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籌碼:物流地產的正反面

2021-01-10 同花順財經

7月20日,遠洋資本有限公司宣布領投信良記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3億元人民幣再融資,此筆投資一舉創下了2019年國內餐飲供應鏈領域的融資金額之最。

成立於2013年2月的遠洋資本在投資界不算老字輩,本次闊綽出手讓業內頗為驚訝。事實上,房企大手筆布局物流地產早已不是新鮮事。近年來,由於看好其土地資源、高投資回報等優勢,物流地產成為意圖實現彎道超車的房企爭搶的賽道。然而在硬幣的另一面,隨著競爭的加劇,電商平臺自建物流興起,回報周期綿長帶來的盈利挑戰也愈發明顯。

資本競逐物流賽道

遠洋集團在物流地產的排兵布局始於2017年底,繼率先在嘉興南湖實現「破局落子」後,其陸續在天津、武漢、西安等熱門城市布局11個物流地產項目。2018年年底,遠洋集團發起設立了物流行業專項股權基金,信良記的投資資金即來源於此。

資料顯示,信良記為一間餐飲供應鏈領域的企業,擁有可覆蓋全國的冷鏈物流體系及20萬畝養殖基地、9個食品加工工廠。事實上,在信良記之前,遠洋資本已投資了九曳供應鏈、鄭明現代物流、駒馬物流、壹米滴答、發網等冷鏈、城配幹線、倉配、零擔等物流子賽道企業。遠洋資本副總經理林川稱,「未來五年,遠洋資本擬投資480億元,獲取總規模超1300萬平方米的物流地產。」

類似情況在地產領域並不少見,近年來,在房企的多元化布局方向中,物流地產赫然在列。房企通過設立獨立的物流地產板塊主導開發運營是目前房企布局物流地產較為主流的模式。以萬科為例,其早在2014年就涉足物流地產,先後進駐廊坊、貴陽和武漢。2015年6月,萬科撤銷物流地產事業部,設立獨立品牌「萬緯」。2017年7月,萬科與銀團斥資790億元收購了普洛斯,成為中國最大的物流地產運營商。

萬科2018年年報顯示,其物流地產2018年新獲取項目64個,合計可租賃物業的建築面積約為494萬平方米。「萬緯」經過四年發展,已進駐42個城市,獲取124個項目,可租賃物業的建築面積約971萬平方米,其中已運營項目62個,穩定運營項目平均出租率為96%。

此外,溢價收購其他物流地產商的資產或是聯合傳統物流品牌也是大部分玩家入局的主要手段,如綠地參股東航物流混改試點、碧桂園購買中集產城25%股份、榮盛發展籤約菜鳥網絡打造智慧物流科技園等。

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在越來越窄的賽道上,部分房企選擇通過具備專業性、差異性特點的冷鏈、醫藥等細分市場布局。遠洋與萬科即選擇以冷鏈作為突破口,據悉,萬緯冷鏈也已進入11個城市,覆蓋了國內一線城市及內陸核心城市。復星旗下星泓資本則在2014年與國藥控股合作,通過醫藥倉儲設施切入物流地產,意圖打造醫藥物流網絡體系。

市場蛋糕惹人垂涎

房企的紛紛布局證明了其看好物流地產廣闊的發展前景。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3.3萬億元,佔GDP比重為14.8%,物流運行效率穩中上升。隨著電商和第三方物流迅速成長,市場已逐步提升現代物流地產要求。今年3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將物流業定義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

然而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高端物流倉儲設施供應的明顯不足。戴德梁行在報告中指出,至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消費品、物流服務等行業對高標準倉庫的需求將達到1.4億平方米至2.1億平方米,而其實際供應只能達到5600萬至6600萬平方米,供應缺口超過1億平方米,短期內市場將維持供不應求的狀態。

長期供需不平衡,致使倉儲空置率逐年下降,推動了行業投資回報率的上行。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報告顯示,北京和上海的高檔住宅投資回報率為2.6%~3.0%;購物中心與寫字樓的投資回報率位於4.5%到5.0%之間,而物流設施的投資回報率則達6.5%~6.7%,其中優質物流設施達到8%以上。

供不應求及高回報率的現狀吸引了眾多資本的競相追逐,物流地產走上前臺。在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增大、電商快速發展的當下,物流地產成為眾房企拓展業務和多元發展的重要陣地。

