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未來嗎?阿里雲ET城市大腦「超能力」也太6了!

2020-11-26 科技大咖1994

上周,阿里雲發布《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描繪了一幅阿里雲ET城市大腦助力下的未來生活藍圖。

AI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什麼樣的AI才是真正的「城市大腦」呢?

白皮書指出,目前的智慧城市雖有高額投資,但處於硬體過度建設、「智商」仍顯不足的尷尬情況。

而「高智商」的城市大腦需要滿足三個標準:能夠實時處理超大規模全量多源數據(整體認知),能夠洞悉複雜隱藏規律(機器學習),能夠制定全局最優策略(全局協同)。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首個成功落地杭州的阿里雲ET城市大腦,這位「高智商學霸」自2016年正式啟動後,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樹立起了行業標杆。

杭州的阿里雲ET城市大腦以交通治理創新為主。它接管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之多。

阿里雲以杭州的實踐案例告訴大家,城市大腦真正價值所在是它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在海量數據中的分析能力、決策中的運算能力等。

過於放大硬體的作用造成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現象,則會讓智慧城市建設走入誤區。

如今,第一批「數字孿生城市」已經藉助阿里雲ET城市大腦實現了數據共享、數據共創、數據自動控制的網際網路模式,杭州、蘇州、衢州、上海、吉隆坡等11座城市踏上了「人工智慧高速公路」。

