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錯!闢謠:腦力訓練或可改變

2020-12-04 談健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

確實,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下降的事實,讓我們不斷明白我們的腦部記憶功能不斷再走下坡路。對於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除了恐懼和等待,就別無他法了。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其實,當我們年齡增長了以後,經常進行腦力訓練,很大可能會啟動全新腦細胞。也就是說,我們的腦細胞死亡之後,我們能夠通過自我的腦力訓練進行改變。

早期腦細胞死亡不會再生的研究理論

雖然我們在子宮中時,大腦的絕大多數細胞都會形成,但在嬰兒期,大腦的某些部分仍在繼續創建新的神經細胞。隨著我們來到成年初期,大腦細胞的再生能力就會停止。就如同諾曼-道奇在其開創性著作《改變自身的大腦》一書中指出,關於大腦無能力改變的信念主要來自3個主要方面,包括:

  • ●大腦就像一個非凡的機器,能夠使事物產生驚人的變化,但卻無法再生和變化。
  • ●無法實際觀察大腦的微觀活動。
  • ●遭受嚴重腦損傷的人無法康復。

因此,我們也一直認為成年人腦細胞只有那麼多,死掉一個便會減少一個。所以,我們一直認為大腦非常脆弱,一旦因受傷、中風或疾病而受損的話,便會導致一系列的嚴重後果,從認知能力的輕度破壞到完全損害,從而對腦部造成毀滅性的傷害,而且還是永久性的。雖說我們經常傾向於認為腦損傷是持久的,但我們從大腦損傷中恢復的能力取決於大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和位置。

腦細胞死亡就不會新生?

在1990年代後期,紐約洛克菲勒大學進行了研究,向Mar猴注射了示蹤劑,可以區分慢速分裂的成熟腦細胞和快速分裂的新腦細胞。他們發現:

與記憶和情感相關的大腦區域——海馬體,在不受年齡或時間限制的情況下繼續再生新的細胞。

後來使用碳14測年法評估細胞發育的年齡和過程的研究證實,海馬中的細胞雖然不斷死亡,但很快被新的細胞取代。只有通過這些細胞的形成,海馬才能維持其中心功能。它也向我們顯示,新細胞的數量及其再生頻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開始下降。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我們的大腦細胞可以再生,但是會因為年齡增長,再生的能力會比較微薄。

時至今日,科學家已經了解到大腦具有重組通路,建立新連接以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創造新神經元的非凡能力,這就是所謂的神經可塑性大腦可塑性。一般認為,我們大腦具有兩種類型的可塑性:

功能可塑性:大腦將功能從大腦受損區域轉移到其他未受損區域的能力

結構可塑性:大腦因學習而實際改變其物理結構的能力

就拿功能可塑性來說,我們在大腦受損的情況下,例如在中風期間,與某些功能相關的大腦區域可能會受損。最終,大腦的健康部分可能取代了這些功能,並且使得大腦能力得以恢復。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腦力訓練?

雖然我們都知道鍛鍊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但我想很多人並不知道鍛鍊大腦也很重要。正如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在《動物的哲學》中提出一個新穎的觀點,那就是「用進廢退」。意思就是說:

每一個生物體的器官經常使用就會發達,從不使用就會日漸退化。其實,我們的大腦也不例外。

如今,大腦訓練風靡一時,經常被吹捧為提高思維能力,甚至增強智力的一種方式。儘管許多認識,在科學家看來既誇張又具有誤導性,但大量研究表明某些類型的活動可能有益於大腦的健康。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去鍛鍊自己的大腦呢?

首先,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就是維持身體的整體健康。只有維持自身的整體健康,大腦才會更加健康。在生活之中,我們可以加強有氧鍛鍊,比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等,平時也要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並放棄任何不良習慣,例如過量飲酒或吸菸。

其次,我們可以學會從大腦記憶中描繪某個位置的地圖,以此進行腦力訓練。具體可以這樣去做,我們買一些小鎮的地圖,在10分鐘之內瀏覽一遍。然而在一張白紙上,嘗試通過從記憶將小鎮地圖繪製出來,主要繪製一些主要街道、小巷等等。 然後將自己繪製的地圖與真實地圖作對比,以此重複鍛鍊自己的大腦。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多學習新語言、樂器或新技能,在收穫新知識的時候,也可以不斷拓寬自己的思維。


