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耕細作篤前行,與「懂行人」一起,打造新業態下的未來智慧醫院)
華為中國政企醫療業務部總經理 盛凱
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人口老齡化、人類疾病譜和生態環境等也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的廣大醫護人員、各級醫療機構作出了巨大的奉獻,尤其是公立醫院在防疫抗疫的過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疫情也催生了醫療新業態下的新變化,傳統醫療信息化邊界被打破,按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標準,加速行業數位化轉型,打造引領業態革新的「未來智慧醫院」已勢在必行。
其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中長期醫療行業布局,以及智慧醫院服務分級評估標準的推出,已明確了智慧醫院的發展方向。「雲、大、物、移、智」等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也驅動著傳統醫療向智慧醫療的數位化轉型升級。
華為自身就是數位化轉型的積極實踐者,並將轉型中的經驗教訓總結形成了方法論和解決方案以賦能各行業轉型。我們相信,這些對醫療行業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當然,醫療行業有著自身的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繼續抱著對行業的敬畏之心,攜手「內行」合作夥伴,持續加強戰略投入,助力醫療行業加速實現數位化轉型。
與「懂行人」一起,深耕細作,砥礪前行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認為,「懂行」需要不斷深入行業的生產決策系統中,理解關鍵業務場景轉型需求,並將數位技術與需求相融合,攜手「內行」的合作夥伴,打造真正符合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釋放轉型的真正價值。在醫療領域,華為一直在深耕細作,厚積薄發,與行業客戶和合作夥伴一起,探索行業新模式,樹立新標杆,打造新業態下的未來智慧醫院。
未來智慧醫院的建設方向是以人為本,讓5G、雲、人工智慧等融入其中,並持續演進。華為以此構築了包含「五新」要素的智慧醫院框架:以新技術為基礎,向患者提供就醫新體驗,向醫護人員提供診療新模式,向管理者倡導新運營;同時秉承開放共贏的理念持續構建新生態,聚焦醫療行業核心業務場景,持續創新,最終使醫療行業達到全感知、全聯接、全智能。
智慧醫院的建設是一個持續演進的、系統性的工程。華為時刻以患者為中心,聚焦關鍵業務場景,為智慧醫院提供全新模式的整體設計和架構規劃。
打造雲化轉型升級的智慧醫院
隨著國家分級診療政策導向的深入推廣,醫共體、城市醫療集團紛紛成立,如何在醫療集團與醫院之間、醫院與社康中心之間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等成為醫療集團整體醫療信息化體系建設的新挑戰。我們認為,醫院面向醫療服務的敏捷架構雲轉型已迫在眉睫,即通過構建線上線下、院內院外一體化的智慧醫療服務雲平臺,為建設區域醫療中心、促進分級診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供技術支撐,讓患者方便快捷地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北京醫院就已通過華為混合雲實現了醫院管理、資源、數據應用的協同融合和分層部署:不僅很好地承載了網際網路醫院中的圖文諮詢、視頻門診等重點業務,更解決了早高峰掛號、問診等集中需求帶來的業務挑戰,而病患隱私醫療數據等所涉及的業務則放在本地,由華為雲管理平臺實現多雲統一精細管理、統一使用流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家醫院還藉助這朵「雲」迅速開展了針對新冠肺炎的在線諮詢和自測服務,不僅及時緩解了民眾的焦慮,還有效分流了醫院線下診療的壓力。
構築全聯接醫療物聯網的智慧醫院
今天,物聯網正在讓萬物互聯、萬物感知和萬物智慧加速成為現實。華為在智慧醫院的建設過程中也在積極協助客戶實現數據融合、服務融合和管理融合。在這背後,醫療物聯網正是關鍵——通過各種傳感設備,集中向業務系統傳輸數據,並將這些數據信息傳輸至雲端或其他設備(即各種「物」)進行數據交換或分析,最終促成醫療智慧全融合。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攜手華為打造超一流醫療物聯網,已經成為醫療行業銳意創新的又一成功典範。藉助醫療物聯網,成功解決了武漢亞心醫院遇到的管理難題,不僅為醫院科學決策提供支撐依據,更實現了醫院的精細化管理,包括全院導航、人員和資產定位、醫療廢物管理、智能輸液、生命體徵監測、醫療行為監測分析、冷鏈管理等。在幫助亞心醫院降本增效、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也為未來的智慧醫院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開創醫護診療協同的智慧醫院新模式
智慧醫院以患者為中心,構建了醫患之間、醫生之間、醫護之間的聯接系統,實現為患者全生命周期提供健康服務的角色全聯接、醫療健康服務業務的全協同,以及數據的全共享。在這個過程中,華為攜手客戶通過建立「院前」「院中」「院後」的一體化服務體系,重塑整個醫護業務流程,實現疾病診斷和治療模式的創新。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攜手華為打造了面向醫護智慧醫療的遠程醫療系統ICT基礎架構,建設了遠程醫療監管服務平臺,實現與各省同級平臺的業務互聯互通,覆蓋河南全省500餘家醫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家醫院聯合河南移動、華為等共同啟動了疫情應急防控遠程系統建設,組建了18支系統安裝分隊奔赴河南省18個地市、108個縣的130家醫療機構,展開了遠程移動查房、院前急救、遠程培訓、遠程會診、遠程手術操作等相關服務,有效提升了醫院的疫情防控與救治能力,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強有力的參考方案。
讓AI全面融入智慧醫院建設
數位化技術的發展,為患者提供了更高質量的診療、更好的就醫體驗,並持續不斷地推動了醫療服務創新。在這個過程中,AI與醫療行業的融合不斷深入,並在提升醫療效率、提高診療能力以及實現精準醫療等方面都被寄予厚望。華為通過「AI+醫療場景」的模式賦能醫療健康,並推動先進診療水平以醫療AI的形式下沉到基層,賦能基層醫療。
華中科技大學和華為共同打造的智能創新實驗室,聯合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華為雲、藍網科技等共同研發了一套基於AI技術的面向新冠肺炎肺部CT影像量化分析系統,可實現單病例全自動精準量化結果的秒級輸出,提升了疫情期間醫生對新冠肺炎診斷的效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基於循證醫學原則的診療知識庫,華為正在幫助全世界的醫生在診療時作出正確決策。同時還與醫院攜手,藉助「MED TALK」平臺開展聯合創新,圍繞醫療影像、基因組學分析、藥物研發和可穿戴設備等進行深入交流,並通過華為EiHealth醫療智能體,從離散複雜的醫療數據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形成「知識」,最終轉化為方便可用的醫學科研服務。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深入踐行智慧醫療
智慧醫院不是新技術的堆積,技術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聚焦核心業務打造智慧的內核。同時,智慧醫院也是一個不斷迭代的概念,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個「智慧」也在不斷成長。未來的智慧醫院,將不僅僅是一個醫療機構,更將成為一個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一個智慧醫療大健康產業全聯通的生態。
「新基建」時代,華為將繼續深耕醫療行業,聚焦核心業務場景,融入新技術驅動傳統醫療服務向智慧醫療服務轉型升級,提升服務效率、水平,確保服務質量、安全,讓醫療資源更加均衡。華為還將攜手廣大客戶和合作夥伴一起砥礪前行,不負韶華,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用智慧醫院的建設成果來推動智慧醫療的發展,促進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成功,為我國衛生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實現服務社會、造福民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