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大腦再出發:努力實現市民滿意、聰明管用

2021-01-09 澎湃新聞

當一座城市擁有「大腦」,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

今天下午,我市召開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回顧城市大腦給城市帶來的變化,研究如何讓數字不斷賦能城市建設,讓城市大腦再開「腦洞」。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系統觀念、用好統籌方法,翻篇歸零再出發,按照「市民滿意、聰明管用」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推進黨政系統數位化轉型,率先構建整體智治體系,使城市大腦成為數智杭州的最強支撐、宜居天堂的幸福體驗。

1

兩年攻堅:賦予城市思考能力

杭州城市大腦,讓城市會思考,讓生活更美好。

2018年底,我市發布杭州城市大腦(綜合版),推動城市大腦由治堵的局部探索向治城的全面應用邁進。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市堅持以數字賦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全國首創「杭州健康碼」「復工復產數字平臺」「親清在線」「讀地雲」等,城市大腦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調研時指出,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他希望杭州在建設城市大腦方面繼續探索創新,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為全國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

隨後,我市召開深化城市大腦建設大會、紮實推進「雙月攻堅」,市委全會專門審議通過《關於做強做優城市大腦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重要窗口」的決定》,市人大頒布全國首部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城市大腦建設實現「縱深推進、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城市大腦已形成11個重點領域的48個應用場景、390個數字駕駛艙,中樞系統數據服務接口達1.2萬個、數據累計調用量達35.6億次,「親清在線」上線惠企、惠民直達政策330條,累計兌付資金77.3億元、惠及企業27萬家、員工80.5萬人,上線辦事事項100項、服務普通市民200餘萬人。

如今,「城市大腦」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開枝散葉,逐漸成為中國城市治理體系智慧化改造的一條可行路徑。在這兩年的實踐過程中,杭州也有深切體會。對此,周江勇進行了系統闡述:

——城市大腦是「數字浙江」在杭州深入實踐結出的豐碩成果,必須始終牢記囑託、接續奮鬥,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

——城市大腦是提升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徑,必須堅持平戰結合、勇於變革,加快由單向度推進向全周期管理演化、由可看可用向交互賦能迭代、由平移式映射向革命性重塑轉變,推動城市治理整體邁向數字時代。

——城市大腦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載體,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不斷創造讓群眾和企業有獲得感的應用場景,著力構建智能便捷的數字公共服務體系,使人人成為數據的生產者、使用者、治理者、獲益者。

——城市大腦是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市域統籌、整體協同,突出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建立和完善系統性謀劃、持久性攻堅的體制機制,形成大成集智、開放迭代的良好工作格局。

2

未來探索:體現五大功能特徵

自誕生以來,杭州城市大腦一直都在迭代發展中。其工作推進也倒逼政府工作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創新,讓資源最優化、讓治理更高效。那麼,「城市大腦」的未來趨勢是什麼,對整座城市又有哪些作用?

周江勇強調,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我們必須翻篇歸零再出發,堅持系統觀念、用好統籌方法,把城市作為一個智慧的生命體,按照「全域感知、深度思考、快速行動、知冷知暖、確保安全」的功能特徵,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推進黨政系統數位化轉型,率先構建整體智治體系,使城市大腦成為數智杭州的最強支撐、宜居天堂的幸福體驗。

1

「全域感知」

就是推進感知網絡上天入地,延伸神經末梢、打通毛細血管。

周江勇指出,要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萬物智聯網,加強對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感知、對水電氣道橋隧的物理感知以及對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社會感知,打造「數字孿生城市」。

當前,要以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推動信息設施與城市路橋、管網、照明等公共設施功能集成,提升全市域、立體化智能感知能力。今年,要在直達便民惠企的基礎上,把直達城市安全治理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加快補齊城市安全領域的感知短板。

