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時間仍然很重要

2020-11-26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圍產期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是一種毀滅性的疾病,儘管現代產科護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每1000名嬰幼兒中仍約有1名受該病影響。臨床和試驗研究的重要突破在於,許多情況下大腦氧化代謝可短暫性的恢復正常,即使在嚴重的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後也可恢復幾小時。[1,2]該觀察發現提出了一個假說,即暴露於低氧水平環境中觸發的細胞死亡通路激活可以被抑制。隨後,臨床前研究顯示,新生兒出生約6小時內啟動輕度腦低溫治療,可大大減少腦損傷並提高行為恢復程度。[3]在有中度至重度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足月嬰幼兒中進行的隨機臨床試驗的結果支持如下發現,輕度誘導低溫可提高生存和殘疾能力,包括腦麻痺和神經認知結局。[4][下載全文]


目前的挑戰在於改善結局,因為即使啟動輕度低溫治療,嬰幼兒死亡或倖存者殘疾的比例仍為45%。在動物研究中,最有前景的附加治療之一是惰性氣體氙氣。[5]在近期的《The Lancet Neurology》雜誌上,Denis Azzopardi及其同事報告了他們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結果,[6]顯示與單獨輕度低溫治療,聯合30%氙氣通氣治療(24小時)並不會進一步改善足月嬰幼兒的結局。


這項研究利用MRI和磁共振光譜學評估患者結局,這是一個重要的創新。這種方法將在未來試驗中大大加速潛在療法的初始測試,雖然大型實用性研究在驗證治療方法臨床獲益過程中仍是至關重要的。


為什麼氙氣在動物中的神經保護作用沒有轉變為人類的獲益?原因可能不是因為試驗失敗,而是試驗背景。氙氣是非常昂貴的,需要一個專門的再循環痛風設備。因此,不能在非專業中心或運輸過程的啟動該治療。這種實用性缺陷意味著治療啟動需延遲平均10h(IQR 8.2-11.2,範圍 4.0-12.6),遠超過可能的治療時間。


低溫治療需要在出生約6小時內啟動才能獲得神經保護作用,早期啟動——尤其是出生後3小時或更早——對結局更好。在級聯早期氙氣通過抑制激活機制發揮作用,從而延遲細胞死亡。與假說一致,Chakkarapani及其同事[7]表示,在幼豬動物研究中,當氙氣治療與輕度低溫治療在缺氧缺血發生後立即進行時有累加效應。Faulkner及其同事[8]表示,在缺氧缺血後2h啟動聯合治療呈現次加性效應,

例如,與正常體溫相比,氙氣聯合低溫治療可減少細胞死亡和顱腦畸形(由磁共振光譜學檢測),但與單獨輕度降溫治療相比則沒有明顯獲益。


延遲氙氣治療的效果在小動物研究中差異很大。一項研究顯示,累加獲益只在立即治療時才存在,而在延遲治療中則沒有[9],然而在其他的研究中,當治療延遲至缺氧缺血後4~6時,才有獲益。因此,臨床前證據強烈建議,氙氣治療應在復甦後不久進行以獲得神經保護作用,明確獲益是在6小時內。雖然Azzopardi及其同事報告,氙氣治療時機沒有明顯影響,但46名嬰幼兒中只有7例(15%)在6小時內啟動氙氣治療。


這項試驗的重要啟示是,與早期低溫治療是其成功轉化為臨床獲益的關鍵一樣,早期啟動治療也可能是附加治療研究的關鍵。在這項研究中使用快速、短期但高度精確的結局,是一個重要的創新,允許許多不同療法在一項實用性試驗中進行測試。自低溫治療首次提出到在臨床實踐中確立經過了超300年的時間。我們在測試許多其他有前景的附加治療方法之前沒必要再進行進一步的等待。[5]我們建議新生兒社區不管何時治療腦損傷,還是進行進一步的臨床試驗,都不要延遲治療。


參考文獻:


1.Roth SC, Edwards AD, Cady EB, et al. Relation between cerebral oxidative metabolism following birth asphyxia,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and brain growth at one year. Dev Med Child Neurol 1992; 34: 285-95.

2.Iwata O, Iwata S, Bainbridge A, et al. Supra- and sub-baseline phosphocreatine recovery in developing brain after transient hypoxia-ischaemia: relation to baseline energetics, insult severity and outcome. Brain 2008; 131: 2220-26.

3.Gunn AJ, Thoresen M. Animal studies of neonatal hypothermic neuroprotection have translated well in to practice. Resuscitation 2015;

97: 88-90.

4.Jacobs SE, Berg M, Hunt R, Tarnow-Mordi WO, Inder TE, Davis PG.

Cooling for newborns with hypoxic ischaemic encephalopath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1: CD003311.

5.Robertson NJ, Tan S, Groenendaa丨 F, et al. Which neuroprotective agents are ready for bench to bedside translation in the newborn infant?J Pediatr 2012; 160: 544-52.

