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產需要引路人

2020-10-18 Alter聊科技

順勢求昌的科技巨頭和房地產企業不缺少合作的共識,在利益分配上也存在短時間內無法調和的矛盾:房地產眼中的智慧地產,主體是地產,智能化是手段;可對一些科技巨頭而言,智能是不可違背的趨勢,地產不過是智能化的載體罷了。



文|Alter


1999年微軟推出了一部名為「Microsoft Smart Home」的廣告片,用6分鐘的時間描述了這樣一幅畫面:

當你推開家門的那一刻,燈光亮起、窗簾拉開、舒適的音樂隨之響起,動動嘴唇發出指令,電視就會自動播放喜歡的節目。如果準備晚餐時發現雞蛋即將用完,只需要可掃描包裝盒上的條形碼,雞蛋就會被放進電腦裡的購物車……

可能微軟也沒有料到,這則廣告片在後來的20年裡成了智慧人居的指路明燈,吸引了無數的參與者,打磨出了這樣或那樣的案例。直到AI、IoT、5G等新風口出現,仍有一批探索者在朝著熟悉的方向布局。

有些遺憾的是,幾十年的時間裡出現了N多種實現路徑,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缺少可以「觸摸」的樣本。

01

套娃式進化

問題出在了哪?

只需要盤點近五年的市場動態,就不難找到解釋的通的答案,因為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已經迭代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單品智能。

2014年前後的智能硬體熱讓人深有感觸,儘管大多數創業者在風口過去後倒在了沙灘上,還是留下了許多有趣的智能單品。

僅以小米為例,先後推出了小蟻攝像頭、小米空氣淨化器、小米智能手環、雲米淨水器等智能硬體,後來幾乎所有的家電廠商都開始智能化,空調、電視、冰箱、洗衣機等都貼上了智能化標籤。

這個階段的智能還處於單品智能的階段,典型特徵就是,想要連接人與物先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App,但經歷了幾次蹩腳的體驗,也就逐漸失去了新鮮感。

為這個階段的單品列個名單的話:智能燈、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智能冰箱、智能窗簾、智能洗衣機、智能空調、智能電飯煲、智能掃地機器人……幾乎每個品類都讓人又愛又恨。

第二階段:聯動智能。

到了這一階段,單品智能的痛點被太多人吐槽,不少企業開始整合旗下的智能單品,嘗試進行物與物之間的連接。

還是以小米為例,2015年初首次披露IoT戰略,到了2016年底的時候,小米已經投資了77家生態鏈企業,其中30家發布了產品,16家年收入過億,3家年收入過10億……只要一個App就能連接生態鏈上的所有智能單品。

除了小米這樣的生態鏈企業,也冒出了一些集成商,將多個公司的智能單品集成到一個系統下,比如歐瑞博、Control4等廠商。不同品牌的智能單品,終於有了聯動的可能,只是還沒有出現定製化的聯動場景。

第三階段:智能家居。

萬物互聯的概念開始落地,物與物之間的連接,不再依賴某個集成商或某家廠商,而是建立在統一的標準和協議上。

一個理想的場景:A公司的智能門鎖可以控制B品牌的智能燈,當門鎖被打開的一剎那,客廳裡的燈光就亮了起來。如果這樣的場景聯動可以被推而廣之,距離微軟廣告片裡描述的畫面也就不遠了。

現實當然沒有那麼順利,所有的巨頭都想一統江湖,Bluetooth、Zigbee、Wi-Fi等智能家居控制方案無不成了巨頭的角鬥場。

智能家居的落地也開始派系化,有巨頭信奉安卓法則,只做平臺和服務,不與合作夥伴在產品上進行競爭;也有巨頭篤定蘋果哲學,自己做產品佔領市場,然後尋求獲得更多的連接。兩個派系的爭奪至今沒有答案,智能家居的落地也一直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第四階段:智慧地產。

前兩年被提及最多的還是IoT,近兩年全然被AIoT的說法取代,因為「網際網路下一幕」的人工智慧,徹底「攪亂」了智能家居的業態。

比如WiFi路由器的使命還未達成,智能音箱的出現幾乎讓智能家居的前期積累歸零,谷歌、亞馬遜、蘋果,再到國內的百度、阿里、小米,無不在智能音箱上排兵布陣,除了語音交互,最大的誘惑就是智能家居的控制權。