最後,大家可以嘗試使用自己的非優勢手。其實這是神經生物學家勞倫斯-卡茨在《保持大腦活力:83種有氧運動以幫助防止記憶力喪失和提高心理適應度》中提出的建議。比如我們在吃晚飯或寫字時,可以不斷嘗試換手。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比較困難,但是堅持久了,對我們大腦非常有益。

結語:

大腦健康關乎著我們每一個人一輩子的幸福,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我們沒有一個健康的大腦,肯定會寸步難行,尤其是到了中老年的時候。所以說,我們與其整天盯著手機,還不如抽出一些時間來鍛鍊自己的大腦。我相信,我們年輕時很好地做到這一切,將來老了,我們的大腦肯定會感謝我們。

相關焦點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醫生提醒:簡單訓練或可啟動全新腦細胞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
  • 正常人一天要死10萬個腦細胞!你的腦子會不會不夠用?
    一、想得越多,腦細胞死得越快? 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腦細胞~腦細胞是大腦中各種細胞的總稱,其中主要包括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
  • 腦力訓練很有趣,但它並不能真正提升你的腦力
    對於健康的頭腦來說,腦力訓練遊戲可能是完全浪費時間。在最近的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選擇了 400 人(包括 128 名青少年),然後讓他們玩腦力訓練遊戲。實際上,許多研究已經表示,腦力訓練遊戲只對少數用戶有效,而且,這可能只是一種「安慰劑效應」,並沒有什麼現實意義。
  • 最好的腦力開發是愛和信任
    好多父母說,「孩子的腦是最珍貴的資源,不可以浪費」,沒錯,孩子的腦力需要開發,但是過猶不及,過度開發也不好,而且每個孩子不一樣,不能相比,不要每次開口閉口都是「誰誰誰都怎樣了,為什麼你還是怎樣怎樣」,一個不被父母看重的孩子,表現是不會傑出的。
  • 慶慶哥發布譯著《跑者腦力訓練手冊》
    「跑步重塑大腦,大腦也會讓你跑得更好」「作為一名跑者,你最大的資產就是你的大腦」「跑步強化腦力,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幸福感」······已完成94個全程馬拉松的毛大慶,今天攜其譯著《跑者腦力訓練手冊》,在北京朝陽區「創意總社1949」湛廬文化思想空間舉辦新書分享會,並與眾跑圈大咖、京城知名跑團代表進行交流,分享其翻譯這本書和幾年來跑步的心得
  • 成「世界記憶大師」到底難不難 小夥辭職訓練腦力
    瑞安塘下趙宅村1987年出生的小夥子林少波,通過後天記憶訓練,僅僅用了1年5個月的時間,便在剛結束不久的第24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林少波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沒有驚人的記憶天賦,那麼「世界記憶大師」是如何煉成的呢?
  • 日本研究新方法使腦細胞再生不會半途而廢
    腦損傷後,大腦內幹細胞會分化生成腦細胞,以修復損傷。但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如此分化出的許多腦細胞往往半途而廢、停止發育,造成腦功能難以恢復。
  • 腦細胞不可再生?最新研究反轉,成年人腦中仍有大量新生神經細胞
    DeepTech 在去年的報導中還曾感慨,腦細胞真的是死一個少一個,耗盡無補,請各位且用且珍惜。腦細胞再生爭議1928 年,現代神經科學之父 Santiago Ramón y Cajal 宣稱,成年人類大腦永遠不會產生新的神經元。也就是說,神經發生只會在胚胎和嬰兒的大腦中進行,人類成年期不會產生新的神經元。這一論斷,也成為接下來幾十年神經生物學界的主流思想。而到了上世紀 80 年代,這一傳統認知開始逐漸受到質疑。
  • 成年人的大腦到底有沒有新生神經元?兩個新研究在打架呢
    整個20世紀,主流觀點都認為神經元在人出生以後是不會更新的,腦細胞是死一個少一個。但是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驗表明,動物和人類大腦的神經元可以再生,而且這一能力可能可以持續一輩子。「腦細胞死一個少一個」的觀點曾經統治20世紀。
  • 人體只有腦細胞不會再生,如何拯救?
    人的一生就只有出生時那個數目的腦細胞可供利用,大約140億個,人的腦細胞再也不會生。骨骼、肝臟、肌肉等其它器官或組織損傷後可因細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復,只有腦細胞不可分裂。腦細胞處在一種連續不斷地死亡且永不復生增殖的過程,死一個就少一個,直至消亡殆盡。這是一種程序性死亡,也叫凋亡。
  • 成長腦——個性化的腦力訓練app上線啦!
    快到手機應用商店搜索「成長腦」並下載,一起來提升腦力、終身成長吧! 近80個訓練項目,可以有效訓練包括視知覺、聽知覺、注意力、記憶力、邏輯推理、言語理解、工作記憶、方法策略
