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老花眼 四類人群可考慮置換人工晶體

2020-12-05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得了老花眼 只能忍著嗎?

正常距離看不清手機上的字,要拿遠些才行;伏案工作一上午後,抬頭視物竟是一片模糊,要調整半天才能看清楚;原來戴近視眼鏡看書,現在需要摘掉眼鏡離書近些……這些症狀你有嗎?如果有,證明你已經開始加入老花眼人群的行列了。

「老花」為何有人早有人晚

老花眼是眼睛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的眼球內有個叫做晶狀體的組織,它是一個雙凸透鏡形狀的透明組織,靠很多叫「懸韌帶」的小帶子連接於眼內睫狀肌上。當我們看近處時,睫狀肌收縮帶動懸韌帶鬆弛,使晶狀體變凸,產生調節從而看清近處物體。但隨年齡增長,晶狀體囊膜彈性開始降低,晶體開始硬化,變形能力降低,睫狀肌功能也逐漸衰退。此時,由於眼部調節能力下降,便會出現閱讀等近距離工作困難,這就叫做老視,俗稱「老花眼」。

其實,老花眼是一個生理性調節減弱的過程,所有人都會經歷,通常從40歲至45歲開始。但由於每個人眼睛的屈光狀態及調節能力各有不同,所以老花眼的發生和發展存在個體差異。

一般來說,遠視眼比沒有任何度數的正視眼發生「老花」早,近視眼出現「老花」則比較晚。用眼方式也決定了老花眼發生的早晚,長期從事近距離精細工作者比較容易出現老花眼;住在溫暖地區的人,因為陽光的照射強加速晶狀體的老化,會較早出現老花眼;服用一些抗焦慮、抗抑鬱等精神病類藥物會對睫狀肌產生影響,也會較早引起老花眼。

老花眼也能手術治療

驗配老花鏡的確是常規對付老花眼的辦法,但戴鏡後因看遠處看不清,又需要頻繁摘戴,對於一些患者來說比較麻煩。

目前,臨床上可以通過手術解決老花眼。也就是通過手術置換老化的晶狀體,用一枚人工晶體來解決近視、散光、遠視、「老花」等眼部屈光問題。那麼,人工晶體放入眼內安全嗎,能用多久?

人工晶體其實是一個片狀的透明鏡片,目前,雙焦點人工晶體和三焦點人工晶體均可以解決老花眼的問題。以三焦點人工晶體為例,植入後可以同時具有遠、中、近三個焦點,以實現術後看遠、看中、看近的全程視力,不再需要眼鏡的協助。

這種通過手術置換晶狀體的方法和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的手術方法差不多,手術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手術切口小於3毫米,不出血、不縫合,配合術後眼用密封凝膠的使用,術后角膜切口可迅速閉合,無需住院。一般兩隻眼的手術不是同時進行的,需要根據一隻眼術後視力的恢復情況及用眼習慣,調整另一隻眼的人工晶體的選擇及度數,以確保患者的最佳視覺質量。就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人工晶體在眼內的使用年限至少為50年。

四類人群可考慮置換人工晶體

手術治療老花眼並非人人適合,我們建議四類人群可以考慮。

一是有遠視的人群。遠視和近視正好相反,遠視成像落在視網膜後面,和「老花」的成像方式一致,因此這部分人「老花」出現較早,度數也較高。隨著調節能力的不斷下降,他們會戴兩副眼鏡,一副用來看遠,一副用來看近。而且遠視人群的眼軸較正常人偏短,通俗地講就是眼球內的空間比較狹小。這部分人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老化混濁發展成白內障時,晶體還會不斷膨脹增大體積,這樣就使原本就狹小的空間更加擁擠,容易繼發青光眼。所以通過置換人工晶體,不僅可以解決「老花」和遠視的困擾,還可預防青光眼的發生。

二是合併白內障的中老年人群。正常人群的晶體從50歲左右開始老化混濁,出現老年性白內障。一些高度近視者、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中年患者、日曬強的高原地區人群的白內障發生年齡可能提前到40多歲。此時驗配眼鏡由於晶體混濁,度數往往無法驗準,不能通過眼鏡很好地解決視力問題。這部分人可通過手術置換晶體,將眼部問題一併解決。

三是高度散光的人群。這些患者上年紀後散光和「老花」並存,配鏡比較困難,可通過手術置換成矯正散光的人工晶體,提升視覺質量。

四是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有相關家族史人群。亞洲是閉角型青光眼的高發地區,中國人40歲以後的發病率在3%左右。有閉角型青光眼或家族史的中老年易患人群可手術置換晶體,免去「老花」、白內障、青光眼的後顧之憂。

此外,從事近距離精細工作的人群、有全程良好視力工作需要的人群,也可以考慮手術。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到個人是否適合手術治療,需要到正規醫院眼科就診進行術前檢查,量身定製適合自己的手術方案及人工晶體。(朱思泉)

