交通混亂的現象,一天收到規律性報警最高達156次。  另外,省新華醫院門口、小河路等,日報警次數也都在50次以上。
  • 鄭州與四個城市PK開心指數 開心的人佔了大多數
    昨天,鄭州與北京、昆明、深圳、西安四個城市一起 同時在公交候車亭上啟動「開心指數」測試器 截至下午一點,鄭州9205人次的市民參與其中,開心者佔53.46% 在紫荊山站等車的人最「開心」 昨天零時起,北京、昆明、深圳、西安和鄭州五地的公交站同時啟動了「開心指數測試」候車亭,為5個城市市民的開心程度把脈。同時,主辦方還在公交車站候車亭上顯示新浪動態微博,號召全國網友積極參與此次「開心指數」測試,為城市投票,分享開心。開心指數兩周後見分曉。
  • 天津、青島、鄭州、西安、濟南,未來哪座城市會成為北方第二城?
    北方城市北京必然是一城獨大,老大的地位不可取代,本來天津也穩坐北方第二的位置。不過近幾年隨著天津經濟的衰落,已經逐步退出全國GDP前十的位置,雖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天津的經濟實力依然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不過按照現在發展的趨勢來看,天津的發展勢頭已經逐漸趕不上後起之秀。未來是天津能繼續保持北方第二城的位置,還是青島、鄭州、西安、濟南等城市能夠奮起直追,超過天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