2

「深度思考」

就是切實加強數據協同、業務協同,增加大腦容量、提升思維能力。

「有感知不代表有智慧。感知收集到的數據,只有經過加工處理才能成為決策的有用信息。」周江勇指出,要圍繞做強「一整兩通三同直達」中樞系統,全力推動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推進數據有序共享,加強對數據的深度挖掘、關聯分析,推動城市大腦真正會預測問題、能解決問題。

下一步,要注重提升城市大腦的自我學習能力,通過基於歷史數據和趨勢分析的「沙盤推演」「壓力測試」,實時生成最優響應方案,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效依據。

3

「快速行動」

就是不斷深化人機互動,加強觸發控制、做到如臂使指。

「大腦」不僅要有接受信息、分析數據的能力,更要有指揮行動的功能。

周江勇指出,要加快打通「大腦」與「手腳」之間的反饋控制系統,按照實戰要求,推動數字駕駛艙與相關部門業務系統有效連結,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五級機長」體制,形成「快感、快知、快處」的完整「反射弧」。當前,要加快推動城市大腦與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等「基層治理四平臺」有機貫通,變「層層派單」為「一鍵直達」,變「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努力實現城市治理收放自如、進退裕如。

4

「知冷知暖」

就是推動應用場景提質擴面,注入情感因子、注重人文關懷。

「城市大腦不僅要有破題解難的『智商』,而且要有知冷知暖的『情商』。」周江勇指出,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出發點,突出「應用為上、實用為王」,做深做透「親清在線」「杭州健康碼」等典型應用,優化提升現有場景、加快開發新場景,真正讓群眾愛不釋手、企業可親可感。要關注代際和群體之間的差異,為老年人等「數字弱勢群體」設計更多精細化、人性化的方式,努力讓每個人都能共享數字時代的發展紅利。

5

「確保安全」

就是規範穩定運行,增強免疫機能、保持肌體健康。

如果豐富的應用場景、數字駕駛艙是讓城市大腦量級不斷提升的「0」,那麼安全穩定就是前面的「1」。

「『0』要多多益善,『1』是必不可少。」周江勇指出,要始終把城市大腦的安全擺在首位,加快構建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體系。要充分保護公共利益和個人隱私,制定負面清單,劃出城市大腦採集、使用數據的「紅線」。要集成運用安全技術與措施,築牢「防火牆」。特別是要以全面實施《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為契機,推動城市大腦建設在法治軌道上長效運行。

「持續做強做優城市大腦、率先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既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我們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標誌性成果。」周江勇強調,要始終保持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始終保持銳意進取的奮鬥韌勁,不斷擦亮城市大腦這張「金名片」。