6.Azzopardi D, Robertson NJ, Bainbridge A, et al. Moderate hypothermia within 6 h of birth plus inhaled xenon versus moderate hypothermia alone after birth asphyxia: a proof-of-concept,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Neurol 2015; published online Dec 18. http://dx.doi. org/10.1016/S1474-4422(15)00347-6.

7.Chakkarapani E, DingleyJ, Liu X, et al.Xenon enhances hypothermic neuroprotection in asphyxiated newborn pigs. Ann Neurol 2010; 68: 330-41.

8.Faulkner S, Bainbridge A, KatoT, et al. Xenon augmented hypothermia reduces early lactate/N-acetylaspartate and cell death in perinatal asphyxia. Ann Neurol 2011; 70: 133-50.

9.Sabir H, Walloe L, Dingley J, Smit E, Liu X, Thoresen M. Combined treatment of xenon and hypothermia in newborn rats—additive or synergistic effect? PLoS One 2014; 9: e109845.


醫脈通編譯自:Timing still key to treating hypoxic ischaemic brain injury. The Lancet. Neurology 2015 Dec 18 ;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降低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後缺血性腦損傷措施的研究進展
    隨訪研究表明,CAS術後SBI陽性患者發生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風險顯著增高,可能與手術通路包括主動脈至頸動脈等部位存在不穩定斑塊有關,提示SBI可作為術後缺血性腦血管事件的有效預測指標。因此,降低CAS術後缺血性腦損傷的發生非常重要,筆者就其具體措施綜述如下。
  • 心臟驟停後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患者的腦缺氧負擔和最佳平均動脈壓
    結論:缺氧缺血性腦損傷中腦缺氧的發作頻繁,最佳平均動脈壓附近的灌注與腦組織氧合增加有關。在心臟驟停後,壓力反應指數可產生最佳平均動脈壓,自動調節的上下限。關鍵詞:自動調節,腦組織氧合,心臟驟停,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最佳平均動脈壓,壓力反應指數      缺氧缺血性腦損傷(HIBI)的病理生理源於心臟驟停和繼發性損傷期間的主要傷害,這種繼發性損傷是由於自發循環(ROSC)恢復後,腦氧輸送(CDo2)和利用之間的平衡不足引起的。
  • 僅僅是孕期短暫缺氧,也有可能導致嬰兒腦損傷
    核磁共振的結果下來之後,肖米陽的父母腿都軟了,腦損傷,而且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無法治癒。家裡的保護措施一向做的很到位,而且孩子從出生就沒有出現過重大的磕磕碰碰,孩子怎麼可能會有腦損傷呢。說起腦損傷,大多數人都人的印象可能都停留在智力低下、身體殘疾和肢體異常的層面上,這些腦損傷患兒和正常寶寶有著明顯的不同,但真正的腦損傷遠遠不止這麼點範圍,輕度、中度、重度的腦損傷患兒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完全不一樣的。輕度腦損傷患兒甚至在發育早期根本沒有什麼明顯的異常,這也常是讓家長忽略的原因。
  • 新生嬰兒缺氧腦損傷易致癲癇、腦癱,血液測試可快速發現
    原型測試是基於對45名出生時缺氧的嬰兒血液樣本的研究,這種缺氧被稱為出生窒息,會增加罹患腦性麻痺和癲癇等殘疾的風險。研究人員在嬰兒身上發現了855個發生變化並導致神經功能受損的基因。這些基因,包括兩個表現出「顯著」差異的基因,可以識別出最有可能發展成神經功能障礙的缺氧新生兒。研究人員說,通過驗血來識別這些病例將使臨床醫生能夠迅速治療嬰兒。
  • 兒童神經修復專家陳光福:新生兒腦損傷的早期幹預很關鍵
    因此,對於腦損傷高危兒幹預開始的早晚,是影響預後的最重要因素。什麼是新生兒腦損傷?新生兒腦損傷是一個範圍很廣的疾病,導致新生兒腦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只要是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變性、壞死或者凋亡,而導致神經細胞功能的損失就是造成了新生兒腦損傷。
  • 什麼是缺氧缺血性腦病 缺氧缺血性腦病這樣治療
    缺氧缺血性腦病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不了解缺氧缺血性腦病,甚至還有一些人都沒有聽說過缺氧缺血性腦病,那麼請問什麼是缺氧缺血性腦病?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方法是什麼?缺氧缺血性腦病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首個基於光譜成像新冠患者腦損傷研究:類似缺氧造成的損傷,但有...
    首個基於光譜成像新冠患者腦損傷研究:類似缺氧造成的損傷,但有顯著差異  Emma Chou • 2020-11-19 11
  • 一文總結:卒中腦損傷的血栓炎症機制
    血栓和炎症途徑是缺血性腦損傷重要的病理生理機制。血小板粘附缺血性血管病變處並被活化,增加繼發性血栓形成事件風險。與此同時,腦缺血引起強烈的炎症反應,涉及細胞粘附分子和細胞因子上調、多個白細胞亞群的粘附、激活和遷移。
