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機器裝上ET大腦 阿里雲開啟AI新製造時代

2020-12-04 中國機器人網

   以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

工業4.0

新技術將成為中國製造業提升效能的關鍵。目前,阿里雲正在搭建中國製造2025的架構雛形,為企業提供雲計算的基礎平臺。阿里雲在將會為機器裝上ET大腦,用人工智慧技術揭開「新製造」時代的面紗。

 

  為機器裝上ET大腦 阿里雲開啟AI新製造時代

 

  為製造業提供人工智慧ET(人工智慧系統),讓工廠的機器及製造出來的產品也具備ET大腦,通過公共雲的普惠計算能力以及物聯網技術方案,協助製造業智能升級……

 

  這是阿里雲ET在「新製造」領域的新動向,也是15日於惠州收官的2016廣東省大數據開發者大會暨2016雲棲大會廣東分會的一項重磅發布議題。

 

  14日、15日,2016廣東省大數據開發者大會暨2016雲棲大會廣東分會在惠州舉行,15日舉行的主題大會上同步舉行了2016「數據引領 飛粵雲端」廣東航空大數據創新大賽頒獎儀式。活動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團主辦,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惠州市人民政府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承辦。

 

  副省長袁寶成、省政府副秘書長鍾旋輝、省經信委主任賴天生、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市長麥教猛等領導,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喻思成等阿里巴巴集團高層參加了15日的大會活動。

 

  雲棲大會因「西湖」結緣惠州

 

  「杭州和惠州都有西湖,阿里巴巴和惠州的交情就是因為西湖,惠州的西湖以前叫豐湖,說明在這裡投資發展肯定能得到豐收!」在15日上午舉行的2016雲棲大會廣東分會主題大會現場,副省長袁寶成在致辭中以「西湖」之名道出了雲棲大會落子惠州的緣由。

 

  袁寶成說,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數據、雲計算產業發展,近期,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已批准珠三角作為國家建設大數據的試驗區,阿里巴巴選擇到廣東、到惠州舉辦雲棲大會,說明看中了廣東在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基礎和潛力。

 

  袁寶成透露,目前廣東手機用戶是1.4億戶,如此大的用戶群,是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最好的土壤和條件,廣東將以博大的胸懷邀請全國乃至全球的開發者來廣東投資、創業。

 

  麥教猛代表惠州市委、市政府向與會領導、嘉賓表示了歡迎,他在致辭中說,多年來,惠州市通過實施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戰略,構建起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為支柱的「2+2+N」現代產業體系。

 

  惠州全力推動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智能終端、雲計算產業加快發展、融合發展,連續舉辦五屆雲博會及四屆中國手機創新周活動,促成項目投資技術合作165宗,累計金額120億,阿里巴巴、神州數碼、思科等一批行業巨頭攜手惠州,布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全市物聯網、雲計算相關產業、產值超過2500億,手機產量達2.07億部,約佔全球產量的1/8,世界手機之都已初具雛形。

 

  記者在大會現場獲悉,兩天的雲棲大會廣東分會期間,多路「雲」技術專家齊聚惠州,針對前沿技術開展了深度分享交流,同時還設置了12場專業分論壇,覆蓋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政務雲、新製造等領域。

 

  大會當天,由阿里巴巴集團與廣東省政府聯合主辦的航空大數據創新大賽落下帷幕。來自復旦大學的符漢傑、清圖傑運公司的包建東、浙江大學的釗魁和李邦鵬奪得冠軍,這些算法將植入阿里雲ET算法插槽,向社會開放。

 

  「人工智慧+製造業=6萬億」

 

  「基於雲計算為社會帶來的強大計算能力,人工智慧將為中國製造業帶來25%的生產效率提升,創造額外附加值6萬億。」當天的主題大會現場,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喻思成在《飛天·進化》主題演講中表示,以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工業4.0新技術將成為中國製造業提升效能的關鍵。

 

  目前,阿里雲正在搭建中國製造2025的架構雛形,為企業提供雲計算的基礎平臺。喻思成透露,廣東是製造大省,現在正在邁向智能製造,如何讓更多廣東和惠州傳統製造業「上網」,與雲計算、物聯網等支付平臺相連接,是阿里雲未來努力的一個重點方向。

 

  那麼,傳統製造業又該如何「上網轉型」?

