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缺血性腦卒中新進展

2020-11-30 醫脈通

作者:張智芳,趙理樂,天津市西青醫院;蘇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又稱腦梗死(cerebralinfarction),是指因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CIS是腦血管病中最常見一種類型,約佔全部急性腦血管病的69.6%~70.8%,其致殘率及致死率非常高,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我國成為世界上卒中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目前臨床上靜脈溶栓及動脈取栓是改善預後最積極有效的方法,但因時間窗狹窄、禁忌證限制以及相關風險性,有很多急性CIS患者錯過溶栓及取栓治療時機,因此尋找其它治療方法逐漸成為研究熱點。

 

內皮祖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治療CIS被認為是一種新型治療方法。骨髓來源的EPS通過血液循環遷移至缺血損傷部位,參與缺血損傷後內皮細胞的生成和神經的再生,可以促進缺血損傷後的腦功能恢復以及改善生存質量。目前循證醫學證據表明CIS發生後,趨化因子CXC配體12(CXCL12)及其受體CXCR4能夠動員招募內皮組細胞遷移浸潤至缺血區域,因此認為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綜述將重點闡述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CIS研究新進展。

 

1.CIS與內皮損傷

 

CIS會導致大腦血液供應發生障礙,使相對應的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從而引起相應部位的神經細胞死亡,最終導致相應供血區的神經功能障礙。研究發現內皮細胞的損傷及功能障礙是CIS的始動環節並貫穿疾病發生的全過程。因此,腦血管損傷是發生CIS的重要病理基礎。近期研究發現在血管閉塞發生前,內皮功能障礙可能已經長期存在,此種情況可能是腦卒中發展的關鍵早期事件,研究還認為內皮功能障礙可能會加重CIS患者神經功能的進一步損害。

 

另有研究發現內皮功能障礙同樣是血腦屏障出現功能障礙的早期事件,其可以導致內皮完整性遭到破壞。因此,CIS患者血管內皮功能障礙逐漸受到臨床醫師的關注,新近研究發現短暫性腦缺血患者中也出現了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目前認為缺血所導致的腦血管疾病早期可能都存在血管內皮功能障礙,修復內皮完整性可能是預防以及治療CIS有效策略之一。

 

2.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中樞神經系統

 

趨化因子CXC配體12(CXCL12),原名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CXC趨化因子亞家族中的一員。CXCL12是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的重要因子,其中包括胚胎發育、造血、血管生成和炎症參與。CXCL12具有激活和(或)誘導造血幹細胞、內皮細胞和大多數白細胞遷移的功能。CXCL12在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發育和成熟階段均有表達,當在小鼠中敲除CXCL12基因將會導致神經祖細胞增殖、遷移和分化的障礙。

 

CXCL12是表達於腦組織中的趨化因子之一,其在腦組織中主要由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所表達。在正常神經系統中CXCL12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不能發揮遷移趨化作用,當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炎症、缺血和缺氧等病變後,可引起CXCL12水平上調並發揮趨化作用。CXCR4是一種高度保守的G蛋白跨膜受體,在多種細胞和組織中表達,包括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以及不同的淋巴細胞亞群、血管平滑肌細胞等。研究發現造血幹細胞和EPCs表面同樣能夠高度表達CXCR4。

 

CXCR4具有維持動脈完整性以及保護內皮屏障的功能。CIS發生後CXCL12水平上調,CXCL12可以通過與CXCR4結合,促進EPCs沿CXCL12的濃度梯度發生遷移、歸巢至受損內皮,進一步修復損傷的血管內皮。

 

3.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CIS後血管新生

 

