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細胞真的是用一個少一個嗎?腦細胞死亡後還會再生嗎?

2020-12-04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最初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隨著受精卵的發育,細胞逐漸分化和增多,最終形成了我們。

在我們身體裡,有一部分細胞屬於幹細胞,該細胞仍能夠繼續分化和增多,分化出其他不同的細胞。比如:造血幹細胞可以分化為神經細胞,體細胞等。

另一部分細胞屬於不可分化的細胞,比如:體細胞。

簡單來說就是,幹細胞既可以分化,也可以增多。而功能細胞屬於不可分化,但可以增多。然而關於神經細胞能不能增多,卻引起科學家爭議了20多年,有些人認為神經細胞可以增多,而有些科學家認為神經細胞不可以增多,那麼真相究竟為何。

神經細胞可以增多嗎?

2018年3月,《自然》雜誌發文稱:隨著人類成長,海馬體神經極具減少,成年之後便不再有新的神經細胞生成。

也就是說,腦細胞屬於消耗型細胞,不可以增多,用一個少一個。我們知道,《自然》雜誌屬於主流權威期刊,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科研的最新進展。

然而就在人們認為神經細胞真的不可以增多時,在19年3月反轉出現了。

《Nature Medicine》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指出,在58名人類組織的樣本中,觀察到了陳年人大腦中每天仍舊有新神經細胞誕生,其中包括80多歲的老人。

該研究正式證實了神經細胞可以和其他體細胞一樣增多。

(紅色的部分,被認為是新神經細胞生長的標誌)

研究人員還發現,神經細胞的生長速度,會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這是因為研究人員觀測發現,健康人的大腦中,每天能生產大量的新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位於海馬體中,而海馬體是儲存記憶的重要區域,研究發現短時記憶以及長時記憶等都與海馬體有關,一旦海馬體受損,可能會導致人類失憶。

然而,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新生神經細胞較少,阻礙了記憶的形成,因此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將自己的短時記憶或者長時記憶給丟失,發生記憶偏差。

神經細胞可以增多的發現,標誌著以後我們研究腦科學時,多了一條思考方向。

神經細胞為什麼不可以分化?

在說神經細胞為什麼不可分化之前,我們可以以孩童舉一個例子,介紹一下什麼是分化。

在一個孩子小的時候,他未來可能會有無數的選擇,比如:會成為科學家、教師、明星、白領、老闆等。

然而隨著他長大的過程,他擁有的選擇性越來越少,比如:如果他沒有畫畫的天分,那麼他長大後很難成為畫家;如果他五音不全,很難稱為音樂家;如果他學習成績不好,很難會成為大學教授。

隨著他就讀的學校,他的成績、性格、長相以及其他因素等, 他可以選擇的範圍越來越窄。直到他真正的就業時,可能他只會面臨幾種選擇,比如:去這家公司上班,還是去哪家公司上班。

