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聊天突然變啞 醫生:遲1分鐘腦細胞數百萬死亡

2020-11-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聊著聊著天突然啞了!醫生:耽誤1分鐘腦細胞以百萬級數量死亡,這種病正在年輕化!)

10月26日,小王從杭州市某醫院神經內科病康復出院,雖身體已基本恢復,但回想起這次生病的經歷仍心有餘悸。

小王說,那天,午飯後和工友坐一塊兒聊天,聊著聊著他突然結巴起來,嘴角也變歪了,開始還斷斷續續能說話,可沒幾分鐘,竟變得啞口無言,連聲音都發不出來了,只能用手比劃。當時他就慌了,工友看他不對勁,立即帶著他趕到醫院。

該院神經內科主任邵醫生通過CT等檢查,考慮是腦梗死,建議立即進行溶栓治療。邵主任說,對於腦梗死患者而言,時間就是大腦,每耽誤一分鐘,腦細胞都以百萬級的數量死亡。不幸中萬幸的是,小王在發病2小時左右趕到了醫院,在4.5小時的溶栓窗時間內。溶栓治療後,當天晚上,小王就能發出聲音了,雖然口齒還有些含糊不清,而第二天早上,小王就能正常講話了,語音清晰。半個月後小王出院,沒有留下明顯的後遺症。

△小王躺在醫院病床上

才29歲的年紀,

小王怎麼會腦梗死呢?

邵主任通過詳細的問診發現,小王原來是一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8年前做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術後不規律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而且沒有定期去醫院複查相關指標。由於人工瓣膜是作為異物植入體內的,血液與非正常的心血管表面接觸後,啟動了人體凝血反應,導致纖維蛋白與血小板凝塊形成,使血液易在瓣膜及其附近發生凝固形成血栓,血栓栓塞是人工瓣膜置換術後的嚴重併發症。因此,小王很有可能是瓣膜血栓脫落導致的腦梗塞。

據邵主任介紹,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腦卒中的一種類型,佔全部腦卒中的80%,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多見於45~70歲的中老年人,但目前該類疾病也在慢慢年輕化。

腦梗死的臨床表現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徵。與其關係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風溼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各種原因的脫水、各種動脈炎、休克、血壓下降過快過大等。因此,有此類疾病的人群或服用特殊藥物的人群為腦梗死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別注意。

邵主任告訴記者,早期靜脈溶栓再通是防止缺血性腦組織發生不可逆性損傷、降低致殘率的最理想方法。但溶栓治療有嚴格的時間窗,理想情況是要求發病時間在4.5小時內,時間越長,溶栓治療的副作用越大,療效越差,嚴重時容易引發腦出血等危害患者生命的併發症。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腦梗死病人約90%都沒有在溶栓時間窗內趕到醫院,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如何迅速識別腦卒中,特別是腦梗死患者,並儘快送醫,意義重大。