「如今房企在公開市場拿地越來越難,且成本越來越高。」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表示,房地產企業借物流地產以便土地獲取與增值也是其爭相布局的原因之一。房企還可以通過物流地產結合城市發展導向整合資源,以降低土地成本。

遠洋集團就曾多次提及,由於與生俱來的「地產基因」,"為運營商提供土地、空間"是深耕大物流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前其投資中國物流資產也佐證了這一點。招股書顯示,中國物流資產截至2016年中期運營的項目建築面積為100萬平方米,此外還有110萬平方米的在建項目、90萬平方米的未開發土地,以及360萬平方米的將收購項目。遠洋表示,雙方可共同投資開發以物流產業園為主要形式的工業物業,及獲取配套住宅、商業及辦公用地;投資物流用地,發展和持有運營現代物流倉儲物業;也可與寫字樓開發相結合,形成全面的產業園區開發策略。

盈利挑戰仍然待解

物流地產極富想像力的發展空間,使得房企摩拳擦掌,紛紛布局。不過在硬幣的另一面,物流地產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物流地產和傳統以銷售為目的的住宅地產開發有著本質區別,」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雖說物流地產拿地成本低、成本相對可控,但實際上其與商業地產相類似,是一種經營性的資產。在此情況下,運營能力的優劣就成為房企能否交上滿意答卷的關鍵能力。

其中,在持續盈利上凸顯的短板是擺在房企面前的最大難題之一。「物流地產的盈利模式還有待探究,尤其在目前土地成本較高的情況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財經網表示。事實上,傳統物流地產商收入來源主要包含租金、管理服務費以及土地增值收益等,但物流地產回報周期長,單純依靠上述收入來源難以實現資金的快速回收。

以萬科為例,儘管已是國內物流地產的佼佼者,但其目前主要營業收入以及利潤來源仍是住宅開發。2018年年報顯示,萬科房地產和物業兩大主營業務收入佔據了98.9%的份額;而物流、商業、教育、養老等幾個板塊佔比僅1.1%。進入2019年後,萬科物流地產擴張步伐有所放緩。今年1-6月份,萬科共獲取9個物流地產項目,權益金額僅13.78億元,與去年同期30個新增項目與41.15億元投資金額相比,發展速度明顯下降。

此外,2018年底,萬科旗下僅設立一年多的專業物流地產投資基金就遭遇了新挑戰,進行合伙人變更後,原來出資比例最大的「金主」江蘇信託退出,基金規模也由原有的60億元大幅下降為29.56億元。這與物流地產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盈利模式待解等挑戰不無關係。即使是走上IPO之路的物流地產企業易商紅木,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九個月內,其1.7億美元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以投資為主的資金管理公司,來自物流設施及投資物業的租金收入僅佔31.4%。

不僅如此,物流地產或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房企的財務數據。遠洋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其物業開發業務營業額佔總營業額的86%,物流地產、長租公寓等多元化業務的貢獻率僅為14%。財經網查詢遠洋集團官網發現,其目前的11個物流項目中,7個處於規劃階段,為待開發項目。同策資管7月1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遠洋多元化業務拖累了集團整體的盈利、發展步伐與財務表現,2018年,遠洋營收和利潤雙雙下降,其2018年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率也持續下滑至8.62%,遠低於行業平均值。

「其實物流地產對房企來說是新興領域,而且從利潤上考量,遠遠不能跟房地產開發所能獲取的利潤規模相比。」郭毅指出,物流地產利潤相對微薄,其同商業地產運營類似,需要保持相對較高的出租率和控制力才能實現較好的營收狀況。因此對於習慣高周轉的房企來說,物流地產雖說單個項目成本可控,但需要在全國形成物流網絡,將會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此外,郭毅指出,如今各大電商平臺基本都在自建物流渠道,已不太依託於其他物流地產供應商。例如京東為保障自身供應,持續投入大部分資金進行物流建設,自持倉儲比例逐漸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京東自有倉儲物業80萬平方米,佔其總倉儲面積的8%。蘇寧更甚,2017年底其總倉儲面積達686萬平方米,其中自有倉儲物業達349萬平方米,佔比超50%。房企的物流地產之路,任重且道遠。