 

  阿里雲在大會上提出了具體解決方案:為機器裝上ET大腦,用人工智慧技術揭開「新製造」時代的面紗。

 

  記者在大會現場獲悉,ET是阿里雲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目前已具備智能語音交互、圖像/

視頻

識別、交通預測、情感分析等技能。

 

  「阿里雲ET下一步將

應用

到製造業中,用大數據AI技術協助企業分析生產過程中的全鏈路數據,實現生產效率提高、庫存周轉率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提升等目標。」喻思成在現場表示。

 

  其後,阿里雲數據科學家閔萬裡以城市交通管理為例,分享了基於阿里雲大數據平臺治理擁堵的情況。

 

  惠州市本土企業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董事長陳春霖也在演講中表示,通過發展智能製造,可以實現從人工管理升級成自動智能管理,有助於提高生產和運行質量;通過設計階段的仿真,可以提前試錯及早發現問題,並不斷完善設計。

 

  15日上午的主題大會期間,阿里雲還發布了一系列合作進展。針對中國製造2025,阿里雲宣布與華中數控展開合作,雙方將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工作規劃與實施方面開展合作,推動製造裝備從「數控一代」向「智能一代」升級。

相關焦點

  • ET大腦:NASA的向量,阿里雲的絕對值
    但云服務市場卻很有可能卡在了賣的東西住戶不買帳這個難點上。於是無論阿里雲還是其他雲服務提供商,紛紛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人工智慧這家新店上。根據 IDC 的統計數據,2014年阿里雲已經成為了國內市場第一。截止2016年,阿里雲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之一。但市場的高度佔有,也意味著最先觸碰市場天花板。
  • AI養豬?阿里「ET大腦」究竟在做什麼?
    在國內,百度、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被賦予了AI新時代的開創重任。一年多前,阿里發布人工智慧ET大腦。去年12月,阿里雲在雲棲大會上正式宣布,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輔助醫療、環境治理、航空調度等全局能力為一體的ET大腦,全面布局產業AI。與此同時,阿里雲還首次公布了ET大腦的Logo。   在具體應用方面,阿里雲的ET大腦也進行了多項探索。
  • 阿里健康與阿里雲醫療AI合體 共建並升級ET醫療大腦 - 中國日報網
    每年的雲棲大會都是「黑科技」的競技場,醫療科技領域的新動向也備受矚目。21日,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吳泳銘與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出席雲棲大會阿里醫療AI專場,聯合宣布共建阿里醫療人工智慧系統——ET醫療大腦,並將其升級為2.0版本。
  • 阿里開啟「ET醫療大腦」2.0,未來「AI醫療」前景到底如何?
    阿里雲闖入網際網路+深水區,「ET醫療大腦」2.0開啟9月21日,在杭州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吳泳銘與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出席雲棲大會阿里醫療 AI 專場,聯合宣布共建阿里醫療人工智慧系統—— ET 醫療大腦,並將其升級為 2.0 版本。
  • 阿里雲ET城市大腦「超能力」也太6了!
    上周,阿里雲發布《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描繪了一幅阿里雲ET城市大腦助力下的未來生活藍圖。AI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什麼樣的AI才是真正的「城市大腦」呢?而「高智商」的城市大腦需要滿足三個標準:能夠實時處理超大規模全量多源數據(整體認知),能夠洞悉複雜隱藏規律(機器學習),能夠制定全局最優策略(全局協同)。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首個成功落地杭州的阿里雲ET城市大腦,這位「高智商學霸」自2016年正式啟動後,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樹立起了行業標杆。
  • 三大技術論文入圍 ACM MM,阿里雲的城市大腦會是 AI 的未來嗎?
    在最新披露的第 25 屆 ACM MM 會議資料中,共收到 675 篇論文,來自中國阿里雲的三篇論文同時入圍,其中有兩篇論文將在 10 月份的大會上做口述報告。縱觀此次阿里雲的三篇技術論文,都是阿里巴巴神秘機構 iDST 基於阿里雲城市大腦項目做出的研究,內容涵蓋交通事故識別、人流軌跡判斷以及交通數據樣本的匯總等方面。
  • 遠觀近看阿里雲ET平臺 如何開啟AI落地新風潮
    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這代表著雲計算與AI等技術將更密切融合。實際上,阿里雲在架構升級之前已經在內部孵化了強大的AI平臺能力——ET大腦,ET大腦於2017年12月由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裡正式公布。
  • 平頭哥首款晶片玄鐵910曝光 阿里雲呼喚全面上雲時代
    此外在本次大會上,阿里還公布了自研平頭哥晶片的最新消息。雲計算的拐點,也是阿里雲的拐點「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時代拐點的來臨。」,從煙囪架構到統一微服務平臺,支持敏捷創新、秒級數據智能;智聯網AIoT,阿里雲提供自研高性能雲端AI晶片、豐富的端側生態(100+種傳感器、200+晶片模型)、雲邊端一體化的智能平臺(300+行業算法模型)以及產業AI(十個行業大腦),讓企業只需關心業務本身。
  • ET工業大腦讓中策橡膠的生產數據「開口說話」
    自2016年開始,中策橡膠與阿里雲合作,企業正式「上雲」,優勢不斷顯現。「生產線以前都是需要人力進行橡膠塊的分揀,引入了阿里雲的人工智慧技術後,生產線變得非常聰明,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人為的偶然因素對產品品質的影響。」中策橡膠副總經理張利民說。