而等他真正上班時,他將擁有一個確定的職位,比如:銀行職員。

也就是說,在他小的時候他未來擁有無限種可能,但等到他長大後,他只擁有一種確定的選擇。

其實,幹細胞就相當於該孩童小時候,有些幹細胞會演化成造血幹細胞,而有些幹細胞會演化成間質幹細胞,還有些幹細胞會演化成臍帶幹細胞。

這些幹細胞分化之後,會繼續分化,此時就相當於孩童在讀書的時期,由於他選擇了文理科,因此會淘汰掉一部分選擇。比如:造血幹細胞就不能分化出心肌細胞

當幹細胞繼續分化時,此時就會形成功能細胞,這相當於該孩童長大後找到了特定的工作,比如:神經細胞。

也就是說,幹細胞在逐漸分化成功能細胞時,是將自己的潛能換取了功能。而神經細胞屬於功能性細胞,所以不可再繼續分化成其他細胞。

相關焦點

  • 人體只有腦細胞不會再生,如何拯救?
    人的一生就只有出生時那個數目的腦細胞可供利用,大約140億個,人的腦細胞再也不會生。骨骼、肝臟、肌肉等其它器官或組織損傷後可因細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復,只有腦細胞不可分裂。腦細胞處在一種連續不斷地死亡且永不復生增殖的過程,死一個就少一個,直至消亡殆盡。這是一種程序性死亡,也叫凋亡。
  • 日本研究新方法使腦細胞再生不會半途而廢
    腦損傷後,大腦內幹細胞會分化生成腦細胞,以修復損傷。但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如此分化出的許多腦細胞往往半途而廢、停止發育,造成腦功能難以恢復。
  • 德國科學家找到使腦細胞再生的方法
    來源:科技日報   德國慕尼黑GSF國家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幹細胞研究所的馬吉達娜·戈特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發現,使用特殊的調節蛋白,星形膠質細胞能分化成功能性神經細胞,這有望成為替代因傷痛或疾病而受損的腦細胞的新方法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醫生提醒:簡單訓練或可啟動全新腦細胞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
  • 再生腦細胞 或可治帕金森症
    (原標題:再生腦細胞 或可治帕金森症)
  • 腦細胞真的是死一個少一個嗎?兩個最新研究竟得出相反結論!
    索雷爾斯團隊的研究中,處理腦標本的時間窗是個體死亡後的48小時之內,而博爾德裡尼團隊的時間窗是26小時。處理時間窗過長導致DCX消減,有可能是索雷爾斯團隊陰性結果的原因。另一方面,這些免疫標記物也有可能會標記神經元母細胞以外的其他細胞,比如,有些研究者認為神經膠質細胞也可以表達DCX。這樣,博爾德裡尼團隊標記的就有可能根本不是幼稚的神經元。
  • Sci Rep:變色龍腦細胞再生的秘密
    這一發現表明蜥蜴類物種在大腦受損之後同樣能夠再生。這一發現同樣有助於開發人類大腦因年老或疾病受損後的再生。 「大腦是很複雜的器官,而用於治療大腦損傷的療法卻十分有限,因此這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的領域」,該研究的作者,來自安大略動物學院的Matthew Vickaryous教授說到。
  • Nature neuro:腦細胞死亡如何觸發多發性硬化?
    (綠色代表髓磷脂包裹的軸突;紅色代表炎症和去髓磷脂化區域)           2015年12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Northwestern Medicine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合成髓磷脂的腦細胞死亡可能會觸發多發性硬化
  • 中風一次腦細胞死亡數百萬
    核心提示  人們經常看到中風後留下的惡果:偏癱、失語、神經麻痺,原來,是管這一部分的腦細胞死去了。與缺氧腦細胞賽跑,是保證減少損害的重要舉措。  國外科學家以前所做的一些研究曾表明,一年中的12月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月。與其他月份相比,這類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在12月份也是最高的。
  • 腦細胞死了就不會新生?錯!闢謠:腦力訓練或可改變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數量從出生時就已經固定不變了,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再有新生。這一個信念如同在我們的心裡扎了根,揮之不去。比如1960年,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嬰兒期和兒童期。到了成年初期,大腦的物理結構大部分是永久的。確實,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下降的事實,讓我們不斷明白我們的腦部記憶功能不斷再走下坡路。
  • 腦細胞為什麼不進行有絲分裂?那麼用完會變傻嗎?
    人體中最獨特的細胞就是腦細胞,準確來說是神經元,與體內絕大多數細胞不同的是,神經元不進行有絲分裂。神經元如此重要,為什麼沒有複製能力呢?難道腦細胞用完了就會變傻嗎?細胞分裂人類細胞種類非常多,繁殖的方式也不同,大部分是進行有絲分裂,例如人體的體細胞。
  •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研究結果表明,早產兒的海馬體發育會受到損害,但是,缺氧並不會造成早產兒的腦細胞死亡。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早產兒醫學上規定,以末次月經的第一天起計算預產期,也就是說,女性的懷孕周期大約為280天,大約是40個周。
  • 「端粒」真的是決定人類壽命的因素嗎?
    而現代科學則是發現人體細胞分裂的總次數是固定,當一個細胞分裂次數達到上限,它就無法再產生新的細胞。當大多數細胞的分裂次數達到上限後,人體的細胞死亡速度就會超過產生速度,此時人體便開始向著死亡靠近。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決定細胞分裂次數的是一種叫「端粒」的東西。
  • 揭示帕金森病中的腦細胞死亡機制
    這些稱為α突觸核蛋白(alpha synuclein)的蛋白長期以來一直與帕金森病進展有關,但是人們並不清楚它們是如何特異性地影響腦細胞的。為了更多地了解帕金森病中細胞死亡經歷的「道路」,這些研究人員用預先形成的α突觸核蛋白團塊處理實驗室培養的小鼠腦細胞,觀察它們在14天內作出的反應。
  • 腦細胞不可再生?最新研究反轉,成年人腦中仍有大量新生神經細胞
    人成年後,大腦神經元能否再生?在近百年的現代神經科學發展史上,這個問題幾經反轉,尤其是近年的一些重磅發現,更是為爭議雙方都增添了證據。2018 年 3 月,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團隊在 Nature 雜誌發文,指出隨著人類成長,海馬區神經發生(Neurogenesis,即生成新的神經元)急劇減少,成年後便不再有新的神經細胞生成。
  •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首頁 » 細胞凋亡 »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來源:科訊網
  • 全想記憶:你知道嗎?我們的大腦有200億個腦細胞
    大家好,我是全想記憶的林揚,在這裡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你們的大腦陪伴你多少年了嗎?是10年,還是20年,還是30年?還是60年?100年?我相信每個人都還是非常清楚的,因為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一直伴隨著我們。
  • 深度刺激可促進小鼠腦細胞再生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20日報導,加拿大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發現,用一種名為深度腦刺激的臨床幹預療法向大腦特定區域施加電脈衝,能使腦細胞再生,有望幫助提高認知能力並增強記憶
  • 正常人一天要死10萬個腦細胞!你的腦子會不會不夠用?
    用腦過度或者想太多,真的會死腦細胞嗎?」 一、想得越多,腦細胞死得越快? 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 年齡 小孩子(大約0~3歲)和老人(60歲以上)的腦細胞死亡速度較快,尤其是小孩子,出生後一兩年,90%的腦細胞都已陣亡。
  • 研究顯示成人腦細胞可再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0日 15:0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倫敦8月19日電(記者葛秋芳)科學家研究發現,成人腦細胞被植入實驗鼠大腦後可生長出新的神經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