來源: 財經網

相關焦點

  • 第一產業集團:一家特立獨行的物流地產新銳
    2015年,隨著萬科、平安不動產、綠地、萬通、合生等多家企業宣布進軍物流地產行業。一時間,物流地產這個一直以來由外資企業強勢主導的藍海市場開始湧入滾滾資本大潮,其中,有一家特立獨行的物流地產商以絕對黑馬的姿態躍到大眾眼前,它就是第一產業集團。
  • 順豐布局物流產業地產 這盤棋要如何下?
    據悉,「順豐豐泰」是順豐在物流產業地產板塊的品牌,主要負責順豐在地產領域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依靠快遞起家的順豐,近年來在快速拓展主營業務的同時,不斷深入探索科技、金融、商業、供應鏈等領域,那麼順豐此番在物流地產領域的布局,又能為其的快速發展提供哪些戰略資源支撐?
  • 如何區分面料正反面
    如何區分面料正反面 2017-04-07 08:54:39 來源:全球紡織網 滴滴,有你的順風快遞!客戶又寄來一塊新的面料樣品,可是正面和反面都好接近啊。
  • 地產黔言沙龍實錄:半「藍海」中的貴陽商業地產
    這告訴我們一個概念,現在的網絡技術或者電商平臺的技術正高速發展,還有現代物流也同樣在高速發展,中國物流行業用了五年時間超過了國外二十年的發展,再加上網絡支付技術,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現在有很多我們的傳統的商業模式和商品的流通模式被顛覆了。那假如說我們還按原來的商業模式來做,那肯定是一條不歸路。
  • 德州撲克籌碼量的優勢,不同的籌碼量有不同的策略
    對於德州撲克無論是現金桌還是MTT錦標賽,絕大部分的允許最大買入大都是100bb即100個大盲,大部分牌手都是這麼多的買入量,儘管如此有時候你會面對一些情況,就是你的籌碼量少於100個大盲,當你和你的對手籌碼量出現偏差時,比如你的籌碼量是對手的2倍亦或者是你的籌碼量少於對手的籌碼量
  • 疫情對於未來商業地產市場的影響預測
    ,未來預計隨著疫情的控制,下半年廣州的大型零售商業地產市場將會有所復甦。,近期由於線上業務量激增,對於物流倉儲的需求有所增長,預計未來疫情對於物流地產的影響也會較小。 另外,物流行業,目前製造業仍在局部復工中,國際物流由於航班限制而有所影響,而和生活相關的冷鏈物流,包括食品、醫藥的物流基本不受影響。
  • 搶灘物流 阿里的盤算
    10億人口的市場潛力是任何一個電商都不會放過的機會,但要抓住這個商業機會,物流成為馬雲的一大心病。海爾日日順的這個物流體系,剛好彌補了馬雲的欠缺,這正是馬雲急需的資源。 —虎嗅 網際網路衝擊下 海爾自我顛覆   一家是國內網際網路巨頭,一家是傳統實業先鋒,為何海爾會選擇和阿里合作?
  • 中信集團:中國尊背後的地產遺夢
    官網顯示,中信旗下房地產業務目前分為:中信泰富地產、中信城開、中信和業、中信資產運營四大板塊。其中,除中信泰富地產業務範疇內包括中高端住宅外,其餘三大板塊業務均以商用寫字樓、城市綜合體建設為主。可以說,目前住宅業務在中信集團整體佔據比重並不大。實際上,這來自於4年前中信地產業務的一次主動收縮。
  • 2020年上半年商業地產資產證券化總結和模式探討
    成熟的美國市場中,REITs和ABS為廣義的商業地產市場提供了2萬億美元的資金,超過了銀行的商業地產抵押貸款規模(1.7萬億美元),但中國當前商業地產的證券化規模不及美國1%。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地產企業要想大規模拓展商業物業,須將輕資產和多元化結合。目前中國城市化正在進入下半場,城市發展模式和房企盈利模式全面轉變。從「產銷模式」到「資管模式」轉變,從「買地造房賣房」向「資產整合優化運營」轉變。
  • 黑石集團聯手第一產業 在物流園區方面展開合作
    觀點地產網訊:6月28日,黑石集團發布消息稱,該集團旗下的地產基金與第一產業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就第一產業在全國範圍內開發建設的物流園區開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第一產業集團於2014年創建於香港,運營總部設在深圳,是一家在現代物流設施開發及運營商,網絡遍布國內一線及二線核心城市,為電子商務、零售業、高端製造業以及第三方物流提供高標準的物流倉儲設施,運營、在建和儲備的倉庫總建築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黑石集團高級董事總經理王天兵表示,物流是黑石的全球投資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地產開發商要變成平臺公司?
