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果嚴重!新生嬰兒缺氧腦損傷易致癲癇、腦癱,血液測試可快速發現

2020-11-26 前瞻網

近日,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血液測試,可以確定嬰兒在出生時是否大腦缺氧。

原型測試是基於對45名出生時缺氧的嬰兒血液樣本的研究,這種缺氧被稱為出生窒息,會增加罹患腦性麻痺和癲癇等殘疾的風險。

研究人員在嬰兒身上發現了855個發生變化並導致神經功能受損的基因。

這些基因,包括兩個表現出「顯著」差異的基因,可以識別出最有可能發展成神經功能障礙的缺氧新生兒。

研究人員說,通過驗血來識別這些病例將使臨床醫生能夠迅速治療嬰兒。

有窒息跡象的嬰兒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極端降溫,讓他們的體溫連續三天降至33.5攝氏度。之前的研究發現,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因缺氧而造成的長期腦損傷。

缺氧是足月嬰兒死亡和神經功能障礙的最常見原因,高收入國家每1 000名活產嬰兒中有2至3人缺氧,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每1 000名活產嬰兒中有10至20人缺氧。

這項研究的作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Sudhin Thayyil教授說:「這些血液測試的結果將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導致腦損傷的疾病機制,並使我們能夠開發新的治療手段或改進現有的治療手段。」

這項研究是在印度醫院進行的,印度每年有多達100萬例出生窒息病例。

出生窒息可由許多因素引起,包括由於心臟或呼吸問題造成母親血液中氧含量不足,以及分娩時子宮鬆弛不足。

這阻止了氧氣進入胎盤的循環,胎盤是為胎兒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臨時器官。

出生時缺氧後,大腦損傷會持續幾個小時到幾個月,影響大腦的不同區域。

這會導致各種潛在的神經殘疾,如腦癱、癲癇、耳聾或失明。

研究人員說,隨著潛在腦損傷的發展,早期識別有危險的嬰兒是具有挑戰性的,而且往往是不準確的。

因此,他們檢查了患有不良神經發育問題的嬰兒,這些嬰兒出生時具有獨特的宿主血液基因表達譜。

研究人員在45名嬰兒出生後6小時內對他們進行了血液採集,並在18個月大後對他們進行了隨訪,以確定哪些嬰兒出現了神經功能障礙。

研究人員對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以發現出現神經殘疾的嬰兒和沒有出現神經殘疾的嬰兒在基因表達上的差異——基因的「開啟或關閉」。

研究小組發現,兩組之間有855個基因表達不同,其中蛋白編碼基因RGS1和SMC4的差異最為顯著。

檢查這兩個基因以及它們在細胞內的表達過程可以幫助理解由出生窒息引起的神經殘疾的原因。

該研究的作者、倫敦帝國學院的保羅•蒙塔爾多(Paolo Montaldo)說:「血液樣本是在出生後不久採集的,基因的變化從出生時就可以檢測出來,但癲癇、腦癱等身體症狀要到18個月後才能檢測出來。」

研究人員在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論文中說:「如果這些發現能在更大範圍的嬰兒身上得到複製,這可能會開闢新的治療途徑,並在未來開發出新的神經保護療法。」