眾所周知EPS參與腦卒中後血管的新生過程,其關鍵環節是將EPC歸巢至受損區域。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EPS歸巢至受損區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體外研究發現CXCL12/CXCR4信號通路對於EPC具有很強的趨化作用,這與CXCL12所引發的血管新生有關。體內研究發現CXCL12/CXCR4信號通路不僅可以促進EPC的增殖和遷移,而且能夠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和白血病細胞的增殖和遷移。柚皮苷通過CXCL12/CXCR4信號通路介導激活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EPS的增殖和遷移,從而促進血管生成和抑制內皮細胞的凋亡。應用抗CXCR4的抗體,拮抗CXCL12/CXCR4信號通路,將會部分抑制EPC向缺血區域的遷移和募集。以上研究說明CXCL12/CXCR4信號通路可以調節EPC的遷移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研究發現CXCL12水平與CIS患者的EPC數及腦梗塞體積和嚴重程度呈正相關。CXCL12/CXCR4信號通路通過磷酸肌醇3-激酶和Rac1激活可以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屏障的完整性,說明CXCL12/CXCR4信號通路可能參與了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的發生。在腫瘤中由於腫瘤組織缺氧CXCL12水平會急劇增加,EPC通過CXCL12/CXCR4信號通路移動到腫瘤床參與腫瘤血管生成。以上結果同樣表明,CXCL12通過調節EPC的動員和招募,進而維持血管內皮完整性和促進血管新生。因此,在CIS以幹細胞為基礎的治療具有巨大的潛力。

 

4.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CIS後神經祖細胞

 

CXCL12/CXCR4信號通路已被證實在神經EPS的形態發生和功能發揮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趨化因子CXCL12可以動員神經祖細胞/幹細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NPCs)向神經損傷部位遷移以及進一步修復受損神經細胞,這一過程依賴於CXCL12/CXCR4信號通路的信號傳導。體外實驗通過條帶測定發現CXCL12及其受體CXCR4可介導NPC形成片狀偽足。

 

體內研究發現神經幹細胞可以通過CXCL12/CXCR4信號通路調節神經膠質細胞的狀態,激活膠質細胞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和神經元存活。缺氧誘導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腦卒中早期即可上調CXCL12/CXCR4信號通路表達,在腦卒中後期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神經膠質之間和神經膠質與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新近研究發現,在缺氧應激條件下,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膠質母細胞瘤細胞中,通過正反饋機制可以促進神經祖細胞的存活和增殖。

 

既往研究發現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CNS發育中起著關鍵作用,包括調節神經EPS的遷移和維持神經EPS的數量。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成人CNS中具有可以調節神經傳遞、神經毒性和膠質細胞之間信息交換等功能。研究發現各種腦損傷後白質修復需要少突膠質細胞前體細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參與,CXCL12在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模型和銅誘導的脫髓鞘疾病模型中可以調節EPCs遷移和分化,促進腦白質的修復。

 

進一步將CXCL12基因修飾EPCs後,CXCL12-EPC可以上調表達OPCs中的PDGFR-α、bFGF、CXCR4和CXCR7,提高了EPC的能力,進而增加OPCs髓鞘的再生,表明CXCL12-EPC在腦白質修複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5.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CIS後炎症反應

 

CIS引起的炎症反應是以腦血管內白細胞被激活、一系列炎症介質增加與血管異常反應為特點的炎症反應。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的主要免疫炎症細胞,其在CIS發生後可以被迅速激活並遷移、招募至損傷區域,並隨後啟動了一系列炎症因子釋放。在缺血條件下,活化的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通過分泌促炎細胞因子可以加重組織損傷。在小鼠短暫性大腦中動脈閉塞(tMCAO)模型中,梗死周邊區域的M2型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數目增多主要出現於梗死後第1周內,而M1型的數目在第2周才開始明顯增多並超過M2型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

 

趨化因子CXCL12在炎症細胞募集並浸潤至缺血損傷處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卒中後,CXCL12在缺血半暗帶的升高,與單核細胞向缺血性損傷區域的浸潤相關聯,並且可能介導神經炎性發病機制。

 

近年來研究表明,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CIS等CNS病理過程中,對炎症細胞的遷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腦梗急性期予AMD3100拮抗CXCL12/CXCR4信號通路可抑制M1型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遷移至缺血區域,從而減弱炎症反應並改善CIS後神經功能恢復。在新生大鼠的缺血模型中,用地塞米松預處理可以降低在缺血周圍區CXCR4的表達,減輕膠質化,進而減小腦梗死體積。

 

6.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CIS治療前景

 