本文來源:新聞夜航 責任編輯:王麗珊_NBJS7182

相關焦點

  • 冬日「殺手」腦中風:每拖1分鐘,190萬個腦細胞死亡
    據醫生介紹,腦卒中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與腦血管破裂相關的出血性腦卒中,又叫作腦出血,佔腦卒中病人總數的的30%~40%;另一種是與腦血管狹窄或血流阻斷相關的缺血性腦卒中,也就是腦梗死,佔腦卒中病人總數的60%~70%。以上兩種急性腦血管疾病都可能毀掉一個人,毀掉一個家庭。中國腦血管病現患人數高居世界首位,腦血管病已經成為我國農村居民第二位、城市居民第三位死因。
  • 中風一次腦細胞死亡數百萬
    核心提示  人們經常看到中風後留下的惡果:偏癱、失語、神經麻痺,原來,是管這一部分的腦細胞死去了。與缺氧腦細胞賽跑,是保證減少損害的重要舉措。  國外科學家以前所做的一些研究曾表明,一年中的12月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月。與其他月份相比,這類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在12月份也是最高的。
  • 萊陽女子臨床死亡兩個多小時 醫生輪流按壓救回命
    「我妻子差一點就沒命了,多虧醫生們全力搶救!」昨天上午,萊陽市的韓先生致電96110:春節前,他妻子因煤氣中毒送到醫院時心跳、呼吸全停止了。「醫生們說臨床死亡了,但兩個多小時輪流按壓將她從死神手裡奪了回來!」韓先生說,經萊陽中心醫院搶救治療,妻子昨天出院了,一點後遺症也沒留下。
  • 1分鐘死亡190萬腦細胞,預防才是硬道理
    1分鐘死亡190萬腦細胞,預防才是硬道理 2020-12-27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3歲小夥突然暈倒,腦梗離世,醫生:年輕人這3件事,最好少做
    23歲小夥突然暈倒,最終因腦梗離世深夜,急診室正忙碌著搶救一名年輕小夥,醫生初步檢查,小夥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可能是腦部出了問題,通過綠色通道檢查了腦部CT,結果顯示腦血管堵塞,有一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暫時先保守治療,靜脈溶栓。
  • 延遲治療1分鐘死亡190萬個腦細胞!關於腦卒中你要知道這些
    據世衛組織統計,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因為卒中而永久殘疾。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卒中中心10月28日在廣州天河區石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社區患者健康教育及義診,提高社區居民對腦卒中的認識,普及預防及識別知識。
  • 南寧一20歲小夥做包皮切割手術 數天後突然死亡
    「包皮切割手術」引發醫患糾紛  ■ 王克礎  一名20多歲的小夥子,到醫院做「包皮切割手術」後突然死亡,死者家屬認為死因與醫院有關,於是到醫院大門前拉橫幅討說法。一些群眾指出,這樣的「維權」方式不可取,應該走正常渠道維權。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醫生提醒:簡單訓練或可啟動全新腦細胞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
  • 腦缺氧3分鐘可導致死亡
    眾所周知,氧氣是人體細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我們的每一個器官都需要氧氣,人體主控系統對於缺氧最為敏感的首推腦部,大腦有145億萬個腦細胞時時刻刻都在依賴氧氣存活。大腦缺氧30秒,腦細胞就會受損,缺氧3-5分鐘,大腦將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傷,甚至腦死亡。
  • 新研究表明,死亡第一階段能知道自已死亡
    在38億年進化史中,出現了無數次新生,也出現了無數次死亡。當然,在人類數百萬年進化史中,同樣也經歷無數次新生和死亡,或許生命就是依靠這種方式一代代地傳承下去。所以死亡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儘管在我們的世界裡,可能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有生命離去,然而我們對死亡過程並不沒有真正了解。
  • 每一分鐘190萬個腦細胞死亡!幸運的他倒在了醫院門口……
    幾個月前的一天早上,當他走到醫院東門,準備開始清掃時,雙腿突然無法行走,一頭栽倒在醫院門口。據了解,卒中(中風)發生後要儘快進行溶栓治療,每拖延一分鐘,就會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這次成立的卒中中心聯盟將以卒中治療能力最強的中山三院為圓心,處於1小時救治圈內的醫院有28家,2小時時間圈的醫院為17家,3小時時間圈有4家,5小時時間圈有7家。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以設在梅州的中山三院粵東醫院和廣州天河兩個院區相對比,粵東醫院平均溶栓時間為47分鐘,接近國際領先水平。
  •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2020-06-29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疫情對比:美國每百萬勞動人口新冠死亡數是歐洲2~3倍
    將人口劃分為兒童期(0~14歲)、勞動人口(15~64歲)、老年人口(65歲以上)三個段落進行分析,結論是,對於勞動人口(15~64歲),美國百萬人口死亡數是義大利的2倍,是西班牙的2.8倍。
  • 小夥拔牙10天後, 竟腦出血死亡
    如果您覺得拔牙後就萬事大吉了就有可能大錯特錯了近期一小夥拔牙10天後腦出血死亡的事件你聽說了嗎?於是他主動加了醫生的微信,可醫生回答他是正常現象,後面他就開始發高燒!緊急送醫6月4日晚6點多,劉先生在開車,因身體不適,被交警發現後緊急送往當地醫院。第二天下午就住進了ICU……發生不幸6月9日上午劉先生不幸去世!
  • 揭示帕金森病中的腦細胞死亡機制
    這些稱為α突觸核蛋白(alpha synuclein)的蛋白長期以來一直與帕金森病進展有關,但是人們並不清楚它們是如何特異性地影響腦細胞的。為了更多地了解帕金森病中細胞死亡經歷的「道路」,這些研究人員用預先形成的α突觸核蛋白團塊處理實驗室培養的小鼠腦細胞,觀察它們在14天內作出的反應。
  • 耽誤1分鐘多死190萬個腦細胞!牢記急救口訣
    對於急性腦梗死病人來說 時間就是生命 因為急性腦梗死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溶栓 溶栓每耽誤1分鐘就會死亡190萬個腦細胞!
  • 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Transient Hypoxemia Disrupts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Maturation of Preterm Fetal Ovine
  • 小夥3天不尿,腹鼓如球,醫生聞到奶香味,原來「吹氣」吹的……
    前段時間,20歲的小夥阿猛(化名)被120救護車送至浙大一院,他臉色白皙、身材勻稱,唯獨肚子鼓得像個球,直呼自己脹得難受,已經連續3天解不出小便了。他的奇怪表現引來了不少醫生的關注,他們想知道神經內科會診的意見。神經內科值班醫生馬上趕到急診室。
  • 《自然》發布重磅成果:大腦死亡,還能復活?只是部分腦細胞復活
    Doi: 10.1038/s41586-019-1099-1科學家們先是發明了一種「人工體外灌注系統」,名叫「BrainEx」,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一種在體外向大腦輸送營養和氧氣的「泵」——姑且叫它「大腦泵」吧。這個系統就厲害了,可以在正常體溫(37攝氏度)下把人造的「血液」輸送到離體大腦的血管裡面。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 馬航乘客墜機前或已缺氧死亡 飛機突然上升後會出現巨大偏差
    馬航乘客墜機前或已缺氧死亡 飛機突然上升後會出現巨大偏差時間:2019-06-19 21:56   來源:萬家熱線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航乘客墜機前或已缺氧死亡 飛機突然上升後會出現巨大偏差 萬家熱線 5年前馬航MH370航班失蹤一事,迄今為止依舊是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