儘管基因表達譜在出生後很可能會隨時間而改變,但研究小組只檢查了一個時間窗口內的基因表達,即出生後6小時內。

作者說:「如果在這個時間窗之外對基因表達譜進行檢查,我們的發現可能會有所不同。」

這項研究也在中低收入國家進行,因此,在將這些研究結果應用到不同的環境中之前需要謹慎。

這些嬰兒是中低收入國家腦病降溫試驗(HELIX)的一部分。

該試驗還研究了低溫療法(極端降溫)在嬰兒身上的應用,以防止缺氧後的腦損傷。

在受控的環境中給嬰兒的身體和大腦降溫,可以改變大腦中的化學過程,降低永久性大腦損傷的風險。

在高收入國家,這可以減少嬰兒患神經殘疾的機會,但在低收入國家,冷卻可能不可行。

總的來說,儘管有極端降溫,30%的嬰兒仍然有不良的神經結果,所以仍然需要新的治療方法。

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與印度、義大利和美國的研究小組合作進行了這項研究,他們下一步將把驗血研究擴展到更多的嬰兒身上。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591567/Blood-test-diagnose-brain-damage-hours-old-babies.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兒童神經修復專家陳光福:新生兒腦損傷的早期幹預很關鍵
    新生兒腦損傷會對嬰幼兒的神經發育造成損傷,從而導致運動發育障礙或遲緩,甚至腦癱、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癇、視聽障礙、學習障礙、睡眠障礙、多動症、社會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障礙等後果。患有新生兒腦損傷的寶寶,其產生的後遺症不管是對自身生存質量還是家庭都有比較嚴重的影響。
  • 什麼是缺氧缺血性腦病 缺氧缺血性腦病這樣治療
    什麼是缺氧缺血性腦病缺氧缺血性腦病是由於各種圍生期因素引起的腦缺氧或缺血而形成的常見的腦損傷,主要表現為意識狀態及肌張力變化。根據病情變化可分為輕、中、重度。輕、中度表現為興奮或遲鈍,肌張力正常或減低。重度可有昏迷、肌張力鬆軟、驚厥頻繁等。多伴有嚴重的後遺症如腦癱、癲癇、學習困難等。
  • 輕度窒息會腦癱嗎?兩個月寶寶腦癱的症狀是什麼?
    嬰兒腦癱,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在出生前,或者是出生的過程中,再有就是孩子在早期發育的時候,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而造成腦損傷所引起的疾病。孩子出現腦癱的情況危害是比較大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甚至容易出現智力低下的現象,因此發現孩子有腦癱問題,父母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做檢查並治療。
  • 孩子這種姿勢可能被搖成腦癱,家長要注意預防
    我們還記得比較熟悉的話「寶寶睡,寶寶睡」,媽媽可能是這樣搖晃著讓孩子睡覺,注意了,這種方式不注意的話,可能會導致孩子腦癱。下面就請合肥康華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主任張換為我們詳細介紹這裡面的內容吧! 我們還記得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視頻,爸爸在超市裡拖著兒子在背後玩「搖晃遊戲」。
  • 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時間仍然很重要
    圍產期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是一種毀滅性的疾病,儘管現代產科護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每1000名嬰幼兒中仍約有1名受該病影響。臨床和試驗研究的重要突破在於,許多情況下大腦氧化代謝可短暫性的恢復正常,即使在嚴重的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後也可恢復幾小時。
  • 如何看寶寶是不是腦癱?八個臨床症狀可以幫助自測
    如何看寶寶是不是腦癱?腦性麻痺的體徵和症狀腦性麻痺的症狀與腦性麻痺的症狀不同。跡象是臨床上可識別的腦損傷或畸形的影響,導致腦性麻痺。在檢查和測試期間,醫生將識別健康問題的跡象。另一方面,症狀是孩子感受或表達的影響; 症狀不一定可見。腦性麻痺導致的損傷嚴重程度不同,通常與大腦損傷程度相關。
  • 缺血缺氧性腦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什麼症狀?
    缺血缺氧性腦病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腦部缺血缺氧所形成的腦部病變。可以分為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和非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臨床上比較常見,大部分是因為臍繞頸、羊水異常等導致胎兒窘迫或者在分娩中、出生後由於窒息等原因導致胎兒大腦缺血缺氧,最終引發缺血缺氧性腦病。
  • 僅僅是孕期短暫缺氧,也有可能導致嬰兒腦損傷
    帶孩子回到家,冷靜下來後,父母也第一次發現了孩子的異常,到家的肖米陽依然是若無其事的東跑西跑,不停的咬手指,按照以往,他們可能就覺得孩子是比較活潑,但結合和老師的談話,他們意識到孩子可能真的出現問題了,隨即帶孩子去了醫院。核磁共振的結果下來之後,肖米陽的父母腿都軟了,腦損傷,而且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無法治癒。
