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城市大腦」應急管理板塊率先上線的數字防汛平臺 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供圖
2020年5月
《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調查評估報告(2020)》發布,鄭州市排名提升6位,為增速最快城市。
2020年8月18日
《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發布,鄭州數字治理指數位列全國第七,成功邁入全國前列。
2020年9月22日
鄭州市「1 10」疫情立體化防控系統被評為「2019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③5
文字整理/李林製圖/單莉偉
□本報記者 李林
11月20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一行赴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考察。在經濟社會全速進入數位化「跑道」的當下,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情況怎樣?
用上「鄭好辦」開啟「鄭州大腦」
11月20日,鄭州市民王慧在手機上輕點「鄭好辦」,很快就辦妥了償還商業貸款提取公積金的所有手續。「原來要拿至少7類卡證往返5個部門才能辦成的事,現在『零跑腿,零材料,刷臉辦,秒到帳』,真是方便!」王慧說,有了「鄭好辦」,那是真好辦!
王慧所稱道的「鄭好辦」,是鄭州加速構建「城市大腦」的一個縮影。
「數位化時代在催生城市管理手段與方式的更新,城市發展的『最強音』將在新型智慧城市的『鍵盤』上奏響。」鄭州市政府一位主要負責人說。
2019年8月,鄭州「城市大腦」建設全面啟動。鄭州市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數字政府、「網際網路 」政務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並確定了「一年突破、兩年看齊、三年領先」的建設目標,計劃用三年時間達到部分領域在全國領先,將鄭州打造成為全國數字經濟領先城市。
「去年8月,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組建研發團隊,高標準制定了『城市大腦』頂層設計,為後續建設提供了科學規劃。」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郭程明介紹,當時鄭州市第一時間組建了88人需求調研團隊,到30多個部門及縣區開展了600多次調研交流,完成了5000多頁的方案文檔。2020年5月,建設鄭州「城市大腦」的核心層,再度「升格」,鄭州市委書記掛帥。
APP加速奔跑數字生態聯盟加持發力
一年多來,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不斷加速。
涵蓋14個部門、18個業務領域的108個應用場景建立起來,在統一的「城市大腦」基礎底座上,實現「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依託「鄭好辦」APP、市政務服務網上線運行的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已達到532項。其中,公積金提取、居住證辦理、新生兒出生、社保、醫保、水電氣暖、商事登記等「一件事」293項,公民個人和企業辦事高頻事項142項,查詢、預約62項。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鄭好辦」APP累計辦件申請量60.62萬件。其中,全國首創的公積金提取「刷臉秒辦」業務,上線以來辦結17.3萬筆、30億元,渠道佔比達55%以上;全國首創的小學生新生入學線上報名業務,兩天超過1.5萬名小學生完成線上報名;契稅補貼申領「零材料」,7月1日上線以來,已完成9.5萬筆補貼申請。
「『鄭好辦』APP累計註冊用戶已突破428萬人,其中智慧醫療、智慧停車、『一碼通城』等服務最受關注。」數字鄭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亮舉例說,智慧停車目前已接入鄭州市所有的路側停車場、889家封閉停車場的近26萬個泊車位,覆蓋了市內重點商圈、醫院、景區及交通樞紐,市民出門一鍵導航就能夠方便地找到泊車位。
與此同時,鄭州全市統一的移動辦公平臺「鄭政釘」,也在迅速發揮作用,已累計註冊激活用戶近10萬人。
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不僅選擇了「借力發力」,還在有節奏地實施「聯盟聯動」。今年鄭州成立了數字鄭州產業生態聯盟,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十百千萬」的發展目標,即:與30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產學研協作和人才培養機制;與500家本地優勢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構建鄭州「數字軍團」;一年培養大約1000名具有阿里雲資質認證的軟體專業人才;三年培養大約1萬名數字企業創業人才。目前參加聯盟的企業近200家,數字人才體系「底座」已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