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2021-02-25 JEBM



早產兒通常是不幸的,他們在學習和記憶方面會出現困難,專家表示,這是因為早產兒的大腦經常出現缺血、缺氧症狀。2020年4月9日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Transient Hypoxemia Disrupts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Maturation of Preterm Fetal Ovine CA1 Pyramidal Neurons》的研究論文。研究結果表明,早產兒的海馬體發育會受到損害,但是,缺氧並不會造成早產兒的腦細胞死亡。

醫學上規定,以末次月經的第一天起計算預產期,也就是說,女性的懷孕周期大約為280天,大約是40個周。
那麼,對於在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醫學人員稱之為「早產兒」,早產兒的出生體重多數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早產兒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都比較差,通常來說,醫院會給予他們更加細緻、特殊的護理。據悉,全世界每年有近1500萬的早產嬰兒,他們大腦中的呼吸中樞尚未成熟,所以無法發出呼吸信號,這會導致早產兒大腦中的氧氣含量低,甚至缺氧。

主要作者、Stephen Back醫學博士說道:「父母一直對早產兒大腦缺氧的狀況很擔心,他們害怕長期缺氧會影響早產兒日後的學習能力。」

在重症監護室裡,早產兒每周可能經歷多達600個缺氧期。因此,與正常嬰兒的大腦相比,近三分之一的早產兒的大腦比較小,可能是腦細胞丟失所致。

所以腦部缺氧可能會影響大腦神經發育,進而影響日後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注意力和行為。

缺氧不會造成嬰兒腦細胞死亡


海馬體(Hippocampus),又名海馬回、海馬區、大腦海馬,它位於大腦丘腦和內側顳葉之間,屬於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負責長時記憶的存儲轉換和定向等功能。 

基於雙胎早產兒模型,研究人員分別對缺氧和缺血對海馬體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結果證實,早產兒的海馬體發育受到了損害。然而,令研究人員吃驚的是,缺氧並不會造成早產兒的腦細胞死亡。