置身其中的科技巨頭們逐漸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智能家居的戰爭愈發兇猛,想要掌握核心話語權,還需要從源頭入手,比如直接與地產商合作,通過產品預裝或解決方案上的合作,在智慧地產領域完成搶跑。

這種階段式的進化過程在很多產業可以找到案例,但智慧人居又有所不同。每個階段並非是替代的過程,而是並存的局面,就像一些科技巨頭已經開始布局智慧地產的大棋,電商平臺上熱賣的仍然是各種智能單品。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

比如科技和地產雙重背景的實地打造了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在業界首次將家居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由室內家居到戶外社區,通過統一智能家居、社區物流、配套商業服務、智慧機器人等設備的高效協同調度與數據互聯,提供社區內全場景智慧生活解決方案;

再比如綠城試圖找到第三方平臺解決集成和兼容問題,為客戶提供一致的體驗;就連家電巨頭海爾也親自下場,進入地產業並著手建立了5G智慧家庭實驗室......只是大多數地產商選擇了「試一試」。

如同俄羅斯套娃一般,智慧地產的大格局下一層套著一層,代價就是一道道數據壁壘。

02

聯姻和矛盾

如果從數據壁壘的角度出發,似乎更能理解科技巨頭們涉足智慧地產的初衷。

一組不怎麼樂觀的數據:目前歐美國家智能家居的滲透率已經超過35%,日本和韓國的滲透率超過25%,而在中國這個數字還未達到5%。

對於這樣的結果,國內智能家居產業鏈上的所有玩家都應該蒙羞,而消費者冷淡的態度,恰恰折射了智能家居的行業亂象:

一是決策成本過高。套娃式進化的代價就是在智慧人居的大生態之外,形成了無數個小生態,當消費者想要購買一款硬體產品時,需要考慮與家中其他設備的兼容性,以及後期產生的替換成本,即便一些公司開始打造智能家居樣板間,對降低消費者決策成本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二是心理落差太大。或是為了市場教育,或是為了討好資本,不少創業者喜歡需求AI噱頭包裝貼金,繼而在技術沒那麼成熟的條件下強行落地。這也成了消費者不買帳的另一層原因,在一次試錯之後發現營銷和實際體驗存在太大的落差,致使消費者心裡已經先入為主認為智能家居就是個幌子。

由此來看,智慧地產可能是唯一「治本」的選擇。

就智能家居的維度來看,科技巨頭們可以落地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有利於改觀用戶對智能家居概念的認知,同時智能家居的「鏈式效應」也直接影響著用戶的後續決策,勢必會選擇與現有系統兼容的產品,有利於生態鏈的構建,並且在商業變現上有著更大的彈性空間。

而從整個智慧地產來看,打通了智能家居的環節後,有機會向智慧物業、智慧社區、智能安防、智慧建築等領域滲透,甚至和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大布局形成協同,無異於找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金礦。

事實也是如此,百度、阿里、騰訊、華為、京東、小米等科技巨頭齊齊相中這片肥美豐厚的應用標地,塗鴉智能、商湯科技等AI獨角獸也順勢進入。

只是結果並沒有預想中那般美好,大多數合作仍停留在備忘錄或者計劃的層面,即便有了落地的案例,也多半是智能窗簾系統、智能安防系統、智能空調系統、智能新風系統等用戶感知沒那麼明顯的場景。

原因也不難理解,科技巨頭們謀求的是智慧地產的入口。比如阿里雲提出了「ONE ID,ONE DATA,ONE SERVICE」的理念,通過統一帳號、統一數據及統一服務,幫助房企向服務運營商的轉型。阿里雲看似在其中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一邊是大大小小的供應商,一邊是房地產企業,也變相「掠奪」了智慧地產的數據主權。

而站在地產商的立場上,選擇試水智慧地產,本質上還是在房地產步入新一輪下行周期時的轉型需要,恆大進軍汽車產業,碧桂園深耕機器人市場,莫不是如此。那麼當智慧地產的風口到來時,頭部的地產企業顯然不願為他人做嫁衣,腰部的地產商也在權衡與單一巨頭捆綁的不確定性風險。

