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城市 — 融合生長·合作共享」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將於12月3-5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海口市攜手阿里雲將在2號館B005展位共同展示科幻小說中未來城市樣子。
當智能化的交通實現之後,通過AI分析,可以根本性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別稱「椰城」的海口是典型的旅遊城市,全市常住人口為232.79萬人。2019年,海口市接待國內外遊客到達2820.39萬人次,比2018年增長5.6%,人均逗留1.46天。雖然海量遊客給海口帶來了巨額的營收,但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交通壓力。
海甸島是海口的城中島、島中城,位於海南母親河南渡江的入海口,是一個典型的三角 洲島嶼,海甸島也是海口市最大的島嶼。需要出島上班的海甸島居民每天要通過三條路,人民橋、和平橋和世紀大橋,開車需要從海甸五路到人民大道再開出海甸島。「每天上下班的早晚高峰堵得很厲害,到了節假日就變得可怕了。」家住在海甸島的王先生每天需要開車上班,面對早高峰的堵車他已經習以為常。「前年春運,本來想著去親戚家過年,結果在人民大道堵得太厲害,根本趕不上飛機,不得不改籤成晚上的機票。」
1實現城市治理智能化已成趨勢
要想從本質上改變海口市的交通情況,就要實現城市治理智能化,要基於智慧城市的建設頂層設計下開展的城市大腦建設。
2018年,海口市政府和阿里雲合作,「打造富有海口特色的全國綜合性城市大腦標杆是我們的目標。」一直以來,海口市科工信局局長朱軍非常關切海口市城市交通情況,他表示,「海口的『城市大腦』就是要讓整個海口市做到居民出行全程綠燈。」想做到全程綠燈,需要城市大腦對整個海口市的交通進行即時分析,相關產品就要針對海口市交通的特點,在落地過程中需要進行相應的產品優化與定製。其實,從2016年的杭州數字治堵起步算起,阿里雲城市大腦相關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已超過4年,因此關於城市道路交通方面,阿里雲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基於此,阿里雲利用雲計算、AI視覺分析技術和AI深度學習等多種前沿技術,對前端多種傳感器沉澱的多源異構數據進行多維度實時融合計算,這可以實現對城市交通的微觀、中觀和宏觀的多層次實時在線分析,並對海口的信號燈系統進行實時的優化控制。同時通過機器學習算法不斷優化迭代數據融合算法和信號配時算法,這樣可以讓整個城市大腦的交通優化方案更為精準。因為通過智能交通AI信號優化系統,可以根據區域內行車流的情況進行數據的資源分析和AI配置。
令朱軍局長欣慰的是,通過城市大腦優化,海甸島每天的早晚高峰期可以做到每15分鐘更新紅綠燈的調優方案,對比實施之前車輛平均行駛速度提高了7%,行車耽誤時間降低了11%左右,而海甸島的居民已經明顯感受到通行帶來生活的改變。
「現在從海甸島出發上班基本不會堵車,往常需要10分鐘才能過的路口現在基本不需要停車,正常速度就行,省油不說還不用提前40分鐘出發做堵車的準備。」王先生對現在海甸島的交通非常滿意。「以前在周末帶家人出島休閒、度假,時間和心情上多多少少都受到堵車的影響。現在不開出太遠基本不會堵車,可以隨時隨地出發,比之前方便太多了。」王先生感慨到。如今,海甸島不僅可以讓居民一腳油門開出海甸島,更能讓110、120、119等各種車輛的一路暢通,這對海甸島的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又加了一份有力的保障。滿足這些就要依託AI信控輔助系統及信號雙向互通,構建自主申請信號優先安全通行的應急保障體系,通過這個改善之後,車輛通行的時間比之前縮短了很多。「接下來,海口市會在多個路段借鑑一期的成功經驗,實施AI信號燈的優化系統建設。」朱軍局長表示。
2城市大腦讓海口走向智能化
不僅是交通部分,行政、醫療服務等方面,基於智慧城市的建設頂層設計下開展的城市大腦建設正在海口市逐漸進行著。
目前,海口市城市大腦分為一期和二期建設。海口市城市大腦一期建立了1+2+2+N的智慧城市機制,基於全市一朵雲、兩個中臺、兩個入口、N個服務場景,打通了國家省市區市級的數據煙囪。而城市大腦形成了上千億條的數據池,支撐著海口市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五大領域的場景,因此,要想搭建這樣一個城市大腦絕非易事。阿里雲智能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姚臻負責海口城市大腦建設,他深切地體會到搭建這樣一個臺子的不容易。海口市現有的應用系統主要以單部門、單業務應用為主,這樣不僅造成了系統的重複建設,而且難以有效地支撐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海口市原來市政信息系統建設較散,難以有效支撐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治理大格局。