  • 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癌症早篩AI、ET工業大腦等入選
    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意念可控假肢、騰訊的癌症早篩AI—騰訊覓影、阿里雲的ET工業大腦、清華大學的石墨烯「人工喉」、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聯合研發的醫用納米機器人等被評為首屆智博會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智博會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名單。
  • 為什麼聯通沃雲可以開啟多雲管理新時代
    多雲管理,拓展百家優勢為了推進「混改」工作進一步深化,落實與阿里巴巴、騰訊的戰略合作協議精神,適應雲計算市場競爭形勢,2017年11月聯通集團分別與阿里雲、騰訊雲籤訂雲計算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通合同,在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等領域進行全面合作。作為多雲時代的一站式平臺,聯通沃雲多雲管理平臺應「雲」而生。
  •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10月6日清晨5點45分,上海臨港的新晉 網紅海灘已經迎來國慶長假的大批遊客,其中一千米的海岸線上就聚集了一百多人。天空中忽然飛來一架無人機,原來還有15分鐘就要漲潮了,無人機不斷發出警報、提醒遊客潮汐將至,並敦促遊客離開,提醒大家隨手帶走垃圾。
  • 賽博格時代已開啟,新突破使人類和AI融合成為可能
    從始至終,大腦都是我們身體上最「神秘」的部分,作為「總司令」控制著我們的行動與思考。這團軟綿綿的東西包含著成千上萬的神經組織,有著極其精細的內部結構。如果能與計算周密的機器結合在一起,那潛在功能將變得強大的不堪設想。雖然真正的半人半機器人的結合體只是出現在科幻小說中,但科學家在人體與機器融合的道路上的探索從未停歇。
  • 踐行新基建,數夢工場聯合阿里雲,助推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5月14日,在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柯橋區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與杭州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紹興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數夢工場將聯合阿里雲,助推新基建時代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 外媒稱人造蛛絲開啟服裝業新時代:可製造防彈衣
    外媒稱人造蛛絲開啟服裝業新時代:可製造防彈衣 2017-03-16 14:53:53 來源:參考消息網 原標題:外媒稱人造蛛絲開啟服裝業新時代:可製造防彈衣
  • 「章魚機器人」:開啟軟體機器人新時代
    原標題:「章魚機器人」:開啟軟體機器人新時代   想像非常美好,但對研究人員而言,在現實生活中製造出能替代電池、電路等剛性部件的柔性零件,一直是橫亙在研製軟體機器人道路上的「攔路虎」。麻省理工學院(MIT)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主任、機器人專家丹妮拉·魯斯稱:「在傳統機器人身上,大腦、電子設備、電池,這些零件都很堅硬。軟體機器人是一個新領域,令人興趣盎然。」
  • 雲棲TechDay再次走進阿里雲創新中心-新基建專場活動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以「新基建 新機遇」為主題,匯聚阿里資深專家團、企業嘉賓、行業用戶等等,共同探討在「新基建」建設熱潮下,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在創業行業的融合應用,讓技術賦能創新創業。雲棲Techday暨雲棲技術分享日,以雲棲小鎮為主陣地,由阿里雲集合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菜鳥網絡及眾多合作夥伴主辦,針對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移動開發、網絡安全等多個領域頂級技術專家的技術分享,讓創業者第一時間了解世界前沿技術。
  • 膀胱癌診療新進展,開啟免疫治療新時代
    但最近有了好消息,以程序性細胞死亡-1(PD-1)及其配體(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在尿路上皮癌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極大地提升了臨床療效並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近日,羅氏診斷PD-L1 (SP263)抗體檢測(免疫組織化學法)作為國內首個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療伴隨診斷在華獲批上市,標誌著我國正式開啟尿路上皮癌免疫診療時代。
  • 平頭哥的首顆 AI 晶片對阿里雲來說意味著什麼
    酷愛花式起名的阿里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含光」為上古三大神劍之一,與2個月前發布的嵌入式CPU「玄鐵」和1個月前發布的系統晶片平臺「無劍」遙相呼應,武俠兵器陣營又添一員。2018年4月,中興遭遇晶片危機。同月,阿里收購嵌入式CPU公司中天微,並宣布開始研發神經網絡晶片Ali-NPU,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
  • Dictée-Emprise et féminicide
    最終升級為家暴。Lynda : « C』est très paradoxal parce qu』à l』extérieur, il parle de moi, il me met sur un piédestal (為某人捧場), je suis une princesse, et à la maison, c』est tout le contraire, il me rabaisse, et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