文字/徐墉、趙芳洲、鍾逸群

攝影/杭州日報、法鑫

原標題:《杭州城市大腦再出發:努力實現市民滿意、聰明管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杭州城市大腦翻篇歸零再出發 周江勇: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
    周江勇在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上強調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努力實現市民滿意聰明管用劉忻主持 佟桂莉出席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今天下午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系統觀念、用好統籌方法,翻篇歸零再出發,按照「市民滿意、聰明管用」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推進黨政系統數位化轉型,率先構建整體智治體系,使城市大腦成為數智杭州的最強支撐、宜居天堂的幸福體驗。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忻主持,佟桂莉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
  • 未來的杭州城市大腦 「圈定」五大功能特徵
    杭州日報訊 當一座城市擁有「大腦」,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昨日,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回顧了城市大腦給城市帶來的變化,研究如何讓數字不斷賦能城市建設,讓城市大腦再開「腦洞」。會上,「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面發布,它依託城市大腦中樞與技術框架體系,融合杭州辦事服務等平臺,建構便民、惠企、民生、民意、新聞服務「五個直達」。這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城市大腦變得更加可感可觸。「多遊一小時」「非浙A急事通」「小客車搖號」「公積金辦理」……藉助數字界面可以輕鬆「乘坐」城市大腦「快車」,遨遊38個依託於城市大腦建設的場景。
  • 未來的杭州城市大腦「圈定」五大功能特徵
    當一座城市擁有「大腦」,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1月8日,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回顧了城市大腦給城市帶來的變化,研究如何讓數字不斷賦能城市建設,讓城市大腦再開「腦洞」。會上,「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面發布,它依託城市大腦中樞與技術框架體系,融合杭州辦事服務等平臺,建構便民、惠企、民生、民意、新聞服務「五個直達」。這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城市大腦變得更加可感可觸。「多遊一小時」「非浙A急事通」「小客車搖號」「公積金辦理」……藉助數字界面可以輕鬆「乘坐」城市大腦「快車」,遨遊38個依託於城市大腦建設的場景。
  • 杭州城市大腦是這樣煉成的
    取得成效杭州城市大腦「誕生」於2016年,致力解決城市治理問題與民生問題。經歷了不斷的上線與發布,2018年12月29日,杭州城市大腦(綜合版)2019正式向社會發布,正式從交通領域向城市治理、市民服務各領域拓展。形成了體現各部門之間業務協同創新的旅遊、出行、就醫、停車與警務五大系統。
  • 杭州城市大腦APP正式發布
    先離場後繳費,西湖景區、西溪溼地等69個停車場的停車杆「下崗」;先看病後付費,市紅會醫院成為全國第一個撤除自助機的醫院;公園年卡線上化......杭州這些「從有到無」的生活場景變化,讓市民在方方面面享受到了生活在杭州的便利,這些變化背後都離不開杭州這個「聰明大腦」的支撐。
  • 【2020·指尖城市】數據穿透融合 跨界協同賦能——杭州「城市大腦...
    近年來,杭州市上城區從「市一醫院」起步,率先推動城市大腦向基層賦能,開展「城市大腦街區治理」實踐,並逐步拓展到湖濱商圈及浙一、浙二、市三等醫院周邊,實現了從「點上突破」到「面上梯次推進」的過程。在實現交通有序、排隊車輛消失、泊位效率提高的同時,「城市大腦」還積累了101萬個車牌號、305萬條車輛出行數據和163萬條掛號就診信息。
  • 杭州城市大腦新發布九大便民場景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浙江在線」,作者 唐駿垚 沈聽雨,原標題《杭州城市大腦年中新發布——九大新場景 個個都便民》,36氪經授權轉載。 正對自助入住機,將身份證在感應區上刷一下,並進行人臉識別,機器上就會顯示預訂訂單,確認支付後,就能拿到房卡入住了。10日上午,在杭州雲棲小鎮的城市大腦展示區,記者見識了30秒自助入住酒店的流程。
  • 英國主流媒體泰晤士報稱讚杭州:世界上最聰明的城市
    「中國杭州正在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慧技術,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城市。」許多科技巨頭總部、數十家獨角獸企業落戶杭州,成為中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泰晤士報官網同步發文截圖為了闡釋杭州是如何發展成為地球上最聰明的城市,泰晤士報在探尋後發現了杭州的治理「法寶」——「城市大腦」。
  • 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面集成38個應用場景
    1月8日,為深入實施「三服務」2.0版,杭州發布城市大腦數字界面,集成38個依託於城市大腦建設的應用場景。這意味著,市民和遊客只需下載一個客戶端,便能享受杭州城市大腦帶來的美好生活。市民一次登錄註冊後,就可以集成享受便利服務。「城市大腦數字界面是城市大腦的數位化服務平臺,將原本散落在各處的應用場景集成起來了。通過背後政府部門的聯動服務和數據交互,市民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都能享受更普惠、更便利、更快捷、更精準的城市服務。」杭州市城市大腦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的重要目標是讓市民對城市大腦數字界面「可親可感、愛不釋手」。