相反,缺氧只會使得海馬體細胞無法正常成熟,從而可能終身影響大腦學習能力。

另外,缺氧的嚴重程度也對應著海馬體細胞的受損程度。這些發現更加出乎意料,因為未意識到早產海馬已經具備了這些學習過程的能力。

最後,研究人員指出,接下來要研究缺氧時間是否會如何影響最佳學習和記憶的能力,這將使我們了解海馬體如何應對缺氧,以及如何建立新的護理和幹預機制。

https://www.jneurosci.org/content/39/40/7853

相關焦點

  •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2020-06-29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腦科學日報:人類利用立體嗅覺導航;缺氧不會造成嬰兒腦細胞死亡
    8,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研究結果表明,早產兒的海馬體發育會受到損害,缺氧使得海馬體細胞無法正常成熟,從而可能終身影響大腦學習能力。但是,缺氧並不會造成早產兒的腦細胞死亡。
  • 中風一次腦細胞死亡數百萬
    核心提示  人們經常看到中風後留下的惡果:偏癱、失語、神經麻痺,原來,是管這一部分的腦細胞死去了。與缺氧腦細胞賽跑,是保證減少損害的重要舉措。  國外科學家以前所做的一些研究曾表明,一年中的12月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月。與其他月份相比,這類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在12月份也是最高的。
  • 人體只有腦細胞不會再生,如何拯救?
    人的一生就只有出生時那個數目的腦細胞可供利用,大約140億個,人的腦細胞再也不會生。骨骼、肝臟、肌肉等其它器官或組織損傷後可因細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復,只有腦細胞不可分裂。腦細胞處在一種連續不斷地死亡且永不復生增殖的過程,死一個就少一個,直至消亡殆盡。這是一種程序性死亡,也叫凋亡。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在水體含氧量正常的情況下,很多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可能也會定期上浮到魚缸的水面呼吸,但是,它們在其他時間一定會在魚缸裡正常的巡遊,我們比如說一些底層的魚類,它們絕對不會整天呆在魚缸水面,或者是有些魚類,上浮到水面的次數和時間頻率應該是固定的,但是由於水體缺氧,它們的上浮頻率就會加快,或者根本不會再去潛水做正常遊動,這個時候就已經說明它們開始缺氧了。
  • 你的孩子缺氧了嗎?警惕大腦缺氧對身體的危害
    缺氧是指氧氣缺乏症,即空氣中缺氧或氧氣缺乏狀態的總稱。大自然為每個人提供了基本生存條件,然而,如果處在一個缺少氧氣的特殊環境,或者雖然環境當中不乏氧氣,但由於自身原因不能攝入足夠的氧,或者對吸入的氧氣不能充分利用,人體就會發生機能、代謝和形態上的變化。這種狀態總稱就是缺氧或低氧。
  • 腦科學日報:首次在單個神經元水平上捕捉到腦細胞死亡過程的圖像
    在單個神經元水平上捕捉到腦細胞死亡過程的圖像來源:腦友記BrainUp細胞屍體去除過程中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的實時成像。當神經元死亡時,細胞垃圾收集者就會利用精心設計的程序來處理細胞屍體並清除碎片。
  • 如何避免中風患者腦細胞大量死亡?有研究稱漏鬥蜘蛛毒液有用
    如何避免中風患者腦細胞大量死亡?有研究稱漏鬥蜘蛛毒液有用 漏鬥蜘蛛。視覺中國 資料漏鬥蜘蛛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蜘蛛之一。
  • 新生嬰兒缺氧腦損傷易致癲癇、腦癱,血液測試可快速發現
    近日,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血液測試,可以確定嬰兒在出生時是否大腦缺氧。原型測試是基於對45名出生時缺氧的嬰兒血液樣本的研究,這種缺氧被稱為出生窒息,會增加罹患腦性麻痺和癲癇等殘疾的風險。研究人員在嬰兒身上發現了855個發生變化並導致神經功能受損的基因。這些基因,包括兩個表現出「顯著」差異的基因,可以識別出最有可能發展成神經功能障礙的缺氧新生兒。研究人員說,通過驗血來識別這些病例將使臨床醫生能夠迅速治療嬰兒。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醫生提醒:簡單訓練或可啟動全新腦細胞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
  • 什麼是缺氧缺血性腦病 缺氧缺血性腦病這樣治療
    缺氧缺血性腦病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不了解缺氧缺血性腦病,甚至還有一些人都沒有聽說過缺氧缺血性腦病,那麼請問什麼是缺氧缺血性腦病?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方法是什麼?缺氧缺血性腦病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缺氧小人窒息死亡了怎麼辦 缺氧小人窒息死亡解決方法
    導 讀 《缺氧》小人窒息死亡了怎麼解決?
  • 日本研究新方法使腦細胞再生不會半途而廢
    腦損傷後,大腦內幹細胞會分化生成腦細胞,以修復損傷。但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如此分化出的許多腦細胞往往半途而廢、停止發育,造成腦功能難以恢復。
  • 冬天預防室內缺氧的幾個好方法
    冬季為了保暖,我們常常把門窗緊閉,這樣人在室內呆久了,就難免會出現一些缺氧的症狀,而缺氧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特別是我們的大腦,常常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於冬季我們除了要做好室內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防止缺氧的發生。
  • 正常人一天要死10萬個腦細胞!你的腦子會不會不夠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研究表明: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不同,腦細胞一旦完成發育,就不會再生長,而且會逐年衰亡。 出生之後,腦細胞數量會開始下降,大腦會自動滅掉那些長期不被使用的腦細胞,而經常使用的腦細胞則會越來越活躍。 2 哪些因素會影響腦細胞的死亡速度?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錯!闢謠:腦力訓練或可改變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確實,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下降的事實,讓我們不斷明白我們的腦部記憶功能不斷再走下坡路。
  • 《自然》發布重磅成果:大腦死亡,還能復活?只是部分腦細胞復活
    這個團隊從「肉聯廠」找了32個已經死亡的豬頭(「佩奇」的本體已經死亡4小時),取出了豬腦(在國內可能就被送進火鍋店做腦花了吧,哼)。他們把一些豬腦放到了「大腦泵」系統中,並且用人造的「血液」給它們灌注了6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家發現,咦,這個「大腦泵」系統確實管用!
  • 缺氧三眼魚養殖方法技巧
    在《缺氧其中在《缺氧》遊戲中可以進行魚類養殖,在諸多魚類種有著三眼魚這麼一個神奇怪異的魚類。三眼魚可以吸入被汙染過的氧氣,然後將其淨化變成角色可以吸入的純淨氧氣,可以說能夠為角色的生存提供極大的幫助。   並且《缺氧》不同於《饑荒》採用的俯視視角,而是以平面的2D畫面展現在玩家面前。這樣多層次的地圖構造也能更加清晰明了的展現在諸位玩家的眼前。
  • PNAS:古柯鹼攝入過量如何導致腦細胞死亡?
    2016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進行研究發現高劑量古柯鹼會通過觸發過度自噬導致腦細胞死亡在1990年發現腦細胞使用一氧化氮進行細胞交流之後,Solomon Snyder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就一直致力於後續工作的研究。他們在2013年發現一氧化氮能夠結合GAPDH參與古柯鹼誘導的細胞死亡過程,但具體機制沒有得到深入研究。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研究團隊以小鼠腦部神經元細胞為研究對象,清晰地觀察到古柯鹼能夠通過過度激活的自噬過程造成神經元細胞死亡。
  • 連體嬰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最早的連體嬰兒記載出現在公元10世紀。連體嬰兒是受精卵早期分裂不完全造成的,女性多於男性,比例為3:1。正常情況下,受精卵在受精後8到12天分裂成兩個,如果在13到15天之間分裂,就會出現連體嬰兒。因為過於罕見,比例在五萬分之一到二十萬分之一,其具體原因還不清楚,只知道在拉美人中多於在歐美人中,在南亞、非洲也多於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