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重慶高校老師王女士患有1800度的高度近視,如今已經佩戴帶眼鏡40餘年。近幾年來,即使帶上眼鏡看東西也甚是模糊。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李燦教授詳細檢查,發現王老師視物模糊的原因竟然是 「雙眼老年性白內障(初發期)、雙眼病理性近視」。近日,在李燦教授主刀下,王老師輕輕鬆鬆進行了白內障人工晶體置換手術,從此再也不用帶著厚厚的框架眼鏡,世界變得如此清晰!
圖為王老師手術後與李燦教授合影
「哎呀,太高興了,以前我帶起眼鏡都沒看得這麼清楚!」近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剛做完白內障人工晶體置換手術的王老師興奮地感嘆到。
為什麼幾分鐘的手術就能有這樣的魔力?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什麼是高度近視?
光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質中傳導,會在界面發生偏折現象,物理上叫折射。
在眼球光學中稱為屈光
眼在調節放鬆時,無窮遠處的物體所成的像(物象)沒有聚焦在視網膜上叫屈光不正。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等。
而近視是指物象形成在視網膜前
根據度數近視可分為:輕度近視、中度近視和高度近視。輕度近視≤-3.00D;中度近視:-3.25D~-6.00D;高度近視:>-6.00D。
根據是否有眼部病理變化,近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單純性近視,眼底無明顯病理性變化;另外一類是病理性近視,出現黃斑出血、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豹紋狀眼底、近視弧形斑、視網膜劈裂等眼部病理變化。
高度近視有哪些矯正方法?
李燦教授介紹:高度近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矯正,包括:框架眼鏡、接觸鏡(隱形眼鏡)、近視雷射、植入ICL(即在有晶體眼內植入特殊的人工晶體)、晶體置換等。
一、框架眼鏡
框架眼鏡的近視鏡片是一種凹透鏡,看到的物體會比真實的物體縮小,縮小的程度與近視度數呈正比例關係。
二、角膜接觸鏡
角膜接觸鏡佩戴不僅不方便,而且也容易引起巨乳頭性結膜炎、角膜上皮脫落、角膜損傷、角膜感染等眼表疾患。
三、近視雷射手術
近視雷射手術是切削角膜基質組織,近視度數800度—1000度以下、角膜比較厚的患者適合該手術。近視度數越高切削角膜基質組織越厚,大於1000度的超高度近視一般不宜接受近視眼手術;建議使用ICL進行矯正。
四、植入ICL
又叫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ICL眼內晶體是一種柔軟的人工晶體,將安放在人眼晶體前安全區,最薄只有50微米左右,比頭髮的直徑還薄。臨床治療用於矯正大範圍的近視、遠視和散光,而無需去除或破壞角膜組織、手術後無需縫合。植入ICL適合200-2000度的近視,角膜薄的患者、年齡在18至45之間。
那麼45歲以上的高度近視病人,李燦介紹可以通過晶體置換矯治高度近視!
五、晶體置換
通過晶體置換矯治高度近視是怎麼一回事?
在我們眼睛裡有一個叫晶狀體的結構,晶體置換就是把我們自己的晶狀體換成人工製成的晶體。我們常說的老年性白內障就是晶體變渾濁,影響光線傳入眼睛,造成視物模糊等,換成透明的人工晶體就可以解決。
那高度近視患者的晶體還是透明的或輕度混濁,為什麼也要換?植入經過計算的人工晶狀體可降低高度近視的度數,這是怎麼回事?
你可以理解成把你的眼鏡戴到了你眼睛裡面。對單純性高度近視患者,通過晶體置換可獲得不錯的視力(不帶眼鏡就可以看見);對於病理性高度近視患者,術後視力情況要看眼底病理改變程度。即使高度近視已造成了眼底病變,影響視力,也可以行晶體置換,這樣會比帶厚厚的框架眼鏡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為什麼建議45歲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來做手術?
因為年輕的時候我們自己的晶狀體可自動調節來看清遠、近物體,人工製成的晶體都不能完全達到這種要求。40~45歲開始我們自己的晶體慢慢就沒啥調節能力了,還會慢慢變渾濁,就可以選擇手術了。不僅如此,對雙眼高度近視的病人,我們還可以預留度數讓一個眼睛看遠好一些,一個眼睛看近好一些,這樣,不帶近視眼鏡、老花眼鏡就能滿足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