簡而言之,當AIoT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如火如荼,順勢求昌的科技巨頭和房地產企業不缺少合作的共識,在利益分配上也存在短時間內無法調和的矛盾:房地產眼中的智慧地產,主體是地產,智能化是手段;可對一些科技巨頭而言,智能是不可違背的趨勢,地產不過是智能化的載體罷了。

聯姻雙方的不同訴求直接拉長了智慧地產的落地周期,數據壁壘近乎無解,又增加了利益分配的隱形壁壘。

03

等待引路人

如此再來梳理智慧地產的進化史,微軟在20年前的廣告片就像是一個「陷阱」。

打個比方:

一群人站在了道路的起點,有網際網路廠商、硬體廠商、運營商、工程服務商、地產商等等,微軟就像是裡面最聰明的一個人,自告奮勇地告訴大家終點就在某個方向。

然後所有人都朝著那個方向湧過去,才發現想要走到終點需要翻越兩座大山,渡過三四條河流,可手中沒有攀登工具,也沒有過河的船,只能選擇繞過去,結果離終點越來越遠。甚至沒有人想過是不是可以回到原點,乘著飛機直接去終點呢?

回到智慧人居的情景中,1999年的時候連PC都還沒有普及,距離智慧型手機的出現還有近10年的時間,微軟的廣告片未免受制於時代的局限性。一個既定的事實,打造智能家居的過程中人為製造的重重壁壘,反倒成了智慧地產成熟落地的包袱。

有地產背景的玩家似乎更能明白其中的癥結,實地在重慶的全場景智慧社區就是例子。

為了打通智慧社區中的數據壁壘,實地通過健康服務機器人、智慧物流機器人等諸多單品,智慧廚房、智慧浴室等場景化解決方案,以至於研發一整套的SLS智慧人居系統,以解決非結構化數據的痛點。甚至為了連接家庭和社區商業,自主打造了海綿創客學堂、實地書坊影院、逗號精品生活超市、家有健康門診等多種新業態。

算一筆經濟帳的話,實地的選擇儼然不是一個「聰明」的方案:倘若採用阿里雲那樣的解決方案,不僅在軟硬體上無須投入太多的資源,或許還能在流量和商業生態上得到阿里的垂愛;可從更長遠的打算上,智能和地產本就是鮮花與土壤的關係,一旦地產商缺少持續深耕的決心,智能化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可以借鑑的是麥肯錫在《智慧城市:數位技術打造宜居家園》中的觀點,在旁觀者的立場上給出了誠懇的建議:

智慧城市建設應避免單兵作戰,協同合作、多方共贏才是王道。各企業應充分發揮所長:平臺型企業積極打造智慧城市大腦;應用服務商深耕交通、農業、醫療等垂直領域;硬體提供商以硬核技術入局。而對於層出不窮的新興技術,應先做加法,再做減法,以便確保這些技術能夠真正解決市民痛點,提升價值。

現實卻偏偏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以百度、騰訊、阿里三大網際網路巨頭為例,既在與國內大大小小的地方政府進行城市大腦上的合作,又在交通、農業、工業等垂直領域親自下場,同時還伴隨著一起接著一起的投資併購。並非是BAT不理解麥肯錫的「善意」,而是自身真金白銀般推行了近五年的時間,智慧城市的建設仍不溫不火,如果採用麥肯錫的方案,智慧城市恐怕在二十年內都沒有落地見效的可能。

同樣的道理,雖然智慧地產的業態遠不及智慧城市那般龐大,寄希望於第三方推動智慧地產的進化,恐怕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就好像有人搗騰出了一塊智能面板,就喊出了「重新定義智能家居,智慧地產的革命性動作」的口號;有人拼湊了一份AI解決方案,就可以在資本市場中變相圈錢。在智慧地產的大蛋糕下,幾乎所有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奔著商業前景築起了一道又一道數據和用戶認知的壁壘。

而市場需要的,恰恰是實地這樣敢於「單兵作戰」的引路人,回到智慧地產的原點,打造一個可以觸摸的樣本,還原智慧地產應該有的形態,化解用戶認知上的種種謎團,反向疏通市場上存在的壁壘,繼而找到一條正確的路徑。