  • 快訊:幹細胞移植兩大機制治療缺血性腦梗塞前景廣闊
    研究還發現,幹細胞還可以參與腦損傷的修復過程(如腦缺血,外傷性出血或阿爾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等)。 因此,許多臨床前研究表明,幹細胞移植可以在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補充或替代作用,也為幹預腦梗死帶來了新的希望。
  • 腦損傷後神經內分泌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
    然而另一項研究發現,隨訪1年和5年的腦損傷後垂體功能障礙發病率僅有0.4%和2%。各大研究中心對腦損傷後垂體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報導不一,主要與研究方案設計、患者納入及排除標準、入院評估時間、病因類型、損傷嚴重程度、垂體功能障礙診斷標準和激素檢測技術水平不統一等因素相關。
  • 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缺血性腦卒中新進展
    作者:張智芳,趙理樂,天津市西青醫院;蘇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又稱腦梗死(cerebralinfarction),是指因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
  • 缺血性視盤病變的治療與飲食
    缺血性視神經病變係指視神經的營養血管發生循環障礙的急性營養不良性疾病。一般以視網膜中央動脈在球後約9~11mm進入視神經處為界,臨床上分為前段和後段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兩種類型。供應視盤的後睫狀動脈發生循環障礙引起視盤的急性缺血、缺氧,以致出現視盤水腫,並累及篩板及篩板後的神經纖維,稱前段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自視神經眶內段至視交叉發生缺血性改變,稱後段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無視盤水腫。如果不幸患了缺血性視盤病變的話,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選擇如下這幾樣食材:菠它是按葉形可分為尖葉和圓葉兩個類型。
  •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應該怎樣進行治療?
    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越嚴重,腦病症狀持續時間越長者,越容易發生後遺症,且後遺症越重。後遺症常見的有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痙攣性癱瘓、癲癇、耳聾、視力障礙等。(四)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藥等:可用細胞色素C三磷酸脲苷輔酶A等每日靜脈滴注直至症狀明顯好轉;也可使用胞二磷膽鹼100-125mg/日稀釋後靜點生後第2日開始每日一次靜滴;腦活素5ml以生理鹽水稀釋後靜滴均可改善腦組織代謝治療必須持續至症狀完全消失中度HIE應治療10-14日重度HIE應治療14-21日或更長治療開始得愈早愈好一般應在生後24小時內即開始治療儘量避免生後各種病理因素加重腦損傷七預後導致不良預後的一些因素有
  • 一信號通路影響缺血性血管新生
    PNAS)上發表最新論文「Grb-2–associated binder 1 (Gab1) regulates postnatal ischemic and VEGF-induced angiogenesis through the protein kinase A–endothelial NOS pathway」,證實一條以前未見報導的「Gab1-PKA-eNOS」信號轉導通路在缺血性血管新生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 缺血性視神經萎縮莫大意,及時診斷很重要!
    缺血性視神經萎縮指的是什麼病呢   缺血性視神經萎縮是由於供應眼球的血流減少或被阻斷引起的中央或周邊視力突然喪失。 信息由眼球經視神經傳到大腦, 在那被轉化為圖像。 如果視神經功能受損, 也就沒有視力可言了。
  • PNAS:血管內皮細胞「Gab1-PKA-eNOS」信號轉導通路在缺血性血管...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IMM)羅金才研究組發現,血管內皮細胞「Gab1-PKA-eNOS」信號轉導通路在缺血性血管新生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附圖:Gab1基因敲除導致小鼠缺血性血管新生、側枝循環建立出現缺陷(圖示上半部分),主要是由於血管內皮細胞管狀結構形成的信號調控通路出現障礙而引起的
  • 鐵死亡與腦損傷的關係
    研究表明,鐵死亡涉及人類疾病,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損傷研究中發現許多含有與鐵和/或氧化應激的病理細胞死亡事件的描述,因此,了解鐵死亡通路以及其誘因可能會產生治療腦損傷的新方法。GPxs家族由不同的成員組成,包括GPx1-8,其中GPx4在鐵死亡中扮演比其它成員更重要的角色。 RAS選擇性致死性小分子(RAS-selective lethal 3,RSL3)是一種可以直接與GPx4結合併抑制GPx4活性的脂肪細胞誘導劑,它可導致脂質過氧化物在細胞內積累,隨後引發鐵死亡。
  • 大腦缺氧的症狀
    大腦缺氧的症狀1、大腦缺氧的症狀1.1、頭暈、頭痛(偏頭痛)、頭髮脹(高血壓也有類似症狀),更甚的時候耳鳴、眼花、有時伴有有噁心、嘔吐症狀。1.2、思維遲鈍、反應變慢、犯困。1.3、沒有很大的體力消耗卻感覺疲憊,心力交瘁,情緒波動大性情改變、困的要命卻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