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新方法使腦細胞再生不會半途而廢

2020-11-25 科學網

 

腦損傷後,大腦內幹細胞會分化生成腦細胞,以修復損傷。但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如此分化出的許多腦細胞往往半途而廢、停止發育,造成腦功能難以恢復。於是,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為腦損傷的小鼠注射一種有益的蛋白質,結果使小鼠的受損腦細胞恢復程度顯著提高。

 

據日本媒體2月21日報導,名古屋市立大學的澤本和延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完成了上述研究,其成功再生的是一種神經膠質細胞。這種細胞的功能是保護腦神經細胞並為它們提供營養。可引起兒童腦癱的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PVL)就是腦血流減少,供氧不足,進而導致這種神經膠質細胞死亡而造成的。

 

大腦內有可以分化成神經膠質細胞的幹細胞,如果神經膠質細胞死亡,幹細胞就會分化出新的細胞。但是,澤本和延等研究人員分析大腦損傷的小鼠和猴子後發現,這些新分化出來的細胞多數中途停止生長發育,由於新生細胞多停留在未成熟狀態,所以小鼠和猴子的腦功能難以恢復。

 

研究人員於是為患有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的小鼠注射一種促生長蛋白質,結果小鼠大腦內未成熟的新生神經膠質細胞持續發育,最終發育成熟的這種細胞比未注射促生長蛋白質的情況下多出約50%。

 

澤本和延指出,這項成果有望用於開發腦癱、腦梗塞等疾病的新療法。另外,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修復受損腦細胞是目前再生醫療的熱門課題之一。在實施這類修復時,需先讓iPS細胞向腦細胞分化,然後將未分化成熟的腦細胞移植入動物大腦,讓它們在機體內自然成熟。

 

