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特寫 | 羅劍威:打造全場景社區營造生態系統

2020-11-29 觀點地產網

觀點地產網 「實地並不是單從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去做智能化,而是打造全場景社區,營造一個生態系統。」羅劍威說道。

已到夏末,海南東南部的陵水縣有些陰晴不定,上一秒是碧空如洗,下一秒也許就瓢潑大雨。8月7日,在剛下過雨的傍晚,實地集團聯席總裁羅劍威如約走進了博鰲直播間。

高大挺拔,風度翩翩,這是對羅劍威的第一印象。與我們見面前,他剛剛在2019博鰲房地產論壇參加完主題為《2048,未來30年地產暢想曲》的精彩對話。

在當天的對話中,負責實地科技業務的羅劍威闡述了科技對於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以及智慧社區的打造等看法。

這家華南起步的房企在經過近13年的發展後,相較其他老牌的傳統房地產開發商,更多展現出來的是年輕、求變、創新的另一面。

「實地是一種跨界,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新物種,我們既懂地產,也懂科技,而且跟地產場景結合得非常好,所以有各種各樣的嘗試。」羅劍威說道。

做智慧人居源於基因

據羅劍威透露,實地董事長張量從2006年回國開始就已經在接觸科技,也做過一些投資和創業,那時候就已經在嘗試與探索科技,所以企業「生下來就已經自帶基因」。

在羅劍威看來,中國「衣食住行」中唯獨「住」這個場景技術含量是最低的,沒有被網際網路化的,但又是中國人最為關注的。所以,通過科技化、網際網路化「住」的方式,可使得人美好生活的願望更得以實現。

 「智慧人居領域的社會價值非常大,對於商業的創新也是有巨大的空間的。」羅劍威說道。

對於經歷轉型陣痛的地產行業來說,智慧人居可以說並不是新名詞。或許外界更為關注的是,實地集團所推崇的智慧人居有什麼不同? 

羅劍威給出了答案:實地並不是單從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去做智能化,而是打造全場景社區,營造一個生態系統。

也就是說,智慧人居並不會僅停留在家庭這個單一場景中,也不僅是在智能面板上控制幾處開關、照明等,而是聯合家庭、小區、配套商業,將三個圈的服務打通,實現萬物互聯。

而關鍵的就是,如何達成互聯?實地打造的全場景智慧社區,已從智慧家居到戶外社區,通過聯動智能家居設備、智慧機器人、社區物流系統,配套相應服務的高效協同調度與數據互聯,提供全場景生活解決方案。

通過自行研發的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與Bingo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等設備,實地集團在業界首次將家居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

在錄入訂單信息後,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便可自動規劃路線,除了能規避障礙外,通過與門禁及電梯數據的打通,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還可打開門禁以及呼叫電梯,實現自動上樓,送貨到家。用戶可通過人臉識別、掃碼或輸入取件碼等身份認證方式取貨。

在家中,住戶通過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可將個人與社區醫療服務終端,微診室的健康檢測系統打通,實施同步用戶的血壓,心率,體溫等數據。

在連結數據方面,去年實地踏出了重要的一步,正式提出構建SLS智慧人居系統的戰略設想。

走出實驗室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大部分房企在地產項目基礎上與騰訊、京東等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後端嫁接各種技術服務模式來解決智慧人居方案,實地則是有自己的研發團隊。

「智慧社區的生態很大,也不可能說我們一家百分之百全部做,但是核心的、有技術競爭力的東西我們會做。」羅劍威說到。

舉例而言,在智慧社區生態裡面,視覺毫無疑問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優勢,所以實地其中是有一個團隊是專門在做視覺的。

在羅劍威的邏輯裡,在做到生態閉環之前,實地必須得有核心能力,尤其是技術能力,真正掌控這些關鍵東西後,才能把握和支持實地整個智能社區大產品研發的速度。

更為重要的是,實地以上的探索已經走出研究室,真正進入應用階段,在實地全國的項目實現鋪開落地。據悉,繼實地智能樣板房在惠州、太原等地相繼亮相後,此次實地拿出了一個更領先的新作品。

在8月8日,實地集團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在重慶永川薔薇項目真正落地。

「這不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實驗室,是真正會落地在我們社區裡的。」羅劍威說到,「這給大家展現了我們未來在實地所有樓盤裡面的標配應該是什麼樣的;所謂的智慧人居,我們目前能提供的產品是什麼樣的。」