萊特兄弟將飛機送上天之前,沒人相信重於空氣的飛行可以實現,而後才是飛機產業的黃金時代。

智慧地產大抵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地產智慧化運營榜單及研究報告》案例徵集
    存量時代的開發商需要轉變思維模式,由依託土地開發的「產銷模式」轉向精細化運營的「資管模式」。在地產開發商努力向運營服務商轉變的同時,出現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項目的高度同質化,相同的服務、相似的策略、雷同的消費體驗…….同質化降低了地產項目的競爭壁壘,地理位置似乎成為了項目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究竟該如何破局?
  • 《邊境之旅》引路人詳細介紹 引路人獎勵領取方法
    導 讀 邊境之旅引路人怎麼獲得,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都比較關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邊境之旅引路人的相關信息
  • 博銳尚格受邀參加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並進行「商業地產智慧...
    「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據年會主席、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介紹,今年商業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博銳尚格作為建築運維領域數字智能服務商,其執行總裁竇強博士獲邀在大會上進行了「新基建時代的商業地產智慧運營」的主題演講,與參會者分享了在新基建大背景下,如何通過數位化解決商業運營複雜多變的問題。
  • 打通圈層圍繞剛需 實地地產集團持續優化智慧人居生態系統
    具有科技基因的實地地產集團,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貫穿全生命周期智慧人居的解決方案。在11月27日36Kr「2019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上,實地地產集團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羅劍威發表了題為《打造智慧人居生態系統》的演講,闡述了智能時代下地產行業發展的關鍵是數據驅動,並展示了實地在科技地產領域構建生態系統的探索與實踐,為科技如何賦能地產行業發展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 表格控制項SpreadJS助力明源雲,打造更智慧的地產生態鏈
    近日,葡萄城正式籤約國內領先的地產生態鏈數位化服務商——明源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明源雲),雙方在地產數位化實踐和等方面達成共識,共同推進工程建造數位化發展,打造更具智慧的地產生態鏈。
  • 光合+:未來20年,地產行業的機會在智慧社區
    光合+從前介諮詢、智慧化設計、智能化工程施工開始,再到長期的運營維護,全面支持地產和物業公司實現智慧社區完整生命周期。 光合+擁有十餘項專利和十餘項軟體著作權,自主研發物業管理手冊與SAAS系統,擁有自主規劃諮詢團隊、物聯網團隊和工程團隊。
  • 富力地產籤約南沙小烏村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典型
    原標題:富力地產籤約南沙小烏村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典型不久前,富力地產與南沙區東湧鎮小烏村籤署前期服務協議,富力地產將通過產業規劃與引進,將小烏村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示範項目。籤約當天,在小烏村黨委書記何錦柏、村主任郭柏林、富力地產廣州公司董事長兼城市更新集團總裁肖明、富力城市更新集團南沙公司副總經理沈鵬等領導見證下,富力地產與小烏村順利籤約。
  • 「智慧社區」獲2大獎項,海康威視深入地產用戶達成多項深度合作
    12月9日,CIOC 2020未來峰會在上海召開,首屆2020 CIOC中國地產數字力測評成果也於會上隆重發布。經國內TOP房企、物企CIO和專家組共同推薦,海康威視憑藉解決方案綜合實力和推動房企數位化轉型方面的努力,摘得「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科技領軍企業」榮譽稱號。
  • 做好昂揚奮進的學生引路人 劉延東教師節前親切看望師生
    要找準短板,在教師教育綜合改革中深化改革、把握規律,真正實現總書記對「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的要求,培養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優秀教師隊伍。隨後,在參觀學校創新創業成果展、觀摩師範生培養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劉延東時而悉心傾聽,時而細心詢問。
