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老花眼就可能找上你 錯誤應對方式加速晶體老化

2021-01-09 瀟湘晨報

資料圖 種楠 攝

「看得見紅綠燈,就看不清儀錶盤;看得清儀錶盤,又看不清紅綠燈」「日常戴一副眼鏡、開車換一副、工作時又要換一副,一天要在三副眼鏡間切換」……這些正是近視加老花患者的日常。目前全球有近18億老花患者,中國35歲以上人口有老花問題人群佔比56.9%。記者日前從愛爾眼科舉行的睛新摘鏡手術產品發布會上獲悉,因認知缺失,國內老花患者數量和矯正數量嚴重不對等。

老花眼,又稱老視,是一種生理現象,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而致調節減退,近點遠移,故發生近距離視物困難。老視通常在38歲左右出現,發病高峰在42-44歲左右。

「與近視或白內障不同,老花眼患者通常不會主動就醫進行專業的眼科檢查,普遍選擇不配戴或隨意配戴老花鏡,不經檢查驗光就自行購買老花成鏡。」現行國家衛生部發布的《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行業標準的牽頭起草人、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屈光手術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王錚教授強調,錯誤的應對方式將使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可能加速晶體老化。在發展中國家中,94%的未矯正視力損傷是由於老花。「老花患者普遍認為老花眼不用治也治不了,對其可通過積極手術幹預獲得視覺質量提升缺乏正確認知,這才是改善老花患者視覺健康的最大挑戰。」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手機網民規模達8.97億。網民中50歲及以上人數超1.5億,佔16.9%,「中老年低頭族」正在崛起。「這1.5億網民群體,恰好是老視發病率較高的群體。」中華醫學院眼科分會會員、中國屈光手術學會專家組成員、上海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蔡勁鋒教授指出, 如果該人群同時患有近視或散光,單純通過佩戴一副近視鏡或一副老花鏡根本無法滿足視覺需求。他們需要多副眼鏡不停切換,以實現遠、中、近全程視力。目前很多患者都是因此困擾,才主動來院就醫尋求脫鏡方案。

人類率先攻破白內障、近視、遠視以及散光的手術,老花的手術矯正則被眼科界認為是最難攻克的「最後的前沿」。據悉,現階段眼科開展的晶狀體置換手術,不僅可以幫助患者一次矯正近視、遠視、散光、老花,還可以避免白內障的發生。