羅劍威接著追加了一句,「當然背後我們還有很多的黑科技在不斷地研發,有些還沒有到已經可以產品化的階段。」

羅劍威認為: 「實地是一種跨界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既懂地產,也懂科技。和地產商相比,我們有科技公司的基因;和科技公司相比,我們有場景,我們自己能做地產。」

相關焦點

  • 羅劍威:做智慧人居是源於實地的科技基因
    觀點地產網訊:8月7日,2019博鰲房地產論壇現場,實地集團聯席總裁羅劍威在博鰲直播間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專訪。據悉,實地集團發展「智慧人居」業務已久,也於去年正式提出構建SLS智慧人居系統的戰略設想。羅劍威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對於實地而言,以智慧人居為代表的科技業務並不是簡單的多元化,而是核心戰略,甚至是實地的基因所在。對於為何發展智慧人居,羅劍威表示,中國「衣食住行」中唯獨「住」這個場景技術含量是最低的,沒有被網際網路化的,但又是中國人最為關注的。所以,通過網際網路化「住」的方式,可使得人美好生活的願望更得以實現。
  • 打通圈層圍繞剛需 實地地產集團持續優化智慧人居生態系統
    在11月27日36Kr「2019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上,實地地產集團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羅劍威發表了題為《打造智慧人居生態系統》的演講,闡述了智能時代下地產行業發展的關鍵是數據驅動,並展示了實地在科技地產領域構建生態系統的探索與實踐,為科技如何賦能地產行業發展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 從海岸、森林到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系統各國有何妙招?——博鰲亞洲...
    博鰲亞洲論壇日前在京發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案例報告》,報告從汙染治理、生態系統管理和保護、綠色能源、綠色生產、綠色生活和綠色金融六個方面,詳細分享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的成功案例,總結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經驗。
  • 美圖秀秀社區活躍度不斷攀升,打造優質內容生態
    美圖秀秀社區活躍度不斷攀升,打造優質內容生態2020年上半年,雖然影像美化行業受到疫情的衝擊,用戶規模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美圖秀秀的霸主地位依然不容動搖。近年來,美圖秀秀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搭建內容生態,使其成為愛美人士的活躍社區,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拉新和留存的目標,夯實了其在圖片美化界的根基。具體來看:首先,利用持續迭代的產品更新,美圖秀秀強化了內容處理和分發等工具屬性,有助於更多圖片內容的產生,並為內容曝光提供了技術支撐。
  • 全場景生態一周年,蜻蜓FM答卷幾何?
    昨天(11月26日),蜻蜓FM創始人張強宣布了一組最新的全場景生態數據——過去一年,蜻蜓FM音頻全場景生態月活躍用戶達到1.3億,全年增長近30%;智能設備單日收聽總時長進入2500萬小時大關。全場景生態全場景生態,是蜻蜓FM增長的核心關鍵詞。它源自2019年1月蜻蜓FM的部署:以蜻蜓FM的音頻內容為紅線,串起智能音箱、網際網路電視、OTT電視盒子、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硬體產品,布局一個隨時隨地、用任何智能設備都可以收聽音頻節目的全場景生態網。
  • 紅點社區打造3套社區智慧安防建設模式,伍堡社區煥發新活力!
    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一線,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區採用了智慧社區防疫平臺、出入口控制系統、社區防疫二維碼、視頻監控系統、紅外測溫設備、人臉識別技術、非接觸電梯控制技術等多類型的智慧手段進行防疫,極大的提高了社區治理與疫情防控水平。
  • 不再中轉 成都將2.5小時直飛博鰲
    本月下旬,成都將再添一條新航線,使得成都與博鰲之間的距離縮短至2.5個小時。今天,小錦從海航成都營業部獲悉,本月27日起,海航將新開通成都至博鰲直飛往返航線,為公商務、旅遊、度假等旅客出行搭建起高效的便捷通道。
  • 中海物業服務質量全國領先,科技物管打造智慧社區
    精細、長效地做好樓宇硬體設施的維護與保養,重視發展公司物業保值增值的專業能力是中海物業低調務實的優良傳統,公司通過設備機房標準化、集約化維保、設備設施三級保養機制及「雙大班」的管理模式,對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規劃,通過機房遠程監控系統、設備設施管理平臺、集約化維保系統、能耗管控平臺等信息化平臺,實現標準化、智慧化的專業管控,形成全程無憂工程服務鏈體系。
  • 蜻蜓FM宣布全場景生態1.0已部署完成 月活躍用戶數破1億