  • 中國鐵建地產集團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戰略協議,雙方同意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共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充分發揮雙方在行業內的資源、技術優勢,共同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地產行業市場的深度融合,形成智慧城市建設聯盟,在TOD綜合開發、產業導入、運營服務等數位化、智慧化建設領域深度合作,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生活。同時,雙方還將在聯合創新與標準制定、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推進行業國產化等層面深化合作。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發揮導師引路人、同路人作用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發揮導師引路人、同路人作用 作者:李海顏 發布時間: 2020-10-10 19:42
  • 藍光地產突破傳統地產圈革故鼎新,為用戶打造特色優居體驗
    藍光地產成立於1990年,經過30年的穩健發展,藍光地產已正式邁入「新經濟轉型穩健發展」階段。在網際網路+的背景之下,藍光地產把目光聚焦於網際網路領域,開展科技藍光的戰略模式,並於成立了專注於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上海藍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同時結合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為業主提供後居住時代的生活解決方案。
  • 彎道籌碼:物流地產的正反面
    遠洋資本副總經理林川稱,「未來五年,遠洋資本擬投資480億元,獲取總規模超1300萬平方米的物流地產。」類似情況在地產領域並不少見,近年來,在房企的多元化布局方向中,物流地產赫然在列。房企通過設立獨立的物流地產板塊主導開發運營是目前房企布局物流地產較為主流的模式。以萬科為例,其早在2014年就涉足物流地產,先後進駐廊坊、貴陽和武漢。
  • 創造一種價值,凝結一個社群,國銳地產打造高品質生活
    正值地產行業轉型之際,國銳集團以「升級產業+科技引領+健康生態+綠色發展」為方向,迎合消費者對購房地段、社區智能化、健康性、安全性等訴求的日趨提升,國銳地產認為,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加速變革時期,智慧+地產成為發展主流路徑。
  • 他是深圳地產圈潮汕隱形富豪,瓦泥工成為地產大亨,自稱「潮州佬」!
    在深圳地產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老闆,圈內人多尊稱他為「龍哥」。不只是因為他掌舵的地產帝國名聲在外,精品眾多,更多是因為他身上有一股與眾不同的豪氣和江湖情結,而也正是他身上的這一特質,奠定了他今天在圈子內的地位,造就了今天的星河帝國。他,就是星河控股集團董事長——黃楚龍。
  • 語文教師要做兒童閱讀的引路人
    作為甘肅省特級教師,徐世贇在長期的一線教學中發現,孩子們是熱愛閱讀的,只是他們在閱讀起步時需要有成年人的協助,「語文教師需要樹立大語文意識,要做兒童閱讀的帶領者和引路人。」
  • 大咖齊聚上海共話海外地產投資機遇
    CCIM協會、IREM協會日本分會、加拿大CCIM協會、臺灣CCIM協會、韓國CCIM協會代表團共同探討地產投資與資產管理在亞太的最佳實踐。Lanning分別從政府政策發展、美國地產市場投資與資產管理經驗借鑑等方面進行專題分享;融僑中國首席投資官、副總裁康紅恩先生、新城控股集團聯席總裁陳德力先生、博思恩資本創始人馮劍雲先生從開發商未來投資戰略、開發商如何對商業地產資產進行改造、資本如何對接開發商等方面進行分享。
  • 城市涅槃 創變地產——2020(第十三屆)山西地產年度盛典暨太原市房...
    全省地產界、金融界以及社會各界領袖人物及媒體代表近400人應邀出席,共同參與山西房地產業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共同回顧2020年城市建設和地產行業發展的風雨徵程,傾聽行業的堅定「答案」,奏響地產涅槃的凱歌,表彰樓盤創變的匠心。
  • 智領航 築未來 | 擁抱數字創新,開啟地產行業轉型的新階段
    目前,在「新基建」的驅動下,地產行業正在積極尋求將數位技術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產品服務中,向智慧型地產企業邁進。在建築行業與數位技術加速融合的時代背景下,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與中國房地產業共同成長,依託「數字大腦計劃2020」的全棧實力,長期服務於恆大、碧桂園、萬科、保利、融創中國、中海地產、綠地、華潤置地、綠城、龍湖等房地產領袖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以敏捷、智能的智慧IT融合解決方案,讓更多數位技術深入商業地產的規劃、建設和管理之中,在有效降低數位化建設與運營成本,提升地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
  • 寧波首場綠色科技峰會召開 業內專家探討地產發展新方向
    寧波首場綠色科技峰會召開 業內專家探討地產發展新方向 2017年09月07日 08:31:37來源:中國寧波網記者 周科娜 實習生 吳玥   9月2日下午,全經聯寧波地產創新俱樂部綠色科技專委會攜手海爾集團寧波分公司共同舉辦的第一場綠色科技峰會在寧波開元名都大酒店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