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座城市擁有「大腦」,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1月8日,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回顧了城市大腦給城市帶來的變化,研究如何讓數字不斷賦能城市建設,讓城市大腦再開「腦洞」。
會上,「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面發布,它依託城市大腦中樞與技術框架體系,融合杭州辦事服務等平臺,建構便民、惠企、民生、民意、新聞服務「五個直達」。這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城市大腦變得更加可感可觸。「多遊一小時」「非浙A急事通」「小客車搖號」「公積金辦理」……藉助數字界面可以輕鬆「乘坐」城市大腦「快車」,遨遊38個依託於城市大腦建設的場景。其中,此次重磅推出的新聞直達場景,是杭州媒體平臺與城市大腦「雙向」賦能,無縫對接、融匯一體,實現「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媒體深度融合探索。
城市大腦的作用遠不止這些。自誕生以來,杭州城市大腦一直都在迭代發展中,其工作推進也倒逼政府工作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創新,讓資源最優化、讓治理更高效。「城市大腦」的未來趨勢是什麼,對整座城市又有哪些作用?會議也給出了清晰答案:按照「市民滿意、聰明管用」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更好地滿足「全域感知、深度思考、快速行動、知冷知暖、確保安全」五大功能特徵。
圍繞這「五大功能特徵」,會議也布置了下一階段推進落實的重點任務。比如,在「全域感知」方面,我市將以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推動信息設施與城市路橋、管網、照明等公共設施功能集成,提升全市域、立體化智能感知能力。今年,要在直達便民惠企的基礎上,把直達城市安全治理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加快補齊城市安全領域的感知短板。
感知收集到的數據,只有經過加工處理才能成為決策的有用信息。為了讓城市大腦會「深度思考」,下一步將圍繞做強「一整兩通三同直達」中樞系統,全力推動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推進數據有序共享,加強對數據的深度挖掘、關聯分析,推動城市大腦真正會預測問題、能解決問題。
「大腦」不僅要有接收信息、分析數據的能力,更要有指揮行動的功能。按照實戰要求,下一步將推動數字駕駛艙與相關部門業務系統有效連結,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五級機長」體制,形成「快感、快知、快處」的完整「反射弧」。當前,要加快推動城市大腦與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等「基層治理四平臺」有機貫通,變「層層派單」為「一鍵直達」,變「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城市大腦不僅要有破題解難的「智商」,而且要有知冷知暖的「情商」。
我市將突出「應用為上、實用為王」,做深做透「親清在線」「杭州健康碼」等典型應用,優化提升現有場景、加快開發新場景,真正讓群眾愛不釋手、企業可親可感。同時,關注代際和群體之間的差異,為老年人等「數字弱勢群體」設計更多精細化、人性化的方式,努力讓每個人都能共享數字時代的發展紅利。
如果豐富的應用場景、數字駕駛艙是讓城市大腦量級不斷提升的「0」,那麼安全穩定就是前面的「1」。會議指出,「0」要多多益善,「1」是必不可少。要始終把城市大腦的安全擺在首位,加快構建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體系。充分保護公共利益和個人隱私,制定負面清單,劃出城市大腦採集、使用數據的「紅線」。要集成運用安全技術與措施,築牢「防火牆」。特別是要以全面實施《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為契機,推動城市大腦建設在法治軌道上長效運行。(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