  • 這10種代謝異常引起的癲癇,可治療!
    可治療的代謝性病因應儘早考慮,及早發現和治療。癲癇發作是一種嚴重且可能致殘的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庭的生存質量。但隨著檢測技術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代謝性癲癇發作得到及時診治。(一)VB6依賴性癲癇(PDE)其中由於AASADH缺陷導致的,有4個發病年齡段:新生兒期、2月齡期、嬰兒晚期、兒童期。而PLPHP缺陷的早產率高,發病早,GTCs≧50%,初生幾天常出現高甘氨酸/高乳酸,易誤診為線粒體腦病/甘氨酸腦病,MRI腦發育延遲。
  • 常見兒童癲癇綜合症
    痙攣多成串地發作,每串連續數次或數十次,動作急速,可伴有嬰兒哭叫。常於思睡和匙醒期加重。典型的腦電圖對本病診斷有價值,在不同步不對稱,並有爆發抑制交替傾向的高波幅慢波背景活動中,混有不規則的、多灶性棘、尖與多棘慢波爆發。睡眠記錄更易獲得典型高幅失律圖形。
  • 「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的,寶媽們可別掉以輕心
    最近一段時間,寶寶變得嗜睡,精神也不太好,紅姐覺得寶寶是不舒服了,所以去醫院檢查了一下,後來醫生說寶寶得了「嬰兒搖晃症候群」,得這個病的原因就是婆婆長時間多次快速的搖晃寶寶造成的,幸虧來醫生及時,要不然後果很嚴重。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有這個「嬰兒搖晃症候群」,以前只知道搖晃寶寶不好,但卻不知道這麼後果這麼嚴重。什麼是「嬰兒搖晃症候群」?
  • 首個基於光譜成像新冠患者腦損傷研究:類似缺氧造成的損傷,但有...
    首個基於光譜成像新冠患者腦損傷研究:類似缺氧造成的損傷,但有顯著差異  Emma Chou • 2020-11-19 11
  • 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癲癇的出現?
    核心提示:癲癇是我們周圍常見的疾病,此病的出現將給患者的大腦健康帶來嚴重損害,並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幹擾,誘發癲癇的因素很多,需要朋友多了解,那麼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癲癇的出現?就這個問題,我們來聽聽上海虹橋醫院癲癇專病專家給大家的介紹:   癲癇是我們周圍常見的疾病,此病的出現將給患者的大腦健康帶來嚴重損害,並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幹擾,誘發癲癇的因素很多,需要朋友多了解,那麼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癲癇的出現?
  • 搖頭爺爺治腦癱?不注意這些表現難怪孩子是腦癱!
    近日,一則網上流傳的關於「搖頭爺爺治腦癱」的視頻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視頻中的醫生以康復治療的名義對一名5歲腦部發育遲緩的男童瘋狂搖頭。我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粗暴的一幕,全身不寒而慄。「如何及時發現寶寶是否腦癱?怎麼治療?」一系列關於腦癱的問題縈繞腦海。今天在此寫下媽媽們想知道的腦癱問題,望我們做家長的多了解一點醫學常識,避免孩子們無辜受苦。
  • 部分腦損傷無需CT初篩,首個血液檢測TBI項目獲FDA批准,美國國防部...
    「通過血液檢測成人TBI(創傷性腦損傷)」的項目測試。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近期FDA批准的Banyan Biomarkers臨床研究測試項目,從有腦震蕩或輕微創傷性腦損傷的人群中提取了1900個血液樣本,評估UCH-L1(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和GFAP(膠質纖維酸性蛋白)的水平。科學研究表明,UCH-L1和GFAP在大腦受損時被釋放,並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血流。
  • 你的孩子缺氧了嗎?警惕大腦缺氧對身體的危害
    氧氣主要是通過呼吸進入肺裡,再透過一層很薄的肺泡膜到達血液裡,與血液裡的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然後順著人體血液循環的軌道,把氧氣送到身體各部分的組織中,於是氧氣在各部分組織中與攝取的營養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 小兒腦癱的併發症和症狀表現有什麼?蔣貴明主任告訴你答案
    孩子小兒腦癱後家長們會很難受,但是小兒腦癱的症狀有什麼呢,家長們可能對這些方面的知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關於小兒腦癱的併發症和症狀有什麼
  • 「封針」療法治腦癱,有人說真的神,為什麼有人反而治成了腦梗?
    這是孩子的第4個療程,他是來這裡治療腦損傷的。抬眼望去,記者發現了更多剃著光頭的孩子做康復訓練。一位家長平靜地介紹:「剃了光頭的就是在要封針的,不封針來這個醫院幹啥呢?」她反問。患兒大多來自河南各地。家長們輾轉許多城市求醫問藥,來到了「最後的希望」三附院:有的家長甚至是從抖音、快手上得知腦癱兒在這裡治癒的「神話」。
  • 剛滿月嬰兒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醫生發出提醒
    、不哭不動 家人這才覺察異常 將甜甜緊急送醫 然而因缺氧時間過長 甜甜最終不幸離世 女嬰戴脖圈遊泳 缺氧時間過長致 嚴重腦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