阿里雲作為行業領頭羊,對於城市大腦使命與生態的探索具有相當高的實用性和統籌性,數位化城市或將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ET大腦:NASA的向量,阿里雲的絕對值
    比如說國內雲計算市場佔有量第一的阿里,就在近半年時間裡高調推出了多種人工智慧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其中以幾款ET大腦聲量最大,阿里內部資源傾斜度也相當高。截至目前,阿里雲已經相繼推出了ET城市大腦、ET醫療大腦、ET工業大腦和最新的ET環境大腦。其主要功能是以AI技術解決行業效率與數據監控等問題,比如最新的ET環境大腦的功能是監控汙染等環境預警。
  • 三大技術論文入圍 ACM MM,阿里雲的城市大腦會是 AI 的未來嗎?
    考慮到 iDST 在阿里巴巴今年啟動的 NASA 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大腦也是阿里雲 ET 大腦的重要落地項目,此次基於城市大腦的技術研究得到 ACM MM 的認可,不僅是對阿里巴巴 iDST 技術能力的認可,也有可能對人工智慧的未來走向產生多重啟示。啟示一:人工智慧必須落地「人工智慧」的概念來自於學術界,長期以來都是一個學術界小圈子裡的課題。
  • 為機器裝上ET大腦 阿里雲開啟AI新製造時代
    目前,阿里雲正在搭建中國製造2025的架構雛形,為企業提供雲計算的基礎平臺。阿里雲在將會為機器裝上ET大腦,用人工智慧技術揭開「新製造」時代的面紗。   為機器裝上ET大腦 阿里雲開啟AI新製造時代   為製造業提供人工智慧ET(人工智慧系統),讓工廠的機器及製造出來的產品也具備ET大腦,通過公共雲的普惠計算能力以及物聯網技術方案,協助製造業智能升級……   這是阿里雲ET在「新製造」領域的新動向,也是15日於惠州收官的2016
  • 海口市攜手阿里雲參展本屆智博會 共同打造科幻小說中的未來城市
    以「人民的城市 — 融合生長·合作共享」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將於12月3-5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海口市攜手阿里雲將在2號館B005展位共同展示科幻小說中未來城市樣子。「前年春運,本來想著去親戚家過年,結果在人民大道堵得太厲害,根本趕不上飛機,不得不改籤成晚上的機票。」1實現城市治理智能化已成趨勢要想從本質上改變海口市的交通情況,就要實現城市治理智能化,要基於智慧城市的建設頂層設計下開展的城市大腦建設。
  • 阿里健康與阿里雲醫療AI合體 共建並升級ET醫療大腦 - 中國日報網
    21日,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吳泳銘與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出席雲棲大會阿里醫療AI專場,聯合宣布共建阿里醫療人工智慧系統——ET醫療大腦,並將其升級為2.0版本。這意味著,經過內部整合,作為阿里巴巴「Double H」戰略在醫藥健康領域的旗艦平臺,阿里健康將與阿里雲全面協同,全力深耕醫療AI業務。
  •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10-08 摘要:上海臨港國慶上演科技版「海灘救護隊」,ET城市大腦指揮無人機自動巡邏
  • 阿里「ET大腦」究竟在做什麼?
    一年多前,阿里發布人工智慧ET大腦。去年12月,阿里雲在雲棲大會上正式宣布,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輔助醫療、環境治理、航空調度等全局能力為一體的ET大腦,全面布局產業AI。與此同時,阿里雲還首次公布了ET大腦的Logo。   在具體應用方面,阿里雲的ET大腦也進行了多項探索。
  • 「城市大腦」,一場前所未有的人工智慧進化
    城市大腦:前所未有的人工智慧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將人工智慧放在城市這樣的環境中,將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革? 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與杭州市政府一起宣布了「城市大腦」計劃,將人工智慧理念帶入城市,旨在讓數據幫助城市來做思考和決策,將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夠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城市。
  • 阿里雲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推動人工智慧在城市、醫療等行業應用
    11月13日,香港理工大學、阿里雲在香港籤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合作,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城市管理及醫療行業的應用。據介紹,雙方先期研究成果將率先在香港應用,然後再推廣至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城市。
  • 那些科幻小說中的未來城市,已在海口萌芽
    「前年春運,本來想著去親戚家過年,結果在人民大道堵得太厲害,根本趕不上飛機,不得不改籤成晚上的機票。」實現城市治理智能化已成趨勢要想從本質上改變海口市的交通情況,就要實現城市治理智能化,要基於智慧城市的建設頂層設計下開展的城市大腦建設。2018年,海口市政府和阿里雲合作,「打造富有海口特色的全國綜合性城市大腦標杆是我們的目標。」
  • 你想要超能力嗎?15年內大腦可植入晶片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11月13日消息,人們一直在渴望能夠像超級英雄一樣獲得超能力,不過有些人卻一直在渴望著將他變為現實。近日一家名為Kernel的公司宣稱他們一直在研究如何向人體內植入大腦晶片,這種晶片能夠幫助人們對抗疾病。
  • ET工業大腦讓中策橡膠的生產數據「開口說話」
    ET工業大腦、數位化車間、智能化工廠……杭州的數字經濟之路潮平岸闊。  數字經濟正在助推杭州經濟增長、產業轉型。2017年杭州市數字經濟實現主營收入8936億元,增長28.6%;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3216億元,已連續3年保持20%以上增長,佔GDP比重達25.6%。  對杭州許多企業來說,從「一片雲」上就能清晰窺探到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核心引擎」的澎湃動力。
  • 阿里開啟「ET醫療大腦」2.0,未來「AI醫療」前景到底如何?
    阿里雲闖入網際網路+深水區,「ET醫療大腦」2.0開啟9月21日,在杭州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吳泳銘與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出席雲棲大會阿里醫療 AI 專場,聯合宣布共建阿里醫療人工智慧系統—— ET 醫療大腦,並將其升級為 2.0 版本。
  • 如果人類大腦潛能得到100%的開發,會發生什麼?會擁有超能力嗎?
    要知道6500萬年前,同樣有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恐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如此漫長的時間,恐龍也沒有誕生智慧。由此可見,人類誕生智慧是受到了大自然的青睞,我們就是主角。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人類的祖先並不是什麼大自然的龐兒,能夠走上智慧進化的道路並不是受到了什麼安排和時機,而是人類祖先想要生存下去做出的無奈選擇。
  • 如果人類的大腦潛能得到100%的開發,會發生什麼?能夠擁有超能力嗎?
    要知道6500萬年前,同樣有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恐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如此漫長的時間,恐龍也沒有誕生智慧。 這一點在恐龍身上得到很好的體現,恐龍能夠稱霸地球1.6億年,就是依靠自身強大的身體力量。
  • 人工智慧進軍醫療,ET醫療大腦問世,雲棲大會到底談了什麼?
    雲棲大會是目前我們國內最大的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峰會,前身就是阿里的阿里雲開發者大會。這場大會共吸引了全世界的頂尖人士到場,有超過81個國家及地區的12萬人到場參觀。本次大會預計會召開超過170場分論壇及峰會,共同探討現在最新、最尖端的科技成果。
  • 主角擁有超能力的6部電影,每部都被低估了,尤其最後一部
    1、《異能》;一直以為是劇不好看,現在才發現是自己不耐看,人長大了並不能辨別好的東西,成熟了才可以,這部劇本超讚,較勁《少數派報告》寫的,攝影美工也很棒,導演說故事的能力差了點,前半太拖沓,後半太高能,那個獅吼小子是向佐嗎?
  • 踐行新基建,數夢工場聯合阿里雲,助推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5月14日,在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柯橋區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與杭州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紹興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數夢工場將聯合阿里雲,助推新基建時代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 阿里雲衝出亞馬遜:亞太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日前,市場研究和諮詢機構 Gartner 發布2018年全球 IT 服務市場報告顯示,在雲計算基礎設施領域,阿里雲在亞太區域市場排名第一,2018年市場份額為 19.6% ,超過亞馬遜AWS(11.0%)和微軟Azure(8.0%)的總和。
  • 鄭州派出「城市大腦」來防汛!51個城市易積水區域已實現監測預警
    8月5日,河南商報記者獲悉,鄭州城市大腦全域數字防汛平臺通過匯聚多個部門的汛情數據,可以預測不同降雨量情形下鄭州市區51個易積水區域的情況,從而方便防汛指揮部門快速決策。【全域防汛系統已接入氣象局、水利、城管等多家部門的運營數據】據悉,全域防汛系統是「鄭州城市大腦」項目的核心功能之一,平臺通過數據的整合與加工,接入了氣象局、水利、城管等多家部門的運營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