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細胞真的是死一個少一個嗎?兩個最新研究竟得出相反結論!

2021-02-25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由於兩項研究都採用了免疫螢光標記的方法,這些免疫標記物的穩定性和標本的處理方法就格外重要。

之前的研究發現,DCX的表達並不是恆定的。比如,蝙蝠在被捕捉30分鐘之後,DCX的表達會消失,這可能與應激有關。索雷爾斯團隊的研究中,處理腦標本的時間窗是個體死亡後的48小時之內,而博爾德裡尼團隊的時間窗是26小時。處理時間窗過長導致DCX消減,有可能是索雷爾斯團隊陰性結果的原因。

另一方面,這些免疫標記物也有可能會標記神經元母細胞以外的其他細胞,比如,有些研究者認為神經膠質細胞也可以表達DCX。這樣,博爾德裡尼團隊標記的就有可能根本不是幼稚的神經元。

比較兩項研究,索雷爾斯團隊有一大優勢:他們研究了神經發生最活躍的胎兒、嬰兒和兒童大腦標本,為成年大腦標本提供了基線的對比

我們對大腦的了解遠稱不上足夠。圖片來源:geralt/pixabay

在發現成年人大腦可能存在新生神經元的過去20年裡,已經有很多科學家迫不及待地把這一發現應用到疾病治療中,有些研究希望通過有氧訓練或者認知訓練刺激神經元的新生來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有些研究希望通過藥物來刺激神經元生成從而改善抑鬱症狀,還有一些研究希望通過新生神經元修補神經損傷。

但是,如果索雷爾斯團隊的研究結果反映了真實情況,即神經元新生在成年人中幾乎不存在,那這些治療方法是不是都會落空了呢?

即便大家都願意相信成年人的腦細胞可以不斷更新,但很遺憾,目前的科學證據似乎還不能證明這一點。

在人類中研究神經元新生還存在一些方法學上的挑戰,畢竟很多可以用於小鼠的操作不可能在人身上進行。此外,即使成年人的大腦可以產生新的神經元,其行使的具體功能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希望更多新的神經科學實驗方法的突破,能讓科學家早日解開這個謎團。

參考文獻:

S. F. Sorrells, M. F. Paredes, A. Cebrian-Silla, K. Sandoval, D. Qi, K. W. Kelley, D. James, S. Mayer, J. Chang, K. I. Auguste, E. F. Chang, A. J. Gutierrez, A. R. Kriegstein, G. W. Mathern, M. C. Oldham, E. J. Huang, J. M. Garcia-Verdugo, Z. Yang, A. Alvarez-Buylla, Human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drops sharply in children to undetectable levels in adults. Nature 555, 377–381 (2018).

M. Boldrini, C. A. Fulmore, A. N. Tartt, L. R. Simeon, I. Pavlova, V. Poposka, G. B. Rosoklija, A. Stankov, V. Arango, A. J. Dwork, R. Hen, J. J. Mann, Human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persists throughout aging. Cell Stem Cell 22, 589–599.e5 (2018).