因此,上述蛋白質催生法有望在iPS細胞分化、修複方面發揮作用。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德國科學家找到使腦細胞再生的方法
    ·戈特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發現,使用特殊的調節蛋白,星形膠質細胞能分化成功能性神經細胞,這有望成為替代因傷痛或疾病而受損的腦細胞的新方法。幾年前,該研究小組已證明,這些膠質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同幹細胞一樣,能分化成功能性的神經細胞。但是,該細胞在生長後期分化能力消失。於是,成年人的大腦受損後,膠質細胞不能再產生任何神經細胞。
  • 人體只有腦細胞不會再生,如何拯救?
    人的一生就只有出生時那個數目的腦細胞可供利用,大約140億個,人的腦細胞再也不會生。骨骼、肝臟、肌肉等其它器官或組織損傷後可因細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復,只有腦細胞不可分裂。到了80歲,腦細胞減少了一半左右,另外,核磁成像告訴我們大腦總體積從18歲就開始減少,因此,我們要時刻注意保護我們的大腦,健康諮詢加微信xbrrr699熱磁經絡頭療可以延緩腦細胞減少的速度,從而放慢大腦衰老的腳步現代科學已經發現,神經細胞卻可以由神經幹細胞分化再生,
  • 最新研究:成年人的腦細胞可能不會再生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人類大腦海馬區的新生神經元數量在出生後急劇下降,到兒童期已經十分稀少,成年大腦完全沒有神經元再生的跡象。  許多哺乳動物的大腦到成年後還會產生新的神經元,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一些研究表明人類可能也是如此,但部分科學家對此存疑。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醫生提醒:簡單訓練或可啟動全新腦細胞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
  • 腦細胞不可再生?最新研究反轉,成年人腦中仍有大量新生神經細胞
    哈佛醫學院遺傳學和神經學教授 Bruce Yankner 認為,這是一項嚴格且控制良好的研究,旨在解決成年海馬區神經發生的爭議問題。腦細胞再生爭議1928 年,現代神經科學之父 Santiago Ramón y Cajal 宣稱,成年人類大腦永遠不會產生新的神經元。也就是說,神經發生只會在胚胎和嬰兒的大腦中進行,人類成年期不會產生新的神經元。
  • Sci Rep:變色龍腦細胞再生的秘密
    這一發現表明蜥蜴類物種在大腦受損之後同樣能夠再生。這一發現同樣有助於開發人類大腦因年老或疾病受損後的再生。 「大腦是很複雜的器官,而用於治療大腦損傷的療法卻十分有限,因此這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的領域」,該研究的作者,來自安大略動物學院的Matthew Vickaryous教授說到。
  • 科普:成年人的腦細胞可能不會再生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人類大腦海馬區的新生神經元數量在出生後急劇下降,到兒童期已經十分稀少,成年大腦完全沒有神經元再生的跡象。  許多哺乳動物的大腦到成年後還會產生新的神經元,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一些研究表明人類可能也是如此,但部分科學家對此存疑。
  • 成功治療帕金森 幹細胞是腦細胞再生之「原力」
    導讀:目前,面對治療帕金森等腦病,其病變的根源即腦細胞發生變性壞死,幹細胞移植技術成功的解決了腦細胞再生的難題,成為治療帕金森使腦細胞再生的「原力」。 綜合外媒11月24日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幹細胞研究所的傑弗裡·馬克利斯及其研究團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神經元移植能夠修復受損的大腦迴路。
  • 研究顯示成人腦細胞可再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0日 15:0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倫敦8月19日電(記者葛秋芳)科學家研究發現,成人腦細胞被植入實驗鼠大腦後可生長出新的神經細胞。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錯!闢謠:腦力訓練或可改變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確實,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下降的事實,讓我們不斷明白我們的腦部記憶功能不斷再走下坡路。
  • 再生腦細胞 或可治帕金森症
    (原標題:再生腦細胞 或可治帕金森症)
  • 科學家利用簡單的藥物配方實現腦細胞再生
    新的神經元也表現出像正常腦細胞一樣工作的能力。它們形成網絡,並利用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通信。  損傷後的膠質細胞增殖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生物學教授Gong Chen解釋說,當腦組織受損時,神經元不會再生。
  • 深度刺激可促進小鼠腦細胞再生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20日報導,加拿大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發現,用一種名為深度腦刺激的臨床幹預療法向大腦特定區域施加電脈衝,能使腦細胞再生,有望幫助提高認知能力並增強記憶
  • 聊日本毛囊再生新希望
    hair follicle germs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製備毛珠和毛囊胚為再生醫學做準備)論文通過新的方法(製備毛珠hair beads)取得了更有效製備毛囊胚的方法,從而實現毛囊大規模再生的可能性。
  • 新研究發現多種方法可以讓牙齒再生
    新的高科技治療或能夠修復蛀牙,但不是通過傳統的補牙,而是實現整個牙齒的再生。從氟化物牙膏到牙科密封劑,科學已經為治療蛀牙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工具——但20歲到64歲的美國人受齲齒影響的比例仍然高達91%。不過,令人振奮的新研究表明,細胞刺激藥物治療能夠「誘使」牙齒進行自行修復。
  • 斑馬魚大腦再生之謎破解!都是新形成神經元的功勞
    :如果腦細胞因損傷或疾病而丟失,它可以簡單地複製它們。人類則不同,我們只在胎兒階段才有這種再生能力。然而,斑馬魚在進化上與人類有親緣關係,因此擁有與人類相同的腦細胞類型。那麼,斑馬魚的再生潛力在人類身上也能被激活嗎?中風、顱腦損傷、阿爾茨海默氏症以及帕金森氏症等目前的不治之症能通過再生治癒嗎?
  • 首次發現豹紋壁虎可以長出新的腦細胞
    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類型的幹細胞可以使壁虎(gecko)生長出新的腦細胞,這項研究也為蜥蜴(lizards)在受傷後可以再生部分大腦提供了證據。 安大略省獸醫學院(OVC)生物醫學科學系的Matthew Vickaryous教授說:「大腦是一個複雜的器官,很少有良好的腦損傷治療方法,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 「研究結果表明,壁虎(gecko)的大腦不斷更新腦細胞,但是人類的大腦卻無法做到,」他說。
  • Cell:新研究闡明大腦幹細胞的身份
    不幸的是,當腦細胞因創傷或疾病遭受損傷時,它們不會自動地再生。這能夠導致永久性殘疾。但是在大腦內有少量幹細胞持續存在到成年期,這就為修復受損的大腦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新細胞來源。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的研究人員闡明了表現出神經幹細胞功能的腦細胞的身份。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 中藥能促腦細胞再生 臺醫師團隊攻克世界腦疾難題
    中國臺灣網1月3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臺灣育生中醫診所院長李政育中醫師主持研發的「誘導腦神經細胞增生之醫藥組成物,其醫藥萃取物及其製造方法」,已順利於2011年11月22日取得美國專利證書(NO.US 8,003,140BI)。
  • 日本研究:渦蟲被切斷後有趣的再生
    新華網東京7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一種名叫「渦蟲」的扁形蟲即使被切成百段,一兩周後每段都會再生出完整的渦蟲。渦蟲這種超強再生能力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的目光。此前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對渦蟲的再生能力有關鍵調節作用的蛋白質,而日本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德國研究人員曾發現,渦蟲再生的奧秘在於其體內有一種散布全身的全能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