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應對35歲危機」一舉衝上熱搜,35歲的地產人為啥要慌的一批?
地產年輕化的現象越演越烈。很多人在求職時都發現,35成了一條紅線,過了這個年齡,簡歷第一關就已經被刷掉了。
與此同時,行業內時而爆出年輕上位新聞,90後躋身城市總、條線總經理等要職。小年輕們蹭蹭蹭的往上走,中年人卻舉步維艱。35歲地產人難道都出局了嗎?
要知道,90後都已經步入30歲。小於35歲,意味著85年之前的地產人都不具備投遞簡歷的資格。這段時間,地產降薪裁員的消息也是層出不窮,地產人的現狀就變成:一邊有人被優化,一邊又面臨職場年輕化。可真是雪上加霜!
35歲的地產人都去哪兒了?
一、走專業線路,發揮經驗價值
二、跳到小房企或國企,突破晉升瓶頸
三、先人一步,步入中高層
四、轉行,投身其他領域找新出路
地產人往上走要具備哪些能力?35歲分水嶺來臨之前,地產人要提前做好準備
一、提前規劃,年輕時候多積累
有的人找工作看的是薪資待遇,而有的人看的是在公司學到什麼,或者這家公司能讓自己增值多少。
就像校招的時候,有的人同時拿到幾家房企的offer,但最終選擇的未必是薪資給的最高的那家,而是最能為自己增值的那家。
二、培養可遷移能力,到哪都能發光
什麼是可遷移能力?可以從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跨領域跨工種的才能和技能,稱為「可遷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人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團隊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整合資源能力等都屬於可遷移能力。
三、保持進步,隨時跟上潮流
很多人覺得,房企重用年輕人,歧視中年人,是因為老員工體力差,產出低,不好管,實際情況是中年員工很多人都非常賣力,依然擔心被優化。
歸根到底,地產行業利潤下滑,人才又過度飽和,這讓房企有了挑三揀四的機會。
保持進步才是對抗年齡最好的籌碼。地產這個行業有些管理層五六十歲依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只要一個人願意工作,願意去進步,願意去跟上時代,年齡可能只是一個標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