  • 一次綁定全城通停 杭州上線城市大腦停車系統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為杭州城市大腦系統的一項重要內容,杭州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同步上線。  該系統的上線,是實現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全面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和城市數位化「三化融合」城市發展戰略需要,對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規範停車場經營管理有著重要作用。
  • 你對城市大腦還無感嗎?多個真實案例感受一下
    根據包連芳的市民城市信用分(錢江分),500元以內的費用都可以先診再付。   和包連芳一樣,所有杭州市民的城市信用分已經躺在「中樞」裡,供授信調取。富陽衛計系統接入中樞後,實時取得授信,讓78萬在富陽區工作或生活的「新富陽人」憑錢江分,可率先享受先看病後付費的服務。   「每個管理或服務主體把自己的數據系統接入這個中樞系統,並在此產生交互和協同。」
  • 城市有大腦,人民更幸福
    城市大腦建設以問題為導向,迄今先後推出的48個場景應用,呼應城市治理的「痛點」「堵點」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暢快出行」「先離場後付費」「多遊一小時」「先看病後付費」「醫院周邊治理」……均折射了城市個體的視角。「城市大腦」主創思路由人本為起源,再以系統化數字方案集成城市的感知能力,也就滿足了城市助力幸福的基礎條件。
  • 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面集成38個應用場景 一端在手 服務盡有
    1月8日,為深入實施「三服務」2.0版,杭州發布城市大腦數字界面,集成38個依託於城市大腦建設的應用場景。這意味著,市民和遊客只需下載一個客戶端,便能享受杭州城市大腦帶來的美好生活。  記者看到,該數字界面集成了健康碼、親清在線、民生直達等服務平臺和「先離場後付費」「先看病後付費」「多遊一小時」「非浙A急事通」等應用場景。
  • 關於《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草案修改稿)》意見建議...
    (2020年10月26日在杭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8月31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了《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簡稱草案修改稿)。會後,法工委認真研究常委會組成人員及列席代表的審議意見並積極採納。
  • 城市數據大腦: 激活城市的「人工智慧中樞」
    早高峰來臨前,位於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城市數據大腦」 V1.0平臺就已快速運轉,分析研判路面情況,調整紅綠燈疏導交通,通過手機終端等多種渠道,把交通信息反饋給市民,引導他們避開擁堵。  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建設智慧城市,杭州已經走在了前列。
  • 海澱城市大腦如何讓城市變「聰明」?記者現場探訪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7月30日),記者從北京市海澱區獲悉,海澱城市大腦「人工智慧計算處理中心」將於今年年底建成,中心通過對城市大腦接入的視頻、圖片、語音、文本等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處理,為場景應用提供分析結果、預測預警和決策支持。海澱城市大腦如何使城市變得更「聰明」?
  • 城市大腦:解鎖幸福新密碼
    人才、物流、信息等不斷匯聚杭州,給城市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帶來全新挑戰。一個數位化的時代,需要我們重新思考城市治理的模式、理念和方法。而隨著新時代應運而生的杭州城市大腦,正在從杭州走向全國、走向亞洲、走向世界,不斷為全世界城市治理提供現代化數字系統解決方案。
  • 藉助「城市大腦」 鑄牢護民之盾
    人民防空如何藉助新技術實現新發展?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人防辦依託「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的杭州「城市大腦」平臺,在獲取運用數據、提高防護能力方面積極探索,為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提供了有力支撐。「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本版對他們的探索進行整理刊發,以期為科技強防工作提供借鑑。
  • 城市大腦兩周歲了!這兩年,TA讓杭州「腦洞」大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晟 通訊員 青吟1月8日下午,杭州召開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回顧城市大腦給城市帶來的變化,研究如何讓數字不斷賦能城市建設,讓城市大腦再開「腦洞」。會上,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面正式發布。
  • 「一網統管」再升級,浦東「城市大腦...
    浦東「城市大腦」3.0版本,堅持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緊扣市「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建設推進大會以及十一屆市委九次全會精神,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落實到建設運行的全過程和各領域,以智能化為突破口,全方位整合城市運行管理力量,全鏈條貫通城市運行管理體系,全覆蓋構建智能監管應用場景,全要素建立協同高效監管模式,努力實現城市治理亂點趨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