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身體必然會不斷老化,尤其是超過35歲的人將正式踏入衰老的行列,但誰都希望自己衰老的速度能慢一點,有人通過努力使身體衰老的程度低於了實際年齡,有人卻正相反。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自己身體老化的程度與實際年齡差多少呢?
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肺活量的測定。肺活量通俗地講就是呼吸時最大限度地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量,它可反映人體在每次呼吸中最多能吸入多少氧。一般來說,身體越強壯肺活量越大,吸入的氧也越多,因此肺活量常常被用作評價人體素質的一項指標。
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進行的生理活動都需要有氧的供給,如果肺活量較小,在機體長時間學習、工作、劇烈運動等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時候,就會出現氧供應不足而導致諸如頭暈、頭痛、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不適症狀,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心、腦、眼、腎等重要器官的加速衰老甚至病變的發生。
人的肺活量隨年齡的增大會不斷下降,特別是35歲以後,每年會下降5%-10%,組織器官的老化也會隨之加速。所以,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減慢肺活量下降的速度,就可以保證身體有更多氧的供給,從而減慢人體衰老的進程。而多做運動是維持良好肺活量最有效的措施,很多中年人長年堅持運動鍛鍊,肺活量可以與三四十歲的年青人差不多,生理年齡就比實際年齡小很多,比同齡人顯得更年輕。
那麼,如果知道自己的肺活量與自己的年齡是否相符呢?自己在家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做測試。
三四十歲的人連續爬4層樓梯,爬的過程中能夠很自然地呼吸,只是稍感呼吸有點急促,表明肺活量基本正常;如果爬的過程中感覺呼吸困難,大喘氣甚至有出不上氣的感覺,表明肺活量低於了正常標準。五六十歲的人可以少爬1-2層樓梯、爬的慢一點來檢測。
伏地挺身是一種需要屏氣的運動,一次吸氧量的多少與屏氣的時間長短密切相關,吸氧量越大機體的爆發力也越強,能做的伏地挺身次數也越多。研究證實:四五十歲的男性,應當一次能夠連續完成40個以上的伏地挺身,未來10年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就能降低96%。
由此可見,保持一定的肺活量對延緩衰老和防治疾病非常重要,而肺活量是可以通過良好的生活方式來提高和維持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堅持運動,常用的方法有:
深呼吸 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氣,先是把肚子鼓起來,再繼續吸氣使胸腔擴大,這個過程可以心裡慢慢地默數1、2、3、4、5,然後屏住氣再數5個數,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可以逐漸延長屏氣時間,直到屏不住氣後開始下一次深呼吸。
快走或慢走 在平日快走或慢跑等運動過程中,有意識地穿插進行一組20-30次慢吸氣快呼氣式的呼吸,使胸腔擴張最大化,可以反覆多次穿插進行。
伏地挺身 雙臂垂直於地面,兩腿後伸腳尖觸地,收緊腹部,兩個胳膊肘向身體外側彎曲,將身體降低靠近地板,整個過程中做深呼吸,身體處於最低位時屏氣保持1秒鐘。
總之,通過加強運動鍛鍊等方式儘可能減緩肺活量的下降,確保機體組織器官有更充足的氧供應,對促進組織器官發揮正常功能、延緩衰老、預防疾病的發生有積極作用。要知道從醫學的角度來說,肺活量是評判人體衰老程度的首選指標。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