(責編:蕭瀟、張鑫)

相關焦點

  • 三焦晶體植入讓老花眼「返老回童」
    為什麼三焦人工晶體可以同步治療老花眼和白內障。姚教授解釋說,人的眼睛裡面的晶體發生混濁了叫做白內障,如果我們的晶體彈性變差了或者沒有了,晶體變焦的能力喪失了就產生老花。過去,治療白內障,可以把人自己的晶體摘除,然後植入一個透明人工晶體。
  • 老花眼、白內障能一步到位,恢復正常視力嗎?
    河南商報訊(記者 李佳 通訊員 陳研)最近,總有四五十歲的中老年患者因為視物不清、眼睛易疲勞到醫院找陳彬川就診。「這其實是老花眼或是白內障的一種表現。其實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就像老年人的白髮一樣,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但我們可以預防它的提前到來和發展過快,同時也可以手術改善及治療。」
  • 一臺手術:白內障、老花眼、近視、散光全搞定!
    2018年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最新進展國際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90歲以上人群病發率高達90%以上。在我國眼病致盲的原因中,白內障佔比最高,是危害老年人眼健康的一大殺手!
  • 白內障、老花眼怎麼恢復視力?老爸植入三焦點人工晶體後再續藝術人生
    可我爸不一樣,他是個文藝老頭,年輕時用眼就多,所以近視度數也高,兩副眼鏡輪著戴誰也受不了,而且白內障也讓他經常看不清東西。後來,他自己在新聞上看到愛爾康三焦點人工晶體的相關報導,收拾著行李就打算去杭州的醫院看看了。我開始肯定不放心,但在網上做了一番功課後,了解到這是目前市面上僅有的通過美國FDA認證的三焦點人工晶體,相信它的品質之後,我決定陪老爸一起去諮詢諮詢。
  • 三焦點人工晶體,如今可用於高度近視了
    「三焦點」人工晶體,是從單焦點和雙焦點人工晶體上發展而來的。單焦點和雙焦點人工晶體大多用於白內障患者的人工晶體置換,單焦點能夠解決看近的問題,但看中距離和遠距離則較困難;而雙焦點可以解決看近和看遠的問題,但看中距離則很困難。
  • 35歲老花眼就可能找上你 錯誤應對方式加速晶體老化
    目前全球有近18億老花患者,中國35歲以上人口有老花問題人群佔比56.9%。記者日前從愛爾眼科舉行的睛新摘鏡手術產品發布會上獲悉,因認知缺失,國內老花患者數量和矯正數量嚴重不對等。老花眼,又稱老視,是一種生理現象,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而致調節減退,近點遠移,故發生近距離視物困難。老視通常在38歲左右出現,發病高峰在42-44歲左右。
  • 三焦點人工晶體助力重獲清晰人生
    我爺爺曾經是一名教師,才剛退休5年,就患上了白內障,由於平時有很大的閱讀需求,得了白內障後開始看不清東西了,眼睛的疾病讓他倍感痛苦。後來我帶著他去做了治療白內障的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在手術前的準備期間,我也向醫生做了大量諮詢,比如白內障手術後多久恢復?做完手術會復發嗎?
  • 53歲高校老師高度近視 醫生為她置換晶體幾分鐘變清晰
    近日,在李燦教授主刀下,王老師輕輕鬆鬆進行了白內障人工晶體置換手術,從此再也不用帶著厚厚的框架眼鏡,世界變得如此清晰!李燦教授介紹:高度近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矯正,包括:框架眼鏡、接觸鏡(隱形眼鏡)、近視雷射、植入ICL(即在有晶體眼內植入特殊的人工晶體)、晶體置換等。
  • 西媒:科學家研發出可調節人工晶狀體 可矯正老花眼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西媒稱,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眼的晶狀體會硬化,導致變焦能力降低,這種情況被稱為「老花眼」。矯正老花眼的最終解決方案是用能夠模仿晶狀體功能的鏡片取代晶狀體。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17日報導,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科學家在研究員蘇珊娜·馬科斯的領導下研發出一種可調節人工晶狀體,它可以在看遠處和近處的物體時改變形狀以便聚焦。這項成果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光學》雜誌上。
  • 老花很不便 換個三焦人工晶體就行了
    原標題:老花很不便 換個三焦人工晶體就行了日期:[2016-11-08] 版次:[B01] 版名:[慧生活] 字體:【大中小】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報導 對於老人來說,老花眼的問題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65歲的老花患者徐先生是一位私營企業家,日前接受了最新引起國內的老花手術——飛秒雷射結合人工晶體置換術,成為廣州首例三焦(遠、中、近焦)晶體老花眼矯正手術。他說,佩戴老花鏡給他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麻煩。經幾位上海朋友推薦,他知道三焦晶體手術在歐美已非常成熟,於是接受了該手術。前一天,他已接受了右眼的置換術,今天只花了幾分鐘完成了左眼的手術後,他將在1-3天內擁有清晰視野。