題圖來源:699.pic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本文來自果殼網

從論文到科普,只有一步

請聯繫 scientificguokr@163.com

先點個讚再走

相關焦點

  • 腦細胞真的是用一個少一個嗎?腦細胞死亡後還會再生嗎?
    人類最初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隨著受精卵的發育,細胞逐漸分化和增多,最終形成了我們。在我們身體裡,有一部分細胞屬於幹細胞,該細胞仍能夠繼續分化和增多,分化出其他不同的細胞。比如:造血幹細胞可以分化為神經細胞,體細胞等。另一部分細胞屬於不可分化的細胞,比如:體細胞。
  • 正常人一天要死10萬個腦細胞!你的腦子會不會不夠用?
    用腦過度或者想太多,真的會死腦細胞嗎?」 一、想得越多,腦細胞死得越快? 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 1 用不用腦,腦細胞都會「離你而去」 你還在媽媽肚子裡時(3~10個月),腦細胞就開始生長了,這時候媽媽如果給你夠充足的營養攝入,你的腦細胞數量甚至會達到1000億個以上。
  • 四六級作文模板:原因分析+得出結論
    小編整理了表示原因分析+得出結論的作文展開句。希望幫到正在備考的各位~   提醒大家,模板只能幫的大家理清思路。具體的內容還是要大家進行填充的。想拿高分,句式表達靈活多樣,也是非常重要的。背完模板一定要找幾篇作文題目練手!
  • 人類真會「轉世再生」嗎?科學家研究得出結論,看完明白了
    人類真會「轉世再生」嗎?科學家研究得出結論,看完明白了在科學文明並不發達的古代,很多人都相信死後會轉世重生,甚至還能獲得前世的記憶,當然這些只是一些沒有得到真實科學證明的傳說,那在現實生活中人類真的會轉世再生嗎?
  • 令人吃驚:「雙生子佯謬」換一個視角,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前面2期文章中,我們詳細剖析了「雙生子佯謬」的過程,這一期我們換一個視角來分析「雙生子佯謬」。為了照顧沒看前面幾篇文章的朋友,這裡我再講下「雙生子佯謬」含義: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坐飛船去外太空耍下回來後,哥哥和弟弟誰更年輕?
  • 人死後真的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嗎?聽聽「瀕死體驗者」是怎麼說的
    按照主流的科學理論,我們現在的價值觀要遵循唯物主義,根據唯物主義思想,一個人死後就意味著一切都已經結束了,一切都化為塵埃回到自然中,俗話說「人死如燈滅」,這就意味著當人死後並不存在所謂的「死後世界」,一些流傳死後去了另一個世界的說法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說法,不過人死後到底有沒有去到另一個世界依然是一個存在爭議的事情
  • 科學家得出一個結論:早期月球存在金屬大氣層,理由呢?你信嗎?
    由此,科學家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月球早期的大氣層是由金屬蒸汽組成的。同時,存在的強大颶風,將物質加速到超音速,它們的痕跡至今還可以在月球表面上找到。這項研究的負責人,美國宇航局員工普羅帕爾·薩克森說:「月球大氣層的變化過程可以與搖滾明星作比較,即:快速發展、嚴酷的條件和快速的破壞」。同時,科學家在竭盡全力恢復月球早期的形狀。並強調,早期,月球和紅矮星類似,很可能在月球上存在生物。
  • 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統治西方世界近2000年,有兩個原因
    為什麼這套今天看起來非常可笑荒謬的結論,還能存在接近2000年呢?西方人真的就這麼傻嗎?沒有人提出過反對意見或者質疑嗎?比如我們過去看到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所以我們得出結論,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顯然這樣的觀點並不可靠,因為我們的經驗總是有限的,所以,有一天出現了一隻黑天鵝,這種認知就被打破了。而演繹法正是彌補了這個不足。
  • 我們是如何得出宇宙年齡是138億年的結論的?
    但是從20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21世紀,我們不僅對這個問題得出了一個科學結論——宇宙(正如我們所認識的那樣)是從一個熱的大爆炸開始的——而且我們能夠精確地確定這個開始的時間。我們現在滿懷信心地說,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
  • ​宇宙本身是一個生命嗎?
    宇宙本身是一個生命嗎?根據現代天文學的觀察,人們越來越發現宇宙本身和生命體之間的相似性。道家一直以來就把人體看成一個小宇宙,那麼這個宇宙是否是一個大人體呢?據一些古籍記載,這個大人體名字叫做盤古。可以試想,我們地球不過是盤古身體中的一個粒子,銀河系則是他身體的一種組織結構。
  • 如果馬航MH370所有乘客真的沒有死,他們會在幹什麼?
    如果馬航MH370所有乘客真的沒有死,他們會在幹什麼?   馬來西亞航空的MH370於四年半前,即2014年3月8日從吉隆坡國際機場飛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共載239人,可是神秘地失聯了。
  • 腦細胞不一樣!科學家找到男女大腦天生差別重要線索
    每一個與男/女朋友發生過溝通困難(俗稱吵架)的人恐怕都忍不住嘆過,男女的腦迴路差別太大了!神經科學家證實,男性和女性確實有大腦的性別差異(儘管這種差異可能與你原先想得並不一樣)。大腦的性別差異早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就已出現。
  • 全球氣候變暖是科學界確立的一個共同性結論
    由於人類的活動帶來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二氧化碳所引起的熱量不平衡正在加劇,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簡單的基礎物理事實,而過去的所謂的氣候上升或者是下降的數據,恰好表明了全球氣候,全球的氣溫對於二氧化碳,這二者之間兩個變量的敏感依賴關係。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醫生提醒:簡單訓練或可啟動全新腦細胞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
  • 你算是一個死硬理性派嗎?
    理性主義者認為,任何可靠的結論必須經由公理演繹的方法得到,不管什麼樣的結論,我們必須要從一些最最基本的原則開始,通過數學和邏輯一步一步往前推演得出,否則,結論就是不可靠的。 一個典型的理性主義者對於歸納法得出的結論都抱有深深的懷疑,哪怕千百次的實驗結果都指向同一個結論,只要不能得到公理演繹的支持,他就依然抱有懷疑。
  • 智商與腦細胞的大小有著密切關係,體積越大的腦細胞,智商越高
    研究結果表明,在智商測試中得分高的患者的腦細胞,比得分低的患者的腦細胞大。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腦細胞。大腦中存在著數量龐大的腦細胞,在這些腦細胞中,神經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腦細胞。神經元通常由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組成。
  • 連體人的生活:一個身體兩個大腦,一個死了另一個能活嗎?
    她們擁有兩個腦袋、兩個脖子、兩顆心臟,但要共享兩條胳膊、兩條腿。也就是說,一具身體卻有兩個大腦,那這具身體要接受哪個大腦的指令?兩個大腦都可以控制這具身體嗎?阿比蓋爾和布列塔尼結果顯示:1、 兩個大腦分別控制自己腦袋這邊的手和腿
  • 科學家通過公式計算,得出一個數字!
    從改革開放以來其實不難發現,人類的生命周期正在不斷的延長,隨著我們現在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現在生命周期在不斷的增長在之前能夠活到80歲或者是百歲的老人少之又少,但是現在80歲的年齡已經非常的普遍了,這其實和我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必然的關係,那麼人類壽命的極限到底是多少呢?
  • 腦細胞不可再生?最新研究反轉,成年人腦中仍有大量新生神經細胞
    DeepTech 在去年的報導中還曾感慨,腦細胞真的是死一個少一個,耗盡無補,請各位且用且珍惜。而就在今年 3 月 25 日,Nature Medicine 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發現,來自馬德裡自治大學(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Madrid)的 Maria Llorens-Martin 及其同事,分析了來自 58 名人類組織樣本,結果顯示成年人大腦中仍有成千上萬的新生神經細胞,甚至包括八九十歲的老年人。
  • 最新研究得出有關地球板塊構造形成機理的新結論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7月17日,由中國香港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宣布成功利用新模型獲得了有關地球板塊構造形成機理的新結論香港大學研究團隊基於最新模擬研究提出,早期的地球外殼升溫,導致膨脹,產生裂縫。這些裂縫逐漸擴大並結合成一個全球網絡,從而將早期的地球外殼細分為板塊。研究人員利用三維球殼模型模擬了一種自組織斷裂機制,類似於熱膨脹驅動的巖石圈隆升,在這種機制中,由於水平伸展而發生了全球性的斷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