    讓人意料不到的是,一家另類的投資基金,卻在這個時間點崛起,依靠收購低價的商業地產最終逆襲成為全球最賺錢的投資基金。這家基金就是在全球投資市場名聲大振且近兩年在中國大範圍收購不動產的黑石基金。最新消息顯示,在收購SOHO中國失敗後,黑石轉而接手了富力商業地產最賺錢的物流產業園區。
  • 考研準考證是否印正反面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考研動態>正文考研準考證是否印正反面   考研準考證不能正反面列印,只能單面列印。
  • 地產方法論|宏觀和企業行為視角下的地產新舊周期之變
    監管層對地產行業實施的「三道紅線」政策,無疑對地產行業發展是一個重要的標誌性事件。隨著政府一系列融資管控政策的出臺和「因城施策」理念的落實,使得貨幣對地產周期的驅動力逐漸減弱,我們認為未來支撐地產發展的新周期因素將逐漸回歸行業內生的供需驅動。
  • 少數股東手握重大籌碼否決方案 深赤灣重組意外失敗
    摘要 【少數股東手握重大籌碼否決方案 深赤灣重組意外失敗】同屬央企招商局集團內部公司整合,招商地產的重組方案成功出爐,而深赤灣A(000022)的資產重組計劃卻宣告失敗,9月21日復牌後遭遇連續兩個跌停。
  • 黑石攜手第一產業集團共拓中國物流版圖
    黑石集團旗下地產基金近日與第一產業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第一產業集團在全國範圍內開發建設的物流園區開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黑石集團高級董事總經理王天兵表示,物流是黑石集團的全球投資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亞洲電商的持續快速增長,現代化倉儲空間的需求也將與日俱增。
  • 隱形眼鏡有正反面之分嗎怎麼區分
    原標題:隱形眼鏡有正反面之分嗎怎麼區分 隱形眼鏡是很多近視朋友們的福音,但是同時也是非常傷害眼睛的,那麼隱形眼鏡有正反面之分嗎怎麼區分? 隱形眼鏡多少度不能戴? 隱形眼鏡有正反面之分嗎怎麼區分: 1、將隱形眼鏡輕放在右手食指肚上,最低點沾著指肚,讓四周自然翹起。
  • 萬科產業地產業務歷程:困境中尋找希望,留給萬科的時間不多了「產...
    萬科早在2014年就涉足物流地產,先後進駐廊坊、貴陽和武漢。2015年6月,萬科撤銷物流地產事業部,成立萬科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並在住宅和傳統商辦地產之外,積極拓展消費地產、產業地產,而產業地產的業務重點方向之一就是物流地產。截止到2018年,萬科已累計獲取物流地產項目120個,總建築面積900萬平方米分布在42個城市。
  • 35歲的地產人為啥要慌的一批?
    今天,「如何應對35歲危機」一舉衝上熱搜,35歲的地產人為啥要慌的一批? 地產年輕化的現象越演越烈。很多人在求職時都發現,35成了一條紅線,過了這個年齡,簡歷第一關就已經被刷掉了。
  • 炒股首先要學會籌碼分布,那麼籌碼分布怎麼看?此文講得一清二楚
    理論籌碼分析理論是形態分析的根本基礎,只有透徹地掌握了籌碼分析理論,才可能準確地進行形態分析。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籌碼分布」這個名詞。過去也常用這個詞,但用「籌碼結構」更貼切一些。籌碼分析理論,就是根據籌碼流動的特點,對大盤或個股的歷史成交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其籌碼結構,然後根據這個籌碼結構來預測以後的走勢。
  • 智慧地產需要引路人
    ,主體是地產,智能化是手段;可對一些科技巨頭而言,智能是不可違背的趨勢,地產不過是智能化的載體罷了。比如科技和地產雙重背景的實地打造了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在業界首次將家居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由室內家居到戶外社區,通過統一智能家居、社區物流、配套商業服務、智慧機器人等設備的高效協同調度與數據互聯,提供社區內全場景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再比如綠城試圖找到第三方平臺解決集成和兼容問題,為客戶提供一致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