據了解,海口市的數據資源共享不足,難以滿足業務協同與智能決策分析需求,各部門信息採集自成體系,數據標準不一,部分數據結構性缺失,增加數據共享難度。
由於海口市信息產業發展水平不發達,因此難以支撐企業參與國內外競爭,從信息人才到資金投入以及產業結構都亟需調整。對於海口城市大腦的技術團隊來說,首要解決的任務就是要讓停留在辦公室的數字資源變為數字資產並融合貫通。過去的城市管理多多少少都存在「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等城市信息化發展的難題,姚臻表示,這就需要用數據思維重塑海口市的城市管理模式,提高海口市的綜合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3椰城市民雲讓一切在雲端上進行
在海口城市大腦的建設中,非常典型的是一款為便民服務打造的APP--椰城市民雲。
椰城市民雲歷經4個月的需求調研、迭代開發,於2017年12月14日正式上線。而在整個椰城市民雲的研發過程中,阿里雲技術團隊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省市眾多委辦局自建不同形式服務和數據的整合。「這需要利用阿里雲數據中臺技術,」姚臻表示。想要解決信息孤島,就需要建立椰城市民雲公共服務支撐平臺,這樣可以統一服務對接規範後把省市各個委辦局自建公共服務上線到椰城市民雲。截至目前,椰城市民雲聚合了海南62個省市部門、16個國有企業的472項掌上公共服務,惠及市民和遊客已突破163.5萬;230萬左右的海口市民,目前已經有130萬的下載量。提到椰城市民雲的應用,朱軍局長讚不絕口。疫情期間,海口的居民可以通過椰城市民雲查到自己的健康碼,並且市民的不動產登記、社保、公積金等都可以通過椰城市民雲查詢,遊客可以下載椰城市民雲了解海口的旅遊景點情況。椰城市民雲裡集成了多個電子證件,如今對於海口市的車主來說,出門不需要帶行駛證。2018年的春運大堵車朱軍局長依然記憶猶新,「由於當時還不能預約過海車票,許多市民開車到海口排隊。如今市民可以通過椰城市民雲提前預約汽車過海的時間,並預購過海車票。」醫療的改善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海口城市大腦一期的建設中,海口市屬6家公立醫院實現診療結果互通,12家公立醫院實現統一預約掛號,「市民生病如何需要轉院進行治療,現在是不需要重複做檢查的。」朱軍局長表示。如今,海口市已經實現了網上醫院門診的預約。對於需要住院的市民,病患可以通過椰城市民雲提前查詢到具體的醫院、科室的床位空閒情況,並根據自身病情前往就診入院。
4增強民眾獲得感是城市大腦的使命
「海口市民通過一個APP就可以漫遊省市各個委辦局的公共服務。」朱軍局長自豪地表示。
自2017年12月14日正式上線以來,截止2020年4月30日,椰城市民雲排名前3的服務分別為社保、公積金和海口公交查詢,合計服務次數分別為2285萬次、2045.4萬次、671.2萬次。截止目前,海口政務中心從原來的31個「專窗」到現在的19個「一窗」;審批大廳忙閒不均的排隊現象基本消失;網約車經營許可業務辦理時長從15天減少到5天,提速3倍,材料從10份減少到5份,跑動次數從2次變為1次。「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改善服務性政府為目標是海口城市大腦的首要目的。」朱軍說到,「就城市交通這方面,未來,海口市要從而根本性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緩解城市擁堵。」近幾年,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在參照海口的模式來建設城市大腦,城市大腦已經成為海口市政務信息化基礎設施,由一個高速運轉的CPU不斷提升政府的服務效能。
2020年5月29日,「海口城市大腦」榮獲IDC 2020年度亞太區智慧城市(SCAPA)行政管理領域大獎。朱軍局長感慨到:「IDC能授予此獎項,是因為海口城市大腦的技術和功能都在亞太地區處於領先地位」。IDC也表示,海口城市大腦能夠實時處理城市情況並為城市的公共安全、交通、醫療等領域提供服務。
5未來,海口將走向更加的智能化
關於海口城市大腦二期,朱軍局長表示海口有自己新的想法。
通過城市大腦打通企業、政務方面的聯繫,城市大腦二期可以更精準地為企業、投資者服務,比如自貿港投資將有哪些政策可以享受。並且,對於在海口投資的企業來說,從工商註冊到稅收、繳付,甚至在海口生活等方方面面,城市大腦二期將進行全程服務。「百萬人才進海南是一個目標,對人才的服務是關鍵。」 公安登記、人事購房、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一系列相關的民生,一站式服務人才落戶海南是海口城市大腦二期的初衷。「未來的遊客、投資者、人才等到達海南、海口後,一定會和國內其他地區有不同的感受。」朱軍局長堅信,交通方面,當智能化的交通實現之後,通過AI分析,可以根本性提升城市交通效率。而海口將推動全程的政府服務,讓城市會思考、讓生活更美好、讓資源更優化、讓治理更高效,這也是海口城市大腦的終極目標。海南省已經在整個數據共享建設過程中用了大概三年左右的時間,海南全省已經實現了全省政務雲的統一、邏輯上的整合統一。如今,海南正在向自貿港邁進,數位技術的持續升級,既是為了滿足自貿港整體建設,更是為了改善民生服務。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