CIS的積極治療對預後很關鍵,而有效治療需要缺血周圍區的神經保護、血管新生和神經再生的協同作用。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CIS急性期和恢復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治療CIS的一個潛在靶點。近期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基礎研究方面有一些新的發現。在透明質酸(HA)和層黏連蛋白(Lm)水凝膠上培養神經祖細胞/幹細胞,48小時後可以觀察到NPC表面CXCR4的表達上調,進而促進NPC的遷移作用,但是其遷移作用依賴於CXCL12的濃度梯度。生長於含3D-石墨烯神經支架培養基中的小膠質細胞,通過產生條件培養基激活CXCL12/CXCR4信號通路,促進神經球形成以及神經幹細胞從神經球遷移。

 

目前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體內研究方面的新發現成為治療CIS的新希望。新型CXCR4拮抗劑P2G,對CXCR4具有高拮抗活性,能夠高效增強缺血區血管生成和血液灌注。低劑量輻射可以上調CXCL12/CXCR4mRNA和蛋白的表達,增強EPS的遷移能力。黃體酮可以通過CXCL12/CXCR4/PI3K/Akt信號通路調節EPS(EPC)的活力進而修復血管內皮細胞。西洛他唑通過激活SDF-1/CXCR4/PI3K/Akt信號通路,導致促血管生成功能的EPC數量增多。利格列Ca2+依賴CXCL12/CXCR4信號通路通過對Ca2+穩態和鈣蛋白酶活性進行調節,從而促進其發揮神經保護機制,改善中風後生活質量。

 

以上說明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CIS的治療中被越來越被重視。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最關鍵的是血流灌注的恢復,而EPS在側枝循環的建立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CIS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及血管內膜剝脫術後的血管內皮修復過程。

 