通訊員 李鑫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得了老花眼 四類人群可考慮置換人工晶體
    原標題:得了老花眼 只能忍著嗎? 正常距離看不清手機上的字,要拿遠些才行;伏案工作一上午後,抬頭視物竟是一片模糊,要調整半天才能看清楚;原來戴近視眼鏡看書,現在需要摘掉眼鏡離書近些……這些症狀你有嗎?如果有,證明你已經開始加入老花眼人群的行列了。
  • 三焦晶體植入讓老花眼「返老回童」
    48歲駕駛員年檢因視力問題未通過    三焦晶體讓他重燃視力重見的渴望    48歲的呂先生,年富力強,愛好馬拉松運動,還喜歡自己開車。可是,6年前的駕駛員年檢,他被告知,他的左眼視力不夠,沒通過體檢。因為視力的原因,這些年來,他只能放棄自己喜愛的駕駛。
  • 老花眼有治了?這次不是謠言,是未來!
    不過,科學在進步,一些治療老花眼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未來,還真的有可能通過眼藥水來治療老花眼。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最新的研究。先簡單說說,老花眼是怎麼回事?老花眼是眼睛的正常衰老現象,是每個人老了都要面對。這是因為眼睛老化使得晶狀體硬化、變厚、彈性變差,導致的向近距離調焦的能力衰退,所以看近處不清楚,需要用凸透鏡的花鏡矯正。
  • 為什麼40歲就老花眼了,該如何判斷?兩個症狀可以自測一下
    在大家的印象中「老花眼」,似乎就是老年人的專利,只有6、70的老年人才會出現;但實際上,老花眼只是臨床對眼睛生理老化的定義而已,在40歲以後就可能病發!而且,年輕時越是視力好的人,老花眼出現的時間就可能越早一些!人的眼睛就如同照相機一般,當光線從外界進入眼球之後,就會通過兩個「變焦鏡頭」轉化,也就是角膜和晶狀體。
  • 老花眼、白內障能一步到位,恢復正常視力嗎?
    河南商報訊(記者 李佳 通訊員 陳研)最近,總有四五十歲的中老年患者因為視物不清、眼睛易疲勞到醫院找陳彬川就診。「這其實是老花眼或是白內障的一種表現。其實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就像老年人的白髮一樣,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但我們可以預防它的提前到來和發展過快,同時也可以手術改善及治療。」
  • 改善視力妙法,讓你的老花眼來的遲一些
    「 ▼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
  • 白內障、老花眼怎麼恢復視力?老爸植入三焦點人工晶體後再續藝術人生
    久而久之,這老頭自己也煩躁了,天天嚷嚷著問有白內障和老花眼怎麼恢復視力,想將自己的藝術情懷再深造個幾十年。白內障、老花眼怎麼恢復視力,老爸恢復的決心是最大動力到了我爸這個年紀,身邊有白內障和老花眼毛病的叔叔阿姨真不少,可能很多人就是將就著帶個老花鏡。
  • 中國老花眼人群超3.9億 40歲以上超九成視近困難
    「幾乎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正飽受老花眼的折磨。」近日,《愛爾眼科睛新Lens手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該共識將為老花手術臨床應用的安全性、精準性、規範化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眼睛就像一臺照相機,晶狀體類似其中的調焦裝置,當晶狀體逐漸衰老,調節光線的能力減弱,出現視力下降、視近困難時,就是我們俗稱的老花眼,即老視。  據研究,老視通常在38歲左右出現,發病高峰是在42~44歲,幾乎所有患者在52歲時都會出現老視症狀,發病率接近100%。
  • 一臺手術:白內障、老花眼、近視、散光全搞定!
    2018年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最新進展國際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90歲以上人群病發率高達90%以上。在我國眼病致盲的原因中,白內障佔比最高,是危害老年人眼健康的一大殺手!
  • 如何應對35歲危機?35歲的地產人為啥要慌的一批?
    今天,「如何應對35歲危機」一舉衝上熱搜,35歲的地產人為啥要慌的一批? 地產年輕化的現象越演越烈。很多人在求職時都發現,35成了一條紅線,過了這個年齡,簡歷第一關就已經被刷掉了。
  • 35歲後呼吸逐年老化,這些症狀說明你的身體「缺氧」了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每一次呼吸的背後,都有一組肌肉在發揮作用。雖然我們自己無法察覺,但只有呼吸肌有力、呼吸較深時,身體才能通過呼吸獲得足夠的氧氣。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高壓氧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楊晶 湖南省人民醫院老年呼吸科主任 朱黎明 35歲後,你吸入的氧氣在變少
  • 倭黑猩猩也會老花眼 有助於研究為什麼人類比類人猿更為長壽
    2016年11月8日訊,(許永新)據《每日新聞》報導,7日,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發布消息稱,類人猿倭黑猩猩也會同人一樣患上老花眼。這將有助於了解人類的老化過程。該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
  • 35歲以上的人,身體老化與實際年齡差多少?自己做個測試就知道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身體必然會不斷老化,尤其是超過35歲的人將正式踏入衰老的行列,但誰都希望自己衰老的速度能慢一點,有人通過努力使身體衰老的程度低於了實際年齡,有人卻正相反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進行的生理活動都需要有氧的供給,如果肺活量較小,在機體長時間學習、工作、劇烈運動等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時候,就會出現氧供應不足而導致諸如頭暈、頭痛、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不適症狀,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心、腦、眼、腎等重要器官的加速衰老甚至病變的發生。
  • 老花眼吃葉黃素管用嗎 改善老花眼還可以吃這些
    人過了40歲視力會明顯下降,尤其是看書本、報紙的時候,細小的字模糊不清,必須要將書本、報紙拿遠才能看清。老花眼是人體機能老化的一種現象,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 「近視無所謂」,反正老花眼能抵消近視!這是真的嗎?
    一般情況下,50歲後才會出現老花眼,可現在不少人由於用眼過度,40歲開始就出現老花現象了。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慄子 比如: 年輕時近視300度,到45歲出現100度老花。 則看近時只要戴200度近視就可以了,100度老花抵消了100度近視,但看遠處還是要戴300度近視。
  • 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很多公司應聘信息上寫著幾個字:「35歲以下。」正是因為如此,35歲成為了大家眼中的中年危機,這也是所有人逃不過去的一道坎。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 近幾個月身體有這些表現,可能說明你在加速衰老!
    01頭髮變少上了年紀後,身體對營養的吸收能力就會下降,更難供給到頭髮上,因此頭髮容易缺少營養,出現更嚴重的掉發,甚至脫髮問題,尤其是有些男性,中年就已經禿頂了。掉發比較嚴重,或者有較多的白頭髮,可能暗示著身體的機能開始衰老了。
  • 若從圖中看到扭曲線條,那麼你離老花眼不遠了!還有可能失明!
    若從圖中看到扭曲線條,那麼你離老花眼不遠了!還有可能失明!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可以讓我感知到人們的喜怒哀樂、看到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能幫助我們辨識物品,讓我們的生命活動變得有滋有味。但是如果眼睛出現問題,或者是視力模糊,那麼我們的正常生活就會受到威脅。中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個器官都會漸漸衰老,眼睛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