  • 眼睛與人工晶體,其實便是一部「照相機」
    比如常見的老花眼,就是作為調焦裝置的晶狀體衰老,彈性下降,調節光線的能力減弱,看近物時需要額外藉助老花鏡輔助晶狀體調節,才能使光線折射在視網膜上,讓人看清楚東西。除了老花眼,還有白內障,白內障就是由於晶狀體硬化、彈性下降,代謝發生紊亂導致蛋白質變性,使得晶狀體混濁不透明,光線被混濁的晶狀體阻擾,無法投射在視網膜上,導致視物模糊,嚴重者甚至出現失明。白內障患者會出現重影或多影的現象;對色彩的敏感度也不如以前,時常分不清相近的顏色;經常會出現晝盲或夜盲,對日常生活有著嚴重影響。
  • 三焦點人工晶體備受矚目 滿足白內障與老視矯治新需求
    眾位專家就關於白內障手術臨床診療新技術以及科研、患者溝通等方面的最新進展進行了熱烈討論,而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技術作為白內障及老視矯治手術的突破性解決方案,以及為患者帶來的舒適自然的視覺體驗,受到了在場專家的格外關注。
  • 天天「機」不離手,老花眼了咋辦?30個免費福利,給眼睛做個全面體檢
    疫情宅家期間,老花眼帶來生活困擾被放大,很多職場精英不敢相信,我怎麼40出頭就老花眼了?近日,國際知名調研機構益普索發布的《40歲以上職場人群視近困難發生率及全程視力重要性調研報告》顯示:92%受訪者患有老花,還活躍在職場,甚至是單位裡的中堅力量,是家裡的頂梁柱,心裡還想著為社會創造價值,身體零部件卻走向了衰老,老視年輕化,給工作生活帶來影響遠超我們的想像。
  • 單焦點與多焦點人工晶體被動混搭,植入常規晶體後悔了怎麼辦?
    這次分享的主角G女士,又向我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眼睛裡的單焦點晶體,能換成多焦點人工晶體嗎?3年前,G女士的左眼做了白內障手術,因為當時並不知道還有多焦點人工晶體這個選項,就稀裡糊塗地做了常規單焦點晶體。術後白內障是好了,但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為老花,近處看不清了。
  • 小料科普 | 多彩的人工晶體系列——非線性光學晶體
    上期小料推送了(點擊上方藍字可查看)引起大家廣泛關注今天小料要和大家科普的是另一種多彩的人工晶體
  • 愛爾康新一代自然視覺三焦晶體與其他人工晶體有何不一樣?
    對白內障手術有了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白內障手術就是在透明角膜上切一個2-3mm的小口,將渾濁的晶體從眼內取出,植入人工晶體,從而恢復視力。
  • 小料科普 | 多彩的人工晶體系列——非線性光學晶體
    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應用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已經成為人類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驚豔炫酷的舞臺雷射、五彩奪目的雷射音樂噴泉、講座和作報告用的綠光雷射指示筆......無處不在。尤其是在受控核聚變中的應用,KDP(磷酸二氫鉀)類晶體成為目前唯一可用於慣性約束核聚變的非線性光學晶體,被李克強總理稱為「國家的寶貝」。同時非線性光學晶體也「上天入地」,RTP(磷酸氧鈦銣)電光晶體與器件作為關鍵核心元器件在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車以及LIGO引力波探測系統中獲得應用。
  • 中國老花眼人群超3.9億 40歲以上超九成視近困難
    「幾乎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正飽受老花眼的折磨。」近日,《愛爾眼科睛新Lens手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該共識將為老花手術臨床應用的安全性、精準性、規範化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眼睛就像一臺照相機,晶狀體類似其中的調焦裝置,當晶狀體逐漸衰老,調節光線的能力減弱,出現視力下降、視近困難時,就是我們俗稱的老花眼,即老視。  據研究,老視通常在38歲左右出現,發病高峰是在42~44歲,幾乎所有患者在52歲時都會出現老視症狀,發病率接近100%。
  • 8分鐘讓眼睛永久恢復視力,加拿大博士的仿生晶體真的如此逆天?|發現
    在僅需8分鐘的手術過程中,醫生只要將晶體植入你的眼中,再用生理鹽水進行衝洗,10秒後晶體就會擴散至你的整個眼球,隨即便可恢復正常視力…… 仿生晶體 根據他的介紹,Ocumetics仿生晶體可以很容易的植入眼內,不但安全無痛,甚至可立即提升3倍於原來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