綜上所述,通過對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CIS的相關性分析,表明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CIS側枝循環的建立、神經功能的改善及炎症反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希望在將來能夠對CXCL12/CXCR4信號通路以及EPS的功能進一步深入研究,尋找更為有效的方法治療CIS,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來源:張智芳,蘇帥,趙理樂.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缺血性腦卒中新進展[J].臨床薈萃,2020,35(6):568-572.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外泌體在缺血性腦卒中的研究進展
    由於外泌體的微泡結構為其內在的小分子提供了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同時這些信號小分子利用循環系統在胞間信號交換發揮重要作用,這讓外泌體表現出一個成熟、穩定的信號傳輸系統。研究發現,外泌體中的mRNA和microRNA(miRNA)可從一個細胞轉移到另一個細胞中,並在新的細胞中發揮功能。因此,外泌體是理想的細胞間信息傳遞媒介。
  • 一信號通路影響缺血性血管新生
    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最新論文「Grb-2–associated binder 1 (Gab1) regulates postnatal ischemic and VEGF-induced angiogenesis through the protein kinase A–endothelial NOS pathway」,證實一條以前未見報導的「Gab1-PKA-eNOS」信號轉導通路在缺血性血管新生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 PNAS:血管內皮細胞「Gab1-PKA-eNOS」信號轉導通路在缺血性血管...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IMM)羅金才研究組發現,血管內皮細胞「Gab1-PKA-eNOS」信號轉導通路在缺血性血管新生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附圖:Gab1基因敲除導致小鼠缺血性血管新生、側枝循環建立出現缺陷(圖示上半部分),主要是由於血管內皮細胞管狀結構形成的信號調控通路出現障礙而引起的
  • 幹細胞與腦中風|腦卒中患者的福音!幹細胞療法不斷取得進展!
    缺血性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又分為:腦梗,腦梗塞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 國內幹細胞治療卒中的概況 近年來,幹細胞治療腦卒中的相關項目受到了重視。無論是從政策角度還是臨床研究角度,國內幹細胞治療中風都有了新進展。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周兆才研究組長期致力於腫瘤發生及免疫應答的分子細胞信號機制研究,近期一系列工作揭示了Hippo、TLR等信號通路在胃腸道惡性腫瘤及免疫應答中的機制與功能,發現了多個新的疾病診療標識物及藥物靶標。【4】Hippo信號通路領域重大發現!
  • 腦卒中新選擇:先聲藥業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上市
    2019年6月,權威雜誌《柳葉刀》(Lancet)發表了中國居民疾病負擔情況的相關研究,其中腦卒中已取代缺血性心臟病成為我國居民的「頭號殺手」[1]。  NO介質:代表藥物為蘆貝魯唑,NO在缺血性腦損傷時具有雙重作用,在缺血早期有保護作用,晚期則有神經毒性作用;能改善缺血半暗帶區域的血循環並挽救瀕死神經細胞。
  • Notch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哈佛大學生化與生物系,哈佛-MIT聯合Broad研究所,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等處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Notch信號通路研究進展文章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本文就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在膠質瘤中該信號通路相關上下遊分子的調節和通路抑制劑靶向治療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較高濃度下,哌立福新通過調節AKT/mTOR信號通路,抑制膠質瘤細胞增殖,促進凋亡,誘導細胞周期停滯,發揮抗腫瘤效果。MK-2206是一種新型的AKT抑制劑,能夠特異性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激活,進而影響腫瘤細胞增殖和凋亡。MK-2206應用於膠質瘤細胞株的相關研究表明MK-2206可以誘導膠質瘤細胞自噬和凋亡,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
  • MAPK信號通路與骨質疏鬆關係的研究進展
    這篇綜述將詳細介紹MAPK信號通路與骨質疏鬆(OP)關係的最新研究進展,探究OP的發病機制,為臨床治療骨質疏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MAPK信號通路激活是通過執行保守的三級酶促級聯反應:磷酸化的MAP3K激活MAPKK(磷酸化),最終激活MAPK(磷酸化)。MAPK信號通路主要包括ERK1/2通路、JNK通路、P38通路和ERK5通路。
  • 依達拉奉右莰醇(先必新)在中國獲批上市,給腦卒中患者帶來治療信心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約佔腦卒中的70%,在時間窗內開展靜脈溶栓治療(<6h)及血管內治療(取栓)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1]。然而,中國腦卒中醫療質量評估(CHINA QUEST)研究表明,我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從發病到醫院的平均時間為20.0小時,發病3小時內到醫院的患者比例僅為21.3%,接受溶栓治療的比例僅為1.9%[3]。
  • 靶向共刺激信號通路在系統性硬皮病中的研究進展
    靶向共刺激信號通路在系統性硬皮病中的研究進展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和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研究發現,EIF3a能夠與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通路的兩個組成部分SHC蛋白和Raf1蛋白綁定,不僅可以調節蛋白質翻譯,影響細胞的生長和分化,還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成為RAF-MEK-ERK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研發獲新進展,將與天壇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1月12日晚,九芝堂(000989.SZ)發布公告稱,子公司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下稱「天壇醫院」)、昆翎(北京)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翎醫藥」)聯合開展的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項目取得重要進展,於1月12日啟動臨床試驗。
  • 腦卒中是什麼?腦卒中的分類有哪些?預防腦卒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說到腦卒中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近年來腦卒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它的發病年齡段也是越來越年輕了!現如今,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國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外科手術治療對於部分顱內腦血管性疾病也非常重要,對我們的健康有著進一步的保障。
  • 我國細胞治療獲得重大突破,腦卒中患者的希望來了
    這是我國腦卒中後遺症研究獲得的重大突破。也代表著腦卒中治療的最新前沿進展。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個世界腦卒中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醫體融合,預防卒中」,提倡運動和醫學防治相結合,以更好的防治卒中。在「世界腦卒中日」來臨之際,本文為大家介紹腦卒中的臨床治療現狀以及未來醫學趨勢,幫助更多的人了解腦卒中這種疾病。
  • 對付腦卒中 醫學界正探索幹細胞療法
    在我國因病死亡的人群中,每5人裡就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腦卒中,也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今年的10月29日是第14個世界卒中日。各地均開展了系列宣傳普及腦卒中防治的活動。這種兇險的疾病再次引起全社會的極大關注。而就在不久前,一則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最新進展的消息同樣吸引眼球。
  •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一):灰質白質改變
    ‍‍】彌散加權成像具有高度準確性,並且可以在發病後15分鐘檢測腦卒中。數小時後開始出現T2/FLAIR高信號。神經膠質增生圍繞空洞在CT上呈低密度,在T2WI和FLAIR上呈高信號。DWI顯示各種不同信號,ADC值特徵性降低。
  • 上皮-間質轉化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來自Whitehead生物醫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MIT路丁分子腫瘤學研究中心以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6月10日的《細胞》(Cell)雜誌上發表了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信號通路研究新進展文章