    DoNews 1月22日消息(記者 向密) 蜻蜓FM營運長肖軼宣布,蜻蜓FM全場景生態1.0已部署完成。憑藉這一戰略,蜻蜓FM成為國內首家生態流量MAU(月活躍用戶數)破億的在線音頻平臺。會上,蜻蜓FM還對外宣布總用戶數突破4.5億。肖軼表示,全場景生態,是蜻蜓FM對「流量寒冬」的前瞻性應對舉措,通過與移動網際網路及物聯網行業的深度結合,蜻蜓FM以音頻內容為核心,串聯上下遊產業鏈,構建出了全場景生態這一新型流量增長方式。
  • 志願者招募 | 「大地之舟」生態建築輪胎牆打造
    工作說明:每天早上9:00到景陽中學,項目講解工作安排,10:00-12:00打造輪胎牆12:00-14:00午餐休息,講解生態知識。14:00-18:00打造輪胎牆。18:00結束工作。從所在地往返景陽中學的交通費用自理,中午提供學校食堂午餐。
  • 工商管理學院打造心理育人生態系統
    聽說工商管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心理育人生態系統,在心理育人工作上卓有成效,那到底有什麼特色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吧! 大學要做立德樹人的工作,我們就需要讓樹紮根,伴樹發芽,讓每一棵樹健康成長,讓心理育人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
  • 浙江鄞州打造「熱帶雨林式」生態系統 孵化創新活力
    林波 攝中新網寧波11月12日電(記者 林波)集聚更多更優的「種子」,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營造更加適宜的「氣候」,讓創新的激情競相迸發,實現撒下一顆種子、長出一片森林的裂變效應,這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正打造的「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
  • 西山甲一號打造「第五代住宅」:演繹現代化生態科技系統
    由兩大實力國匠金隅嘉業、房地置業於京西打造的科技人居項目西山甲一號對外開放後便得到了市場的關注和好評。 據了解,西山甲一號將配備多項現代化科技生態系統,與項目現有的生態環境相融合,打造「第五代生態」住宅類產品。 西山甲一號負責人介紹,城市住宅現狀,推動住宅更新換代。
  • 文化廣場發布未來三年規劃 打造劇院生態系統
    積極貼合政策,打造劇院生態系統    都說文化是體現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資源,人文興,則城興;人文悅,則城美。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在描述上海未來願景時,韓正表示,上海要建設「令人嚮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著力打造人文之城。
  • 產品分析報告:愛奇藝,打造「蘋果園」生態系統
    從2017年中國網絡視頻市場AMC模型可以看出,愛奇藝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並且欲打造一個集視頻、文學、遊戲、直播、漫畫、商城、票務於一體的「蘋果園」生態系統。1.2.2 戰略定位與騰訊視頻依靠騰訊強大的社交關係鏈不同,愛奇藝主打青春時尚,以IP為中心深度挖掘各項業務,打造多元化產品品牌矩陣,形成愛奇藝「蘋果園」生態系統。
  • 建設國內一流棒壘球場館,打造未來社區紹興樣板
    項目以「共享共建,營造未來運動社區」為設計理念,重視建立場館與城市、周邊社區的聯繫與依託。考慮賽時賽後的不同需求,將競技體育和公眾健身結合,創新採用亞運會場館及賽後體育文化中心與社區聯動開發的組織模式形成「運動新地標」。
  • 打造一個生態系統,你就贏了!
    而這種開放性,就在於企業要構建並維持某種良好的、共生共贏的生態系統。所謂企業生態系統,可以借鑑「企業有機體理論」的視角和觀點,將企業視作自然界中的有機體,也即自然界中的某個個體,以此來探討不同的個體之間的生存、發展以及競合等關係。
  • 以先進信息技術為核心,打造尖端智慧社區系統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現有的社區治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於是,以網際網路技術為核心的智慧社區由此應運而生。以網際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社區治理方式極大地提高了社區治理的效率,增強了社區居民的生活體驗。智慧社區以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科技為基礎,為社區治理增添了智慧「大腦」。
  • 北京朝陽區觀音堂社區打造廣場微景觀
    「微景觀 大幸福」觀音景園社區多彩空間打造項目自6月份開展以來,通過居民意見徵集,挖掘社區居民志願者,通過議事協商和民主決策,按照居民意見制定廣場微景觀打造方案。在整個項目活動中,觀音堂社區與社區物業、微景觀環境維護隊志願者聯動出力獻策,社區居民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為觀音景園微景觀的打造提供了多方力量。觀音景園廣場發布會共分為多彩空間打造各方的工作總結、環境維護隊志願者表彰、社區居民活動三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