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科技基因的實地地產集團,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貫穿全生命周期智慧人居的解決方案。在11月27日36Kr「2019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上,實地地產集團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羅劍威發表了題為《打造智慧人居生態系統》的演講,闡述了智能時代下地產行業發展的關鍵是數據驅動,並展示了實地在科技地產領域構建生態系統的探索與實踐,為科技如何賦能地產行業發展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智能時代下地產行業以數據驅動發展
傳統的房地產企業以金融驅動的方式發展,物業及其他配套作為銷售道具出現。該模式缺點在於售賣交易後,社區的運營容易與用戶的生活需求脫節,安全、出行、環境衛生和其他生活配套設施的問題,都將成為用戶的痛點。羅劍威提出:「智能時代的地產行業應該往數據驅動的方向發展。」
圍繞用戶的核心剛需,圍繞「住」這個核心的場景,實地逐步構建起了生態系統。科技地產不是「黑科技」的簡單疊加。從做單品智能,到連通多品智能,如果沒有挖掘出其中的數據價值,就沒有效果。所以以數據驅動構建生態系統,既是房地產企業構築綜合競爭力護城河的關鍵,也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方向。這個變革,類似於手機的進化,跨越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時期;科技地產也需要依靠數據驅動,實現真正的商業模式根本性的升級。
圖:實地地產集團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羅劍威
三步探索實踐開啟智慧人居新時代
在科技地產的發展探索中,羅劍威介紹了實地集團邁出了三步有益的實踐。第一步是打通多場景用戶數據。這一步驟實際上是打通三個圈層:「家」、「社區」和「社區商圈」,三個圈層分別對應「智能家居設備」、「智能社區設備」和「社區配套服務」。通過打通三個圈層中用戶與物聯網設備的關鍵數據,逐漸累積形成了龐大的用戶資料庫,從而得到越來越精準的用戶畫像。這個圈層打通對於進一步深層次挖掘用戶剛需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第二步,圍繞用戶剛需,提供極致體驗。在用戶入住之後,需要幫助用戶解決生活各方面的問題。如hachi 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解決了社區內送貨、送外賣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問題。如逗號集市,除了擁有品類豐富的食材攤位,還設有多渠道智能收銀系統、網上商城線下配送等服務,致力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實地生活體驗。再如家有健康的微診室,用戶不出社區就能完成多項健康檢查項目與基礎診斷。微診室由兩部分構成,其一是擁有近百種常見病藥物的智能藥櫃,其二是無人診室,患者可掃碼入內,根據自身的需求或醫生建議檢測項目,並聯繫線上醫生進行問診。
特別是近日媒體紛紛關注報導的hachi auto 無人駕駛通勤車運營,是實地打造智慧社區通勤服務,解決大中型智慧社區「最後一公裡」出行痛點的關鍵動作。hachi auto落地運營後,用戶告別了傳統社區通勤的「人等車」,利用手機APP就能提前約車。系統收到下單指令後,hachi auto將會到達預約的站點等候,用戶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和乘車碼兩種方式驗證上車,然後車輛將自動行駛至設定的目的地。自hachi auto無人駕駛通勤車在廣州實地·常春藤落地運營以來,已有近500人次進行了約車,車輛累計行駛超400公裡,共為用戶節省了上百小時的出行時間。hachi auto無人駕駛通勤車的落地運營,是實地全場景智慧社區在出行場景的強化和補充。
第三步,建立生態系統,實現網絡協同的商業變現。智慧人居的生態系統不僅限於單一維度的應用。羅劍威就指出:「地產這個場景雖然好像是『住』,但其實是『衣食住行用』都有,所以不得不要把所有的維度,至少是關鍵的維度、各種滿足用戶需求的可能,都要去進行研究。」實地通過自建以家有健康社區醫療門診、貝瑞母嬰店、海綿創客學堂、實地書坊影院為代表的社區配套,建立起覆蓋健康生活、社區安防、通勤物流、智能零售、文娛教育五大應用場景的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從家中到社區的互聯,讓社區的服務全方位覆蓋用戶的每一個生活場景,實現全場景智慧社區的落地,為用戶開啟智慧人居新時代。
圖:實地地產集團持續優化智慧人居生態系統的實踐引發行業思考
持續引領科技賦能地產
實地一直秉承著敢為人先的「創新基因」,始於地產而不止於地產,不斷將科技與生活連接,洞察挖掘用戶需要,用創新打造領先於行業的人居品質。藉助智能產品、數據分析、生活配套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實地以此為主線來逐步構建智慧人居系統。在高端人才投入上,設立了技術工程院,對具有用戶價值的前沿技術研究持續投入資源。在業務研發與應用上,實地或自建或孵化了一系列的智能產品和社區配套服務。
繼實地智能樣板房在惠州、太原等地相繼亮相後, 今年8月,實地在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國內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更優質的智慧生活,必然關注的是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區的關係。在科技時代,誰能落地場景,深挖出場景背後的用戶需求,誰就能贏得未來。
通過以科技賦能地產,13年來實地已拓寬賽道,在拓展傳統地產的疆域上取得階段性成效。而這種戰略方向,也正在成為許多房企的共識。實地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作為生態系統運作的資源支撐,再集合自有社區資源以及社會服務資源的整合,實現智能硬體、智慧服務、智能生活的融合,最終成為美好生活的服務提供商。而實地將持續引領科技賦能地產、賦能人文生活的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