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知乎的時候,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提問,「35歲了,在現在的公司職位比較穩定,但是往前看沒有什麼大的發展前景了,想辭職去再博一番,又怕丟了這個安穩的環境,很糾結。」
下面大家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求穩好,有的道趁著年輕再拼一次的好。
35歲的確是個不尷不尬的年紀,說年輕,看看每年的畢業生就瞬間想把自己摁在沙灘上,但說老又著實是強說愁了。君不見多少的五六十歲的男士女士們依然在熱情似火的奮鬥在熱愛的工作崗位上。
翻著翻著就發現了一個頗有意思的回答,這個答案說是答案也不算,因為從頭到尾也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選擇。
「如果你有一百萬,現在有兩個投資機會擺在你面前,A是風險小收益也少,但貴在穩定,每年5個點,B是風險高,收益可能會高到30個點,但同樣也可能會是0或者負數,你會怎麼選呢?」
是啊,會怎麼選呢?
相信這個選擇題呢,就像是一萬個人眼中的哈姆雷特那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自己糾結個一百天也選不出個所以然,還是那句老話「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管是選擇35歲辭職與否,還是一百萬高風險投資與否,我們往往盯著的都是向左的好處壞處,向右的好處壞處,紛紛擾擾羅列了一大堆,單單忘卻了這個選擇題的承載體本身,「自己」。
常言道啊三歲看老,三歲的時候就是個外向嘴甜腦子轉得快的娃,三十歲的時候也大多能在與人打交道的職業上如魚得水,而三歲的時候內斂心事重愛思考的娃呢,三十歲的時候也大抵願意秉持著這樣的模式選一個相對安靜的職業。
不是說前者幹不了後者的活,也不是說後者就吃不了前者的飯,而是在發自本心這件事情上,什麼樣的個性在大多時候就決定了什麼樣的行為。
如同選了35歲毫不猶豫辭職的那波人,當他們用一百萬去投資的時候,會選高風險的概率更大一樣。
當然您要說有時候選擇也是身不由己的,不是每個人都幸運的做著自己鍾意的事情。
當35歲時安穩的工作供不了家庭所需,必須要拼一把的時候,哪還管那個自己的意願是在哪個犄角旮旯。
這也就涉及到選擇題的第二步了,甭管原因是什麼,既然選了,那就是落子無悔。
畢竟有時候後悔是個比失敗更加難以忍受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總是需要面對這樣或那樣的選擇,不管自己覺得很容易甄選還是很艱難的抉擇,也全部是自己的感受,於他人來說,說白了不過是終究無法切身體會的事情,自己分析三萬字,其實也許決定只在一瞬間。
或看到某句話,或聽到某句歌詞,觸動了什麼,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比如說呢,寫到這裡就突然想起陳粒的一首歌,叫做《正趣果上果》,識別度很高的空靈聲音配上別致的歌詞別有一番滋味。
你佩桃木降妖劍 他會一招不要臉
哇呀呀呀 輸在沒有錢
你願終老不羨仙 誰料溫柔終老空了長生殿
哎唏唏唏 敗給好容顏
心懷齧雪大志願
被人稱作小可憐
嗚呼呼呼 突樣未成年
本欲歃血定風月 烏飛兔走光陰只負尾生約
噫噓噓噓 真心也怕火煉
人生在世三萬天
趣果有間孤獨無解
苦練含笑半步癲
那我去給你煮碗面
是非對錯二十念
十方觀遍庸人戀闕
自學睡夢羅漢拳
如果是看港劇長大的,那有兩句臺詞一定是記憶深刻,一句是「你肚子餓不餓,我去給你煮碗面吃。」
就像歌詞中寫的那樣,我看你「苦練含笑半步癲」,不若「我去給你煮碗面」。
另一句恐怕就是更耳熟能詳的了,「吶,人活著呢,最重要的就是要開心。」
「人生在世三萬天」,不管因為主動還是被動選了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看看身邊還牽手的,此生便不是孤獨無間。
那,既然選了就繼續往前走吧,順道先幹了這碗雞湯,然後我們,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