  • 日本腦力研究:8個開發大腦的辦法,有效開發兒童智力
    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了8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讓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開發寶寶的大腦,還可以藉此提升寶寶的各項能力,讓孩子擁有聰明的大腦!
  • 日本腦力研究:8個開發兒童大腦潛能的方法,有效開發「智力腦」
    2、每天堅持體育鍛鍊適當的體育鍛鍊是有利於大腦發育的,有研究發現,人在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分泌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可以刺激到寶寶的大腦,有助於寶寶腦細胞成長。同時運動也可以改變孩子的體質,減少孩子的生病機率。3、保持充足睡眠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肖恩曾說過:「如果一個人連續21小時不睡覺,那這個人在學習和工作的時候就會像一個酒鬼一樣!」
  • 腦力開發,勢在必行!
    補課老師沒教的,孩子照樣不會。只會照搬硬套,不會舉一反三,這就是典型的「頭痛治頭,腳痛治腳」。本來學習是孩子的事,最後父母們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的,弄得自己累,孩子煩,出錢受累不討好。殊不知,練就一個超強大腦,才是讓孩子學習成績快速提高的捷徑。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來學習,而不是通過僵硬的死記硬背的方法。
  • 美國腦力訓練APP 虛假宣傳遭重罰
    據新華社華盛頓1月6日電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5日宣布,流行腦力訓練應用Lumosity涉嫌用不實信息欺騙消費者,該公司已經同意支付200萬美元罰款。 這筆罰款將用於補償被誤導的消費者,Lumosity公司還必須告知用戶公司受到處罰的情況,並提供簡捷易行的退訂方式。
  • 腦細胞真的是死一個少一個嗎?兩個最新研究竟得出相反結論!
    圖片來源:geralt/pixabay在發現成年人大腦可能存在新生神經元的過去20年裡,已經有很多科學家迫不及待地把這一發現應用到疾病治療中,有些研究希望通過有氧訓練或者認知訓練刺激神經元的新生來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有些研究希望通過藥物來刺激神經元生成從而改善抑鬱症狀,還有一些研究希望通過新生神經元修補神經損傷。
  • 李玫瑾:12歲以前不要著急給孩子報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李玫瑾:再愛孩子,1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這2種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就說過家長不要過早的給孩子上興趣班,這樣很有培養出來的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反感。尤其是這2種興趣班,報了也是浪費錢,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 腦力開發行業加入指南!
    誤區:對於絕大多數創業者來說,選擇一個穩定回報高的項目才是上上策,然而市面上卻充斥著大量的腦力開發產品,其中課程培訓方式做為絕大多數,然而,在腦力開發的方面,對應3~16歲的孩子。3~5歲,這一階段的孩子年齡小,行為不可控,通過課程培訓方式進行腦力開發很難見效。6~16歲,這一階段的孩子絕大部分孩子是厭倦上課的,因此才需要腦力開發,但是對厭學的孩子以授課方式進行結果,顯而易見!
  • 幫助腦力開發訓練的五款App,科技加持,超越愛因斯坦不是夢!
    腦力開發愛因斯坦的大腦才開發了15%,普通人開發的可能更少了,所以為大家推薦腦力訓練的App,訓練開發你的一些腦力。LumosityLumosity 是一款腦力鍛鍊App。而且它針對大腦有很多專有的訓練,比如區分顏色,隨意切換。而且很多內容都是來自己於生活。它還詳細顯示你的腦力訓練結果,還可以顯示歷史訓練情況和得分情況。PeakPeak 是一個腦力訓練App。
  • 【網絡闢謠】打新冠疫苗改變基因?放心打!改變不了!
    【網絡闢謠】打新冠疫苗改變基因?放心打!改變不了!接種mRNA疫苗真的會導致人體的基因被改變嗎?記者為此採訪了業內專家。01新冠病毒的基因不會整合到人體病毒以其含有的核酸成分被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據介紹,目前已知有200多種病毒會感染人類。科學家研究發現,今天的人體基因組中有大約8%的比例來自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